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

漢軍戰旗獵獵,刀槍閃映寒光。戰馬聲聲嘶鳴,雷雷的鼓聲傳來,讓這狹小的戰場,在這一瞬之間,充滿了肅殺之氣!

這時的倭寇軍中的組成部分,爲總指揮北條時宗,副指揮大有賴泰,主力爲藤原經資領導的“三前二島”的御家人武士部隊、大有賴泰的豐後武士部隊、筑後守護北條宗政、肥後守護安達成宗的、以及島津久經所率領的薩摩、大隅、日向三地的守護武士部隊。此外,宇都宮貞綱率領約六萬中國地方的武士部隊也正在向這裡星夜馳援而來。

在他們的對面,是以司徒平一爲大元帥,蔡戌中副帥的漢軍,漢軍中戰功顯赫的羅林、張濤、郭羽、陸勇、池文隆、林鋒這些漢軍名將衛護左右。

兩軍對峙良久,倭寇軍中奔出一馬,揮動着手裡的大刀叫道:“我乃北條將軍麾下,草野次郎經永,對面的,誰敢和我決一死戰!”

來之前漢軍將士已經知道,倭寇到現在依然沒有形成在戰爭中大集團作戰的概念,講究一人一騎的作戰方式。在戰爭中崇尚一對一的比拼,一直到另一方再無可戰鬥之人。

司徒平一覺得有些滑稽,十萬人的部隊,一對一搏殺,等到分出了勝負,要殺到何年何月才能結束?不過既然倭寇索戰,若是第一陣就退避不出,未免折了漢軍鋒銳。他環顧左右諸將,喝道:“誰給我把此倭寇首級擒來!”

話音未落,陣中飛馬馳出一將,白馬銀槍,風流英俊,戰場之中厲喝道:“倭奴,認得徵北將軍池文隆嗎?”

說完這纔想起對面倭寇哪裡懂得漢話?池文隆也不再多說,一槍刺出,又疾又快,若流星一般徑往草野次郎經永咽喉取去。草野次郎經永也算得是倭寇軍中能打的一個,當年率軍奇襲蒙古戰船,斬首二十一級,功勳甚至得到過天皇嘉獎。他見池文隆年輕,也沒放在心上,忽然看到一條槍流星閃電一般向自己刺來,大驚之下揮刀格擋,這才勉強避過了殺身之禍。

池文隆雖然年輕,但卻十六歲就跟隨皇帝陛下南征北戰,浴血疆場,一條槍下不知取過多少敵人上將之首,哪裡會一個姓子敵人放在眼裡。槍影閃動之處,槍槍都取敵人要害,眼看那草野次郎經永避讓不及。躲閃時狼狽不堪。看中了破綻,一槍正中敵將胸口,將草野次郎經永挑下馬來,又復一槍取了性命。

這草野次郎經永,蒙古徵日之戰中屢立戰功,本想在太宰府前一展武勇,卻不想未在三軍陣前顯威,先在太宰城下送命。只心疼得在後觀戰的他的主子松浦黨心疼得幾乎落馬。

池文隆兩軍陣前刺死敵將,一匹白馬發出嘶嘶鳴叫,兩隻前蹄高高揚起,池文隆勒住疆場,環顧戰場,耀武揚威,漢軍將士立時發出陣陣歡呼。

北條時宗見折了草野次郎經永,勃然大怒,正想點將,卻看到身邊一將已經衝出,仔細看時,卻原來是當年在第一次九州保衛戰時,戰場上多立戰功的藤原經資的父親,八十七歲的老將入道覺惠。

池文隆看到那倭寇滿頭白髮,倒徵了一徵,揮揮手說道:“且去,且去,你一把年紀,不好好在家等死,卻來這戰場送死做甚。”

入道覺惠能聽懂幾句漢話,大概也弄明白了敵人的意思,見敵將如此小視自己,憤怒下舉着刀就對池文隆砍下。見倭寇冥頑如此,池文隆暴吼一聲“去死!”一槍架住來刀,反手抽出寶劍砍出,入道覺惠猝不及防間,竟被池文隆砍下一條右臂。入道覺惠慘叫一聲,池文隆更不客氣,一槍又將入道覺惠刺死馬下。

轉眼間,池文隆槍挑劍砍,兩殺倭寇兩員戰將,漢軍這裡歡呼不斷,倭寇那裡人人垂頭喪氣,只覺得漢將英勇,要戰勝他們談何容易。

眼看北條時宗還想遣人出戰,司徒平一哪有這個耐心和倭寇繼續耗着,刀鋒向前一指:“前鋒何在,出擊!”

羅林和張濤厲吼一聲,五千人吶喊着齊齊殺出。眼看漢軍聲勢如此浩大,北條時宗不敢大意,分出大有賴泰豐後武術部隊迎擊。萬餘人殺在一處,刀來槍往,塵土飛揚,不時有人倒在血泊之中,慘呼聲接連不斷!

羅林、張濤麾下將士皆百戰之師,英勇無疇,那些個倭寇武士打仗全憑藉一時之勇,又怎會是這些漢軍將士對手,戰不多時,已有幾百人被漢軍斬殺。

眼看羅林之軍佔到上風,司徒平一立刻道:“林鋒,郭羽,池文隆,陸勇各率本部人馬,徑取倭寇左右兩翼,蔡戌中,與我領軍直取中軍!”

戰馬嘶鳴之中,漢軍精銳盡出。戰場上殺聲震天,血肉橫飛,“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屍體到處都是,鮮血越流越多,幾乎可以匯成幾條小河……

午時,倭寇左翼松浦黨被率先擊潰,松浦黨被大將林鋒斬殺。筑後守護北條宗政企圖救援,卻被郭羽接住,北條宗政雖揮軍奮力搏殺,但他哪裡能擋得住林鋒的銳利衝殺,只半個時辰,全軍已被沖垮,北條宗政只帶着百來名親兵勉強逃出戰場。

倭寇右翼之大有賴泰部,在池文隆與郭羽聯手衝擊之下,被迅速打開一個缺口。大有賴泰之子大有貞率部援救其父時,卻與池文隆撞個正着,一見是連殺兩員倭將的池文隆,大有貞大驚失色之下哪敢交鋒,撥馬就走。卻被郭羽趕上,穩穩一箭,正中大有貞後心。大有貞哼也未哼半聲,翻身落馬。

那邊大有賴泰看到兒子慘死,心喪若狂,舉着刀沒頭沒腦的向郭羽衝來,情同拼命。才衝到一半,不妨邊上漢軍陸勇看個正着,只一槍就取了大有賴泰性命。大有父子一起陣亡,使得倭寇右軍大亂,紛紛向着太宰府的方向潰敗。

左右兩翼幾乎同時被擊潰,使得北條時宗親自指揮的中軍軍心潰散,面對正面衝擊而來的漢軍大部根本無力阻擋。雖然在其後,由中國方面而來的宇都宮貞綱及時趕到戰場參戰,但此時倭寇敗局已成,宇都宮貞綱無力迴天。

酋時,太宰府外的戰鬥進入尾聲,安達成宗的、島津久經所率領的薩摩、大隅、日向三地的守護武士部隊相繼被擊潰。漢軍全線攻擊,北條宗政被迫下達了撤退命令,率領殘部退到太宰府死守不出。

這一場戰鬥,漢軍擊潰倭寇五萬大軍,其中擊斃一萬五千,俘虜五千,殺死倭寇將領大有賴泰、大有貞、草野次郎經永、入道覺惠多人,可謂取得了一場空前大勝。此時面對龜縮不出的倭寇部隊,司徒平一併沒有急着下令立刻攻城,只以重兵相圍,又以倭軍和高麗軍的聯軍嚴密監視倭島各處的援軍部隊,太宰府的被攻破已是早晚的事情。

而在太宰府內,隨着這一次的慘敗,所有的倭人都被籠罩在了悲觀絕望的氣氛之中。在京都方向,後宇多天皇親臨神宮祈禱,龜山上皇在清水神社祈禱,又派人去伊勢神宮祝詞,願以身代國難。但這次沒有神仙能夠救得了倭人,也沒有神風再來幫助他們了……

倭奴的王公大臣們不斷的來幕府詢問戰事,都被心情煩躁的北條時宗阻擋在了外面。在漢人大軍圍困住太宰府後,北條時宗曾經幾次組織部隊突圍,企圖退到京都方向,再行重新組織抵抗,但都被防範嚴密的漢軍打了回來。

而此時太宰府,自從漢軍遠征日本的消息傳來,民心不穩,輿論驚慌,以致市中無米,民有飢色。謠言一個接着一個地傳來,最近甚至傳出了京都已被攻破,後宇多天皇都已經成爲漢人俘虜這一可怕的消息。

雖然北條時宗知道這只是謠傳,但卻很有這種可能。現在日本重兵都在太宰府戰場被擊潰,京都方向幾乎就成爲了一座空城,一旦漢軍分出一路奇兵攻擊,則京都危矣,天皇危矣。

而最讓他心煩的是,在太宰府決戰爆發的時候,被他視爲最大靠山的,劉謹坤指揮的八千白蓮教徒,卻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就率部逃脫了戰場,離開了太宰府,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北條時宗整整將劉謹坤破口大罵了幾天,但這又能起到什麼作用?現在的北條時宗,唯一的希望就是聽無學祖元天天誦經,去祈禱那不肯能可能會出現的奇蹟……

劉謹坤逃跑的消息,也很快在太宰府傳來,這就像是會傳染一樣,臨陣脫逃的想法開始充斥着倭寇的大腦那麼,現在的劉謹坤又在做什麼呢?北條時宗永遠也猜想不到,此刻的劉謹坤,正帶着他的八千弟子,星夜向着日本的國都,京都方向疾進!

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隆興攻防戰 (二)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十一章 刀的風采第二百三十四章 潑天大案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胡令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一百十五章 天衛軍的回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五十六章 陳墅血戰 (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占城之叛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陳墅血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三十九章 大宋子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三百零八章 家事難決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三百八十四章 漠北變局 (下)第六十四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六.萬歲,領袖!第四百八十二章 懲辦俘虜第八章 狹天子令諸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廷議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二十一章 殺人妙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遇佛殺佛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新書開始上傳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玉佩之謎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底的隱秘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伐還是西征第七十章 獨家經商權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殺機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鴉和非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
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隆興攻防戰 (二)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十一章 刀的風采第二百三十四章 潑天大案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胡令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一百十五章 天衛軍的回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五十六章 陳墅血戰 (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占城之叛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陳墅血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三十九章 大宋子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三百零八章 家事難決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三百八十四章 漠北變局 (下)第六十四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六.萬歲,領袖!第四百八十二章 懲辦俘虜第八章 狹天子令諸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廷議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二十一章 殺人妙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遇佛殺佛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新書開始上傳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玉佩之謎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底的隱秘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伐還是西征第七十章 獨家經商權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殺機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鴉和非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