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海上戰神

朱祁鈺仔細的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個年輕的將軍,雖然其貌不揚,不過五官極爲端正,用相面的話來說,此人剛正不阿,做人很有原則,而且,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與他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成熟與穩重。這恐怕與他年幼時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吧。朱祁鈺也看過了顧成林的檔案,整理於.知道他幼年喪失雙親,寄養在叔父家,生活過得很艱難,經常受到別人的嘲笑與鄙視。十二歲時,謊報年齡加入了運糧軍,只爲了混一口飯吃。而十六歲時,就已經是大運河上的一把好舵手了。這些經歷,都讓他有着超過同齡人的見識與閱歷,也就成就了他的穩重的性格。

“顧將軍,坐吧,不用拘禮!”朱祁鈺笑着讓金英送來了茶水,“這次作戰,你率水軍立下大功,且作戰中沉着冷靜,並沒有貪圖小功,延誤戰機,那麼,朕有關怎麼賞你呢?”

“陛下,末將爲帝國作戰,並不是爲了陛下的賞賜!”

朱祁鈺大笑了起來。“人人都這麼說,不過,人人都要賞賜。所謂賞罰分明,這樣才能帶好軍隊,如你立功,而朕不賞你的話,那麼今後將士們還有什麼盼頭?”

顧成林尷尬的笑了起來,雖然他一直沒有多少機會與皇帝交流,不過,他也早就知道,皇帝是個很隨和的人,在部下面都沒有任何架子,現在看來,這傳聞並沒有假。

“顧將軍,朕問你,如果朕交給你一支艦隊的話,你會怎麼利用這支艦隊?”

顧成林一楞,一時沒有明白朱祁鈺的意思。

“或者說。你對海軍艦隊有什麼認識。不用緊張,想到哪就說哪吧,海軍剛剛成立。需要培養大批的人才,當然,是不是人才,這就要看錶現了!”

這下,顧成林是明白過來了,海軍確實缺乏足夠的將領,導致朱祁鈺不得不親率艦隊作戰。而且在指揮方面有很大的問題。當然,顧成林不可能看不出這是一個機會。既然缺乏人才,那這就是給人才展露手腳地機會了!

顧成林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陛下,末將認爲。海軍的重要性不在於給敵人制造多大的打擊,也不在於能夠用多猛烈地炮火來轟擊敵人,海軍艦隊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其存在性。特別是針對日本這類島國,以及以海上貿易爲主的國家來說。一支存在的艦隊,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就足以給對手製造巨大的壓力。而且,以現在的海戰來看,雖然我們能夠在朝鮮海峽殲滅日寇地艦隊,不過這其中雙方實力,以及技術力量的差距產生了最重要地作用。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支差不多的艦隊。或者說,是一支在技術上,實力上都與我們相差無幾的艦隊,那麼玉浦海,以及蔚山外海那樣地殲滅戰幾乎不可能發生!所以,海軍艦隊本身存在的價值,超過了其代表的力量的價值!當然,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地海軍具備挑戰我大明艦隊的能力,所以,我們還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朱祁鈺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在這裡,或者說,在我們所熟悉的這片海洋裡,確實還沒有一個國家的艦隊能夠挑戰我大明海軍。不過,這並不是整個世界,在西面,在另外一片廣袤的海洋上,不久之後,或者說,已經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一支強大到足以對我大明海軍構成威脅的艦隊。而且,我們遲早會與這支艦隊遭遇,會因爲國家地利益而與這支艦隊交戰。那麼,到時候,我們就不可能再擁有絕對的優勢了!”

顧成林一驚,雖然他也早就聽聞,西方有一些強大的國家,其中還有一些個國家的國力並不在大明之下,可他從沒有聽聞西方哪個國家有着實力超羣的海軍艦隊。不過,皇帝的消息肯定比他這個海軍中將要準確地多,既然皇帝這麼說了,那就確實有這樣的海軍艦隊存在!

“好了,顧將軍,那麼,你認爲,海軍的戰略價值在哪呢?”

這次,顧成林多思考了一陣,說道:“陛下,末將認爲,海軍的戰略價值在於封鎖,在於控制海上航線,保護自己的海上貿易,打擊敵人的海上貿易。現在,海軍主要是陸軍的支援火力,可以說,戰艦就是海上活動的炮塔而已。這也是因爲我們與日本的海上貿易都還不發達,而且沒有遇到對手。如果,當海上貿易成爲了一個國家的主要支撐的話,那麼,海軍的地位必然得到提高。因此,海軍本身就是爲海上貿易服務的,本身就是爲保護自己的海洋利益而存在的!”

“好,這一點,你與朕想到一處了!”朱祁鈺大笑了起來,顯然,顧成林比很多海軍將領,甚至李舜臣的目光都要長遠。在當時很多明軍將領,包括海軍將領看來,海軍只是陸軍的附屬品,作用就是爲陸軍提供掩護與支援,而海軍的獨立作戰地位並不是太明顯。即使是李舜臣這樣的將領,也認爲,他在朝鮮海峽的抗日作戰中,其艦隊的作用都是爲地面作戰服務,而不具有單獨價值。

見到朱祁鈺贊同自己這個有點驚世駭俗的見解,顧成林靦腆的笑了一下。他以前也向一些年輕將軍提出過自己的想法,不過都遭到了反對,而現在,皇帝竟然贊同他的想法,這讓顧成林心裡是又驚又喜。

“海軍的重要性,確實是在控制海洋,封鎖敵國的港口,打擊敵國的海上貿易。而且,這是持久戰,對於一些靠海洋生存的國家來說,這就是致命的打擊。相信,要不了幾年,你就會明白這個道理。也許,在這片海洋上,你的這一理論沒有辦法在實戰中得到應用。不過朕相信,在另外一片廣袤的海洋上,你的海軍思想將是海軍發展地王者之道!”朱祁鈺說着就站了起來。他也顯得有點興奮了。“知道朕爲什麼要跟隨艦隊出征,而不是跟隨陳懋元帥的陸軍出征嗎?海軍缺乏將帥,這是一個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古以來,我中原國家無不以陸地爲重,認爲天下就我們這麼一塊,我們就是天朝上國。我們就是世界地中央帝國了。事實上,這個世界並沒有這麼渺小。除了我們大明之外,還有很多強大的國家。這些國家雖然都在遙遠的地方,雖然都暫時還沒有與我大明發生衝突。不過,隨着技術的進步。世界會變得更小,到時候,這些強大的國家必然會成爲我大明的敵人,會成爲我大明的對手。所以,對於這些西洋國家。我們在建設一支強大地陸軍的同時,更需要一支強大地海軍,只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將我大明的旗幟插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

顧成林也跟着站了起來,他看到了一個巨大地機會。自帝國水師建立以來,朱祁鈺就極爲重視海軍艦隊的發展,甚至將海軍做爲了獨立的軍種,擺脫了兵種的地位。提高到了與陸軍同樣重要的高度上來。而現在,朱祁鈺大抒雄心壯志,讓顧成林看到地是,今後帝國艦隊遠洋到世界各地,將帝國的旗幟插在每一塊土地上,到時候,帝國纔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到時候,大明纔是真正的中央帝國!

朱祁鈺轉過身來,說道:“顧將軍,你還很年輕,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朕希望,你能夠永遠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現在,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有才之人,必將得到重用!”

顧成林堅定地點了點頭,朱祁鈺這幾句,將影響他一輩子,這也成爲了顧成林率領大明艦隊遠洋四海,將大明的國旗插到世界各地的原始動力。也就從這一刻起,顧成林暗暗發誓,他將自己的青春,生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了祖國,獻給了大明的海軍!

“所謂事在人爲,雖然你的理論在別人看來,是完全荒謬的,錯誤的,不過朕相信,你對海軍的理解是正確的,而且你會用行動來證明這一點。不過,在此之前,你需要用成果來告訴所有人,你的理論並沒錯,而眼前,就有一個供你驗證這套理論的目標!”朱祁鈺朝着日本本土的方向一指,說道:“日本,就是一個傳統的島嶼國家,雖然現在還是一個以農耕爲主的國家,不過,日本的陸地交通並不發達,很多物資需要依靠海上運輸。你有沒有信心,在日本來驗證你的海軍戰略理論?”

顧成林點了點頭,堅定的說道:“陛下,末將有絕對的信心!”

朱祁鈺大笑了起來。“年輕人,話先別說死了。你這話,讓朕想起了一個人。北伐時,鄧茂將軍也曾如同你一樣,當然,他沒有讓朕失望,而且還超額的完成了任務,讓朕很滿意。他與你一樣,也是一員年輕的將領!”

顧成林尷尬的笑了起來,當然,他開始也是一時興奮才說出口的,不過,朱祁鈺的隨和,大度給他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當然,敢說敢爲,是我大明軍人的一慣作風。現在,朕就給你一支艦隊,由你去自由發揮。而且,我還可以提醒你一點。南面,伊勢灣,還有懶戶內海都是日寇海上船隻活動最爲頻繁的地方。你率這支分艦隊南下,按照你的思想去作戰,朕不干涉你的作戰行動,而且還給你提供後勤保障。而打出什麼結果來,那就是你的能力,不要讓朕失望,也不要讓你自己失望!”

“謝陛下!”顧成林心裡大喜,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一次機會,一次讓他表現自己的機會,一次讓他檢驗自己的海軍戰略戰術思想的機會。同時,這也是一次挑戰,他只有贏得了這次挑戰,才能走上獲取軍人榮謄的道路!

朱祁鈺笑着拍了拍顧成林的肩膀,當即就將十二艘戰艦交給了他指揮,分別是一艘一級戰艦,五艘二級戰艦,以及六艘三級戰艦。不過,顧成林並沒有要一級戰艦,而是換了兩艘二級戰艦,在他的認識中,海上打劫這類作戰行動中,戰艦的速度是最重要的,而且日寇戰艦的火力根本就不強大,所以火力反而不重要了。那麼,一級戰艦就沒有二級戰艦好用,多要兩艘二級戰艦,這更能發擇艦隊的威力!

朱祁鈺也爽快的答應了顧成林的要求。當日,顧成林就率領這支小規模的艦隊離開了主力艦隊,南下離開了江戶灣。當然,大部分的海軍將領對朱祁鈺的行爲都不是很理解,還認爲朱祁鈺是讓顧成林率艦隊去爲後面趕來的商船隊護航呢!

顧成林的分艦隊離開之後,朱祁鈺也輕鬆了下來。他已經感覺到,顧成林絕對不是那種甘於寂寞的將軍,在進取心方面,他絕不在鄧茂,陳豫,衛廣這些年輕將軍之下。而且,顧成林比這些將軍都善於思考。這是海軍將領最有別於陸軍將領的地方。隨着火炮的大規模使用,海戰已經由接舷戰轉變成了炮戰,雙方肉搏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指揮艦隊作戰的將軍更需要頭腦,而不是武藝!這正是顧成林的強項,而且他對海軍意義的理解,已經超過了其他的所有人,連朱祁鈺都感到驚訝!

當天下午,正在朱祁鈺焦急的等待着北面衛廣軍團的消息時,一名騎兵回來了,而他也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衛廣已經率軍趕回,不過,他沒有帶回天皇,而是帶了另外一個人回來。

朱祁鈺心裡一驚,抓不住天皇還沒什麼,不過,這衛廣怎麼就把這人給帶回來了呢,難道衛廣因爲太年輕,而搞不懂此人對大明的政治意義嗎?朱祁鈺不敢多想,立即就帶着近衛軍離開了艦隊,前出十多裡迎住了衛廣的軍隊,他知道,此人絕不能回到大明去,不然他的麻煩就大了!

第六卷渡海東征

第九節平寇神將

話說,衛廣率領的第五軍在離開了江戶南面的登陸場之後,就一路北上,從距離江戶城十多裡的地方穿過了日寇的防線,接着向東前進,當日晚,這兩萬五千騎兵就已經殺到了古河城外,這裡是武藏與下野之間的一座小城。

這路明軍的推進速度極快,這裡的日寇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明軍的騎兵就已經來到了城外,而當時,城門都大開着,日寇還以爲是明智光秀率領的援軍到了呢,正準備出城迎接。而衛廣也很是不客氣,見日寇毫無準備,立即指揮一路騎兵殺了進去。而當日寇發現這路騎兵不僅數量衆多,遠超過了明智光秀麾下騎兵,而且旗幟,着裝都非常陌生的時候,想關上城門時就已經太晚了。

當日晚,兩萬五千騎兵殺入城內,將此地的數千日寇打得落花流水。隨後,衛廣仿照當初加藤清正在朝鮮的做法,縱兵大肆搶劫一番之後,一把火將整座城燒了個盡光,甚至十多裡之外都能見到竄起的火光,城內的日本人自然是一個不剩的全被殺光了。

接着,衛廣未做任何停留,繼續向北突擊,用他最快的速度一路打了下去,而沿路的日寇守軍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收到任何消息,就遭遇了明軍騎兵的迅猛攻擊,衛廣的騎兵,已經跑到日寇信使的前面去了!

從古河到宇都宮。衛廣一路連剋日寇八座城池,完美地執行了“三光”政策,殺得日寇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顯然,衛廣在日本扮演的角色與加藤清正在朝鮮扮演的角色是一樣的。只不過,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加藤清正因爲在朝鮮濫殺無辜,落了個“瘋狗”地稱號,而衛廣在日本大開殺戒,卻得了個“平寇神將”的稱號,這待遇還真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天壤之別啊!

一路上,衛廣只停留了一次,也是因爲騎兵們都殺累了,手都殺軟了,不得不休息。而且人是要睡覺的,戰馬也要休息。也正是這次休息,當衛廣率領第五軍殺到了宇都宮時,日寇已經接到了消息。並且加強了城防工作,讓衛廣未能一舉攻入宇都宮。

不過,這座城池並沒有給衛廣製造多大的麻煩。雖然他第五軍是騎兵軍,不過,衛廣在出發的時候,讓每名騎兵都帶了兩發炮彈,減少了攜帶的糧食。反正,糧食可以一路搶劫,而炮彈則搶不到。

包圍了宇都宮之後,衛廣命一萬騎兵在城外巡邏,阻擋日寇反擊,而另外五千騎兵負責建設陣地,五千騎兵四處出擊掃蕩周圍的村莊,大肆搶奪。最後五千騎兵則紛紛下馬,用最快地速度趕製弩炮!

弩炮並不是什麼先進的武器,而且明軍在大規模使用火炮之後,也逐漸淘汰了弩炮。不過,弩炮在當時來說,其實並沒有完全過時,在射程方面,甚至要比明軍最初使用的火炮還要遠,不過,弩炮卻有一個命的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畜力。一門射程在八百步左右的弩炮,就至少需要三十人操作,而且還需要由戰馬來帶動。而一些專門用來功城地巨型弩炮,甚至需要八十人到一百二十人操作!反之,明軍當時裝備的火炮,最多就只需要五人操作,必要時,三人都可以!顯然,正因爲弩炮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且火炮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在射程方面已經超過了弩炮,所以明軍最終淘汰了弩炮,在戰爭中大規模的使用火炮。

不過,這次衛廣可沒有辦法帶上炮兵快速突擊,所以,他也就只能臨城築炮,而他讓騎兵攜帶的那些炮彈,就是專爲弩炮準備的!

明軍花了一天的時間,五千人趕製出了幾十門射程在五百步左右地弩炮。接着,炮擊就開始了。衛廣並不缺少畜力,反正那些操作弩炮的騎兵都有戰馬,正好可以利用上。而在炮擊的時候,騎兵都已經列好了陣型,就等着城牆倒塌的一刻發動衝鋒。

兩萬五千騎兵,五萬發炮彈,衛廣一發不留的全都打了出去。而這給日寇的身體與心理打擊都是非常嚴重的。日寇根本就想不到,明軍騎兵竟然會有這麼多的炮彈,而且這些炮彈落地之後都能爆炸,還能引燃城內的那些木製建築。

炮擊從上午一直打到中午,宇都宮南面的城牆轟然倒塌,日寇也都失去了作戰地信心,而且明軍的炮擊根本就沒有停止,仍然在繼續向城內傾瀉着炮彈。不過,衛廣也沒有多耽擱時間,見到城牆一倒,立即就下令騎兵衝鋒。五千騎兵打頭陣,另外五千結束了掃蕩工作的騎兵在其後面跟隨。當一萬騎兵衝殺過來的時候,日寇只進行了非常微弱的抵抗就徹底的崩潰了!

掃蕩城內殘敵的戰鬥一直到傍晚才結束。當然,衛廣這次也沒有手下留情,最後被逼到北面城牆角落裡的一隊日寇全部被他下令射殺了!而城內的日本人也都被集中了起來。這宇都宮本來就是下野的首府,現在又是天皇的陪都,人口比衛廣沿路打下來的日本城市都要多,達到了五萬人。雖然有一萬多日本人死於明軍的炮擊,可剩餘的近四萬日本人確實是個麻煩,就算要殺,也要殺很長一段時間吧!

衛廣想了個好辦法,他先將日本人中年輕力壯的挑選出來,讓他們在城市南面挖了十多個大坑,然後將日本人全都趕到了城內去,再一批批的帶出來。每批就兩千人左右,分別讓他們跪在大坑邊上。這樣,砍掉這些日本人的腦袋之後,屍體就滾到坑裡去了。然後,再用第二批日本人來把這些坑填上,然後砍掉這第二批地日本人……以此循環下去,也爲明軍省了不少力,而且還有效的制止了日本人暴亂。畢竟,城內的日本人都還不知道,城外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屠殺呢!

二十批次的日本人,足足殺了兩天才殺完。而這期間,明軍官兵在城內休整,一些該做地,或者說是想做的事情也都做了。比如,很多常年征戰,難得跟家人一聚,特別是見不到老婆的官兵們都好好的在那些年輕的日本女人身上發泄一下,然後毀屍滅證。又或者,家裡條件比較困難的官兵,可以趁這機會去光顧一下日本貴族的老家,順帶給自己找點值錢地東西!

而讓衛廣後來驚訝不已的是。這日本的黃金還真是不少,很多貴族都用黃金製作器皿。當然,這都便宜了明軍官兵。朱祁鈺也早就定下了規矩,戰利品一半交國家,一半歸軍人私有。這下,搶劫是沒有人能夠控制得住的了。而衛廣本人雖然不會親自參與搶劫,不過,他也沒有閒着,畢竟入金山空手而歸的是白癡加笨蛋。他不用去搶,那他的那些侍衛就不會去搶,然後回來分衛廣一份嗎?而且,很多軍官與士兵都對衛廣感激不盡,搶劫歸來,自然少不了先分衛廣一份!

衛廣並沒有忘記做正事。在佔領宇都宮之後,他就立即率人殺入了天皇地行宮,不過,讓衛廣很是失望的是,天皇早就已經在明軍攻城之前逃跑了。而且逃得很倉促,將自己的老婆,女兒都留了下來,只記得將幾個兒子帶着逃了出去。不過,這衛廣也確實是識貨的人,天皇那幾個女兒雖然長得不怎麼樣,可天皇爲自己挑地那幾個老婆卻都不錯,而且都很年輕,看得那些侍衛都要掉口水了。當然,衛廣自然不會浪費這麼漂亮的女人,留下一個他看中的,其他的也就分給了侍衛去享受了。

當然,意外收穫也不少。天皇在逃亡時肯定是驚慌失措的,所以很多天皇地寶物都沒帶走,就連印璽都留了下來。而日本天皇雖然沒有掌控國家大權,可一年的貢奉並不少,也算得上是大富之人吧,而各地方的大名,將軍贈送的名貴禮物也有很多。這次,衛廣就像是進了阿里巴巴的寶庫一樣,他一聲令下,這些原本屬於天皇,或者說代表整個日本的寶物就被他洗劫一空了。後來,明帝國雖然分數次逐步歸還了一些有重大歷史與國家意義的寶物給日本,不過,日本的傳國印璽卻一直保存在明帝國的皇家博物館中,而且還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上,旁邊標註了這一印璽地來歷,以及武帝東征的簡略經過。這也就成了明日之間的一大話題,幾百年下來,恐怕沒有哪個日本人會忘記明帝國博物館裡那枚印璽給他們的恥辱吧!

除了發現天皇的寶物之外,衛廣最大的發現就是居住在天皇行宮別館裡的太上皇朱祁鎮!幾年下來,朱祁鎮蒼老了很多,幾乎快要變樣了。而衛廣見到朱祁鎮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雖然他也非常清楚,皇帝是不想見到這個太上皇的,很想一刀砍了他,不過,想到朱祁鎮畢竟是皇帝的哥哥,而且是太上皇,衛廣就沒有下手。而是讓侍衛將朱祁鎮帶了出去,準備帶回去交給皇帝處理。

明軍在宇都宮停留了兩日,當然,這兩日他們也都非常忙碌,殺人的殺人,搶劫的搶劫,上“軍妓館”的上“軍妓館”。反正兩萬多人在宇都宮扮演的都是破壞者與毀滅者的角色,這完全體現了當初加藤清正在殺入漢城之後的所作所爲。當然,臨走,衛廣沒有忘記一件事情。當初,加藤清正一把火燒掉了有“小中華”之稱的漢城,而這次,他也不會手下留情。他讓部下找了大量的引火物資來之後,親手點着了天皇的行宮。而日本建築都是以木材爲主料的,而且很多房屋都已經風乾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把火一燒起來,那就停不下來了!

宇都宮的大火足足燒了五日,直到五日之後下了一場大雨,火勢才被撲滅。而這五日燒下來,宇都宮也完全廢了,根本就沒有恢復的價值。當時,燃起的大火,甚至連北面二十多裡地之外的村莊裡的日本人都能看到。而後來,日本也沒有在廢墟上重建這座城市,而是在附近另外選擇了一塊地址,建了一個新的宇都宮。而這片廢墟也就一直保存了下來,以此作爲教育國民,勿忘國恥的現實教材。直到一百五十多年後,大明第三次伐日的時候,明軍在佔領了宇都宮之後,才徹底的摧毀了這片城市廢墟。不過,後來日本又在當時大明軍隊摧毀的廢墟上修建了一座國恥博物館,而且一直保持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終被明軍的戰略轟炸機給徹底的抹掉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衛廣沒有繼續向北追擊,此時他已經深入到了日寇的腹地,而且朱祁鈺在他出發之前就說過了,如果到了宇都宮抓不到天皇的話,那就立即撤回來。衛廣也很清楚,他這一路完全是靠奇襲才能突破日寇防線的,如果繼續北上,那必然是死路一條。兩日後,衛廣立即率軍南返。他沒有絲毫大意,派了兩千騎兵做先鋒之後,主力騎兵隊伍則在後面跟進。

衛廣的謹慎救了他的命,在到達小山城附近的時候,前鋒騎兵遭到了日寇的伏擊,死傷慘重,不過活着的騎兵都撤了回來。衛廣立即組織反擊,打退了伏擊的日寇之後,立即改變行軍線路,先迅速的向東穿插,進入了常陸境內,然後再南下,返回江戶。而關東平原地區,騎兵的速度發揮到了極限,且日寇一直認爲這支明軍騎兵會原路返回,所以防禦重點在明軍的西面。

這次,衛廣一路馬不停蹄,沒做任何停留,他也不敢做任何停留,甚至在遇到日寇小股部隊之後,都沒有去招惹他們,一直以最快的速度,搶在日寇的信使將明軍騎兵從東面南下的消息散開之前,就趕回了江戶附近。而當他到達明軍控制地區的時候,正好朱祁鈺把顧成林送走,當然,衛廣也鬆了口氣,在讓人把消息先送給了皇帝之後,他則讓部隊放慢了速度,戰馬跑了這麼遠,也都快要累倒下了!

第35節 軍制改革第72節 無間配合第30節 一潰千里第34節 實力說服第5節 衛廣復出第79節 攻打里斯本第68節 上京第5節 哈桑的感激第38節 遠洋戰艦第22節 瞭解第8節 王室鬥爭第18節 強攻舊港第18節 爭風吃醋第15節 皇帝的婚禮第42節 黃金海岸第54節 大海戰第51節 白古親王第23節 紅色的阿木河第61節 戰略轉變第7節 苗人叛亂第9節 平寇神將第3節 騎兵立威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30節 軍隊的基礎第7節 渾水摸魚第15節 再戰孟買第27節 論功行賞第16節 柴美嬌的不滿第34節 王驥勤王第19節 姻盟第21節 鋼鐵陣地第39節 工業中心第22節 前線第9節 平寇神將第45節 海陸聯合第55節 英格蘭的選則第20節 對策第12節 帝國遠征軍第19節 橫掃千軍第53節 制罪第49節 反擊第4節 示弱第51節 撤退第7節 狡猾的小西行長第53節 帝國遠征軍第43節 獻媚第2節 作戰計劃第25節 一敗石彪第51節 撤退第44節 寶藏之城第46節 重拳出擊第66節 血城第59節 救兵第20節 千里救援第27節 論功行賞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40節 定亂第37節 接敵第14節 朝鮮戰略第8節 海上霸主第7節 遠征方略第71節 看不見的防線第43節 帝國學子第31節 啓蒙教材第16節 信譽第14節 滔天陰謀第24節 鴻門宴第7節 西洋艦隊第13節 匪軍第20節 火攻第13節 逼戰第22節 寡頭末日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26節 海上遠征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12節 第五軍的狂奔第36節 收買第24節 夜襲敵營第35節 美洲大陸立足點第23節 飛鷹神將第4節 示弱第24節 犧牲的價值第39節 俠客第72節 明日馬關停戰條約第2節 天下事第40節 天下第一店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17節 水陸並進第32節 將計就計第20節 戰略行動第13節 尚書的煩惱第68節 童子軍第39節 日本使臣第61節 往事前因第64節 天皇的尷尬第34節 出使白羊王國第54節 猛虎三擊第52節 好色之徒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14節 奧斯曼近衛軍
第35節 軍制改革第72節 無間配合第30節 一潰千里第34節 實力說服第5節 衛廣復出第79節 攻打里斯本第68節 上京第5節 哈桑的感激第38節 遠洋戰艦第22節 瞭解第8節 王室鬥爭第18節 強攻舊港第18節 爭風吃醋第15節 皇帝的婚禮第42節 黃金海岸第54節 大海戰第51節 白古親王第23節 紅色的阿木河第61節 戰略轉變第7節 苗人叛亂第9節 平寇神將第3節 騎兵立威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30節 軍隊的基礎第7節 渾水摸魚第15節 再戰孟買第27節 論功行賞第16節 柴美嬌的不滿第34節 王驥勤王第19節 姻盟第21節 鋼鐵陣地第39節 工業中心第22節 前線第9節 平寇神將第45節 海陸聯合第55節 英格蘭的選則第20節 對策第12節 帝國遠征軍第19節 橫掃千軍第53節 制罪第49節 反擊第4節 示弱第51節 撤退第7節 狡猾的小西行長第53節 帝國遠征軍第43節 獻媚第2節 作戰計劃第25節 一敗石彪第51節 撤退第44節 寶藏之城第46節 重拳出擊第66節 血城第59節 救兵第20節 千里救援第27節 論功行賞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40節 定亂第37節 接敵第14節 朝鮮戰略第8節 海上霸主第7節 遠征方略第71節 看不見的防線第43節 帝國學子第31節 啓蒙教材第16節 信譽第14節 滔天陰謀第24節 鴻門宴第7節 西洋艦隊第13節 匪軍第20節 火攻第13節 逼戰第22節 寡頭末日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26節 海上遠征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12節 第五軍的狂奔第36節 收買第24節 夜襲敵營第35節 美洲大陸立足點第23節 飛鷹神將第4節 示弱第24節 犧牲的價值第39節 俠客第72節 明日馬關停戰條約第2節 天下事第40節 天下第一店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17節 水陸並進第32節 將計就計第20節 戰略行動第13節 尚書的煩惱第68節 童子軍第39節 日本使臣第61節 往事前因第64節 天皇的尷尬第34節 出使白羊王國第54節 猛虎三擊第52節 好色之徒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14節 奧斯曼近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