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破局之人

又是個把時辰後終於是到的山頂,卻見此處也有一片極爲寬闊的平地,平地一側立起一座道觀,晃眼看去那道觀似是懸在峰頂的懸崖邊一樣,只讓人心驚膽顫。

待得衆人慢慢走近些時才發現是山頂霧氣籠罩產生的錯覺,不過這道觀卻也是正修建在峰頂的邊上。

道觀正門上頭懸一匾額,上書三個金字:清幽觀。

此時,許是道觀內聽到動靜,有不少道士正在整裝列隊要迎接衆人,然後就見司馬然也出現在道門前,由司馬然帶頭當前走出,身後兩邊各自跟隨一隊道士,每一隊約十來人,一個個都似那仙風道骨般年歲有長有幼,可見這道觀還頗有生氣。

不過因爲院壩觀門前未有給人燒香插蠟的香池,是以也表示這道觀乃是清修觀而非是平常可供人拜祭的道觀。

緊跟着,這些道士敲響了各自手中的法器,鼓聲鐘聲什麼的都輕聲響了起來,立時給人一種似是仙樂縈繞的感覺,很有意境。

竇建德作爲自己封的暫時話事人,當即朝前迎着司馬然走出兩步,司馬然也隨即向竇建德稽首道了聲無量福,然後又朝衆人一禮,道:“貧道司馬然,迎接諸位王家,這廂與諸位王家稽首了。”

說完,司馬然再朝衆人稽首一禮。

衆人也隨即還以稽首之禮。

竇建德道:“道長客氣了,今番我等衆多俗人至觀來降香盟誓,討饒,討饒了。”

“長樂王以及諸王駕到,鄙觀實乃蓬蓽生輝,何談討饒二字,諸王家,請入觀。”

當即,司馬然轉身往旁走出一些,然後側着一點身子的感覺在頭前帶路,竇建德當即邁步往前,劉武周跟宇文霸對了一眼,二人淡然的笑了笑,跟在後面,在後面的衆多反王也隨之緊跟而入。

到的殿內一瞧,只見頭層殿供奉的便是那軒轅皇帝金身坐像,儀表堂堂,戴二十六掛垂珠冕毓冠,前沿有三十六顆珠子垂拉,雙手捧着七星白玉珪,威嚴大氣又極爲慈善卻又給人一種王者無上之氣,令人一望之心神就隨之一震被觸動。

司馬然上前點燃香燭插好,然後示意衆人可叩拜。

隨即,司馬然略微站到一邊,當下衆人也就隨即在自己站立的遠處跪下來叩拜了軒轅皇帝。

然後在司馬然的引導下,穿過頭層殿宇,到的一片寬闊的空地上,早已擺放好上百個蒲團,司馬然望了衆人一眼,道:“貧道不知蒲團夠用否,不過卻也盡數取出,諸王便在此細商大計,若是定下都盟主來可請軒轅皇帝作證,不得有違。”

衆人紛紛朝司馬然稽首。

隨即,司馬然也略朝衆人稽首,然後走向一邊而去,最後出了偏殿。

隨即,衆反王也就都找了蒲團坐下,再次商議起來。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因爲勢力實在是太多,且錯綜複雜,說來說去其實也還就是那麼一種想法,你可以做都盟主,我也可以,那麼爲何我要讓與你?

從上到山後的午時末直到天色將暗的酉時開始都沒能商議出個最終結果來,最後還是劉武周提議,道:“我等這般商議,莫說這一日,便是數日甚至十日也無結果也,那司馬道長我看來非是一般人,倒不如請其出來給我等一個好的主意。”

竇建德想了想,隨即點頭應允,看向宇文霸,宇文霸當然不會有反對意見,而這正是宇文霸在等着的一刻。

最先,宇文霸便留了侯君集的那一手,也是照着前世魏徵和徐世績的做法,不過宇文霸是先告知徐世績,再由徐世績跟侯君集說的,不過宇文霸也強調,若是在之前就商議出來誰做的都盟主,那麼一切準備也就作罷。

對於此次的都盟主商議,宇文霸最先也表示無論是竇建德還是劉武周或者還是別家來做,自己大信國都會全力相助,聽其號令,是以整個過程宇文霸都沒有主動的去爲大信國爭取,這讓竇建德和劉武周甚至其他一些反王都看到了更大的機會,可是就這樣,依舊沒能最終定的下來。

其實這也都在宇文霸意料之中,前番丹陽城一個小小的都頭領都爭得頭破血流,何況這個有可能直接成爲皇帝的都盟主呢。

竇建德見宇文霸果然也同意劉武周的建議,轉而又問訊了其他反王一聲,大家也都同意,於是,竇建德讓齊善行親自去請司馬然出來。

一會後,當司馬然隨着齊善行一起到來後,竇建德代表所有反王說出了相請之事,司馬然不由朝宇文霸和徐世績望了一眼,心道:這信王還真是沉得住氣,也算的準,果真這之前是沒有推出都盟主來。

司馬然朝衆人擺了擺手,拒絕道:“衆王家所商議之事乃是天下蒼生計的大事,貧道那裡有資格說的話來,不可,不可。”

“道長勿需推辭。”大梁王李軌往前走出兩步,道:“正是因爲我等難以最後推出都盟主來,是以才相請道長這一局外人來做的公道也。”

“還請道長爲我等出的一策,也讓我等能順利定下都盟主之位。”

“還請道長出一策方好。”

一衆多反王也紛紛開口相請,最終司馬然不得已點頭應下,略微沉思,似是想了想,才道:“便這般,每日酉時起至酉時末也是很怪,我這清幽觀頭殿總是會吹進一陣又一陣怪風來,貧道還記得581年與604年曾兩次都將軒轅皇帝冕毓冠上掛珠吹起,要知那掛珠卻非是一般珍珠,而是一種晶石成珠,分量極重,現在正當酉時,衆王家不妨都去拜上一拜軒轅皇帝,若是誰能借着怪風將冕毓冠掛珠拜升起來,誰便做的那都盟主。”

“道長可是說581年與604年?”杜伏威聽了不由一愣,道:“這兩年分別是大隋文帝和當今皇上即位的時日也。”

或許在杜伏威說這話時衆人還不曾覺得,當杜伏威將這一點點頭,衆人隨即恍然大悟,一個個的人都言這莫不是天命?

“便照司馬道長所言,我等皆跪拜一番,看看有沒有人能將那冕毓冠掛垂珠子拜起來也!”

第六百六十六章:預留八里灘第一百九十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四十五章:吾之夙願第二百七十一章:天不助我單雄信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八十三章:又是這個故事第三十八章:回龍坳第五百九十八章:都盟主顯第二百七十章:攤破太原兵馬第九百八十章:大唐滅第四百八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五十六章:言無不盡第十九章:遠處的目光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勝勢第四百八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七百一十六章:忽悠司馬然第三百五十一章:三人結義第二十九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落寞的靠山王第八百七十七章:工業城第九百二十五章:李靖來投第三百四十一章:皆是故人第七百二十四章:劫燒糧草第六百八十章:擂鼓甕金錘之威第六百零四章:十天干駐兵第六百四十四章:除密務盡第八百六十六章: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五十三章:桑顯和第七百七十六章:風暴之前第四百七十二章:尚師徒用意第五百一十二章:楊義臣生退意第七百二十二章:神秘陳棱第四十一章:藥王孫思邈第五百九十七章:拜冕毓冠第八百四十五章:吾之夙願第三百二十九章:死士第九百五十九章:李淵病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七百一十六章:忽悠司馬然第七百一十八章:尉遲恭認栽第十六章:蒸餾酒第一百九十六章:鬧花燈第九百七十三章:又有人上山來第七百零八章:大才張公瑾第五百九十四章:司馬然第八百三十四章:添只村第八百五十章:最後一戰第三百三十章:徐世績的失策第四百六十章:張氏毒計第三百一十一章:造星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軍師也有暴脾氣第九百四十章:連下兩州第九百五十章:下山目的第六百四十三章:再勝一場第七百五十七章:誰是誰的恩人第四百三十九章:李密弒主稱王第七百零一章:暴脾氣第五百八十一章:曷娑羅可汗第一百三十七章:衝陣第九十五章:處羅可汗第七百四十七章:敵我十鞭第九百一十三章:心不在此第一百九十八章:昌平王府第五百七十一章:吳涇自戕第二百六十五章:李淵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未敢冒失第二百零五章:都要上山第八百七十九章:有客來第五百一十章:局勢變化第三百六十六章:張金樹第一百一十四章:連殺十一陣的東方伯!第二百五十四章:西秦霸王第五十六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百五十五章:搏命廝殺第二百零九章:少年朱登第三百七十七章:有個瓦崗粉絲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五百三十八章:羅成大戰東方伯第九百九十八章:杜伏威的心第五百四十二章:鄔巧雲身世第九百五十七章:義診第四百四十六章:探視營擴建第九百五十六章:涇陽縣第七百二十一章:議添戰營第五章:怒火!第二百四十四章:小白龍單挑靠山王第九百四十五章:劉武周搞事情第七百零八章:大才張公瑾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八百四十八章:裡外配合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四百三十三章:昌平王的改變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二百三十六章:最後的準備第九百三十二章:進攻第九十九章:自古忠臣多遺恨【二更到】第一百二十八章:山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一章:邱福之敗
第六百六十六章:預留八里灘第一百九十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四十五章:吾之夙願第二百七十一章:天不助我單雄信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八十三章:又是這個故事第三十八章:回龍坳第五百九十八章:都盟主顯第二百七十章:攤破太原兵馬第九百八十章:大唐滅第四百八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五十六章:言無不盡第十九章:遠處的目光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勝勢第四百八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七百一十六章:忽悠司馬然第三百五十一章:三人結義第二十九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落寞的靠山王第八百七十七章:工業城第九百二十五章:李靖來投第三百四十一章:皆是故人第七百二十四章:劫燒糧草第六百八十章:擂鼓甕金錘之威第六百零四章:十天干駐兵第六百四十四章:除密務盡第八百六十六章: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五十三章:桑顯和第七百七十六章:風暴之前第四百七十二章:尚師徒用意第五百一十二章:楊義臣生退意第七百二十二章:神秘陳棱第四十一章:藥王孫思邈第五百九十七章:拜冕毓冠第八百四十五章:吾之夙願第三百二十九章:死士第九百五十九章:李淵病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七百一十六章:忽悠司馬然第七百一十八章:尉遲恭認栽第十六章:蒸餾酒第一百九十六章:鬧花燈第九百七十三章:又有人上山來第七百零八章:大才張公瑾第五百九十四章:司馬然第八百三十四章:添只村第八百五十章:最後一戰第三百三十章:徐世績的失策第四百六十章:張氏毒計第三百一十一章:造星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軍師也有暴脾氣第九百四十章:連下兩州第九百五十章:下山目的第六百四十三章:再勝一場第七百五十七章:誰是誰的恩人第四百三十九章:李密弒主稱王第七百零一章:暴脾氣第五百八十一章:曷娑羅可汗第一百三十七章:衝陣第九十五章:處羅可汗第七百四十七章:敵我十鞭第九百一十三章:心不在此第一百九十八章:昌平王府第五百七十一章:吳涇自戕第二百六十五章:李淵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未敢冒失第二百零五章:都要上山第八百七十九章:有客來第五百一十章:局勢變化第三百六十六章:張金樹第一百一十四章:連殺十一陣的東方伯!第二百五十四章:西秦霸王第五十六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百五十五章:搏命廝殺第二百零九章:少年朱登第三百七十七章:有個瓦崗粉絲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五百三十八章:羅成大戰東方伯第九百九十八章:杜伏威的心第五百四十二章:鄔巧雲身世第九百五十七章:義診第四百四十六章:探視營擴建第九百五十六章:涇陽縣第七百二十一章:議添戰營第五章:怒火!第二百四十四章:小白龍單挑靠山王第九百四十五章:劉武周搞事情第七百零八章:大才張公瑾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八百四十八章:裡外配合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四百三十三章:昌平王的改變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二百三十六章:最後的準備第九百三十二章:進攻第九十九章:自古忠臣多遺恨【二更到】第一百二十八章:山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一章:邱福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