第205章 帝王心思

秦清死了!

死的非常突然,突然的誰也沒有能預料到。以至於嬴政在得到消息的時候,竟然錯愕無語。

一般而言,嬴政是不會輕易召請秦清入咸陽。

這兩年,秦清的身子骨越來越差,嬴政也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所以,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嬴政也不會讓秦清長途跋涉的跑那麼遠。可這一次,嬴政也是沒辦法,秦清不能不來。

自嬴政誅殺,剷除呂不韋之後,便着手興建驪山陵。

這驪山陵,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始皇陵。試想,一個野心勃勃的想要統一天下的帝王,對其寢陵自然是格外重視。更何況,這個野心勃勃的帝王,還期盼着自家的基業,能千秋萬世。

風水一說,早在上古時就已經出現。

當初測定始皇陵風水的人,正是嬴政最爲信任的秦清。不僅如此,整個始皇陵的設計,特別是寢陵內部的設計,也完全是秦清一手操辦。寢陵之中,機關重重。同時又牽扯到老秦的氣運之說,也就更凸顯出了秦清的重要性。按照秦清的計劃,這驪山陵至少還要十年才能竣

始皇帝才四十多歲,正是鼎盛的年紀。

這次秦清奉召來咸陽,就是爲了勘定這驪山陵中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名爲乾坤圖。按照陰陽家所說,這乾坤圖就是一個風水陣。只要布好了這個風水陣,餘下來就是按照圖紙修建。

秦清,作爲巴蜀巫盟的首領,對於這陰陽之術自然很精通。

原本她只是過來做些細節上的指導,工作量也不算大,可以很輕鬆的完成。可未曾想到,抵達驪山陵之後,她卻驚恐的發現了一個問題。登天台,也就是那被後世所稱的阿房宮。竟然斬斷了蒼龍之脈。形成了一個青龍銜屍的格局,將她苦心營造的乾坤圖生生給毀去了。

是有心?還是無意?

秦清無從知曉。

因爲現如今,那盧子高已經成了嬴政最爲信任的人。

而且始皇帝整日居無定所。很少有人知曉他的行蹤……想要覲見問明情況,似乎已不太可能。

所以秦清也沒有立刻把這件事情告之始皇帝。

只是和負責接待她地蒙毅說了一下之後。就急匆匆入皇陵,修改一下陣法,以破解去那登天台所造成地影響。秦清想的很簡單……在她看來,那青龍銜屍的格局雖然破壞了驪山陵地格局,但是想要化解。倒也不是難事。不過,秦清卻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她的身體。

在後世,風水一說玄之又玄,好像是騙人地把戲。

可實際上呢。這其中所蘊含的種種法則,卻是高深莫測。佈置一個風水陣,化解一個格局,需要耗費無盡的心力。如果早十年,在秦清身子骨康健的時候,倒也的確不是一件難事。可問題就在於,她地身子骨大不如從前。以至於修改乾坤圖,重新佈陣完畢之後,已經心力憔悴。

乾坤圖一俟完成。秦清就昏迷過去。

而這一昏迷。卻再也沒有醒過來……如果當時立刻被送去醫治的話,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

可這乾坤圖在驪山陵底部。又是始皇陵核心所在。

在佈陣的時候,就只有秦清一人。若非是在外面等候的奉常,覺察到了端倪,很可能還要更久才能被人發現。就是這一拖延,待秦清被擡出驪山陵地時候,早已經是氣絕身亡了。

不管秦清怎麼爲秦家打算,怎麼不看好老秦的未來。

但在做事的時候,卻沒有半點的私心雜念。在秦清的內心深處,何嘗不希望老秦能千秋萬世?

只是這天數……

自古以來,無人能真正的解釋出什麼叫做天數。這是一種極其複雜,而且又十分玄妙的概念。秦清也許能感覺出來,但也無法詳細解釋。原本想布好乾坤圖,也算是了結了她內心的一樁心事。和嬴政多年,她又怎可能真的狠下心來,對嬴政和他地老秦,置之不理呢?

然則,爲了這一份情義,秦清卻送掉了性命。

咸陽宮大殿,擺放着一座黃金棺槨。

空蕩蕩地殿堂上,只有嬴政一人。他靜靜的立在棺槨旁邊,看着在棺槨中慈祥安睡地秦清,只覺一股寒意襲來,心中感到一絲悸動。在嬴政過往的四十六年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女人。

母親趙姬,爲他付出了一

然則嬴政卻無法容忍,這位母親與若干男人有染,甚至在最後,還夥同情夫試圖威脅他的王位。趙姬,已經走了……一直到母親死去的那一天,嬴政都未曾再去看望過她。即感激,又怨恨……可是當母親趙姬離去之後,嬴政卻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空虛和寂寞。

現在,有一個對他極爲關切的女人走了!

秦清雖然不是他的生母,但是在他的心中,也許更符合他對母親這兩個字的要求吧。

“貞母!”

鼻子有點發酸,嬴政手撫棺槨,輕聲的喚道。

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人像秦清那樣對他關愛了……始皇帝閉上了眼睛。許久之後,他幽幽一聲長嘆,邁步向宮殿外走去。

“趙高,傳詔天下,就說朕要在咸陽宮爲貞母舉辦喪事。待咸陽喪事結束之後,再運往江州。”

“喏!”

趙高應了一聲,沒有再回答。

他從秦王政十一年入宮,至今已有二十三年。

這二十三年裡,趙高見慣了腥風血雨,同時也非常瞭解始皇帝對秦清那份濡沫之情。由始皇帝親自操持喪事,這是何等的榮耀!內心不免有些羨慕,弓着身子,靜靜的肅手站立。

他知道,陛下一定還有交代。

果然,嬴政在沉默了片刻之後。再次開口道:“貞母的死訊。是否已傳到了江州?”

“按道理說,應該已經傳到了吧。”趙高小心翼翼的回答。

“朕記得貞母曾經說過,準備讓曼兒接掌家業。不過曼兒年幼。朕擔心她恐怕撐不起來吧。”

是擔心秦曼撐不起來?亦或者是希望秦曼撐不起來?

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趙高再一次準確的捕捉到了始皇帝話語中的含義。於是猶豫了一下之後,輕聲回稟:“陛下。曼小姐的年紀嘛,的確是太小了一點。雖然很能幹,可終究只有二十歲。老奴以爲,秦家的人,怕不一定會服氣她。而且。老奴還聽說,此次清老奉召之前,曾招泗水都尉前往江州。

看清老地意思,是想要讓曼小姐嫁給那泗水都尉。

這樣一來,只怕是秦家地人會更不滿意……如果陛下不出面的話。曼小姐恐怕很難上位吧。”

始皇帝嬴政微微一愣。

“泗水都尉?又是誰?”

這泗水都尉雖說是經過始皇帝同意,但也只是有點印象,卻不深刻。

趙高連忙回稟:“那泗水都尉,原本是頻陽東鄉人,與王離將軍是同鄉。只是其祖上曾因武王之事受到牽連,而後逃離關中。先是在雒陽做遊俠,而後又在單父一富戶家中爲門客。

現如今,這泗水都尉劉闞,因屢立戰功。而獲得大公子的賞識。

特別是北疆一戰。更因爲他發動了決戰,在北疆有老羆之稱號。據說武力驚人,有萬夫不擋之勇。”

“啊,朕想起來了……就是那富平老羆!”始皇帝恍然大悟,輕輕點頭,“壯曾經與朕提起過這個人,好像任囂和壯對他也頗爲看重。沒想到連清老也如此看重他,許是有真才實學。”

話說到這裡,嬴政話鋒一轉,自言自語道:“一晃,曼兒已到了嫁人地年紀。朕記得曼兒比大兩歲……是不是?”

“陛下果然好記性。”趙高偷眼看了看嬴政的臉色,“那陛下要不要出面,幫助曼小姐一下?”

哪知嬴政卻輕輕搖頭,“這件事,朕若是出面,恐怕不太好吧。畢竟是貞母地家事,曼兒若真有能力,想必能輕鬆解決。但如果……這樣吧,傳朕的旨意,巴蜀兩郡吏員,不得插手秦家事務。秦家的事情,還是由秦家自己解決爲好。只要不鬧出大事情,朕就不再出面了。”

趙高的眼中,閃過了一抹喜色。

在嬴政這看似爲難的一句話中,他聽出了嬴政地真實意圖。

以前,有秦清在,嬴政的確是不好插手巴蜀事務。再加上秦清和嬴政的關係,也使得嬴政願意讓秦清掌控巴蜀。注意,這裡說的是秦清,而不是秦家。事實上,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願意看到在自己的治下,有一塊自己無法控制地領地。秦清死了,也是時候收回巴蜀的控制權了。

但是又不好說出口。

如今秦家出現分裂,勢必會鬧出一些事情。

不管這事情是大是小,始皇帝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接收巴蜀……什麼秦家的家事,也只是一個藉口。

趙高才懶得理睬誰會執掌秦家。

關鍵的是,他只要把始皇帝的意思稍微透給秦蒙就可以了。畢竟收人錢財,要與人消災啊!

趙高的心中,開始盤算如何才能從秦蒙那裡榨取更多的財物。

而嬴政則轉過身,靜靜的看着大殿中地棺槨,眼中流露出一抹悲傷之色。

就在這時候,有小黃門急匆匆前來稟報:“上卿蒙毅,在宮門外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報陛下。”

始皇帝深吸一口氣,穩住了心神。

“宣蒙毅覲見!”

他沉聲詔令,只是心裡卻不免感到有些奇怪:蒙毅這時候求見,難不成又出了什麼事情嗎?

第337章 會師關中(五)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301章 長征(一)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177章 選擇第145章 蒙疾蒙克第178章 氣死頭曼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二)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332章 女王第43章 隸奴(一)第277章 先手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77章 中車府衛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305章 長征(五)第7章 審食其第17章 任務第221章 奏報第364章 登基(二)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279章 寧陵君第56章 宋子燕人第277章 先手第245章 九原(二)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62章 古怪氣象第67章 杜陵酒神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21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一)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33章 歡宴(一)第237章 伴駕(七)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149章 演武(三)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232章 伴駕(二)第64章 范陽術士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332章 女王第221章 奏報第66章 道與技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278章 厚黑第366章 登基(四)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222章 豎子焉敢妄言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二)第50章 灌家父子第353章 江山一盤棋(二)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212章 上邪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327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八)第136章 合作(一)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248章 天哭(二)第259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六)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225章 道子出謀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309章 長征(九)第88章 博弈(一)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99章 風起咸陽之焚書第341章 會師關中(九)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275章 陸賈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340章 會師關中(八)第248章 天哭(二)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137章 合作(二)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367章 河洛之變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77章 先手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69章 慷慨悲歌第279章 寧陵君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94章 樓倉之戰(二)第28章 始皇帝(一)
第337章 會師關中(五)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301章 長征(一)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177章 選擇第145章 蒙疾蒙克第178章 氣死頭曼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二)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332章 女王第43章 隸奴(一)第277章 先手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77章 中車府衛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305章 長征(五)第7章 審食其第17章 任務第221章 奏報第364章 登基(二)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279章 寧陵君第56章 宋子燕人第277章 先手第245章 九原(二)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62章 古怪氣象第67章 杜陵酒神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21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一)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33章 歡宴(一)第237章 伴駕(七)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149章 演武(三)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232章 伴駕(二)第64章 范陽術士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332章 女王第221章 奏報第66章 道與技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278章 厚黑第366章 登基(四)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222章 豎子焉敢妄言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二)第50章 灌家父子第353章 江山一盤棋(二)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212章 上邪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327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八)第136章 合作(一)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248章 天哭(二)第259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六)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225章 道子出謀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309章 長征(九)第88章 博弈(一)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99章 風起咸陽之焚書第341章 會師關中(九)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275章 陸賈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340章 會師關中(八)第248章 天哭(二)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137章 合作(二)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367章 河洛之變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77章 先手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69章 慷慨悲歌第279章 寧陵君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94章 樓倉之戰(二)第28章 始皇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