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

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

這個“星海計劃”,是在華國擁有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後,便可以研究製造以核聚變反應爲原理的反應堆作爲動力核心,這樣便可以製造續航能力更久的飛船。

就比如在可控核聚變被研發出來之前的時候,人們所利用的核能都是核裂變。

現在一般人類可控制的核反應堆和核電站都是運用的核裂變原理,它是將鈾原子加熱到很高的溫度,然後鈾原子會分裂同時釋放出中子,中子撞擊其他鈾原子使其他鈾原子分裂,不斷進行的連鎖反應。

就比如核潛艇裡的反應堆與核電站的反應堆,他們的原理就是核裂變反應的。

但是,核裂變雖然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可它所產生的能量是遠遠比不上核聚變。

而且裂變堆的核燃料蘊藏極爲有限,不僅會產生強大的輻射,傷害人體,而且還會產生遺害千年的廢料,這種核廢料十分難以處理。

反觀核聚變,它所產生的輻射則少得多,而且核聚變的燃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也是爲什麼在去年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成功之後,上面便開始在可控核聚變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並推行許多與之相關的扶持政策。

在擁有了以核聚變爲原理製成的反應堆之後,人們不說橫跨星河了,這也不現實。

不過,由於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有可能改造爲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所以人們對於它的關注自然也就更多。

當看到自己五十八歲這一年的文字模擬經歷時,周明也是吃了一驚。

此時出現在周明眼前人生模擬器面板上的模擬文字經歷中,所提到的“華國火星計劃正式成功的由探索過渡到科研”,指的是在這一年的時候,華國將會開始在火星上建造和投放比之前多許多的基地實驗艙,並運送更多相關研究者過去做科研。

“雖然以前研究過不少從火星帶回去的土壤,但這畢竟還是我第一次登錄火星,自然是有些激動的。”模擬世界中的周明,也是和這人說道。

“周院士,再過幾天我們就要登陸火星了,現在感覺怎麼樣?”就在模擬世界中的周明正看着那紅色的星球時,一位看起來年齡和模擬世界中的周明差不多大的老人來到周明的身邊,並開始和模擬世界中的周明說起了話。

周明覺得,對於能夠讓人工智能擁有人類情感和自主意識的技術,他自己肯定是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

不過,周明也不需要知道這位是誰,他只要認真聽聽他們的談話內容就行了。

因爲該組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受到了他們國內政府的庇護,只不過這種庇護並不是明面上的,而是暗地裡的。

那違規生產的企業通過這個賺了一大筆錢,怎麼可能會收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也的確是因爲這場會議並不是華國的會議,而是一個聯合國會議。

這也爲之後的火星探索研究計劃,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畢竟周明五十八歲的時候,模擬世界中也不過才二零五一年,距離二零二一年也纔過去了三十年的時間。

因爲許多東西沒有變爲現實過,那麼它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就算周明一直擁有着人生模擬器,但他想要見證曲率驅動技術和反物質技術的實現,也存在兩個難點。

【五十八歲,火星計劃正式由科研轉變爲移民,第一批移民計劃啓動。】

這批研究人員可不只是那種已經畢業的,還有一大批進行相關研究的研究生。

在三十九歲那一年之後所經歷的模擬中,也沒再提到關於擁有人類情感的仿真人工智能機器人的事情,所以就算周明想要了解更多信息,也無從瞭解。

地球上的可控氫核聚變,就算是在1億℃溫度條件下,氫原子核不斷融合成更重的氦原子核的過程,也不過只有百分之零點七的質量轉化爲了能量,就算只有百分之零點七,這也比核裂變的質能轉化率高出6倍。

“難不成真有人泄露了相關的機密技術?”心裡抱着這種疑問,周明周圍的環境已經徹底改變,這次依舊是變成了一個會議室。

但儘管如此,在以後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之後,最起碼人類再想去月球,或者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太陽系其他幾顆星球,比如火星、金星、木星這些,其效率肯定是要比現在高出許多倍。

而且由於這個企業是在海外,並不是在華國,華國想要查也只能查到它是來源於哪個國家的,但徹底阻止其生產,卻是不可能的。

雖然這場會議對於那些違規生產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企業來說沒什麼作用,但好歹也是讓使用人生模擬器進行模擬的周明知道了一些信息,所以也不能算毫無收穫,只能說收穫有點小。

原來,從這一年開始,模擬世界中的華國便開始每一年都往火星基地上投放一批研究人員。

當週明周圍的環境再一次由他的書房變化成了另一幅與他的書房完全不一樣的場景之後,這次映入周明眼簾的景色,就算是見多識廣的周明,也是大爲震撼。

所以,最後華國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嚴厲禁止這種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流入國內,和防止國內有企業違規生產了。

這空間站所環繞着的並不是藍色的地球,而是紅色的火星,模擬世界中的周明現在正在火星的上方,以一種極快的速度繞着火星旋轉。

可反物質的威力是遠遠大於這個的,它是迄今爲止已知物質質量轉化爲能量最大最完美的,它的質能轉換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說一千克的物質,它能夠全部將其轉化爲能量。

很快,這兩人便聊了起來,一看便知道兩人是關係不錯的老熟人了。

一個難點便是,未來人類究竟能不能夠實現這樣的技術?

第二個難點是,未來的技術能不能大幅度延長人類的壽命,甚至直接實現永生?

如果在周明離開這個人世之前,人類的技術還不能夠實現大幅度延長人類壽命或是減緩衰老,那麼就算未來人類能夠研究出曲率驅動技術和反物質動力技術,恐怕周明也見不到了。

周明自從擁有了人生模擬器,並開啓了第三視角功能以來,也進行了不少次模擬了,在這些模擬世界中,他所見過的會議也有不少,但他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次這麼毫無作用的會議。

而且周明也能夠確信,這十一年的發展時間,只要相關技術沒有泄露,其他國家和組織肯定也是不可能這麼快就突破技術屏障,將其研究出來的。

除了周圍的環境不同之外,最大的不同便是參加這場會議的人員了。

上次的經歷場景中,參加會議的人差不多都是華國人面孔,而這次會議室裡的人面孔可就各不相同了,一看這些人的面孔便知道這裡所召開的會議是一個國際會議。

凡是進行與火星相關研究的研究生,都會直接來火星上做科研。

特別是讓人工智能擁有人類情感的技術,從前面的模擬中,正在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也能看出來,模擬世界中的自己之後是沒有再將其是使用在人工智能上的。

而模擬世界中的周明,此時則是正站在空間站裡一塊玻璃牆的前面,觀察着這顆衛星正在環繞着旋轉的星球。

現在模擬世界中的周明都已經四十六歲了,模擬世界中的時間也到了二零三九年,而在二零二一年的時候,這位看起來和周明差不多大的中年人,也不過才二十多歲,正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不認識倒也正常。

看到眼前的這行模擬文字的具體內容之後,周明的心裡也是暗道不好,該來的還是來了。

“火星計劃”是華國“星海計劃”中的一環,現如今,華國的“星海計劃”已經給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的每一顆行星都制定了與之對應的探索和研究計劃了。

如果沒有研究出類似於曲率驅動這樣的技術和對反物質的利用技術,想要橫跨星河,就算是未來可控核聚變技術真正的成熟了,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此時正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發現,他現在所處的位置並不是在地球上,而是在外太空的一處空間站內。

“霍,這麼快?”

在這之前,被派往火星的,雖然也有科研人員,但都是一些比較資深,且經過幾年訓練的。

【三十九歲,這一年你一直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有國家和企業違反國際條例,生產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

……

很快,模擬世界裡的時間便來到了周明四十六歲那一年。

也就是說一千克的氫,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七克的質量轉化爲能量,而根據質能方程計算,在這個質能轉換的過程中,會產生6.3*10^14J的能量。

正所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由於之前因爲技術和法律的的原因,許多企業都沒有生產這種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所以市面上積累了一大批對這方面有着特殊需求的客戶。

只不過,人類距離只在科幻小說中出現過的曲率驅動技術和反物質動力技術還有十分漫長的路途要走,就算是一直擁有着人生模擬器,周明也不確定自己這一生能不能見到這樣的技術由科幻變爲現實。

不過,對於這位看起來年齡和模擬世界中的自己差不多大,也就四十歲左右的樣子,而而且還和模擬世界中的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正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卻是沒什麼印象。

聽了一會之後,隨着周圍環境的變化,這一年的模擬經歷便結束了。

從模擬世界的自己和這人的談話中,正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也知道了更多關於火星計劃的事情。

而聯合國所召開的這個會議的目的,便是要討論關於有國家暗中庇護某企業違規生產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的事情。

不過,這次的這個會議室與上一個經歷場景中的會議室有着非常大的區別。

【四十六歲,在這一年,華國火星計劃正式成功的由探索過渡到科研。】

不過,讓周明感覺有些奇怪的是,自己三十九歲的時候,模擬世界中也不過才二零三二年,距離二零二一年擁有人類情感和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問世,也就纔過去十一年的時間。

首先就是會議室的大小以及會議室內的桌椅排列方式,這會議室比正使用人生模擬器進行模擬的周明所經歷的上一個場景中那個會議室大了好幾倍,而且這會議室裡的桌椅排列更像是一個報告廳。

至於更遙遠的土星,以及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未來當然也會發射一些探測器,但它們現在還並不是這次“星海計劃”會議的主要討論點。

周明可不相信,火星上的的環境經過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在這次的會議上,“星海計劃”中所制定的外星球探索研究計劃中,火星便是最受關注的那個,另外便是木星和金星了。

在結束了這一年的模擬經歷之後,周明的內心也是有些感慨,不過現在可沒有多少時間讓他去感慨了,畢竟他這正在使用人生模擬器進行模擬當中呢,再多的感慨也只能等到模擬徹底結束的時候了。

在周圍環境變換成書房之後,周明眼前的人生模擬器面板上很快便又出現了他三十九歲那一年的模擬文字經歷。

如果環境不能徹底改造的話,這移民也只能居住在火星基地艙裡。

因此,對於在這次的模擬世界中自己五十八歲那一年的時候,模擬世界中就開始了第一批移民計劃的事情,正使用人生模擬器的周明心中也是十分好奇。

“火星溶液栽培模塊已經徹底完成,而且使火星上重新擁有厚度和地球上相同的大氣層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所以這次……”

模擬世界中正在進行的,是一場關於第一批火星移民計劃的會議討論。

(本章完)

第269章 不斷涌現的新技術(11/11 1/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41章 周明的猜測第80章 採訪第29章 勸說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78章 當電影變爲現實第56章 佔股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164章 如火如荼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14章 放假了第241章 周明的猜測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149章 兩位朋友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23章 又是家教第14章 放假了第169章 頒獎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231章 鍛鍊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108章 肯定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280章 疑惑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09章 結果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259章 化身爲人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223章 麻煩上身第17章 講題第64章 過去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231章 鍛鍊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134章 各方關注第288章 接連不斷的熱搜第31章 任務完成第145章 開證第220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1/11 2/11)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67章 要去普林斯頓大學做教授?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29章 近視第74章 畢業典禮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42章 “變種”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87章 思想的碰撞第221章 宣佈第36章 緣由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183章 研究生第64章 過去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5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第178章 沒有遺言的模擬第53章 兩位工具人第42章 準備實驗第43章 專利申請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完本感言第205章 招兵買馬第189章 拉攏第212章 值得關注的獎項第107章 畢萬方的震驚第2章 改變第144章 申請傑青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212章 值得關注的獎項第100章 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3/9)第105章 教授們的聊天第37章 確認待遇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163章 招人第107章 畢萬方的震驚第20章 家境第91章 講解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52章 紛至沓來第230章 得罪人的行當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215章 頒獎第248章 積勞成疾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54章 報告結束(8/10 9/10)
第269章 不斷涌現的新技術(11/11 1/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41章 周明的猜測第80章 採訪第29章 勸說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78章 當電影變爲現實第56章 佔股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164章 如火如荼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14章 放假了第241章 周明的猜測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149章 兩位朋友第166章 科技城計劃第23章 又是家教第14章 放假了第169章 頒獎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231章 鍛鍊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108章 肯定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280章 疑惑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09章 結果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259章 化身爲人第255章 公告發布第223章 麻煩上身第17章 講題第64章 過去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231章 鍛鍊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134章 各方關注第288章 接連不斷的熱搜第31章 任務完成第145章 開證第220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1/11 2/11)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67章 要去普林斯頓大學做教授?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29章 近視第74章 畢業典禮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42章 “變種”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87章 思想的碰撞第221章 宣佈第36章 緣由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183章 研究生第64章 過去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5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第178章 沒有遺言的模擬第53章 兩位工具人第42章 準備實驗第43章 專利申請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完本感言第205章 招兵買馬第189章 拉攏第212章 值得關注的獎項第107章 畢萬方的震驚第2章 改變第144章 申請傑青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212章 值得關注的獎項第100章 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3/9)第105章 教授們的聊天第37章 確認待遇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163章 招人第107章 畢萬方的震驚第20章 家境第91章 講解第75章 繁忙一天的開始第252章 紛至沓來第230章 得罪人的行當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215章 頒獎第248章 積勞成疾第287章 時光回溯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54章 報告結束(8/10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