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道尤問世

這名道人問出這個問題後,訓天道章之中諸玄尊一齊看向張御,想看他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

張御知曉,這個問題是迴避不了。今次之會固然說是玄修論道,可或許就有一些有心人將此解讀成他藉此聚集玄修之勢。

推動玄法乃是玄廷之大略,過去也的確解決了天夏的諸多困難,也由此改變了天夏大勢,使得上下爲之暢達。

但一些真修對此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過去並不公開談這個問題,只是私底下有所議論。可也有不少真修爲此而憂慮,恐怕在未來引發真玄之爭,甚至還有一些人想着在玄法尚未成勢先行打壓下去,以避免此局。

可是現在不同了。張御求全道法,風廷執則成了玄章玄修之中第二個寄託神氣之人,玄法的特點就是一個人突破,後面之人都有可能突破,故在可預見的將來,玄法勢必迎頭趕上,崛起之時已是難以阻止。

更讓一些真修擔憂的是,玄廷只要是延續下去,那麼身爲次執的張御,未來都有極大可能成爲首執,其之意願將極大影響天夏的走向,那麼他又會如何對待真法?

在座諸人,可是絕大多數是從真修轉入渾章之中的,就算現在算是玄修,可過往的痕跡不是說洗就能洗去的,一些人仍舊是沿用真修的理念和修道方法,哪怕經歷了今次論道,也不是立刻能做出改變的。

故這看似只是一個勢力消長的問題,可同時也涉及到了道法上的問題,與個人修行也是息息相關的。

張御看了看光幕之上諸多名印,又看向那道人,道:“世人爲何要習道法?”

那道人想了想,道:“自是爲了超脫,爲了自在逍遙。”

張御道:“古夏、神夏之時,此念確爲主流,修道人求個人之大自在,求不受拘束,方是修道人本意;然則天地在變,道法在變,道念亦在變,如今到了我天夏,便不是如此了。

諸位,人人都是從世間中來,莫非超脫出去,完得自我,便可舍世不顧了麼?諸位得道之後,哪怕得了逍遙,可究其根由,依舊是來源於世,則亦當還報於世間,還報於人。

且不談道理,光以道法來論,縱然舍世而去,仍有一線承負在身,只是有些同道自以爲已然成仙了道,可卻天機矇蔽,不見於此。”

天夏的每一個修道人都是從世間而來,就算自小出世修行,可依舊是受父母精血而生,而父母又是何來?乃自人世中來。溯源回上,經由萬萬世衍化,再依託於人世而成,至少絕大多數人是如此。

而一修道人之所得,看似是一世之所得,可其實承繼了萬世之遺澤,故而一世不足以斬。

就算你個人純然無垢,天生不染,可是你入道修行之道法,與你交流道法的同道及師長,也不是憑空生出,每一個人都與世間有所糾纏。你能超脫,亦當助同道師長超脫,繼而助世間之人超脫。如此既還承負,又彰道法。

那道人這時又問了一句,道:“那敢問廷執,難道不是越是糾纏,承負越大麼?”

張御道:“那是視世之生靈爲枷鎖包袱了,然則世間如水,越得聚斂,越能承託我修道人,道途也越是繁盛。

修道在於互相扶持,自古至今,傳法不絕,修道人數目代代增廣,方纔造就瞭如今道法之興盛。

衆位先輩最早結以宗派,初時還好,人皆有所去處,有道可辯,後來漸趨內收,敝帚自珍,視彼此如陌路,更爲私利興殺伐。直至天夏打散諸宗,合流衆道,分駐玄府,故眼前之盛,遠邁過往。

故欲要興盛道法,唯在上下通達,使人皆可用道。且不說你我,便是諸位執攝,上境大能,身在世外,依然着意於下,莫非還不夠證此道理麼?”

衆人聽了他所言,不覺思索起來。

焦堯藉着一名玄修弟子之助,也是把這些聽在耳中,這時又借那弟子語發感慨道:“張廷執這話說的是,老龍壽歲長一些,以往修道,見得不知多少人爲求一言真傳,經受了諸多磨礪。

我輩修行動輒數千上萬載,然而多數時候卻是枯坐修持,不過是苦磨歲壽,偶然有一所得,視若珍寶,不肯輕易示人。

這還算是過了門關的,更多時候則是強求法門而不得,最後身化枯骨,誠爲遺憾。

而至如今,法門就在那裡,不必自己去求,不說天資出衆之人,就算尋常之士,運氣好些,數百上千年則可有所成就,未來亦是可期,而這皆是我天夏道法昌盛之故。”

衆人聽到這裡,也是點首贊同,因爲在座不少人都是親身經歷過那段過去的。

張御道:“而今言及真法玄法之分,可造物之道又何嘗不是求道之法?土著神人亦有去到上層之人。

在我觀來,此皆是大道之法,無分彼此,相互或可爲競逐,然則妄言一家興則一家滅,此仍是過去舊時道念之遺毒,器局稍顯狹隘了。”

他這時看向諸人名印,目光似乎望到了每一個人的身上,口中道:“如今我天夏不當執着一條道路,大道萬萬千千,皆爲變通,若人人皆可尋得適應己身之道,那方纔是天人之道,是我天夏之道!

諸位,元夏演化萬世,覆滅萬世,要築永世不變之理,可世上諸物無不變動,我敬佩元夏先人敢於違天之意,倒轉乾坤,自行造化,然則其卻使上下不得暢通,諸維不得運轉,萬萬世世,永致唯一,從此道無可尋,人不得超脫,譬若僵死之軀,腐爛之水,朽不可聞。試問此道我又安能求之?”

那道人言道:“天有其維,地有其限,若是人人皆可得道,又豈有道存呢?”

諸人尋思片刻,也委實不知那時又會是何等光景。

張御道:“過往之人又豈知今日之境況?我輩皆爲求道之人,而道無止境,誰也不知此後是何變化,或許到了那時,又需另一番道理了。

我輩不奢求眼下盡通大道之妙,我等如今能做的,不過是延續傳承,使我輩及後來人能有更多應對之法罷了。”

諸玄尊聽罷他這一番言語,也都是點首不已,皆於訓天道章之中對他鄭重打一個稽首。

而那出聲道人也是一個稽首之後,默默退了回去。

而下來諸人繼續論道,不過道理一旦說通,那就又是一番格局了。

諸玄尊在道章之中一連論討了三日,實則衆人道行深湛,俱是以意念相傳,許多繁複之語往往只在一瞬之間便得明瞭,所以交流的東西遠遠比想象中還要多。

三日之後,聽得道章之中有悠悠鐘磬聲響傳出,諸人對着張御、還晁、風二人各是一個稽首,便即告退,光幕之上名印也是一個個消退下去。

晁廷執對張御道:“既然諸人皆退,那晁某也便走了。”

張御道:“此番多謝晁廷執了。”

晁廷執道:“謝我做什麼,不嫌我得罪人便好,何況晁某亦不是無有所獲,張廷執,此月廷議之上再論了,告辭。”說完之後,他便退去了。

他走之後,風道人傳意過來,道:“張道友,你方纔那番言語,卻是勝過十次論道。”

張御道:“那是因爲我道行比他們高,故是他們認爲我說的話有道理,可若是有人邁過我去,境界在我之上,並說出另一番道理,他們亦會信服。但這正是修道人之固思,眼下難以祛除。

故是我輩所要做的,那便時時刻刻引道在先,說話方纔有底氣,若是自身不振,那又憑何去說服別人呢?”

平常來說,道理是道理,言語是言語,可是到了修道人這裡,境界高的,其所說言語自然就變得有道理了。

風道人覺得是如此,以前莫非就沒人能說出這番道理麼?只是道行不夠,說了也沒人聽罷了。

他感慨了下,又道:“方纔有一位後輩尋我,說是亦想在訓天道章之中開一場論道之會,還說玄尊可論,爲何弟子不可論?”

張御考慮了一下,雖然諸弟子平日都在訓天道章中談論道法,可那十分散碎,都是各說各的,要是能聚合一談,也是好事,他道:“可由各玄府牽首做此事,此事我等還需在月中玄廷之上說一聲。”

風道人道:“該是如此。”

兩人又說了幾句,就結束了交談。

張御收回了意念,伸手一指,光氣之中有一卷道冊生成,卻是將方纔諸人之言語都是載錄了下來,隨後他把書卷打開,親筆寫了一番註疏,又喚來明周道人收妥,準備留給後人觀摩。

做好此事後,他目觀內外,見暫無變動,就入至定中。

忽忽數日過去,雲海之中鐘磬聲響,恰是廷議之時,於是起身邁入光氣長河之中。

近日廷議都是商議對陣元夏之籌備,這事諸人早已做得穩妥,只是例行交流,故未有多久,他又是長河之上歸返。

而這個時候,心中忽有所感,卻是金郅行那裡有意念傳來,他道:“金值司,可是有什麼消息麼?”

金郅行有些沉肅聲音傳至道:“廷執,元夏已然動了。”

……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感機循身負第兩百九十二章 混沌亦落此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八十一章 訴策應敵機第八十三章 落世捉寶光第十六章 化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玄音落天宮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三百一十八章 引渾亂常定第一百零三章 論行不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飛蠃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二十八章 道法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危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金波試心誠第一百四十四章 遠光呼神醒第兩百六十一章 勝績威衆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身避氣未遁第兩百四十章 舊誼當提攜第一百零四章 傳法定根築第二十三章 問求第兩百六十四章 用謀取方寸第一百八十九章 削氣鎮靈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瑞光圖第一百九十九章 燦星射神空第七十一章 戰啓第一百七十一章 暴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布成始動陣第六十章 映機亦推變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空靈復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虛空決真意第六十七章 策馬萬軍來第五十六章 心明斬惡邪第四十八章 蔽亂使天宮第兩百九十三章 神子化常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燦星射神空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身抱合一第十六章 化身第六十九章 餘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顯威獲兩安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十四章 求存獻法功第九十四章 驚虹若萬鈞第一百四十九章 埋陣待機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陸第六十三章 靈影互牽繫第十七章 六正六持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玄皆應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劍誅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映此心同第三十三章 呈書第兩百四十五章 塵落轉淨空第七十四章 沉界人轉世第三百七十九章 尋幽寄別天第一百三十章 玄書第兩百七十七章 混沌難知變第兩百五十九章 途中第一百六十章 軍心第兩百三十二章 種意換氣身第十五章 取正心自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身主當馭意第兩百四十九章 心過行未逾第五百五十四章 持功道從己第兩百八十四章 爭勢逐高下第五十三章 靈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尋證第三百零三章 入虛除神寄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二十一章 赤心見神形第兩百八十六章 繁枝蔭府廷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六十四章 陸原窺浮世第四百三十七章 法勝在先權第兩百三十八章 推勢拂衆意第兩百一十六章 奪器以爭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略謀皆上尋第一百零三章 重天化神異第兩百三十四章 勢起推波瀾第六十章 問功覓印痕第三百三十五章 煉元思重歸第九十三章 執序正法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禁窟第八十八章 問機溯往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端持蘊根基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四十八章 來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法軌束天門第兩百零三章 器落不得歸第三百三十八章 守堅氣懾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合陣盡覆敵第兩百九十六章 氣和言聲平第八十章 拓域廓天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五十三章 攀法附全己
第五百三十四章 感機循身負第兩百九十二章 混沌亦落此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八十一章 訴策應敵機第八十三章 落世捉寶光第十六章 化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玄音落天宮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三百一十八章 引渾亂常定第一百零三章 論行不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飛蠃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二十八章 道法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危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金波試心誠第一百四十四章 遠光呼神醒第兩百六十一章 勝績威衆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身避氣未遁第兩百四十章 舊誼當提攜第一百零四章 傳法定根築第二十三章 問求第兩百六十四章 用謀取方寸第一百八十九章 削氣鎮靈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瑞光圖第一百九十九章 燦星射神空第七十一章 戰啓第一百七十一章 暴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布成始動陣第六十章 映機亦推變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空靈復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虛空決真意第六十七章 策馬萬軍來第五十六章 心明斬惡邪第四十八章 蔽亂使天宮第兩百九十三章 神子化常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燦星射神空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身抱合一第十六章 化身第六十九章 餘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顯威獲兩安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十四章 求存獻法功第九十四章 驚虹若萬鈞第一百四十九章 埋陣待機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陸第六十三章 靈影互牽繫第十七章 六正六持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玄皆應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劍誅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映此心同第三十三章 呈書第兩百四十五章 塵落轉淨空第七十四章 沉界人轉世第三百七十九章 尋幽寄別天第一百三十章 玄書第兩百七十七章 混沌難知變第兩百五十九章 途中第一百六十章 軍心第兩百三十二章 種意換氣身第十五章 取正心自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身主當馭意第兩百四十九章 心過行未逾第五百五十四章 持功道從己第兩百八十四章 爭勢逐高下第五十三章 靈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尋證第三百零三章 入虛除神寄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二十一章 赤心見神形第兩百八十六章 繁枝蔭府廷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六十四章 陸原窺浮世第四百三十七章 法勝在先權第兩百三十八章 推勢拂衆意第兩百一十六章 奪器以爭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略謀皆上尋第一百零三章 重天化神異第兩百三十四章 勢起推波瀾第六十章 問功覓印痕第三百三十五章 煉元思重歸第九十三章 執序正法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禁窟第八十八章 問機溯往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端持蘊根基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四十八章 來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法軌束天門第兩百零三章 器落不得歸第三百三十八章 守堅氣懾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合陣盡覆敵第兩百九十六章 氣和言聲平第八十章 拓域廓天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五十三章 攀法附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