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光至此明

玉素道人此時提議爲玄法正名之言一出,場中諸廷執皆是沉吟不語。

對於這件事,衆人心中其實都有着不同的打算和看法。

但是這裡牽扯的確不小,他們身爲廷執,也必須要考慮到此事對玄廷乃至整個天夏的影響。

諸廷執面前這一條長河曲折蜿蜒而下,而此刻坐於最末端的兩名廷執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人搖了搖頭,另一人微微嘆息了一聲。

而長河第二蜿蜒之處,坐有一位身着檀色衣衫,坐於森森古木之中的道人。

他此刻緩緩言道:“我以爲,這件事牽扯甚大,諸位看法也是不一,不是一時半刻可決,好在此事並不急切,不若先放一放,今次先議他事。”

此言一出,諸廷執多是頜首。

玉素道人也未有盯着不放,爽快點頭道:“好,此事容後再議,只我還有一言。”

他看向諸人,“張玄尊此前在外層一力迫退百萬神怪,剿滅三具玄尊化身,最後更是擒拿了龍淮,關合了外層隙口,此般功績,卻是不得不論!”

有一位廷執出聲道:“有功當論,不如賜寶如何?”

玉素道人卻是一揚眉,道:“如此大的功績,豈能一件法器能論?鍾廷執,若換了是你,你豈能信服?”

那位鍾廷執緩緩道:“方纔玉素廷執曾言,張玄尊一力迫退衆敵,降伏龍淮,可據我所知,實際並非如此。

張玄尊此行並非孤身奮戰,還有戴玄尊以山河圈相助,方纔最後拿下了龍淮,他確然有功,但並不似玉素廷執所言那般大。”

玉素道人冷笑一聲,還待開口,那站在長河頂端,渾身被光氣籠罩的道人此時道:“兩位不必爲此爭執了,張玄尊功勞甚大,若只賜法器,確然不妥。”

他看向下方所有廷執,“我之前看過了張玄尊以往歷述,他做過一洲之玄正,在外層又曾爲玄廷巡護,也是因他之故,纔將餘常拿獲,說得上是有能有爲,尋常功賜不足以授,故我深思下來,不若就授以張玄正‘守正’之職,諸位廷執以爲如何?”

他這話一出,場中一時無人發聲,每個人似都在思量着什麼。

說來“守正”之位,乃是當年天夏渡來此世之時,因與內層諸多勢力碰撞,需上位修士出面予以平靖,而守正就是專司對外鬥戰殺伐的。

因爲此職並非如廷執一般的常位,所以待得內層平定之後,便就陸續撤去了。

而在七八十年前,濁潮到來之際,因爲內外層隙口衆多,經常有外來邪神,還有上宸天的修士侵入,而那時候幽城背叛天夏而去,再加上前紀曆神怪異神紛起,各上洲皆遭侵襲,還有如元童老祖這般不投任何一方的邪修流作亂,故是守正之位再被授下。

如今隨着隙口逐漸彌合,內層不屬天夏的大能逐個被清理,此職也是再無人擔任了。

然而現在想想,這個職位倒是極爲適合張御,其人從玄正做到巡護,所行所爲皆是維護天夏正序。

如今因爲內外層門戶被強行打開了一層,濁潮又有復起之勢,這必然會喚動一些沉睡着異神神怪,有極大可能還會引發更多的隙口出現。到時候說不定就有邪神自外侵入進來,也的確需要一個鬥戰能力出衆的人進行守禦。

而這等名位以及帶來的好處也是足以酬功了,且因爲守正非是常位,所以什麼時候覺得不妥當,隨時可以找個藉口也能撤了。

但話是如此,可這裡面利弊衆人卻也無法一下看清楚,皆在衡量之中,所以一時沒人接口。

那首位道人見此,道:“此事也是有些牽扯,諸位廷執不妨思量一下,我們可先論他事。”

玉素道人也未再多言,回了茶樹之下。

他方纔坐定,一聲磬玉之聲傳來,衆人看了過去,見是一名身繞瑞雲,身旁有仙鶴靈鳳相伴的道人。

那首位道人道:“崇廷執有何呈議?”

崇道人對諸人打一個稽首,才道:“玉航玄尊來至上層已有數月,他有意在玄廷任職,崇某以爲,可尋一正位授他。”

那首位道人道:“如今天夏一十三上洲,二十八宿皆得定位,唯有玉京那裡一位玄尊兩載之內便可歸回玄廷,若是玉航玄尊願意,可去提前替他鎮守玉京。”

有廷執出聲質疑道:“玉京鎮守需得坐鎮裂隙,對抗上宸天、幽城乃至諸方邪神,此比諸洲玄首更是不易,玉航玄尊能以勝任麼?”

崇道人言道:“玉航玄尊得真傳道法,我天夏入此世之時便曾立下諸多功勞,後又勤修三百餘載,取二元而得成就,功行深湛,根基尤固,繼此職當無問題。”

先前出聲那廷執道:“既如此,我再無疑問。”

那首座道人言道:“諸位廷執以爲呢?”

衆廷執皆是拿起身前玉槌,在玉磬輕輕一敲,發出一聲悠遠清響,便算是通過了此事。

那首位道人等了一會兒,見再無人說話,便道:“既諸位廷執已無議呈,那便一議此次龍淮破界之事。”

衆廷執聞言,神情皆是凝肅了些許。他們都是清楚,眼下這件事方是最爲重要。

這裡不僅涉及到了上宸天和幽城乃至於天外神怪,還在於自家不少玄尊,事情差一點就難以收場了。

實際上,玄廷早在此前就發現了不對,不然也不會暗中賜山河圈與戴玄尊了,除此之外,其實也還做了一定的安排和防備。

但是當初估計,這只是一些渾修私下串聯所爲,可沒想到,連龍道人這個真修都是牽扯其中,且看去背後還不止他一人。

外部敵勢還好對付,但內部不同了,一個處置不好,那可是會引發一場動盪的。

那首座道人看向坐於長河第三道蜿蜒處的一名頭戴魚尾冠的道人,道:“武廷執,龍淮那裡可有結果了麼?”

武廷執看得出來是一名十分嚴肅刻板之人,他所處之地,乃是峭壁峻崖,堅巖剛峰。神情也是端毅肅穆。

他站了起來,沉聲道:“諸位廷執,武某查證下來,龍淮在出發之前,將自己記憶刻在了一個拓板之上,並設法將之送去了別處,而他出來之前,就用了‘還生’玄異,使己身忘卻諸多記憶。

他早便提前與人做好了約定,若是事情成功,那就將拓板拿了回來,從而取回記憶,若是不成,那麼自身也早已是忘卻了這些事,如此從他身上暫且查不到什麼。”

玉素道人一思,要是修士自我消除記憶,那還能設法找出來,可是龍淮用還生玄異,那就有些麻煩了。

除非……

那鍾姓廷執這時道:“不若我們將龍淮推入‘審心沙河’之中,想來能問出答案來……”他一說這話,所有廷執都是皺眉。

那首座道人思忖片刻,緩緩道:“龍淮此次勾結外敵,意圖打開內外層界之隙,以他所犯之罪責,定他一個鎮殺之刑也不過分,可尚不至於動用‘審心沙河’。”

他看向下方,道:“武廷執,還有什麼,你請繼續說。”

武廷執點了下頭,他繼續說道:“與龍淮有所牽連之人,如今有可查證的,乃是兩位,其中一位乃是原來外層東穹天尾宿鎮守甘柏,龍淮一被擒拿,柏甘不顧虛空外邪侵染,當即以真身逃去了外層,疑似投向了上宸天。

還有一位,乃是常年在伏波山潛修的玄尊朱鶿,龍淮在去往內層之時,曾與此人見過一面,我疑此人就是接去那拓板之人,只是如今他躲入了清穹元磁之外,已然不知所蹤。”

那首座道人言道:“甘柏遁去外層,一時難尋,朱鶿既然還在上層,當需得遣人將之拿回。”

他頓了一下,道:“諸位廷執以爲何人可爲此事?”

衆廷執此刻都是思量起來,朱鶿修道久遠,功行不弱,而其敢於躲入元磁之外,也自然是一定手段的,並不是好相與之人。

關鍵還是要活捉此人,這就不易了,一個不好,自家遣去之人恐就會折損在裡面。

這時一個坐於水澤高臺的青衣道人拿起玉槌,輕輕一敲案上玉磬,待衆人目光過來,他站了起來,道:“竺某有一言。”

那首座道人看見是他,語聲客氣道:“未知竺廷執有何建言?”

竺廷執道:“首執方纔提到可授張玄尊守正一職,我以爲此事可定,而追剿那朱鶿一事可交由張玄尊去做。”

崇廷執沒有說話,只是拿起身前玉磬輕輕一敲。

長河末端那兩位廷執看了看,也同樣是拿起玉磬一敲。而在他們之後,玉磬之聲一聲接一聲的響起,餘音久久不絕。

那首座道人此時不由看向玉素道人,現在也就這位未曾表明態度了。

不過事情到此一步,實際上已然定下了,因爲按照玄廷規矩,唯有三位廷執一同反對,方可不認廷上決議。

玉素道人思量了一會兒,在座上一彈指,身前玉磬亦是隨之發聲。

那首座道人不覺點頭,他也是拿起玉槌在玉磬上一敲,隨着一縷久久不絕的清音傳出,此事也便由此落定了。

……

……

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八十九章 章紙論譽第十四章 取借觀渾靈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召第一百零六章 尋蹤覓心跡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六十九章 觀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九十三章 執序正法度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兩百八十章 持議論功罰第一百零一章 推波助狂瀾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威第二十三章 間空遠深藏第五十七章 上下相逐迫第兩百六十一章 寄神化己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破朝芒生第二十二章 駐宮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十五章 天渺遠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入境各追願第一百七十一章 貫氣裂宏壁第一百一十六章 挫襲定界勢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七十五章 武澤第一百七十三章 衆志意氣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開自渡來第二十二章 雜庫異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觀元浮生滅第兩百一十九章 泊舟第一百六十四章 金甲掠衆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聚待風起第三百零九章 滌機啓上穹第十一章 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利皆可用第兩百一十三章 應策選鋒銳第兩百二十九章 光州第七十二章 瞻遠留機斷第一百一十章 圍攻第兩百九十一章 落黯合勢消第四百二十一章 靈分各附歸第八十章 聞祈宣講第一百二十章 訊音第兩百六十二章 造殼附靈知第兩百二十一章 渾光照心澈第四百二十五章 還天可聚靈第一百五十九章 蘊勢第一百零六章 重影決陰陽第兩百七十八章 知見探元機第六十八章 推演第兩百五十八章 前道待決勝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一百零七章 陸海生疑影第一章 常恆觀萬世,心光照大千第十六章 布子天地間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換神非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一百七十七章 流空安渡時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冊附丹寄第四百六十八章 身融盡付託第三百一十二章 妙訣授正心第八十章 伏餘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五十五章 報知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三十九章 天行不遮黯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兩百五十八章 斬法誅神通第三百三十七章 橫劍卻諸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謀第三十二章 理序別內外第一百九十九章 諸我皆全第六十一章 尋章可傳意第一百二十章 劍兵自先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源非同道第七十六章 退隱爲求進第兩百五十六章 惑傳試叩問第兩百一十七章 得影伴衫寒第三十二章 尋奇覓外道第一百二十章 持陣天人勢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一百一十六章 異狀第九十五章 陣樞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八十六章 呈光大地清第八十三章 羣光漸逐黯第一百七十五章 暗涌湍流急第兩百七十九章 借意蘊神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世濟神缺第三百四十六章 望道可攀登第八十六章 法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拂異守正道第兩百八十五章 闢法由心問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四百八十五章 略謀皆上尋第三百六十章 曦芒入天門第兩百一十七章 靈空索上寶第四十九章 界隙第九十一章 照影化穢塵
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八十九章 章紙論譽第十四章 取借觀渾靈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召第一百零六章 尋蹤覓心跡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六十九章 觀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九十三章 執序正法度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兩百八十章 持議論功罰第一百零一章 推波助狂瀾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威第二十三章 間空遠深藏第五十七章 上下相逐迫第兩百六十一章 寄神化己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破朝芒生第二十二章 駐宮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十五章 天渺遠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入境各追願第一百七十一章 貫氣裂宏壁第一百一十六章 挫襲定界勢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七十五章 武澤第一百七十三章 衆志意氣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開自渡來第二十二章 雜庫異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觀元浮生滅第兩百一十九章 泊舟第一百六十四章 金甲掠衆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聚待風起第三百零九章 滌機啓上穹第十一章 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利皆可用第兩百一十三章 應策選鋒銳第兩百二十九章 光州第七十二章 瞻遠留機斷第一百一十章 圍攻第兩百九十一章 落黯合勢消第四百二十一章 靈分各附歸第八十章 聞祈宣講第一百二十章 訊音第兩百六十二章 造殼附靈知第兩百二十一章 渾光照心澈第四百二十五章 還天可聚靈第一百五十九章 蘊勢第一百零六章 重影決陰陽第兩百七十八章 知見探元機第六十八章 推演第兩百五十八章 前道待決勝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一百零七章 陸海生疑影第一章 常恆觀萬世,心光照大千第十六章 布子天地間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換神非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一百七十七章 流空安渡時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冊附丹寄第四百六十八章 身融盡付託第三百一十二章 妙訣授正心第八十章 伏餘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五十五章 報知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三十九章 天行不遮黯第兩百四十六章 破約顯真意第兩百五十八章 斬法誅神通第三百三十七章 橫劍卻諸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謀第三十二章 理序別內外第一百九十九章 諸我皆全第六十一章 尋章可傳意第一百二十章 劍兵自先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源非同道第七十六章 退隱爲求進第兩百五十六章 惑傳試叩問第兩百一十七章 得影伴衫寒第三十二章 尋奇覓外道第一百二十章 持陣天人勢第兩百零二章 搜查第一百一十六章 異狀第九十五章 陣樞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八十六章 呈光大地清第八十三章 羣光漸逐黯第一百七十五章 暗涌湍流急第兩百七十九章 借意蘊神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世濟神缺第三百四十六章 望道可攀登第八十六章 法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拂異守正道第兩百八十五章 闢法由心問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四百八十五章 略謀皆上尋第三百六十章 曦芒入天門第兩百一十七章 靈空索上寶第四十九章 界隙第九十一章 照影化穢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