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關於未來

第162章 關於未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我準備多線齊頭並進,人工智能那邊也已經開始了一些新的項目,但是那邊現在的項目還都不算什麼大項目,這一點就不說了。

主要是生物這邊,在生物領域,我現在已經準備好的項目主要是關於衰老和人工合成糧食這兩個方面。”

周明簡單地向眼前的這位老人說了一下他接下來短期內的想法,而對面這位老人聽得也是非常的認真。

聽到周明說到衰老和人工合成糧食這兩個方面後,這位老人顯得很是關切。

這兩點對於個人來說,是衰老的研究更重要,但是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那就是糧食的合成更重要了。

總之,這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之後,這位老人又問了周明一些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實,關於衰老和人工合成糧食這兩點,全球各大發達國家包括正處於發展中的華國,都早就已經開始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了,像人工合成澱粉、人工合成葡萄糖等這些方面的研究都已經是持續多年了。

但不管是誰,他們的研究還都處於基礎階段,想要真正完全脫離生物,在實驗室裡完成徹底的人工合成,還缺一些步驟。

而周明準備研究的這些,特別是人工合成糧食方面,不再是像他之前那些項目那樣,最多幾個月就能完成,這將會是一個長期項目,而且他要研究的內容也很多,周明估計最起碼也得一兩年才能完成。

周明一一回答了這位老人關於他準備研究的這兩個項目的問題之後,這位老人又詢問起了周明一些關於華國未來發展的事情。

但是有了下面的公司以及地方政府,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幫助,這就不是不可能,而是極有可能了。

這天晚上,雷打不動地在七點鐘的時候將電視頻道跳到一臺,當週明的爸爸和爺爺在新聞聯播上看到周明和那位握手並交談之後,他們在第一時間就給周明打了個電話。

還沒等周明這邊開口,手機裡便傳出來他爺爺的聲音。

說的再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分蛋糕。

但是周明作爲華國科學界新燃起的一顆超級新星,在某些領域中的成就甚至都已經可以直追那些老院士們了,他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的看法,肯定也會作爲這位老人以及華國上層制定華國未來發展計劃的一個參考的。

更重要的是,碳排放權應該是基本人權。

發達國家人均排放權,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排放權的2.3倍,這沒算曆史上的數據,如果算上歷史上的數據則是7.54倍。

而且周明所說的這些未來甚至不僅沒有太過樂觀,它們有可能提前完成。

其實,對於碳排放的事情,這與聯合國中諸多發達國家有關,與碳排放權有關。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發展中國家從工業革命開始發展到發達國家需要排放100的碳,他們再發展到碳中和只需要排放1的碳。

現在那些已經排放完100碳的國家說爲了環境,需要爲全球的碳排放定一個總量,這個總量是1000。

而在2021年的時候,華國提到的碳達峰,是力爭在2030年之前實現,而對於碳中和,則是爭取在2060年之前實現。

如果真的只是周明一個人,那麼就算他再怎麼通天徹地,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他所說的這些。

但是,周明的爺爺奶奶就是不聽,一直都認爲打電話要錢,而且微信的視頻電話還能看到人,所以都是打的微信電話。

這樣一看,這個方案還真是和它的名字一樣,真是個G8方案了。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人應該有同等的排放權,而根據G8的方案,27個發達國家,11億人口,分走了碳排放權的44%。

等到晚上的時候,這件事情還上了白省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以及華國官方電視臺的新聞聯播。

“現在是2016年,我覺得我們華國在2020年之前能夠達到碳達峰,在2025年之前能夠實現碳中和……”

而且他們還說,周教授有着超前的眼光,對於未來的科技發展有很專業且獨特的見解。

對於這些,周明原本也沒過多關注,下午那位老人離開科大之後,周明便將他要研究的項目的申請提交上去了。

“我們之前召開過一次會議,參加那次會議的幾乎都是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

“我預計在2030年之前,我們華國將在月球上建造第一個基地,這將也會是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基地,並且該基地將會擁有一個可形成自循環的人工生態循環系統的生物圈,利用該基地人類將能夠在月球上長久生存……”

周明他爺爺在手機裡對周明責怪道,但嘴上說着是責怪,但他的語氣中哪有什麼責怪的意思,驕傲和自豪的語氣都通過無線電傳到周明這邊來了。

“小明,我剛看新聞聯播看到你和***握手了,伱這孩子,這麼大的事情怎麼都不提前和我們說一聲?要不是我和你爸最近這一兩個月天天守在電視機前看新聞,都不能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新聞。”

而周明所說的碳中和,和碳達峰一樣都是節能減排術語,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應付完爺爺和爸爸之後,周明索性直接將手機關機,開始接着看書。

現在周明竟然提出什麼2020年之前華國能夠實現碳達峰,之後僅花費不到五年的時間就能實現碳中和,可以說是將四十四年的事情縮短到9年的時間了,這怎麼可能實現。

在2009年12月7號到12月18號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IPCC一共提出來七個國際碳減排方案,這七個方案一個比一個黑。

由於周明現在經常上新聞,他爸爸和他爺爺都已經養成了看新聞的習慣的了。

周明這話剛一開口,他面前的這位老人便有些繃不住了,他原本對於之前的那些院士們說周明對華國未來科技發展過於樂觀的說法還持一種懷疑態度,現在周明開口這第一句話他就信了那些院士們說的話了。

周明提交上去還不到一個小時,就接到學校的通知,他所提交的研究項目都已經通過,項目資金全部到賬。

而這本書的內容,是在費曼編的講義基礎上由希布斯加以整理而成的,這也是爲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會有希爾斯的名字。

“一段時間沒接到電話了,忘了開靜音。這是誰打過來的?今天怎麼突然有人給我打電話?”

詢問周明關於華國未來的發展的看法,這位老人自然不可能周明說什麼就信什麼。

在這個方案中,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沒有給予明確的量限定。

周明口中所說的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逐步回落。這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誌着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

周明面前的這位老人在周明說話的時候一直都沒有插嘴,只是時不時地點點頭,雖然他並不認爲周明說的這些真的能夠在他說的年份實現,也不認爲自己真的能夠看到這樣的未來。

所以,我想要親耳聽聽周教授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周明放下手中的書,嘴裡嘟嘟囔囔的,他拿起手機一看,發現竟然是平時就算打電話也都是打的微信語音或是視頻電話的爺爺。

可實際上,不過是爲了限制還處於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罷了。

周明都和他的爺爺奶奶說過好多遍了,他們給自己打電話不收電話費的,如果平時打微信電話打不通,就直接打電話。

當週明說完之後,這場會面與交談也差不多到此結束,這位老人向周明伸出手,笑着和他握了握手。

既然這位都這麼問了,那麼周明自然也就將他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想法如實說了出來。

正拿着一本由R.P.費曼和A.R.希布斯所著的《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津津有味地讀着的周明,被一陣手機鈴聲打斷了思緒,他被迫從量子力學的世界回到現實中來。

而周明這邊,還在繼續說着他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可這樣的事情,現在除了周明之外,所有人都不會認爲它未來爲成爲現實。

不過,如果周明說的碳達峰和碳中和,華國真的能夠在2020年和2025年之前實現,那麼這個方案未來最受益的反倒不是那些提出方案的發達國家了,而是華國了。

他們雖然沒有爲發展中國家限量,但總量卻是定了的,而且他們還從這總量的1000裡抽出來了440。

當時華國談判團隊經過一番努力,最終也只是讓大會最後選出了這七個黑方案中顯得沒那麼黑的。

發達國家當初工業革命的時候,當初到處建工廠的時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理查德·菲利浦斯·費曼是美利堅著名的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他曾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貢獻與施溫格、朝永振一郎共同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何止是過於樂觀啊,這簡直就是太過樂觀了。

但對總量,以及發達國家的總量,都是有控制的。

畢竟糧食也有很多種,你既然是合成糧食,那麼最基本的澱粉、葡萄糖,甚至是脂肪總要合成出來吧?

而且,你這些人工合成的成本要是高於一般的生產,那肯定也不好推廣。

周明不關注新聞,可這並不代表其他人不關注。

而且這些發展中國家想要發展成爲發達國家,有的還需要100的量,有的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了,但還是需要50的量。

而據現在的一些研究表明,這可能是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們現在發展起來之後,說是爲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保護人類,不讓全球氣溫繼續上升,便開始限制碳排放。

周明好不容易應付完爺爺,就在他準備掛電話的時候,他爸爸又從他爺爺手中接過電話,開始說了起來。

而留給人數比發達國家多5倍的發展中國家的,則是這560的量。

這次直接打的電話,不是微信的視頻或語音電話。

要是到2050年他還擁有人生模擬器,未來科技會發展到什麼樣子,他還真不好預測。

華國現在還沒有提出與此相關的計劃,如果周明沒有獲得人生模擬器,這個世界按照周明第一次獲得人生模擬器之前的時候那樣發展,那麼華國將會在2021年的時候纔會提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

但是他還是很欣賞周明的這種心態的,這就是年輕人該有的心態。

這些院士中有些與周教授有過接觸的,他們都對周教授稱讚有加,甚至稱周教授爲我們華國青年科學家的領頭人。

而且,周明提到的這些,還都是基於人生模擬器在未來一年時間內消失的情況。

如果最後碳排放權變成了碳排放交易,那麼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就是一個陷阱。

周明滔滔不絕地將他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計劃說到了2050年,甚至都說到了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情況了,至於更遙遠的未來,周明不是不知道,而是他覺得說到2050年已經夠了。

而對於他們以前爲了發展排放的那些二氧化碳,則全部當做沒發生一樣。

而發達國家發展到碳中和,他們對碳的排放,有的只需要1的量,有的甚至只需要零點幾的量。

而剩餘的發展中國家54億人口,則只擁有56%的碳排放權。

不得不說,他今天提交的這項目那通過速度,可真是像是坐了火箭一樣了。

可儘管如此,這個沒那麼黑也是與其他六個方案相比,最終選出來的這個方案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依舊是非常黑的。

因爲英文還行,所以《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這本書周明看的是英文原版。

見打來電話的是爺爺,周明便連忙接起。

這位老人先是說了一下一些老院士們對周明的誇讚,隨後便對周明詢問其了他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不過,他們大部分這麼說的人也都說周教授對於華國未來科技發展持有的態度過於樂觀了。

在這本書裡,費曼迴避了密集複雜的描述,以一種簡明清晰的方式將他的著名理論娓娓道來,既有數學運算又有物理圖像,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完美平衡。

周明原本就對量子力學有了些瞭解,而在數學方面他更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堪稱大師的存在,因此這本書的內容他看起來倒也一點都不吃力,他在看書的過程中還利用的路徑積分計算了一下諧振子的傳播子。

因此,在雖然看這本書已經有幾天了,但是每天在這本書上花費的時間並不算多的情況下,周明依舊在這天晚上十點多鐘的時候完成了這本書的閱讀,將人生模擬器的任務中關於要看的書籍部分提升到了4/50。

現在,周明還剩46本書要看。

(本章完)

第150章 抵達第260章 叛亂第29章 勸說第285章 重生新時代第84章 風波起第2章 改變第279章 使用第12章 耄耋之年第61章 招攬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14章 放假了完本感言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48章 重要人物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286章 不一樣的未來(8/9 9/9)第1章 人生模擬器第204章 事有蹊蹺第91章 講解第74章 畢業典禮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108章 肯定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1章 人生模擬器第83章 最年輕的教授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251章 生物實驗室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159章 發話(10/10)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37章 年末的熱搜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04章 有人請客第157章 準備驗收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290章 遲到第40章 食堂偶遇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278章 當電影變爲現實第279章 使用第235章 又是第一次見面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2章 改變第51章 畢業答辯第24章 共同話題第274章 最難理解的數學難題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109章 結果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145章 開證第224章 第一個博士生(3/11 4/11)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188章 入場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72章 班會第138章 學術講座(9/9 1/10)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84章 風波起第173章 531會議第138章 學術講座(9/9 1/10)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86章 獎金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281章 飛速發展的科技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59章 確定院校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94章 見家長第99章 新聞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3章 噩夢第222章 新計劃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215章 頒獎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0章 家境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5章 加油!打工人第50章 夏令營通知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103章 開始入住
第150章 抵達第260章 叛亂第29章 勸說第285章 重生新時代第84章 風波起第2章 改變第279章 使用第12章 耄耋之年第61章 招攬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14章 放假了完本感言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48章 重要人物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286章 不一樣的未來(8/9 9/9)第1章 人生模擬器第204章 事有蹊蹺第91章 講解第74章 畢業典禮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108章 肯定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1章 人生模擬器第83章 最年輕的教授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251章 生物實驗室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159章 發話(10/10)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37章 年末的熱搜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04章 有人請客第157章 準備驗收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290章 遲到第40章 食堂偶遇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278章 當電影變爲現實第279章 使用第235章 又是第一次見面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2章 改變第51章 畢業答辯第24章 共同話題第274章 最難理解的數學難題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109章 結果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145章 開證第224章 第一個博士生(3/11 4/11)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188章 入場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72章 班會第138章 學術講座(9/9 1/10)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84章 風波起第173章 531會議第138章 學術講座(9/9 1/10)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86章 獎金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281章 飛速發展的科技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59章 確定院校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94章 見家長第99章 新聞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3章 噩夢第222章 新計劃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215章 頒獎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0章 家境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5章 加油!打工人第50章 夏令營通知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103章 開始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