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爭鋒

張弘範一路行進,兵勢雖兇,但行軍途中謹慎小心。天亮行軍,天一給即駐住營盤,四周多加崗哨,敵人要想偷襲絕無可能,這也正是大將張弘範用兵時高明之處。

不過張弘範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才一進入福州,就發現這一帶盡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蒙古軍隊的騎兵徹底失去了威力,只好棄騎步戰。

左軍李恆處也是如此,兩軍原本商議在福州會師,但一來道路難行,福州這段時候盡是大雨天氣,蒙古士兵極不適應;一來那些個韃子從騎兵變成步兵子,行軍速度無論如何也快不起來。

張弘範考慮再三,決心在原地就地休整,等待左軍與自己會合。但沒有想到纔到了第二天,哨官就來報外面有一支宋軍主動索戰。

自打親領大軍出征以來,除了先鋒部隊受到損失,兵鋒所到之處,當者披靡,還沒有哪支宋軍部隊敢主動迎戰自己,張弘範心下奇怪,點齊部隊親自出營觀戰。

一出營門,就看到數千人的一支部隊軍令嚴整,站着紋絲不動,領頭的一員大將持刀騎在馬上,威風凜凜,背後大旗上寫“先鋒大將,鋒銳營統制,司徒”幾個大字。左面兩將,一個拿槍,一個握着對熟銅鐗,往來巡視,不可一世。後面壓陣的是個短髮軍官,手裡拎着條粗大禪杖,臉上殺氣騰騰。

有認識的蒙古士兵急忙鈣塑張弘範,此人就是接連斬了張弘正和也不魯花的宋軍先鋒司徒平一。張弘範聽到是殺弟仇人,恨得牙關緊咬,回首道:“誰與我拿下此人!”

一言未落,身後一騎馳出,拿着口大斧“荷荷”叫着就向宋軍奔去。張弘範仔細看去,正是手下大將供德勒。張弘範大喜,供德勒勇冠三軍,此去必能成功。

司徒平一看到敵將來勢洶洶,刀口向外一指,身邊張濤飛馬而出,一條金槍轉眼間就和供德勒絞在一起。

供德勒力大,一斧接着一斧砍下,面露兇光,恨不得一下就把宋將斬落馬下。張濤也不與他正面交鋒,一條槍如同蛟龍一樣上下翻飛,只不與敵將大斧相交。供德勒的打法最耗力氣,時間一長,鬢角微微見汗,手中動作也慢了下來。

那邊供德勒好友阿由勒結拉看看不對,急忙拿着口刀上來救援,司徒平一以目視羅林,羅林會意,操着兩條熟銅鐗,虎吼一聲,接住阿由勒結拉。一時兩對人,四匹馬走馬燈似的戰在一起。

供德勒越打越覺得氣力不濟,想要敗退回去,又恐挫動陣腳。正猶豫間,被張濤看準機會,當胸一槍,正中供德勒胸口。供德勒跌落馬下,又被張濤補中一槍,立時喪命在兩軍陣前。

張濤神態極盡輕蔑,平端起槍,槍口指着蒙古士兵,久久不肯放下。戰馬在兩軍陣前走了一遭,這纔回到軍中。鋒銳營士兵見張濤英勇無疇,慕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

阿由勒結拉本就招架不住羅林的兩條熟銅鐗,突然聽到宋軍歡呼,這才發現供德勒已經身死。心中驚慌,手中稍稍慢了一些,被羅林左手鐗架開大刀,右手一鐗正中他的天靈蓋上,一顆腦袋頃刻被打得粉碎。

宋軍歡呼聲不絕於耳,蒙古士兵面面相窺,臉上都露出驚慌之色。張弘範看着接連折損大將,心中憤怒,竟然脫去渾身盔甲,跑到戰鼓之下,接過鼓槌,隆隆擂響戰鼓。

將是三軍之魂,蒙古士兵眼見主帥親自擂鼓助威,精神爲之一振,各自操起兵刃,大叫大囔着向宋軍殺去。

“接戰!”司徒平一沉着喝道。立時,左邊張濤,右面羅林,率先衝出。身後司馬南軒叫了聲:“此時不殺敵報國,更待何時!”鋒銳營三千精銳,風馳電掣般和蒙古士兵混戰在了一起。

那些蒙古士兵,失去了戰馬,戰鬥力頓時大減。鋒銳營人數雖少,卻個個勇猛無比,行動又最輕便。這些個鋒銳營士兵,人人左手盾牌,右手戰刀,那戰刀是依照鐵血寶刀的樣式,由鄭孝經帶着衆工匠精心打造而成,鋒利無疇,憑空爲鋒銳營士卒增加了幾分戰力。一時間和蒙古士兵打了個難分勝負。

戰了有小半個時辰,司徒平一看到蒙古軍隊逐漸從四面合圍上來,眼看着再打下去鋒銳營就要陷入包圍,當即命令鳴金收兵,率部向後撤去。自己卻帶着張濤、羅林親自斷後。

張弘範爲人心細,他看到宋軍雖敗不亂,疑心有詐,不敢讓人追擊。

忽然,司徒平一坐在馬上大笑:“張弘範,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一戰,你也不過如此。你勞師原來,司徒平一是主人,不能不送你點禮物,接着了!”

說完將一布包用力向元軍中扔出,大笑着策馬而去。

蒙古士兵將布包送到張弘範面前,張弘範打開一看,不禁涕淚縱橫。原來這布包裡放着的正是他弟弟張弘正的人頭。

“追,追上去!”張弘範收住眼淚,出離憤怒地大叫:“給我把宋軍殺光,一個不留!”

邊上一個元將提醒道:“元帥,宋軍如此激怒於你,恐別有用心,元帥心思我們懂得,但千萬不要中了漢狗的奸計!”

張弘範點了點頭,他本是元朝有名的漢將,從憤怒中清醒過來,想了一想說道:“兵分二路,以扎麻野帶一萬人先行,我自領大軍後行。若前方無事,我帶大軍衝擊。若宋軍果有埋伏,即令扎麻野扎住營盤,待李恆將軍上來後,兵合一處,而後可以破之!”

蒙古萬戶長扎麻野當時就大聲說道:“是,諒那漢狗就算有小小埋伏,也不足懼。扎麻野必然擒獲漢狗,爲張先鋒雪恨!”

“將軍不可大意。”張弘範這時已完全恢復了冷靜:“漢人最是狡詐,將軍切記不可貪功,只可徐徐而進,否則前軍有失,我數萬大軍將陷入被動局面。切記切記!”

第六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四百零三章 大將典霸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三百十六章 尹睫淑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二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四 領袖的利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打就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晉林的秘密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殺,必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買糧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航第十五章 箭手間的較量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五十一章 韃子的計謀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婚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底的隱秘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下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一百十五章 天衛軍的回答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三百十七章 川軍英勇,川心可用!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晉林的秘密第三百十三章 對高麗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三百十九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上)第三百十二章 皇帝間的對比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殘陽的擔憂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三十六章 爲大丈夫者第一百二十章 厲害的法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十二章 皇帝間的對比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六十八章 快刀斬奸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九十七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二十四章 滅亡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八十四章 漠北變局 (下)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
第六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四百零三章 大將典霸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三百十六章 尹睫淑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二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四 領袖的利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打就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晉林的秘密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殺,必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買糧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航第十五章 箭手間的較量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五十一章 韃子的計謀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婚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底的隱秘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下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一百十五章 天衛軍的回答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三百十七章 川軍英勇,川心可用!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晉林的秘密第三百十三章 對高麗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三百十九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上)第三百十二章 皇帝間的對比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殘陽的擔憂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三十六章 爲大丈夫者第一百二十章 厲害的法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十二章 皇帝間的對比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六十八章 快刀斬奸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九十七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二十四章 滅亡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八十四章 漠北變局 (下)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