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科學家工作室

第170章 科學家工作室

見李明智匆匆忙忙跑過來,原來是詢問克拉福德獎的事情,周明便也對說道:“瑞典皇家科學院那邊公佈了?”

周明對李明智問完這一句後,也不等他回答,便又繼續說道:“沒錯,他們說的是真的。

我昨天晚上睡覺前接到了一個他們的電話,然後我就說我很忙,沒時間過去,問他們能不能直接把獎金打到我的卡里,我人就不去了,然後他們就掛了。

等到半夜一兩點鐘的時候,他們又突然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是經過他們那邊的討論,我可以不去現場領獎,照發獎金,但是需要我頒獎的時候開個視頻通話。”

“還真是你自己提出來的?我還以爲是他們那邊要搞什麼創新呢。”聽到周明的解釋之後,李明智算是送了口氣似的說道。

“最近在忙什麼呢?怎麼連參加個獎都沒時間?還是人工合成那個?你不是都研究出來好多了嗎?”李明智在從周明這裡知道答案之後,便又開始對周明詢問其他最近的事情來。

周明的課題組最近幾個月一連出了好幾個人工合成項目的成果,這速度着實是又給行業內和行業外的人給震驚到了。

行業外的人不知道其中的困難,但也知道這個出成果的速度很變態,而行業內的人則是知道其中的困難,對這件事的震驚比行業外的人更甚。

“之前那些都算不上完全的人工合成,那個人工合成澱粉還需要用到生物酶催化加速和ATP提供能量。

而之後研究出來的人工合成葡萄糖、人工合成脂肪酸和人工合成速度還有人工合成藥品等,這些也都不是完全徹底的人工合成,也都需要用到發酵微生物。

這個月月底應該就會有相關的通知下來,上面會給廬州市專門劃一個科技特別發展區。

而周明認識的那兩位,分別是科大生命科學學院的名譽院長章名傑和執行院長薛田。

劉志剛對周明說道,一旁默默聽着的章名傑和薛田也都很驚訝上面那位對周明的態度,也很好奇周明上次與那位見面單獨聊天時,究竟談了些什麼。

劉志剛說完這些之後,便開始向周明說起了關於科學家工作室的事情。

在劉志剛簡單說明了一下科學家工作室的事情後,周明便說道。

劉志剛一開口,便對周明說起了白省向上面提交的關於計劃在廬州建造科技之城的事情。

聽說周教授還在做人工合成方面的研究?上面會給予科學家工作室專門的經費作保障,你們缺錢了可以直接申請,到賬很快的。”劉志剛又對周明說道。

“這位就是我們科大身兼生命科學學院和數學科學學院兩院教授之職的周明周教授了。”

不過,這樣每天做實驗、看書、吃飯的日子到十五號的時候,迎來了一個小插曲。

不過,這裡所說的傑出人才並不是什麼形容詞,而是指華國“萬人計劃”中的傑出人才。

李明智所研究的領域沒有涉及到生物,所以他也不怎麼清楚周明說的將那些他前不久才研製出成果的人工合成葡萄糖、脂肪酸這些,進一步擺脫發酵微生物的依賴的困難程度,所以也不好就生物合成專業內的事情說什麼。

雖然實際上週明說的沒錯,他確實是準備開始進行完全的人工合成葡萄糖、脂肪酸、色素和藥品這些的實驗,但是要說這些實驗讓他抽不出時間來參加一個頒獎典禮,這倒不至於。

“科技特別發展區的具體政策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上面很重視,這個月月底出來你就能知道具體政策了。

你要是沒時間接受他們的採訪,那到時候他們來了我就替你把他們攔在外面,不讓他們來打擾你。

周明之前的時候,參加什麼優青、傑青這些,還需要他自己申請。

“這是科技部的劉志剛同志,他這次來是特意來找周教授你的,是關於科學家工作室的事情的。”薛田向周明說道。

所以,我準備研究一種能夠完全擺脫發酵微生物,能夠直接通過完全的人工合成的方法。”

“沒錯,最後還是那位發話,批准了廬州市這個科技之城的項目,並且還提高了上面對廬州市的財政支持。

“不,你已經是了。當上面準備爲你建設科學家工作室的時候,你就已經是了,你可以問問張院士和薛院長。”

但是,他現在已經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實力,那麼這些東西就算他自己不去申請,學校也會主動幫他申請,國家也會自動授予。

之後的時間裡,周明的課題組也全部都進入了試驗狀態,全人工的人工合成葡萄糖實驗進展也很快。

看到這兩位之後,周明連忙站起身,朝着他們走了過去。

見李院長如此貼心,周明便說道,以前的時候,周明對這些記者的採訪倒也還比較感興趣,但經歷過幾次之後,沒了新鮮感,周明對於記者採訪便不怎麼感冒了。

這三個人中,周明認識其中的兩個,另外一個他沒有一點印象,沒見過。

“科技特別發展區?”聽到這個之前沒聽過的詞,周明有些不解。

“科學家工作室實行國際通行的科研管理體制,上面這次是準備專門在廬州市這邊爲周教授建設一個科學家工作室,周教授你爲這個工作室的首席科學家。

“周教授你好,一直聽說周教授很年輕,在新聞裡也看到過周教授,但這實際見面才發現周教授比電視上年輕多了。”這位來自科技部的劉同志笑着伸出手,和周明握了個手說道。

“白省和廬州市這次的計劃不僅大膽,而且申請貸款的錢也不少,在我來之前的幾天,上面都還沒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劉志剛道。

得到周明的回覆後,李明智便離開了這裡。

你要是想接受採訪,我就聯繫你。”

還是說回剛纔的話題吧,說說科學家工作室。”

在同年10月,中央還決定在2000年以前,拿出百億元專款,支持華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三聲敲門聲將周明從書中的世界拉回到現實世界,他擡頭一看,發現不知何時自己辦公室門口站了三個中年男人。

原來,他現在所說的這個科學家工作室,是華國科技部在下發的《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的,在未來10年華國將重點建設100個以傑出科學家及其研究團隊爲中心、具有世界一流研究水平的科學家工作室。

而門口的這三人在敲了敲開着的辦公室門後,也走了進來。

因爲克拉福德獎的消息,李明智走後又陸續有人聯繫周明,不過這些人都被周明一一打發了。

像要是周明真的積勞成疾,最後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那對他們科大不管是數學科學學院還是生命科學學院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甚至可以說對他們整個華國,對整個世界都是一種難以挽回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周明也不像出現之前使用人生模擬器時的那種狀況。

不過,這一點他們一想便能想明白,只要想想周明從那次見面之後都出了哪些成果,就知道他說了些什麼了。

首席科學家制度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科學管理模式,除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設立首席科學家,有些國家在政府一些部委還設有首席科學顧問或首席科學家職位。

實驗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五月很快便過了一半了。

這只不過是周明不想去瑞典那邊的一個藉口罷了,畢竟他的空閒時間還都要看書,以便早日完成人生模擬器的任務呢。

咚、咚、咚。

“對了。”就在李明智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又想到了什麼,對周明說道,“你得了克拉福德獎的事情我估計會有不少媒體想來採訪你,你最近也比較忙,要不要接受他們的採訪?

因爲要做實驗,所以周明看書的速度也沒有之前那麼快了。

“沒錯,是有這樣的事情。不過到現在白省上面和廬州市都沒發佈相關的通知,是他們的申請還沒有通過嗎?”

“知道了院長,我會注意的,我差不多每天都有睡滿八個小時的。”對於李明智這些關心的話語,周明也是笑着對他回道。

劉志剛所說的首席科學家,這是一種制度名稱,全名爲首席科學家制,是採取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的科技管理模式。

相反,你要是實力不咋地,一般情況下就算你去爭,也爭不到什麼。

“劉同志你好。”周明也對劉志剛道了聲好。

畢竟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你要是身體搞垮了,那伱這就得不償失了。

這天上午,周明在實驗室指導完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繼續看書,而他辦公室的門依舊是開着的。

“那就好,你忙吧。我就不打擾你了。”李明智知道周明忙,所以也沒準備在這裡多待,又和周明說了幾句後便準備離開。

“可是,我並不是‘萬人計劃’傑出人才啊?”

國家“萬人計劃”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分別是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科招聘待遇最好的“領軍人才”和“萬人計劃”的領軍人才可不一樣。

“周教授,剛剛剛薛院長也和你說說了,我這次來是關於科學家工作室的事情的。

在聽到劉志剛所說的話後,周明也對他詢問道。

但是,李明智知道像周明這樣出成果的速度這麼快,一定是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地幹活,所以他便全周明不要太過勞累。

華國第一次首席科學家計劃制始於“863計劃”,“863計劃”又名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於1986年3月3日由四位中科院院士聯名“上書”中央,提出了“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

劉志剛在聽到周明說的話後,卻是笑了笑道。

你雖然年輕,但也需要注意身體,不能太勞累了。”

周明還記得,科大招聘人才待遇最好的“領軍人才”的三個條件中,其中一個便是“萬人計劃”的傑出人才。

ωwш¸ тт kān¸ CΟ

生命科學學院的執行院長薛田在向那名周明不認識的中年人介紹了一下週明之後,又向周明介紹了一下這個中年男人。

一行人說着話的時候,也在周明的辦公室找地方坐了下來。

就和“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道理一樣,當你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多東西就不需要你再去爭,它自己就會往你這邊跑。

你的研究缺什麼儘管和上面說,上面一定會盡力滿足你。”

不過,李明智可不知道這些,在聽了周明說的這些之後,他也認真地點了點頭,對周明說道:“雖然年輕有幹勁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不把自己的身體不當一回事。

這是那位特意叮囑我和你說的,他說他對你能這麼快完成上次和他說的研究,他感到很驚訝,也很感謝你。

“那你的意思是,現在形成了統一的觀點了?”一聽劉志剛所說的話,周明便知道他的意思。

而周明,則是繼續看他的書。

這樣的事情一般人我可是不好告訴的,不過你周教授就不一樣了。

你們白省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向上面提交了一份發展計劃,在這份計劃中他們是準備在廬州市打造一座科技之城,並預計在十年之內將這座科技之城發展成世界頂尖的以生物科技爲主,人工智能等計算機科技爲輔的生物科技之城。

“如果上面的官方記者要來做採訪,就還是見一見吧,其他人就算了。”

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來,這應該和經濟特區一樣是一個專門爲科技發展而實行特殊政策的區域,但是具體是怎樣的政策,這就不是從名字就能聽出來的了。

周明和李明智的關係和其他人不同,所以他也一五一十地沒有什麼隱瞞地向其解釋道。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首席科學家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擁有決定權,還將被授予科研經費及人員選聘的管理權。

倒是有位之前採訪過周明的官方記者通過微信聯繫了周明,當初周明接受完採訪後他們便加了個聯繫方式,這位記者聯繫周明自然是因爲周明獲得了克拉福德獎,想要採訪他。

聽說關於關於這座科技之城的事情,周教授當初也參加了省裡相關的討論會議。”

周教授可以採取自組團隊、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約束等方式,進行具有原創性和國際突出影響的科學研究,提升我們華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到五月十四號晚上睡覺之前,周明的書籍進度也纔到34/50,距離完成任務還差十六本書,估計六月份的時候應該能完成書籍任務,再次使用人生模擬器進行模擬了。

“863”計劃於1987年2月開始在全國組織實施。

之後,還有973、948等多個項目。

“雖然我這邊暫時不怎麼缺經費,不過人工合成項目是一個長期項目,有了這個科學家工作室的經費保障,後面倒也不用擔心經費用完了怎麼辦。”周明道。

“看來周教授是接受了?那在5月31日於首都召開的“萬人計劃”傑出人才座談會上,我們會對“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進行授牌,到時候周教授有時間參加嗎?”劉志剛又對周明問道。

(本章完)

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10章 偏見第273章 年齡越來越大的獲獎者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31章 任務完成第163章 招人第206章 中草藥的秘密第280章 疑惑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253章 “仙丹”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48章 重要人物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61章 招攬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62章 約定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51章 畢業答辯第88章 上架感言第196章 做研究不是件容易事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45章 動態第104章 有人請客第280章 疑惑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30章 論文過稿第189章 拉攏第24章 共同話題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79章 小沈是個好姑娘第97章 消息第159章 發話(10/10)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52章 五一邀請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77章 即將分別第112章 覆盤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2章 耄耋之年第122章 少年班第71章 用貝葉斯推理計數生物分子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8章 除夕將至第214章 獎勵大會第222章 新計劃第92章 夏令營結束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18章 除夕將至第188章 入場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234章 畢業之後的打算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232章第276章 人工智能的進展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47章 論文第167章 一場關乎未來的會談第281章 飛速發展的科技第88章 上架感言第195章 合作邀請第3章 噩夢第260章 叛亂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13章 院士第38章 一封郵件第129章 兩朵烏雲(8/9)第186章 黃金一代第23章 又是家教第90章 周教授第82章 新合同第53章 兩位工具人第18章 除夕將至第56章 佔股第17章 講題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137章 年末的熱搜第186章 黃金一代第221章 宣佈第239章 學生的懷疑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42章 “變種”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159章 發話(10/10)第169章 頒獎第98章 人工智能論文第222章 新計劃第195章 合作邀請第61章 招攬第87章 報到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194章 周明帶來的改變
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10章 偏見第273章 年齡越來越大的獲獎者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31章 任務完成第163章 招人第206章 中草藥的秘密第280章 疑惑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253章 “仙丹”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48章 重要人物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61章 招攬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62章 約定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51章 畢業答辯第88章 上架感言第196章 做研究不是件容易事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45章 動態第104章 有人請客第280章 疑惑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30章 論文過稿第189章 拉攏第24章 共同話題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79章 小沈是個好姑娘第97章 消息第159章 發話(10/10)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52章 五一邀請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77章 即將分別第112章 覆盤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2章 耄耋之年第122章 少年班第71章 用貝葉斯推理計數生物分子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8章 除夕將至第214章 獎勵大會第222章 新計劃第92章 夏令營結束第190章 請周教授發言第18章 除夕將至第188章 入場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234章 畢業之後的打算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232章第276章 人工智能的進展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47章 論文第167章 一場關乎未來的會談第281章 飛速發展的科技第88章 上架感言第195章 合作邀請第3章 噩夢第260章 叛亂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13章 院士第38章 一封郵件第129章 兩朵烏雲(8/9)第186章 黃金一代第23章 又是家教第90章 周教授第82章 新合同第53章 兩位工具人第18章 除夕將至第56章 佔股第17章 講題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137章 年末的熱搜第186章 黃金一代第221章 宣佈第239章 學生的懷疑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42章 “變種”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159章 發話(10/10)第169章 頒獎第98章 人工智能論文第222章 新計劃第195章 合作邀請第61章 招攬第87章 報到第233章 名譽院長第194章 周明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