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十章 大捷

薛雲的大同軍對李率泰領導的四百雜牌聯軍之間,進行了一場不對稱的戰鬥。

熟悉地形的餘大小姐帶領五百手下迅速迂迴到李率泰的背後,而薛雲指揮接近四倍兵力的射手進行對射,特別是大同明軍有了薛雲、薛六兩個超強射手,李率泰的雜牌聯軍中稍有一點出色表現的韃子射手,一露崢嶸就被薛雲、薛六二人送回老家去了。

李率泰見死傷過半早已沒有了立功得賞的念頭,也不管小半個時辰到了沒到,李率泰招呼了手下一聲回頭就想跑路,卻看見去路已經被明軍斷掉,李率泰只好裹脅手下硬衝餘大小姐的兵陣,餘大小姐手下五百騎士紛紛張弓搭箭貓準敵人,大小姐將手中銀槍一揮羽箭像蝗蟲一樣飛入李率泰的隊伍裡。

在作衝鋒準備的李率泰他們被射的不斷落下馬來,這時候的滿蒙韃子並沒有後來那樣有強大的心裡優勢,最先投降的是蒙古人,其次是遼東漢人,最後連死硬的李率泰也下馬站在一邊不啃聲了,頑固的建州韃子不是被射殺,就是被涌上來的明軍亂刃分屍了。

一場艱苦血腥的戰鬥結束了,李率泰的四百韃子兵剩下了一百三十人,重傷沒有斷氣的都被明軍打掃戰場的士兵補上一刀,餘大小姐領着手下還想去追擊阿巴泰,薛雲趕忙去攔住餘大小姐勸說建州韃子已是窮途末路把*急了要防他狗急跳牆,餘大小姐那裡會不明白這些道理,薛雲來勸她就順路下坡心裡甜甜的再不說追趕一事了。

薛雲與大同羅衛指揮使,樑守備在一起,陸要金過來報告:共計俘虜滿漢韃子一百五十三人,沒有傷員(都已斬首),割首級六百七十七具,繳獲戰馬四百三十九匹,兵器鎧甲旗幟等,輜重物資無數。大同軍費把總部陣亡三百零七人,薛六部陣亡四十八人,薛雲本部陣亡八人,,餘大小姐所部陣亡七人,樑守備部陣亡三人,大同衛指揮使,汪把總沒有人傷亡。

大同衛羅指揮使心裡有些遺憾,來的時候磨磨蹭蹭的又想立功又怕打仗,要知道這般輕鬆一早就快馬加鞭的來了,不過現在薛大人多少也要分些功勞出來,這次算是又立了大功,只是心裡過意不去,下次一定要好好的給薛大人表現一把了。

樑守備心裡卻是十分的痛快,上次和陽門事件自己做得不地道,這次自己一點都沒有猶豫,一路千趕萬趕雖然出力不多,沒有自己這一千人韃子未必會退,所以功力是跑不脫的,希望這次能讓自己升到參將的位子上坐坐。

薛雲對陸要金說:“你去安排一下,死了的騾馬全部拉回城去,過幾天會有大仗告訴士兵們這些食物不能浪費了。”

費把總過來見薛雲說:“那支隊伍的頭領想見你一面,他怕是不行了。”

薛雲來到王魁的身邊時,王魁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所有的話都是二當家紀天恩代敘的。

等紀天恩說完,大掌盤子王魁抓着薛雲的手慢慢的鬆了,王魁腦袋一歪終於過去了,他的一衆手下哭得死去活來,薛雲他們也只好在一旁看着。

大掌盤子王魁的支流寇最後剩下六十九人,還有十幾個人能不能活下來,要看自己的身體扛不扛得住這身傷病了,王魁受傷到最後死去就是想給大同最高的長官說上幾句話,給自己剩下的弟兄們留一條活路。

薛雲聽了紀天恩的敘述心裡也有些發酸,不論王魁他們以前做過什麼,犯了多大的罪,也不論這次同韃子打仗的動機是什麼,他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受害者,畢竟做出了對大明,對廣大的百姓有益的事情,自己就有義務替他們打成心願。

薛雲莊嚴的對那些站着,坐着,躺着的六十九個弟兄行了軍禮,然後對他們說:“以前你們是做什麼的我不管,現在你們同韃子拼命是國戰,是爲大明,爲大明的百姓作了貢獻的,你們願意留在大同軍中我非常歡迎,但是軍中紀律大家要做得到,願意回家或者另投他處我盡力安排,你們的三百顆韃子頭顱我會爲你們上報朝廷,爲你們邀功請賞,給你們八百兒郎正名,大明沒有拋棄自己的孩子,現在送你們去大同城休息。”

二當家紀天恩爲首的六十九個弟兄放聲痛哭,他們也不是天生的壞人,他們也想過正常人的生活,現在他們可以重新回到大明自己的家鄉,他們是高興也是難過,五年了薩爾滸兵敗之後,他們不敢迴歸朝廷落草爲寇,這支隊伍爲了這一天他們付出多少性命啊。

薛雲帶着大隊人馬返回大同城,聽說打了勝仗全城軍民興高采烈,大同監軍張公公、大同趙知府、大同縣李知縣、圖頭領等一衆官員都在迎恩門候着,雙方會面皆大歡喜在全城百姓的歡呼下,薛雲他們被吹吹打打地迎進了總鎮署。

山西總鎮署因爲官員遷往太原,宣府而空着的,御馬監太監張公公監軍來大同就般進了這裡,薛雲知道自己只是暫代就住在以前楊慶的副總兵府裡,以免給人鳩佔鵲巢的嫌疑,當即和各級官員開會商量好上奏皇上,魏公公的摺子。

內容:大同軍在薛雲,監軍張公公,大同知府等集體領導下,打敗了建州虜酋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貝勒,德格類貝勒努爾哈赤第十子帶領六千韃子對對大同的進攻。

在這次戰鬥中立功人員是:御馬監太監張公公,薛雲首功,一等功大同趙知府,薛六,費把總,樑守備,王魁,二等功餘大成,大同衛羅指揮使,張參將,大同縣李知縣,圖頭領,紀天恩,俞土地等,三等功陸要金,陽震雷,汪把總,李小勇,餘四,連總旗,王千總,黃千總等。

戰果如下共計:擊斃愛新覺羅•德格類貝勒努爾哈赤第十子,扈其漢等牛錄五人,生擒李率泰,原爲朝庭撫順遊擊邊將第一位降後金者,投降努爾哈赤,授三等副將,娶阿巴泰之女爲妻的降將李永芳次子。俘虜滿漢韃子一百五十三人,割首級六百七十七具,繳獲戰馬四百三十九匹,打死騾馬七百多匹,兵器鎧甲旗幟等,輜重物資無數。

大同軍陣亡三百七十三人,王魁義勇軍陣亡七百五十四人,王魁,俞土地英勇就義,負傷官兵六百的人,對王魁義勇軍優撫,餘部六十九人請求嘉獎。

其中大同監軍張公公給魏公公上報條陳建議提升的部分內容:餘大成爲大同副總兵,薛六升參將,樑守備升參將,費把總升千總,陸要金升千總,汪把總升千總,陽震雷升千總,紀天恩任把總,李小勇升把總,餘四升把總,連總旗升把總等。

大同監軍張公公立刻派人送奏摺回京稟告皇上,魏公公大同府大捷的消息。

薛雲認定建州,蒙古不日來犯也發佈命令:即日張參將,餘大成部退守大同城外圍,大同知府趙大人,大同縣知縣李大人,通知各州縣軍民堅壁清野全部進城,條件不允許可以遠離大同府戰爭過後再返回家鄉。大同衛指揮使配合大同知府的任務,同時徵調衛所兵進城協防。大同城大宗物資實行軍事徵用按價支付,從即刻起大同城物資人員不能隨意出城。

薛雲明確大同城防衛:北門餘家,東門樑守備東關守將汪千總,南門黃千總圖頭領監軍,西門王千總,費千總部傷亡太重協防休整,薛六爲騎兵機動力量,陸要金領中軍,李小勇,餘四,連把總,紀天恩步兵營。張參將爲後備隊,大同衛羅指揮使協防。

薛雲,監軍張公公,大同趙知府等集體決定對這次同建州韃子作戰的大同官兵先行優撫:陣亡白銀一百兩,負傷叄十兩至五十兩,王魁義勇軍享受大同軍同等待遇,參戰官兵嘉獎白銀十兩,建州韃子首級五十兩一個,其餘韃子減半,建州韃子頭目按級加官加賞。

薛雲離開大同監軍張公公的總鎮署,回到自己的副總兵府裡立刻去請「徐記綢莊」的王先生和成掌櫃二人來。

布木布泰兩姐妹進了薛雲這裡就被關起來了,薛雲安排了一個郎中去給哈日珠拉看病,叫來陸要金要他挑選幾個薛莊親信,做在軍中選老成的人大約五十人備用。

王先生和成掌櫃來見薛雲,薛雲告訴他二人大同即將爆發戰爭,讓他們立刻離開大同城儘快趕回北京城去,王先生和成掌櫃貨早已賣給大同府姜家姜家主兩家還建立了往來關係,回程的貨物早已準備齊當,就差給薛雲打招呼,現在薛雲讓他們回去正合自己心意,雙方交換了一些話題,就告退出去拿着薛雲託付的家書準備回家了。

第二天大同城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戰備工作,薛雲將挑選來的五十多人,分成大小不等的五個小組,,分別安排在副總兵府裡幾個幽靜的小院,各組單獨處理火藥,硫黃,木炭,火藥燃芯,包裝五處,幾個薛莊親信負責混合藥物。

薛雲同紀天恩談話,紀天恩明確表示希望留在大同軍中效力,薛雲也認爲紀天恩本質不算壞,應該是可以挽救的人,其他的人暫時也沒有好的去路,就在大同城吃糧當兵,薛雲將李小勇,餘四,連把總,紀天恩四人每人兵力擴大到五百人左右。

第三天張參將的隊伍到達清遠門外,就在城外安營紮寨,同城內成爲掎角之勢。而餘大成部沒有返回大同城的跡象,薛雲不得不再次派人去催,又派人去通知餘大小姐希望他父親以大局爲重,儘快返回大同城參加防守。

第四天終於有支蒙古騎兵進入了大同府的東北面,餘大小姐的父親餘大成參將這纔像搬家一樣,領着大隊人馬出現在大同府北門,薛雲在玄東門看着餘大成的大車,小挑,揹包,拖物的逃難隊伍是又生氣又好笑,搞得一起在城樓上等候的餘大小姐十分的不好意思,在一旁背對着薛雲勾着個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六百二十六章 刺殺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章 穩起風起雲涌_第五百四十三章 炸門正文_第七十二章 參將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章 開價八百四十章 計敗鄭芝龍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章 勾連六百二十八章 左府七百八十六章 薛燭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令牌正文_第一章 入世第六百零三章 小妹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章 飛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兵六百八十八章 “救兵”七百二十五章 善事七百九十六章 張家寨第五百七十九章 “過江”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所城正文_第四百零五章 撤離七百零四章 相抱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章 火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婚事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一章 拜望正文_第四百零二章 佔領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章 財產風起雲涌_第四百七十九章 聚集風起雲涌_第五百三十九章 助戰風起雲涌_第五百一十四章 效忠正文_第三百七十章 杏山七百六十章 挫骨成灰風起雲涌_第五百零七章 築城風起雲涌_第四百五十二章 棋會八百三十六章 高平蠻洞六百七十四章 挖寶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章 酋女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章 警告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章 懲奸六百九十三章 約戰正文_第五十八章 逃逸七百一十四章 交換條件正文_第三十九章 對抗七百一十九章 避難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死正文_第八十六章 猜忌七百五十章 糧價七百零七章 買軍器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昌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八章 焚燬六百七十四章 挖寶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章 說情七百零五章 說客六百七十五章 掘墳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二章 麗雅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章 止殺風起雲涌_第五百四十六章 搬兵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章 廷議風起雲涌_第五百三十三章 潘撫八百四十三章 旅順大戰七百四十二章 射薛博六百六十六章 三人行七百九十六章 張家寨正文_第十二章 薛莊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 情定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章 追擊八百一十三章 雙方退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口角正文_第四十五章 三郎正文_第九章 禍起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 和親風起雲涌_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奸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章 賭命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 和親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回府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章 升帳七百八十六章 薛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章 吳府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勇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甸風起雲涌_第五百七十五章 談判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擊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章 少主八百四十八章 捷兵濟南城正文_第三十四章 三關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 講數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章 滅堡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章 行刑第六百二十二章 沐浴正文_第四百零八章 埋伏七百九十一章 庫倫城合兵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章 野宴八百二十九章 林丹汗兵敗六百二十七章 地道七百一十四章 交換條件正文_第三百零五章 對陣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章 米鋪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七章 夜遊七百七十五章 分離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章 宗族風起雲涌_第五百二十八章 建國
第六百二十六章 刺殺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章 穩起風起雲涌_第五百四十三章 炸門正文_第七十二章 參將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章 開價八百四十章 計敗鄭芝龍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章 勾連六百二十八章 左府七百八十六章 薛燭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令牌正文_第一章 入世第六百零三章 小妹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章 飛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兵六百八十八章 “救兵”七百二十五章 善事七百九十六章 張家寨第五百七十九章 “過江”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所城正文_第四百零五章 撤離七百零四章 相抱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章 火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婚事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一章 拜望正文_第四百零二章 佔領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章 財產風起雲涌_第四百七十九章 聚集風起雲涌_第五百三十九章 助戰風起雲涌_第五百一十四章 效忠正文_第三百七十章 杏山七百六十章 挫骨成灰風起雲涌_第五百零七章 築城風起雲涌_第四百五十二章 棋會八百三十六章 高平蠻洞六百七十四章 挖寶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章 酋女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章 警告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章 懲奸六百九十三章 約戰正文_第五十八章 逃逸七百一十四章 交換條件正文_第三十九章 對抗七百一十九章 避難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死正文_第八十六章 猜忌七百五十章 糧價七百零七章 買軍器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昌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八章 焚燬六百七十四章 挖寶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章 說情七百零五章 說客六百七十五章 掘墳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二章 麗雅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章 止殺風起雲涌_第五百四十六章 搬兵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章 廷議風起雲涌_第五百三十三章 潘撫八百四十三章 旅順大戰七百四十二章 射薛博六百六十六章 三人行七百九十六章 張家寨正文_第十二章 薛莊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 情定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章 追擊八百一十三章 雙方退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口角正文_第四十五章 三郎正文_第九章 禍起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 和親風起雲涌_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奸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章 賭命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 和親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回府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章 升帳七百八十六章 薛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章 吳府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勇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甸風起雲涌_第五百七十五章 談判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擊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章 少主八百四十八章 捷兵濟南城正文_第三十四章 三關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 講數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章 滅堡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章 行刑第六百二十二章 沐浴正文_第四百零八章 埋伏七百九十一章 庫倫城合兵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章 野宴八百二十九章 林丹汗兵敗六百二十七章 地道七百一十四章 交換條件正文_第三百零五章 對陣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章 米鋪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七章 夜遊七百七十五章 分離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章 宗族風起雲涌_第五百二十八章 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