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保駕

計議已定,王競堯當即打點人馬,盡起新軍精銳,一路由司徒平一帶一千士兵乘船由水路南下接應,一路由王競堯自帶主力由陸路迎接,他早打定主意要搶先接到。

本來臨安也沒有那麼容易被攻破,當時臨安海路通暢,蒙古人不習水戰,正當伯顏頭疼之機,宋朝降將董文炳卻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

原來當時長江口活躍着一支由漁民組成的水軍,由朱清、張喧率領,不受宋朝管轄。元軍東路軍主帥董文炳認爲可以利用這支力量,便招降了這支海上武裝。朱清、張喧由義軍領袖成爲了可恥的叛徒。

朱清、張喧二人帶領人馬和海船隨元軍南下攻取臨安,增強了元軍海戰能力。東路軍出長江口後沿海商下,十二月逼近錢塘江口,從海道包圍了臨安。至元十二年十二月,元朝三路大軍近逼臨安,隨時準備攻佔臨安。

至元十三年正月,東路軍董文炳一部登陸,抵達鹽官縣,宋守軍投降。董文炳率東路軍與中路伯顏大軍會師,西路軍阿剌罕也率部與中路軍會師,這才迫使臨安投降。

爲了徹底剿滅南宋朝廷的最後力量,伯顏在得到臨安之後,立刻命令朱清、張喧帶着艦船追擊逃亡的宋朝王室成員和大臣。

益王趙正、廣王趙丙和楊淑妃,在駙馬都尉楊鎮的護衛下,僅乘兩條海船倉皇逃竄,身後是僅追不捨的元朝追兵,始終無法擺脫。

這兩條海船航行甚穩,但行進速度不快,比不上朱清、張喧的戰船輕巧快捷,因此雖然先走兩日,但漸漸竟被追近。

“淑妃娘娘,追兵已經近了,最多一個時辰我們就要被追上!”一名宋軍軍官神色慌張地匆匆跑來說道:“這離福建尚有兩日行程,這可如何是好?”

楊淑妃一臉驚恐,了無主張地慌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娘娘不要驚慌,有楊鎮在,必能保住娘娘平安到達福建。”駙馬都尉楊鎮勸慰道,但這時他心裡面也一點底都沒有,若是在岸上他還有些把握,但在這茫茫大海之上,他卻無計可施,思來想去,也只有事危以死以報答朝廷就是了。

“楊都尉,我母子性命就拜託你了。”到了這個時候,親哥哥楊鎮成了楊淑妃唯一的指望,她款款作了一福,含着淚眼說道:“萬望看在你兩個外甥的面上,爲朝廷保留下這點血脈!”

楊鎮心疼如絞,好好的一個大宋朝,就這麼沒了。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娘娘、皇子們,只落得現在悽悽慘慘,悲悲涼涼。自己手頭只有兩百士兵,又都不習水戰,要想護送她們母子衝突出去,當真是在癡人說夢了。

到了中午時分,元軍戰船已經追上,楊鎮立在船尾,已經能夠看清敵將的面孔。

“楊都尉,何苦要跑?”站在船頭的朱清看到大功即將到手,哈哈大笑道:“我們做個商量如何,只要你不再逃跑,獻出楊淑妃和趙正、趙丙,我就在董將軍面前保薦你當個大官如何?元人不善海戰,我兄弟二人在他們面前的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楊鎮聽的怒髮衝冠,拔刀在手罵道:“你這兩個豬狗不如的東西,身爲堂堂漢人,竟然去投靠韃子,將來還有臉去地下面對列祖列宗嗎?我楊鎮今天就算血染海面,也不會讓你們陰謀得逞!”

朱清大怒,正要發作,忽然身邊張推了他下:“哥哥,你看船上那小娘們好生漂亮,看樣子就是那楊淑妃了。”

順着張喧指的方向看去,朱清果然看到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夫人,姿色絕美,一雙眼睛更是勾人魂魄,朱清看得癡了,好半天都沒有緩過神來。

“楊鎮,咱兄弟也不想爲難你,只要你把船上的那個小娘們交給我,我兄弟就任你去哪裡,如何?”朱清本是漁民出身,哪裡懂得什麼軍規,此時整個心裡只有那個女人,什麼追擊重任統統忘得乾乾淨淨。

到了這個時候,楊鎮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他反倒不再生氣,長長嘆了口氣,回身向楊淑妃跪下說道:“臣無能,不能保護娘娘和二位皇子安全。賊寇兇殘,爲保皇室清白,臣死罪,請娘娘和二位皇子投海,臣隨手當自刎血罪!”

楊淑妃看到這個情況,也清楚一旦落到了敵人手中,會遭遇到什麼樣可怕的下場。她微微笑了一下,又想楊鎮作了一福:“大哥,奴先去了,死不足懼,只可恨趙家血脈自此而絕,你我兄妹將來有何面對去見先皇!”

楊鎮一怔,這是楊淑妃自從進宮後第一次稱呼自己爲“大哥”,又眼看着妹妹一手牽着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從從容容走到船邊,就要蹈海殉義,禁不住淚流滿面。

“蒼天,你睜開眼吧,大宋朝亡啦!蒼天,你睜開眼吧!”楊鎮站起來對天大呼,泣不成聲,反手揮刀就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

“且慢!”那最先報信的宋軍軍官大聲叫道:“你們看,那是什麼!”

不遠處,二十餘條海船破浪而來,船上戰鼓擂擂,旌旗招展。楊鎮急忙阻止了就要跳海的楊淑妃母子,揉了揉眼睛,盡力向那看去。

一舟當先的,是幾條快船,但明顯不是戰船,看起來倒更象是海盜的船。船上荷荷大呼的,盡是一些長相威猛的大漢,雖然穿着普通百姓裝束,但看起來卻甚有軍紀。

當中最大的一條船上,站着一員二十來歲的宋將,雖是宋將,但裝扮卻大有不同,身上沒有穿着宋將慣有的沉重盔甲,一身打扮頗是精煉。在他身後,一面大旗迎飄動,上面寫着:

“泉州路都監鋒銳營統制司徒。”

那船上宋將厲聲叫道:“前面來的可是廣王、益王呼?”

楊鎮大喜,叫道:“正是,將軍何人,淑妃娘娘,二位殿下在此,可速來救駕!”

“福建節度使留後承宣使,王競堯大人麾下,泉州路都監、鋒銳營統制、司徒平一在此!”司徒平一大吼道:“娘娘、殿下勿慌,臣奉王大人之命,保駕來了。”

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血性,成熟!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三百零六章 據守行宮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四百零二章 女軍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亂棒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百零五章 殺身成仁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八章 教皇的末日第三十三章 突圍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刺殺 (下)第一百十八章 白蓮教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三十章 軍魂第一百十一章 漢軍必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三百二十七章 記得朕說的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懲辦俘虜第三百七十章 甄師師的苦衷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災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閒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二百三十四章 潑天大案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零六章 據守行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媽的親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一百五十章 決戰
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血性,成熟!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三百零六章 據守行宮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四百零二章 女軍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亂棒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百零五章 殺身成仁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八章 教皇的末日第三十三章 突圍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刺殺 (下)第一百十八章 白蓮教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三十章 軍魂第一百十一章 漢軍必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第三百二十七章 記得朕說的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懲辦俘虜第三百七十章 甄師師的苦衷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災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閒第一百六十八章 設伏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二百三十四章 潑天大案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零六章 據守行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媽的親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一百五十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