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

張御以大道六印之一的言印入道,後來又持有目印,對於大道之印已算是熟悉,故是此刻意念微微一觸之下,便已知悉此一印爲何。

此乃是大道六印之一的“命印”,對應的是六正印之中的“身印”,身即命,乃是一切生靈駐存之根本。

要說六道印中最爲根本的道印,也就是此印了。

此印其實也稱得上是六印之主幹,他入玄法之後,也是先行修身,而後再及其餘,若是得有此印,無疑可以進一步牢固補全他的根基。

他心下一轉念,當初自己以言印爲道基,得以跨入了玄尊之境,後來成就寄虛,目印也是起到了極爲關鍵的作用,現在到了去執妄這一步,沒想到卻又得了這枚“命印”。

其實對於如何破開執妄,當初在觀看過諸多道書後,他就有一個想法。

我爲何要去破執?

對着執去,便落於執,那是破無可破。

道書給出的答案,那就是考驗修道人自身的修行,對於道法的領悟理解,得道悟真,那執妄自解。

這裡很可能需要極長時間來參悟領會,也難怪有許多修道人都是阻在了這一關之上。

當然,只從道理上論,煉就“虛實相生”並非是通向上境必經一關,玄尊便不取得這等功果,亦是有可能渡去上層的,只不過凡是去到那裡之人,大多數都是得了此等功果的。

他對自身認識很深刻,單純比較對道法的掌握,自己是比不過那些動輒修持數百上千年、乃至數千載的同道的。

不過大道萬千,非止一途。

他對道法也自有一套領悟,特別是在近來頻頻去到那一片高渺之地感悟之後,便知此道之上並不止一條路。這也印證了許多前人的著述記載,此中便提到了其他的一些上進之法,但大多隻存在於論述之上,不見驗證。

因爲留下記述的前人,大多數都是從精微變化,窮通道理上着手,進而再過去關障的。這就好比攀山過澗,通過尋機辨理,從那些平緩低窪處過去,每一步都是恰到好處,由此邁過種種阻礙。

可實際上,若是你根底足夠,那麼自可不必去理會這些,任你萬水千山,我自跨越而過,直趨終途便是。

他覺得這條路更適合自己,不必非要去效仿他人。尤其是他自身入道乃是得取三元,六印同修,根基完固,這等長處自當發揮出來,不然豈不是舍長就短,白取了這些功果?

觀證下來,這一步其實只要往六正印和心印內渡入足夠多的神元,達到自身完滿地步,再舉神氣入虛,最後達到返虛回照,化合相映,即可成就此境。

道理上可以述通,再是自身根基也足以支撐他攀行此道,那理所當然當循此而去。

而且話說回來,此番逐道並不似此前成就玄尊那般是以下境渡上境,從一個層次躍跳至另一個更高層次,本質上仍是在玄尊層次之內的修持,所以只要方法對,又有足夠的力量,那就能夠過去。

也是因爲有這種種考量,所以近來他一直在積蓄神元,本來以爲還需要一段較長時日,等到有了足夠把握後再行此事,不過有了這“命印”,那他卻是敢於現下便就嘗試了。

不過要行此道,卻需得收歸一切在外之力,不使自身有任何疏漏,故是所有分身化影皆需喚回。

這時他心意一轉,那位於清穹雲海法壇之上的化身驟然化去,而位於東庭那一處的化身在對李青禾關照了一句後,留下一枚法符,也是倏而回轉正身,不過雖然他不在,可東庭那裡如今還有那株益木鎮守,少卻他片刻,也是無妨。

在所有分身皆歸正之後,他卻並沒有就此收手。

因爲這一次求取功果不僅僅是他自身之身,此中還涉及玄廷之重託,故是必須確保穩妥,一切可以用上的手段皆需用上。

他望去那寄虛之地,由他執拿的那一株益木雖存於另一處神虛之地中,但是此樹卻是有補益神氣生機之用的。

此刻他神思一轉,可見此樹一晃,樹冠枝葉舒展開來,每一根枝葉之上似有露珠凝聚,而後從枝節之上一滴滴滑落而下,最後匯聚到了一處,帶着無盡生機如瀑布般遙遙落來,將他全身上下仿若沖刷洗滌了一遍。

他的身軀周圍,也是因此浮現出一團團靈芝般的氤氳玉霧,將他圍裹在內。

這時他纔看向手中那枚玄玉,心光入內,感察少時,意識微微一動,那一枚道印已然從玄玉內中消失。

此刻他於心下一喚,身外頓時浮現出一片宏大光幕,卻是將大道玄章喚了出來。

他注目看去,見目印、言印之旁,又是多了出一個“命印”,只是此刻稍顯黯淡。

這同樣也是一枚殘印。

這也不奇怪,大道之印皆乃是大道之觸角,從道理上說,只要他沒能達到大道盡頭,那麼所有道印就不會完滿。

此印雖然比不上言印之完滿,但卻比當初到手的那枚目印強出太多了,他凝視此印片刻之後,就毫不猶豫將自身積蓄的神元往裡填入進去。

這道印霎時一亮,而後章印之上一道明亮光芒照落下來,將他整個人都是籠罩住,光芒在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方纔散了去。

他此刻再觀大道玄章,卻是發現,命印這一成就,卻是將自身本來早已是穩固的根基又硬生生拔高了一大截,六正印和心光之印都可由此渡入更多神元。

也幸好之前他已是積蓄了足夠多的神元,感應下來,應該也足以將之填滿了。

其實不夠也沒有關係,現在是玄廷讓他設法渡過此關,甚至爲此連道印都賜下了,假設他自認有把握過去,但需向玄廷借取一定的玄糧的話,那麼玄廷是絕然不會吝惜的。

他此刻試着感受了下,發現這“命印”不愧是根本之印,對於言印、目印都是有所補益,這兩印比起之前竟又是稍稍完整了一些。

道印更加完整也即意味着他又向大道所在方向前進了一些,同時他所執掌的兩印威能也是因此提高些許。

這時他眼眸之中有神光一閃,此印已得,那麼接下來,就當設法摘拿功果了。

他沒有急着動,而是稍稍調息了一下,待把氣息穩下,心神也是持定之後,就將神元分別往六正印和心光之印中渡入進去。

此間之神元除了他此前煉化玄糧獲取的,更有自身修煉得來的。

在得取三元再成就玄尊之後,他通過修持提煉出來的神元就已是遠勝同輩了,現在數載積蓄下來,也頗可觀。

隨着神元逐漸渡去,那六正印和心光之印逐漸被填補到未得“命印”之前的層次之中,待距離完滿尚有一段距離,可此時他便已然感覺自身好像發生了某種變化。

那是一種難以言述的玄妙之感,像是自身從塵世之中淡去,正逐漸與天相合。

而隨着他繼續施爲,神元源源不斷入去諸印之中,六正印和心光之印上的光芒也是愈來愈盛,這就像是原本池湖已被緩緩填滿,隨時可能滿溢出來。

而也就是在這一刻,他忽覺自身好似衝破了某一個桎梏,渾身神氣勃然,蒸騰欲發,更有萬丈光芒從身軀之上綻放開來,霎時照亮整個守正宮,更有一縷縷妙聲仙音迴盪不絕。

他感覺自身好似完全與虛空相合到了一處,而在此時,那本需要玄渾蟬撞破的虛實兩界關門卻是轟然洞開!

像是引動了什麼契機,他雙眸一閃,渾身氣息一鼓,一股神氣霎時從坐觀之地衝起,直入那寄虛之所在!

這一股神氣之柱連天接地,貫穿虛實,瑰麗壯觀無比,忽有星光一閃,玄渾蟬觀想圖也是於此刻飛了出來,圍着一股神氣之柱繞旋飛馳,不斷向上。

他不覺仰首看去,隨着渾身上下的氣息不斷衝去,寄虛之地裡的神氣也是持續增加之中,那一團神氣明光也是愈來愈盛。

而在那神光達到某一個極致之後,似若清雲化變甘霖,有絲絲縷縷光氣垂降下來,直落入他身軀之中,並不斷充壯補益着,待得身軀足滿之後,又煉化出神氣再往上去,而等神氣盈積,再得擴張之後,便又一次垂落下來,如此循環往復,每一次他的根本都是壯大一分。

神氣與正身虛實相生,互爲流轉,在周流三十六次之後,便就不再斷絕,成就相照互濟之勢。

至此,他已然是摘取了“虛實相生、陰陽互濟”之功果。

感受着體軀之內恍若汪洋恣肆的強盛心光,這一次功行提升之大,還有帶來的諸般好處,完全出乎他此前所想。

那虛實之間也再無任何阻礙,似自己氣意一動,彷彿便可化入虛空之中,而神氣一落,便可駐世長存。

他微微擡頭,看着玄渾蟬扇動燦爛若星河的翅翼,在虛實兩界之中自如穿梭,來回遊走,口中不覺慢吟道:“吐呵真言天機動,觀持玄理見神通。陰陽互濟虛實照,天人化合一命同!”

……

……

第兩百零七章 喚醒第一百六十六章 玉芝第五章 祛害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光第三十八章 陽火元化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三十一章 污名之問第一百零一章 突進第一百九十八章 漫氣推重障第五十六章 風止第兩百九十一章 落黯合勢消第兩百四十章 邪意天外遊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兩百三十七章 求上難得全第兩百五十二章 投法虛空落第十五章 傳書雲廷中第一百零一章 窺玄第三百零一章 對影向同合第九十九章 風雲過安山第三百零二章 通靈籠詭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洪潮今又至第兩百三十一章 傳機動幽影第三十一章 行同心卻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化鴻待機時第二十二章 追神尋異源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零一章 諸法皆得渡第兩百九十七章 清氣奪域空第兩百零五章 清流返雲穹第七十三章 牽制第三百一十章 意同爲此機第一百七十章 簫靈第一百零四章 靈寂光已回第四十六章 靜定待機變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二十八章 清中亦有濁第兩百三十二章 種意換氣身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枝裂堅障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法試鋒銳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眠之地第兩百三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二十三章 問求第兩百二十八章 勢迫氣聚凝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陣決死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索第十三章 揭發第一百零七章 贈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陸承星臺第兩百章 重法鎖青空第三百一十八章 氣貫兩界屏第兩百二十三章 心惘身落空第兩百二十七章 書信第八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護世亦守己第兩百七十五章 傾勢收異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演推使反算第十八章 玄圖蔽天機第兩百八十章 沐光煥生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修見常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浮寰入印真第一百章 應機順天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宣威藏內機第兩百四十九章 破約今宏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光遮負天第三百一十章 意同爲此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過試隱念第十九章 邪光第八十九章 傳繼第三百零九章 激氣動天瀾第三十九章 天行不遮黯第一章 奎宿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七十七章 爭言以取位第兩百三十一章 傳機動幽影第三十六章 波瀾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八十二章 攻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闢空復破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尋蹤第兩百八十七章 內觀試心明第六十一章 共鳴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本來神心異第五十四章 神地第一百八十章 觀卷辨往跡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八十八章 劫擊第九十八章 歸同非遠陸第兩百八十一章 傳念皆聚來第九十一章 戰備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臺化餘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撫平人心痕第兩百一十章 約言軀承靈第一百二十七章 返去用潛藏
第兩百零七章 喚醒第一百六十六章 玉芝第五章 祛害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光第三十八章 陽火元化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三十一章 污名之問第一百零一章 突進第一百九十八章 漫氣推重障第五十六章 風止第兩百九十一章 落黯合勢消第兩百四十章 邪意天外遊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兩百三十七章 求上難得全第兩百五十二章 投法虛空落第十五章 傳書雲廷中第一百零一章 窺玄第三百零一章 對影向同合第九十九章 風雲過安山第三百零二章 通靈籠詭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洪潮今又至第兩百三十一章 傳機動幽影第三十一章 行同心卻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化鴻待機時第二十二章 追神尋異源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零一章 諸法皆得渡第兩百九十七章 清氣奪域空第兩百零五章 清流返雲穹第七十三章 牽制第三百一十章 意同爲此機第一百七十章 簫靈第一百零四章 靈寂光已回第四十六章 靜定待機變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二十八章 清中亦有濁第兩百三十二章 種意換氣身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枝裂堅障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法試鋒銳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眠之地第兩百三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二十三章 問求第兩百二十八章 勢迫氣聚凝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陣決死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索第十三章 揭發第一百零七章 贈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陸承星臺第兩百章 重法鎖青空第三百一十八章 氣貫兩界屏第兩百二十三章 心惘身落空第兩百二十七章 書信第八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護世亦守己第兩百七十五章 傾勢收異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演推使反算第十八章 玄圖蔽天機第兩百八十章 沐光煥生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修見常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浮寰入印真第一百章 應機順天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宣威藏內機第兩百四十九章 破約今宏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光遮負天第三百一十章 意同爲此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過試隱念第十九章 邪光第八十九章 傳繼第三百零九章 激氣動天瀾第三十九章 天行不遮黯第一章 奎宿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七十七章 爭言以取位第兩百三十一章 傳機動幽影第三十六章 波瀾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八十二章 攻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闢空復破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尋蹤第兩百八十七章 內觀試心明第六十一章 共鳴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本來神心異第五十四章 神地第一百八十章 觀卷辨往跡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八十八章 劫擊第九十八章 歸同非遠陸第兩百八十一章 傳念皆聚來第九十一章 戰備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臺化餘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撫平人心痕第兩百一十章 約言軀承靈第一百二十七章 返去用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