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

到了三百八十二年的十一月月中,清穹雲海之上磬鐘悠悠敲響,諸廷執一個個在光氣長河上現身出來。

前次參加廷議的廷執,此回一個不落,俱是到來。

首座道人先是令道童把玉京朝府遞上來的呈書送去各廷執座上觀看,隨後便詢問各人意見。

在商量了一陣之後,最後諸人定下,當是在一十三洲四面方向之上各是增擴一座都護府爲府洲,餘下容後再定。

其中北、西、南這三處,因爲這三個方向上都護府彼此相差不大,而且殘存下來的都護府也是相對稀少,所以經過一番小議,很快就有了定論,可是輪到東海之外的都護府時,卻是起了爭議。

在呈書之上,玉京朝府一共送呈了上來五家都護府以作參詳,並在書中各是羅列了各自短長,可都誰知道,這其中三家不過用來襯托點綴的,其中最爲主要的,還是在於龍牙都護府及東庭都護府這兩家。

東庭都護府遠在天夏疆域的最東端,扼守一處地陸,這裡的重要程度自不必贅言。

而龍牙都護府則鎮守島關,其所在的島陸之下有一處水眼,據探查得知,內中似乎別有一番廣闊之地,並有各種土著異神生存,看去也十分緊要。

鍾道人這時從座上站起,稽首言道:“首執,諸位廷執,且聽鍾某一言,鍾某以爲,龍牙都護府方纔是適合立洲之地。

在濁潮過後,龍牙都護府第一個點燃烽火,也是第一個自東面歸來的都護府,可見都護府上下赤誠之心。且都府之中人口衆多,約有四百餘萬,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天夏純血,土著混血只佔少數,而東庭都護府三百萬衆,卻只有百萬是爲純血,這般極是不妥。”

韋廷執聽到這裡,立時出言反駁道:“縱然是混血,可近百年下來,這些子民受我天夏禮樂教化,識禮儀懂文字,與天夏純血子民早已是一般無二,鍾廷執此言,請恕韋某不能認同。”

鍾道人卻是道:“韋廷執,鍾某並不看輕這些混血子民,世人無論血脈,在我輩眼中也並無不同,鍾某又哪裡會如世人一般偏狹?

可韋廷執且莫忘了一點,現如今這些混血子民更容易爲異神所蠱惑,此爲不爭之事實。我輩既是爲加強內層守禦而立都洲,那麼自然不能忽略此中的不妥之處。”

韋廷執搖頭道:“鍾廷執也說是那些子民都是世間之人了,以往都護府的玄首不過中位,一生變故,自然難以守禦,可一旦化府爲洲,便當由玄尊亦或玄尊化身下界鎮守,只要稍加用心,便不會有礙。

再則,自定洲之後,我當是會從本土遷徙人口填充不足,得倍數於原先,當不致再有此慮。”

鍾道人道:“既有瑕疵,爲何不早抹去?反還留存,豈非自尋煩惱?鍾某以爲,該當將那些混血子民遷入本土,如此可保無虞,而龍牙都護府距離本土尤近,混血子民更少,更易爲此事。”

韋廷執搖頭道:“鍾廷執此舉,未免戒備太過了。”

而就在兩人爭論之時,聽得一聲磬音響起,諸人轉目過去,卻見這聲音是從竺易生座上傳來的。

竺易生這時站了起來,對座上打一個稽首,道:“首執,諸位廷執,且容竺某來說兩句吧。”

首座道人一點頭,道:“竺廷執請言。”

竺易生看向衆人道:“竺某坐鎮青陽七十載,此前東海之上各路都護府歸來皆爲我所親見,但以我之見,東庭都護府比之龍牙都護府更合升立洲府。”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道:“這其中大半緣由,實則早已在玉京和各都護府呈報上來的述書之中寫明,這裡不多做重述,我只言其上不曾言之事。

那龍牙都護府地形獨特,乃兩峽對峙之格局,中間有海陸水眼,看去危險,但只需此設佈陣法,則便可阻遏變數,然則東庭不同,此間面對遼闊地陸,內陸深處更有無數異神及神怪蟄伏。

而我與此陸不過隔一外洋,於我輩而言,此與敞開腹肚又有何區別?面對如此局面,卻無任何天險可守,此事極爲不妥,若有外層修道人落於此間,並與土著異神相勾連,此爲大患!故此處必當重看顧!

諸位若要提那龍牙都護府爲上洲,竺某不反對,但竺某以爲,增擴東庭之洲,當在龍牙之前!”

他這一番說完後,便一拂袖,重新落座了下來。

而光氣長河之上,卻有不少廷執陷入了思量之中。

首執道人這時似也是想到了什麼,微微點頭。

韋廷執撫須思索片刻,出聲道:“韋某贊同竺廷執之見,當首擴東庭都護府爲府洲。”

陳廷執沉聲道:“東庭當初之立,就是爲能在東海之外立一府庭鎮守,如今當是全此願。”

說話之間,他拿起玉槌,在玉磬上面重重一敲,磬音頓時飄散開來。

韋廷執自是毫不猶豫跟着敲響玉磬。

諸位廷執在思索過後,也是陸續敲響身前磬鐘,出乎意料的,鍾道人卻是並未堅持,他也是拿起玉槌敲了一下。

可這個時候,晁煥卻是眉毛一揚,自座上站了起來,道:“諸位,我有話要說。”

首執道人看了看他,道:“不知晁廷執又有何異議?”

晁煥道:“我方纔觀玉京朝府送遞上來的文書,這裡面有朝府附書,有都護府附書,有玄府附書,可都護府子民的附書在哪裡?這裡似未有見到。”

鍾道人這時看了他一眼。

晁煥立刻盯過來,道:“鍾廷執是不是在想,此等事都護府子民自然不會反對,可你不問過,又怎知都府之民願不願意呢?”

鍾道人頓生不悅,他說什麼了?他什麼都沒說!

陳廷執這時沉聲道:“向來諸般大事,都是自上而決,邊鄙之民,囿於一地,思量偏狹,多數只顧私利,不謀大局,而我輩此策,爲的是天夏萬民,一地之利,又豈比得上天下之大利,這又何須再問?”

晁煥立刻把目光從鍾道人身上移開,轉頭看了過去,大聲道:“不然!濁潮斷絕之後,諸多都護府仍在那裡支撐不倒,濁潮一消,便即點燃烽火,歸回天夏,可見都護府子民並不如陳廷執所言那般偏狹。

當日建立都護府,有都護府子民,抵禦外敵,亦有都護府之民,那麼爲何今日升洲爲府一事,偏偏將都護府子民捨去不提呢?”

韋廷執緩緩點頭道:“晁廷執此言有理,都護府子民既爲天夏之民,我也自當一觀民意,並在此事之上增補民書。”

其實他知道,這件事都護府子民大部分應該都是同意的,因爲這對他們也有好處,不過忽略了民書附呈,那的確不妥的。

只從功利上來說,一旦擴府,多半是上層食利多,下層食利少,而有了玄廷承認的民書爲憑,不管分多分少,至少就有了同而分食的依憑。

而從實際上說,要是留下這麼一個漏洞,未來可能會有異神或外敵拿此做文章,尤其是都護府遠在海外,更是容易出問題,故是這裡理應補上。

首座道人稍作思量,便對韋廷執道:“那便責令玉京朝府,令他門補上民書,並着都護府玄府監察,不得敷衍輕忽。”

韋廷執當即打一個稽首。

首座道人看向衆人,又言道:“這四洲若得定下,便乃是我一十三洲之外護,而鎮此四洲,當得妥善人選,諸位廷執可有合適舉薦麼?”

陳廷執站了起來,打一個稽首,道:“陳某這裡有兩位人選,皆是久鎮外宿的同道,此番當可調任內層擔任玄首。”

他從袖中取出一枚玉符,往光氣長河之中投去,此物被浪頭送至上端後,首執身邊一名道童走下來,將此接去,並遞呈了上去。

首執道人拿來看了一下,不出意料,這裡面舉薦的兩人都是渾章修士。不過這兩人也的確頗有功勞,放至內州爲玄首,並不爲過。

鍾道人這時與長孫道人對視一眼,他也是取出玉符,往光氣長河之中投去。

玉素道人略作思索,一揮袖,一枚玉符化光落去。

坐在末座的風道人猶豫了一下,也是拿出一枚玉符,先意念往裡一注,隨後同樣往下一擲。

而其餘廷執也是陸陸續續投下了玉符。

首座道人把這些玉符收了上來,待俱是看過後,道:“我已知諸位廷執之意,待得四洲民書補全之後,便定議此事。”說話之間,他案上玉磬一聲響動,悠悠傳開。

諸廷執站了起來,揖禮送其離開,而後便各自迴轉道宮。

鍾道人離了光氣長河,行步走回了自己道宮之內,見岑道人已是等在了那裡,並對言道:“鍾道兄,岑某等你多時了,不知此次廷議如何?”

鍾道人道:“道兄放心,鍾某已是把道友的舉薦送呈上去了。”

岑道人點了點頭,道:“鍾道兄上次曾與岑某言說,有兩處地界爲那上好去處,不知岑某可能去得那裡麼?

鍾道人緩緩道:“這兩處地界,如今道友只剩下一處可去了。”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咒生復變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兩百一十四章 風雨隨寄靈第三百二十七章 蹈凡赴前約第一百六十八章 舊府第兩百二十五章 光落取影回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兩百一十章 判析第九十六章 清霞垂東宇第三十八章 駐空得意傳第九章 誅邪第五十六章 追脈丹鑑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爭急用迫第兩百四十六章 見異觀己明第七十六章 變化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六十六章 法異敘道同第六十九章 移神動界徵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情執反戈第一百五十五章 搜尋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六十五章 過隙見諸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劫爲求存第兩百二十七章 戰和唯勢定第二十六章 落丹補氣全第三十七章 逞意各持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蓄功正待發第三百二十章 捉影治神法第二十八章 造靈催元機第一百零四章 靈寂光已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激流涌碎浪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氣化反融第兩百九十三章 身往煉陽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尋機趁勢易第二十一章 迷空蔽天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一百一十四章 寄望第四百四十四章 虛空決真意第兩百六十四章 圖藏得尋知第四十九章 明華闢虛寂第八十章 明光照世途第三百七十九章 尋幽寄別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遷變法無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化氣祭儀道第六十七章 沉道過雲劫第七十九章 賜授第兩百五十九章 途中第五十八章 空劫化世真第一百四十五章 劍戰第一百三十章 陣關難渡越第一百七十六章 策定拒元光第兩百二十一章 密詔拘詭奇第一百九十六章 間隙第四十一章 上元催問對第一百零九章 正禮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間平怪異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天得所佑第四十二章 域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祭第三十五章 賜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吞天見神昭第十九章 靈株第四百一十章 築序自有寄第七十一章 演景傳心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陽第兩百七十八章 根枝復歸虛第兩百三十五章 闖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聚待風起第三百零二章 真靈可爲驅第四百三十八章 主命替劫錄第五百六十七章 元空生陽舉玄名,恆照萬世諸天寰!第兩百五十四章 百半見師顏第四百二十八章 遙空起兆端第一百八十七章 歸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辨第三百一十七章 啓關藏險隘第五百四十四章 心從如意轉第七十五章 治正化邪染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一百九十章 霧遮似迷途第七十八章 山遠迴音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異自化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承節立繼枝第四百三十三章 衝陣寶光肆第兩百五十四章 幽濁染虛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塵不避劫第兩百三十八章 執劍法自證第一百七十六章 通神蓄機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擊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光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四百一十二章 近戰勢先發第兩百零九章 身消杳空無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三百二十四章 吞天見神昭第三百六十三章 高閣覓仙蹤
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咒生復變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兩百一十四章 風雨隨寄靈第三百二十七章 蹈凡赴前約第一百六十八章 舊府第兩百二十五章 光落取影回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兩百一十章 判析第九十六章 清霞垂東宇第三十八章 駐空得意傳第九章 誅邪第五十六章 追脈丹鑑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爭急用迫第兩百四十六章 見異觀己明第七十六章 變化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六十六章 法異敘道同第六十九章 移神動界徵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情執反戈第一百五十五章 搜尋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六十五章 過隙見諸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劫爲求存第兩百二十七章 戰和唯勢定第二十六章 落丹補氣全第三十七章 逞意各持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蓄功正待發第三百二十章 捉影治神法第二十八章 造靈催元機第一百零四章 靈寂光已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激流涌碎浪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氣化反融第兩百九十三章 身往煉陽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尋機趁勢易第二十一章 迷空蔽天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一百一十四章 寄望第四百四十四章 虛空決真意第兩百六十四章 圖藏得尋知第四十九章 明華闢虛寂第八十章 明光照世途第三百七十九章 尋幽寄別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遷變法無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化氣祭儀道第六十七章 沉道過雲劫第七十九章 賜授第兩百五十九章 途中第五十八章 空劫化世真第一百四十五章 劍戰第一百三十章 陣關難渡越第一百七十六章 策定拒元光第兩百二十一章 密詔拘詭奇第一百九十六章 間隙第四十一章 上元催問對第一百零九章 正禮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間平怪異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天得所佑第四十二章 域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祭第三十五章 賜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吞天見神昭第十九章 靈株第四百一十章 築序自有寄第七十一章 演景傳心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陽第兩百七十八章 根枝復歸虛第兩百三十五章 闖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聚待風起第三百零二章 真靈可爲驅第四百三十八章 主命替劫錄第五百六十七章 元空生陽舉玄名,恆照萬世諸天寰!第兩百五十四章 百半見師顏第四百二十八章 遙空起兆端第一百八十七章 歸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辨第三百一十七章 啓關藏險隘第五百四十四章 心從如意轉第七十五章 治正化邪染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一百九十章 霧遮似迷途第七十八章 山遠迴音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異自化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承節立繼枝第四百三十三章 衝陣寶光肆第兩百五十四章 幽濁染虛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塵不避劫第兩百三十八章 執劍法自證第一百七十六章 通神蓄機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擊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光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四百一十二章 近戰勢先發第兩百零九章 身消杳空無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三百二十四章 吞天見神昭第三百六十三章 高閣覓仙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