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李淵退兵

兩個親兵話聲落下後,整個中軍帳先是一片的死寂,片刻後轟然爆發出一陣的鬧聲來,衆人你說我講亂成一團,而所有人無論是堅持還是撤退的進言都無法掩蓋他們臉上那慌亂的神色,包括李孝恭也是一般無二。

“孝恭,你且說說看,當前該作何抉擇也?”李淵撐起半個身子從帥案後探起來望着李孝恭,眼裡滿是期望之色:“靠山王十萬兵馬若是我們發兵之前倒也不懼,可如今在我軍與長安城守軍疲戰這麼久之後若是兩軍再衝殺,恐有不及也。”

李淵先是問訊李孝恭,可是人家李孝恭還沒有開口李淵卻又自己說出了心中的擔憂來,顯然,李淵此時已經亂了方寸,心中已經有了俱意。

李淵話一出口,立時引來大帳中大部分人的附和,即使有一些堅持攻城的軍將聲音也比之前小了不少。

李孝恭沒有說話,只是環視着大帳中亂哄哄的場景,片刻後,衆人似乎也是想起了剛纔李淵的問話,這才又慢慢的平靜下來,然後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李孝恭身上。

在有李世民的情況下,還有人能夠也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來,而在只有李孝恭的情況下,這些人可就不敢隨意開口了,畢竟,李孝恭的身份很戰績擺在那兒。

李孝恭這才往李淵走出兩步,拱手作禮後,道:“戰,也可,退也可,便看主公你做何選擇也。”

話一出口,大帳中所有人都是一愣,就連李淵也是微詫了一下,心說一直都是乾脆的李孝恭怎麼今天說話這麼的模棱兩可了呢。

這時,李孝恭掃看了衆人一眼,又道:“長安城破可以說已在眼前,若是繼續攻城,定能在靠山王兵馬到來前進的城去,而之前城中那些富戶已經背叛了朝廷,是以,屆時我軍進城他們必定全力相助我等守城,料來靠山王十萬兵馬恐一時間也無法衝的破長安城也。”

“不過這樣一來,恐太原府將被魏文通攻陷,這兩者皆看主公如何選擇也。”李孝恭終於是說完了自己的話。

“長安城。”李淵目光猛然射出亮光來,可緊接着又神色一黯,嘀咕道:“太原府。”

李淵確是很難一時就做出決定來。

長安城可是大隋朝的都城,誰家攻陷長安城那可絕對是榮耀之極的啊,況且聯合城中富戶要守城想來也是不難。

不過,太原府畢竟纔是自己紮根之本啊,今番麾下兵馬也大都是太原府以及周邊人氏,要是自己不捨棄太原府要長安城,怕是軍心會變啊。

“太原府是你我衆人的根本,長安城今番未破還可以下次再來攻取。”李淵終於是做出了決定來,又道:“可太原府要是丟了,你我根本便不再有,就怕長安城人心浮動無法長久,故,我們還是回兵救援太原府是也!”

大帳中立即附和聲一片,雖然說攻陷長安城後賞賜不少,但是,多數軍將的家室什麼的也都是在太原府,一個個的心裡還是都繫着的捨不得的呢。

“我們此番既然要退兵太原府就得快速一些方好,再料來那靠山王定會分出兵馬攔截以助魏文通攻取我太原。”李孝恭隨即獻計道:

“靠山王從江都而來,若是要分兵攔截我退回太原府兵馬定然是在汾州設伏,未免與之再次陷入苦戰,我軍不妨在回撤時放棄汾州這條近路,選擇富州這條遠一些的道路,或可一路暢通無阻,這樣一來,反而還能早一步退回到太原府,唐公看此計可行否?”

“這便依孝恭此計撤兵!”李淵當機立斷拍板,道:“於筠將軍帶一萬兵馬做的後隊路邊設伏阻滯靠山王登州兵馬,由李孝恭將軍帶一萬兵馬在我軍後撤往富州之際負責禦敵鳳翔方面王君廓兵馬,其餘人等各帶所部立刻拔營,兵撤太原府!”

“是!!!”衆人一起躬身領令。

宇文化及有些後怕。

就差那麼一點點,自己就要開始行動了,好在皇帝在自己動手之前發出了召靠山王十萬登州兵馬到江都的旨意,而這個時候其實魏文通兵馬和左天成兵馬已經暗中離開潼關和汜水關開始了行動。

要是自己真的在那時動了手的話,恐還沒怎麼着呢,就會被其兩路大軍給幹掉了。

宇文化及又抹了把額頭的冷汗,自己還是輕視這個皇帝了,特麼的,看起來他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了的樣子啊,誰知曉竟然瞞天過海的使出了這麼多的手段來自己都一點不知道。

還有就是自己的兒子宇文成都!

想起宇文成都宇文化及心裡都冒火,這個不孝子竟然連自己喚他回府來都不聽,自從被換做了內苑的安全護衛後,這小子就沒有再回一次府,這就是自己想幹驚天的事也不敢啊。

“不過,也好在成都沒有回府來商議,不然”宇文化及不敢再往下想,皇帝楊廣的這一手足將宇文化及給震得差點魂不附體。

太詭異,也太意外了!

皇帝不簡單啊,看似不管不理,原來是爲着熬那王世充,不過話說回來,那王世充也還真的是夠能忍的,在李淵兵髮長安城的時候沒動靜,在李淵攻打長安城近半個月的時候也沒動靜。

一直到一月后皇帝來旨意要王世充去救長安城的時候纔開始了行動,本來王世充以爲自己是找着機會了,借用皇帝命令的機會終於將兵馬掌握在手,殺了洛陽城中的盧楚元文都等人,卻沒想到這才中了皇帝的計策來。

宇文化及再一次抹了把額頭冷汗,深深的吐出口氣來。

天下紛亂之際,各處勢力大肆發展。

大信國在五月初八的當天,也得到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欣喜的消息,那就是盛彥師房彥藻這一路兵馬已經在二十四天前攻克下了沙洲城,王亮戰死城頭,至此,蘭州府以北,寧夏以及甘肅以西整個天地皆歸屬於大信國國土,這一方土地的面積可足足超出滎陽和瓦崗之間這片區域的數十倍甚至還要多來。

第二十九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五十四章:又救你一命第四百零二章:蘇定方拜師第七百一十三章:最後的歡樂第八百六十四章:誠惶誠恐第三百一十四章:虯髯客的大禮第五百九十七章:拜冕毓冠第八百八十九章:不靠譜第七十六章:風聲緊第四百六十三章:魏徵再用險第七百八十一章:大帥之風第七百二十九章:決絕的選擇第六百六十章:重義管崇第十五章:一碗薑湯第五百六十二章:旖旎的夜第九十八章:徐世績的踟躕第七百八十四章:另覓對手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一百二十二章:賺出潼關第九百五十七章:義診第二百四十九章:瓦崗第二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楊玄感要反了第六百八十九章:三將聯手第七百零四章:低調的羅成第八百二十五章:清心咒第四百六十四章:賀訖之憂第一百三十三章:瓦崗兵馬第七十九章:取金堤第三百五十四章:人非鐵打第九百六十章:寢殿兵變第七百一十七章:黑炭頭對黑炭頭第三百四十五章:偏選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老對手第九百三十一章:服帖的程咬金第九百六十九章:深層的計劃第八百零三章:可憐之人第六百二十六章:劉文靜獻計第九百七十五章:兩難的李二第三百二十章:殺出個兄弟情誼第四百七十九章:危矣第九百四十八章:難分伯仲第九百零九章:早有大計第九百三十九章:蕭銑之憂第四百三十一章:王琮的心結第二百零四章:丈量你那一身本事第六百六十九章:靠山王的賭約第二十四章:前世修來的那一回眸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第一百七十四章:屈家秘辛事第四百六十三章:魏徵再用險第五百二十七章:王伯當的失落第七百九十四章:硬碰硬第一百五十五章:冷麪羅成第二十二章:鬼才凌敬第二百八十五章:計定陶榔之第九百二十章:焦頭爛額的李淵第六十二章:我給大家說個故事第五百六十章:再到老鴉峽第七百六十一章:改變天下的寶貝第九百一十二章:羅方的秘辛第四百七十八章:瓦崗城開第九百五十九章:李淵病了第八百七十五章:終是一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又該我了第七百零三章:奇怪的理由第二百四十二章:震退楊林第六百九十二章:夜襲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三公世家子奈何做賊第一百三十四章:蛻變第九百九十九章:魏文通的忠義第五十八章:江湖秘辛事第三百八十一章:宋金剛第一百四十六章:小閱兵第二百六十一章:今非昔比第八百八十七章:隔岸觀火王世充第一百九十九章:高士廉第七百七十章:動力第七百六十六章:心中的規劃第六百五十三章:盛彥師投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一百五十七章:一路都是剪徑人第一千章:議兵第十八章:張公瑾的傲慢第八百一十六章:識人之明第三百三十八章:統籌全局第四百二十一章:雄闊海的震驚第二百三十二章:虯髯客觀瓦崗第六百八十章:擂鼓甕金錘之威第二百八十三章:搶奪葫蘆嘴第九百七十四章:說項第九百九十七章:幽州城破第七百八十八章:水路進擊第八百三十二章:襄陽王之慮第九百一十八章:老丈人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第四百零二章:蘇定方拜師第九百六十二章:先走一步第五百三十七章:楊廣的任性第九百零六章:魏徵做媒第六十七章:鬼才初顯
第二十九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五十四章:又救你一命第四百零二章:蘇定方拜師第七百一十三章:最後的歡樂第八百六十四章:誠惶誠恐第三百一十四章:虯髯客的大禮第五百九十七章:拜冕毓冠第八百八十九章:不靠譜第七十六章:風聲緊第四百六十三章:魏徵再用險第七百八十一章:大帥之風第七百二十九章:決絕的選擇第六百六十章:重義管崇第十五章:一碗薑湯第五百六十二章:旖旎的夜第九十八章:徐世績的踟躕第七百八十四章:另覓對手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一百二十二章:賺出潼關第九百五十七章:義診第二百四十九章:瓦崗第二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楊玄感要反了第六百八十九章:三將聯手第七百零四章:低調的羅成第八百二十五章:清心咒第四百六十四章:賀訖之憂第一百三十三章:瓦崗兵馬第七十九章:取金堤第三百五十四章:人非鐵打第九百六十章:寢殿兵變第七百一十七章:黑炭頭對黑炭頭第三百四十五章:偏選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老對手第九百三十一章:服帖的程咬金第九百六十九章:深層的計劃第八百零三章:可憐之人第六百二十六章:劉文靜獻計第九百七十五章:兩難的李二第三百二十章:殺出個兄弟情誼第四百七十九章:危矣第九百四十八章:難分伯仲第九百零九章:早有大計第九百三十九章:蕭銑之憂第四百三十一章:王琮的心結第二百零四章:丈量你那一身本事第六百六十九章:靠山王的賭約第二十四章:前世修來的那一回眸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第一百七十四章:屈家秘辛事第四百六十三章:魏徵再用險第五百二十七章:王伯當的失落第七百九十四章:硬碰硬第一百五十五章:冷麪羅成第二十二章:鬼才凌敬第二百八十五章:計定陶榔之第九百二十章:焦頭爛額的李淵第六十二章:我給大家說個故事第五百六十章:再到老鴉峽第七百六十一章:改變天下的寶貝第九百一十二章:羅方的秘辛第四百七十八章:瓦崗城開第九百五十九章:李淵病了第八百七十五章:終是一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又該我了第七百零三章:奇怪的理由第二百四十二章:震退楊林第六百九十二章:夜襲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三公世家子奈何做賊第一百三十四章:蛻變第九百九十九章:魏文通的忠義第五十八章:江湖秘辛事第三百八十一章:宋金剛第一百四十六章:小閱兵第二百六十一章:今非昔比第八百八十七章:隔岸觀火王世充第一百九十九章:高士廉第七百七十章:動力第七百六十六章:心中的規劃第六百五十三章:盛彥師投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一百五十七章:一路都是剪徑人第一千章:議兵第十八章:張公瑾的傲慢第八百一十六章:識人之明第三百三十八章:統籌全局第四百二十一章:雄闊海的震驚第二百三十二章:虯髯客觀瓦崗第六百八十章:擂鼓甕金錘之威第二百八十三章:搶奪葫蘆嘴第九百七十四章:說項第九百九十七章:幽州城破第七百八十八章:水路進擊第八百三十二章:襄陽王之慮第九百一十八章:老丈人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第四百零二章:蘇定方拜師第九百六十二章:先走一步第五百三十七章:楊廣的任性第九百零六章:魏徵做媒第六十七章:鬼才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