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君臣協命

“也罷,如此命在一玄的危急關頭,何五本欲急催方先生你們速速離去逃命爲要,然而此刻恰逢生離死別之際,黃家祖上受高人指點造好這幢玄奇精奧的五層羅盤大院近300年來,一旦施行生禁,便從未有人能逃出這煉獄……”寄命於何巧兒的何五一聲長嘆,“我何氏爲黃家八代賣命,到頭卻反受如此罹難,這等血海深仇,何家已與黃家不共戴天!我何家因祖傳手藝而遭盡天譴、人丁單薄,傳到我這一代便只有我愛女巧兒一脈,何五的天劫命數既能趕上千古難逢的‘疊命眢’和‘孽鸞媒煞’而再世於人前,便一定要將我何家天大的冤屈公之於世!如此一來,縱然黃二黃三爺兩老賊能逃過法律的懲罰,也逃不過老天的眼睛!方先生,只要你能逃出去——只要你們能平安的逃出去,何五的大仇便能自行得報——上天自會懲罰黃家!”

我一絲苦笑,我要從他身上得知這一切的前因後果以化解劫難,他卻要靠我們才能報仇雪恨,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無論何時何地都存在着。我一看時間,當即道:“那麼,何老前輩,咱們快言快語,究竟黃家造好這幢怪異的羅盤大院有着什麼目的、僅僅便是用來殺人?他黃家的天機絕密——蠟殍又是什麼東西,你把這一切都告訴我,方隱或者便能從中覓得一線生機,若能活着出去,也好將這一段人寰奇遇公之於衆,何老前輩一門與黃家的世代恩怨也好一一化解!”

“黃家受高人指點而修建這幢五層羅盤大院,抵禦侵犯和官匪作亂固然是一個目的,卻不是主旨,真正便正是爲了我何家的祖傳手藝——蠟殍,這個詞兒對世人來說太過陌生。但我若說出另一個詞兒,方先生一介玄門中人定然知曉——人幹!”

聽到這裡,我渾身一個機靈,便也聽旁邊趙副縣長四人一片驚呼:“人、人、人幹?”

人幹。原來他何家的那門家傳手藝便是製作人幹!

製作人幹在我國自古有之,《呂氏春秋》及《戰國策》等古籍均有記載。戰國時期楚荊之地便有皋陶氏人能使“人死三載而不腐”,應該是我國最早的屍體防腐技術了,便是以山間松脂、特有的泥土及一些香料混合,塑遍屍體全身,再以風吹乾。便是“人幹”,材料和手藝越好,則這具“人幹”便能在世上存放的時間越長。製作人乾的工匠也被稱爲“皋人”。但我國這項稀而罕有的屍體防腐手段卻遠非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二

者有極大的區別。製作木乃伊乃是要將屍體內臟掏空,裡面塞滿防腐材料,然後屍身會被特製的布料層層封裹,這等屍體防腐手段確實能保持屍體幾千年而不腐。但我國古代人講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並且常常附會到人體自身,認爲自己的身體哪怕是一毫一髮都有其天地意義。人的身體尤其是內臟便是按《周易》精髓而排布的一個小宇宙,尤其是古人對《來生轉世》也深信不疑,一個沒有內臟的屍體會有來生麼?因而國古代便有一支“皋人”工匠師在承傳“天人合一”的悟修而製作乾屍時便絕不會將屍體的內臟掏去,這便是製作人干與木乃伊的最大區別,人死之後,人的內臟極易腐壞,內臟腐水一出便連動屍體表面腐化。從這一點來說,我國古人遠比古埃及人更能精通複雜的屍體防腐技術。卻正是因爲製作人幹不掏去內臟,因而人乾的存放時間比不上木乃伊。古埃及出土過三千年不腐的木乃伊,我國的人乾製作技術最長也只能保持屍體百年不化。但好好一比,木乃伊已被掏空身子,醜陋無比,人幹卻儼然是完整而栩栩如生的一具活人,便也足以歎服我國古人的智慧了。

製作人干與木乃伊的另一個區別便是雙方的目的。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乃是使屍體在埋葬之後千年不腐,但我國古人制作的人幹卻不是爲了下葬,而是擺在堂前,供子孫奠基參拜景仰!死了人,第一要務便是要下土安葬,但在歷史上,卻總有一些豪富人家捨不得下土埋葬,便請皋人將至親之屍製成人幹,逢節日祭辰而擺放於堂前供子孫祭拜,皋人的手藝越好、製作的人幹越是栩栩如生,得道的工錢報酬便越高,這便是製作人幹這一門手藝能在歷史上悄然承傳的一個根底。也正是因爲“人幹”非是用來下葬,因而在考古中極少發現這類出土文物,這門技術也鮮見於史家典籍,僅僅在玄門道宗中秘密流傳。

後來,大約在唐代盛世之時,人乾製作工藝逐漸流傳到道家及玄門各宗,道家麻衣一派傳承此法最爲得力,他們發展出了“凝屍浸池”的手藝,配合道家煉丹之術給屍體上蠟,這種蠟乃是以至陽之山位上的至陽之鬆凝結上百年千載的松脂製成,熬成液體之後,將屍體開膛破肚而浸之,浸過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屍體內臟早已凝固,再以丹液封屍,反覆上蠟,如此一來首先解決了屍體的防腐時間,唐朝以前,一具人幹最多能保存三到五年的時間,在這之後,屍體的防腐時間十年、五十年節節提升。另外,麻衣道派的這種工藝更是完美解決了人乾的面相塌陷風乾之狀,使得人幹無論身形及面部都與活人惟妙惟肖。原始的人乾製作方法因爲要風乾屍體,縱然給屍體做過各種防腐處理,屍體的面部也會屈陷泛黑,直到完全呈現出一副乾屍之狀。大富人家之所以能給皋人更多的報酬,首先取決的便是人乾的面部完好度和相似度,經過麻衣道派如此工藝創新,一具人乾的面部完好度和鮮活質量飛躍提升,據《李唐通玄》載,一具保存完好的人幹置放於堂前,“來者盡拜,渾不知彼非活物焉”。

然而,製作人乾的技術在唐代“安史之亂”以後卻逐漸失傳,隨着五代十國期間的戰亂更替及世間浮華之風的湮滅,務實催耕的民風在戰亂之後興盛,且五代十國期間的君主大多信奉佛教,對存放活人屍體於世而不下葬的手藝大多反對。士大夫自然不敢違抗,臬人們失去了官宦富人的經濟來源主體而終至四處流散,這門手藝瀕臨失傳。到了宋朝,情況尤未好轉。宋朝地程朱理學從一方面也禁錮了這種製作人乾的原始思想。製作人乾的本來目的便是供富豪氏族參拜祖先而非下葬,從某方面來說無異於一件傳家文物寶藏。政府和世風越是反對,這種東西便越是值錢,一具保存完好、有着近百年曆史的人幹在宋代中期竟能被炒到上千兩的銀子!

製作人乾的技術便正是在宋末明初之時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主旨和思想,因爲物慾與金錢財富的刺激,從而走向了與歷史及天道人倫的對抗面。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的人幹便也從此失去了其本身的存在目的——供後人參拜景仰,完全成爲了一件交

易倒手的文物,成爲了愛好奇特收藏的官宦富人密室中的收藏品。隨着鄭和七次下西洋,東南亞及西洋諸國與明朝的來往愈加密切,我國的人乾製作也傳到了國外,外國人絕不會管它本是一件祭祀用品,他們只會愛好人幹完美的收藏價值及栩栩如生的防腐工藝……也正是在此時,“人幹”便鮮于各類玄學典籍,須知,金錢和物慾乃是玄門思想中的一大擯棄。

“我何家的高祖便是在明朝末期遇上了那位道家麻衣高人天衝道長……”何五說到這裡再一聲長嘆,數百年往事浮於言辭之間。

原來,當時何家高足窮困無端,走投無路只際偶遇上天衝道長,天衝道長對何家高足說有一門手藝可使何家擺脫貧困,舉家能享錦衣玉食。不過,這門手藝有損陰德,要想化盡劫波便要找到一對“君臣緣”,臣爲君顧命,君爲臣添命,君臣兩命相抵,長久方能化解天劫,這門手藝便是製作人幹。天衝道長乃是得道高人,承傳了麻衣道派的人乾製作精髓。不過,在麻衣道派看來,人乾製作乃是活人踐踏死人的行經,人死當入土爲安,苟留於世便是於天道常倫不合,始作俑者長此以往便會大損陰德從而折虧壽命,唯有雙方“君臣命數”方能化解這一天譴。

在當時,一具完好如生且能保存十年以上的人幹能在密下賣到上百兩銀子,盡是官宦富貴人家購買去。而且,這些官宦富人對某類人幹有着特殊的愛好:童男童女及美女。這些富貴人家妄想靠這些人幹來供奉自己入土昇天,或者作爲自己“意淫”的物品,類似今天的充氣娃娃。一具栩栩如生的美女人幹能賣到成千上萬兩銀子。

天衝道長讓何接傳承這門手藝,何家便是“臣命”,則必須要爲他們找到“君命”之人,如此二者方能兩命相抵相承,化解劫數天罪。

便是在明末戰亂紛飛的那一年冬天,天衝道長羈旅奔波,飢寒交迫,暈呆於冰天雪地中。黃家高祖正好路過,三天沒吃飯的他將自己手上唯一一個餡餅給了天衝道長。天衝道長爲向黃家高祖報恩,卻又機緣巧合地測算出這黃家高祖具有“君命”,便能承遞何家的“臣命”,二者相輔相成,一來可將人乾製作手藝發揚光大,二來可讓他們舉家豪富發達。

“天衝道長將麻衣道派獨有的人乾製作手藝全盤傳與了我何家高祖,但‘君臣’有份,臣要爲君賣命,我何家自此世代便要爲黃家效勞,我們爲他賺錢,則我們也必須要受到他們的恩寵照顧,一生衣食無憂、榮享鐘鳴鼎食。雙方相輔相成,如此彼此都能安享富貴——這便是命,我何家高祖既然要想改變家族的貧困,接受了這種身階格局。何況,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要想快速改變命運實在別無他法。”

何五聲調陡轉,言詞鏗鏘起來,“天衝道長傳‘臣命’——我何家高祖人幹手藝,又傳‘君命’——黃家高祖這‘羅盤陽宅’的圖紙。這便是這五層羅盤陽宅的由來。在麻衣道派看來,人幹必須在陰密之地製作,不能見天,惟有五層羅盤陽宅能鎮劫數兇變。天衝道長知道黃家將這五層羅盤陽宅建好之後、離開之前,再三交代了諸多事宜,我何黃兩家必須遵守,否則,天機一泄,天罪當誅,便是‘君臣三命劫’——其一,人乾製作中人屍的來歷只能取路上餓死之人或戰亂死亡的戰士,餓死之人便是‘殍’,這就是我何家這秘密手藝爲‘蠟殍’的來歷。天衝道長說,製作人幹本已是大損陰德之舉,何況還要再去殺人以製作人幹!時逢明末戰亂,路上郊野四處可見或凍餓或戰死之人,天衝道長只允許我們取來這些無名無主的屍體來製作人幹,絕不能心生孽思迫殺活人。其二,‘臣命’何家必須對黃家鞠躬盡瘁,且不能向任何第三方之人透露人幹一事。秘密製作人幹只能何黃兩家人得知,一旦被第三方得知,君臣之命便會被逆轉,這第三人若不死,君命一方將會遭受天劫。其三,‘君命’黃家必須善待‘臣命’我何家之人,將我何家老小照顧停當,要使我們得到王公貴族一般的伺候……”說到這裡,何五

言辭悽哀起來,正是已說到傷心之處。

我一聲輕嘆,原來我國曆史上最爲精湛的麻衣道派人乾製作工藝竟被這何家之人承傳!可偏偏是,這門手藝到此也已經失傳……當即,我嘆道:“按天衝道長定下的‘君臣三命劫’,你們何家八代爲黃家賣命效勞,卻直到你這一代,黃家當家人黃二爺黃三爺很明顯違背了那第三條——‘君命’黃家必須善待‘臣命’何家之人……”

“但更讓我何家難逃其咎的是,我們還違背了第一條……”

“哦?!”我瞬時一驚,一掐指,很快便已恍然大悟,這便應該是何五身陷“雷火天劫”原因!

第19章 首筆生意第97章 道高一丈第273章 血日耀世第231章 鬼倰之災第196章 本不負卿第134章 南柯方醒第38章 真相將白第168章 月黑風高第182章 天池深淵第159章 有備而來第32章 步步逼近第150章 心計重重第234章 天書奇緣第34章 三泉之下第76章 異兆來臨第96章 魔高一尺第36章 鬥轉陰雲第122章 洛符衣第89章 三罪之碑第66章 葉氏子孫第98章 另有他因第159章 有備而來第116章 化解之道第77章 陰冥壓城第49章 三痰改命第107章 險中有險第127章 鬼話連篇第19章 首筆生意第245章 雷珠寄命第8章 萬丈紅塵第174章 水落石出第55章 作繭自縛第3章 戾氣本源第4章 如此簡單179章 異變橫生第41章 白虎隱現第100章 千迴百轉第113章 結草銜環第198章 白虎變故第67章 三神半柱第115章 鎖池之變第271章 再見故人第145章 捷足先登第252章 鬼神之崖第53章 天眼作祟第206章 陰陽鬥法第44章 世道若斯第67章 三神半柱第82章 太平疑霧第198章 白虎變故第127章 鬼話連篇第9章 白手起家第238章 多事之宅第251章 遺命異兆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20章 潛鳳之宅第186章 再赴紅塵第130章 冥槧遺禍第8章 萬丈紅塵第172章 生禁之劫第76章 異兆來臨第153章 等閒通關第64章 往事之痛第92章 玄空天星第247章 瑰寶遺蹤第44章 世道若斯第154章 花期之試第260章 履尾之愬第216章 龍象有憑第148章第28章 還魂之夜第268章 卅載逢親第25章 連環之劫第196章 本不負卿第180章 地盤驚變第237章 官門論道第115章 鎖池之變第232章 現形有憑第201章 緣起緣滅第185章 初露端倪第225章 柳暗花明第77章 陰冥壓城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51章 賭在玄上第113章 結草銜環第247章 瑰寶遺蹤第262章 孽影重重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174章 水落石出第103章 墓局之煞第207章 恍如來者第63章 遠在天邊第221章 鎖魂在元第125章 復歸倫序第69章 子離之劫第19章 首筆生意第26章 孽障不度第123章 福份真功第70章 血憶斑斑第211章 陰煞前塵
第19章 首筆生意第97章 道高一丈第273章 血日耀世第231章 鬼倰之災第196章 本不負卿第134章 南柯方醒第38章 真相將白第168章 月黑風高第182章 天池深淵第159章 有備而來第32章 步步逼近第150章 心計重重第234章 天書奇緣第34章 三泉之下第76章 異兆來臨第96章 魔高一尺第36章 鬥轉陰雲第122章 洛符衣第89章 三罪之碑第66章 葉氏子孫第98章 另有他因第159章 有備而來第116章 化解之道第77章 陰冥壓城第49章 三痰改命第107章 險中有險第127章 鬼話連篇第19章 首筆生意第245章 雷珠寄命第8章 萬丈紅塵第174章 水落石出第55章 作繭自縛第3章 戾氣本源第4章 如此簡單179章 異變橫生第41章 白虎隱現第100章 千迴百轉第113章 結草銜環第198章 白虎變故第67章 三神半柱第115章 鎖池之變第271章 再見故人第145章 捷足先登第252章 鬼神之崖第53章 天眼作祟第206章 陰陽鬥法第44章 世道若斯第67章 三神半柱第82章 太平疑霧第198章 白虎變故第127章 鬼話連篇第9章 白手起家第238章 多事之宅第251章 遺命異兆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20章 潛鳳之宅第186章 再赴紅塵第130章 冥槧遺禍第8章 萬丈紅塵第172章 生禁之劫第76章 異兆來臨第153章 等閒通關第64章 往事之痛第92章 玄空天星第247章 瑰寶遺蹤第44章 世道若斯第154章 花期之試第260章 履尾之愬第216章 龍象有憑第148章第28章 還魂之夜第268章 卅載逢親第25章 連環之劫第196章 本不負卿第180章 地盤驚變第237章 官門論道第115章 鎖池之變第232章 現形有憑第201章 緣起緣滅第185章 初露端倪第225章 柳暗花明第77章 陰冥壓城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51章 賭在玄上第113章 結草銜環第247章 瑰寶遺蹤第262章 孽影重重第239章 世道誰憫第174章 水落石出第103章 墓局之煞第207章 恍如來者第63章 遠在天邊第221章 鎖魂在元第125章 復歸倫序第69章 子離之劫第19章 首筆生意第26章 孽障不度第123章 福份真功第70章 血憶斑斑第211章 陰煞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