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觀潮拋劍

世子殿下一行人歸途稍稍作了轉折,來到廣陵江。

正值八月十八大潮,觀潮遊客來自天南地北,盛況空前,春秋大定以後,再無先前國界割裂,士子負笈遊學與遊俠帶劍闖蕩都愈發暢通無阻,順帶着探幽賞景也都風靡愈濃,廣陵大潮與峨嵋金頂佛光和武當朝大頂並稱當世三大奇觀。大燕磯是一線潮最佳觀景點,冠絕天下,今日更有廣陵水師檢閱,藩王趙毅會親臨壓陣。廣陵鉅富與達官顯貴都拖家帶口前來觀潮,與庶族寒士市井百姓相比,前者人數雖少,卻自然而然佔據十之七八的上好觀景位置,擺下几案牀榻,放滿美酒佳餚瓜果,邀請世代交好的清流名士,一同談笑風生指點江山。

當潮水涌入喇叭口海灣,會有一條隸屬廣陵水師的艨衝帶領潮頭而入,兩岸綿延十里,皆是車馬華裳,大燕磯檢閱臺上由廣陵王趙毅一聲令下,當依稀可見小舟與潮頭前來,擂鼓震天,潮水與鼓聲一同生生不息,百姓便可見到霧濛濛江面有一白線自東向西而移,白虹橫江,潮頭也隨着推進漸次拔高,抵達大燕磯附近,最高可到四丈,鋪天蓋地。

世子殿下來得略晚了,江畔適宜觀潮的地點早已扎滿帳篷或者擺滿桌案,而聽到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已經可以猜測到那艘弄潮艨艟馬上就要臨近,只得棄了馬車,讓舒羞與楊青風留在原地看守,不過分離前世子殿下笑着提醒兩位扈從不妨坐在車頂觀景。青鳥手中提有一隻小壇,腰間懸了那柄呂錢塘遺物赤霞劍,徐鳳年走在最前,慕容梧竹身子骨嬌弱,被他牽着,以她那隨波逐流的性子,指不定被衝散了都沒臉皮喊出聲求救。

慕容桐皇靠右側,一些個最喜歡湊熱鬧好揩油的登徒子纔要動手,就被慕容桐皇一巴掌扇過去,或者撩腿狠踹,出手動腳毫不含糊,吃悶虧的浪蕩潑皮大多想立馬從這小娘子身上討回便宜,只不過見到爲首徐鳳年的錦衣狐裘,立即懨了氣勢,訕訕然縮手,另尋目標,揀幾顆軟柿子下手,反正觀潮人海中,多得是欺負後悶不吭聲的小家碧,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在竹海被擄來的陳漁與裴南葦一樣,頭戴有遮掩密實的帷帽,身段妖嬈,猶勝雌雄莫辨的慕容姐弟,不過這兩位位列胭脂榜的大尤物都緊緊跟在世子殿下身後,右有慕容桐皇一路耳光啪啪,左有女婢青鳥拿劍鞘清掃障礙,沒誰能夠近身,羊皮裘老頭兒負責殿後,沒他什麼事情,很多時候眼光都丟在那陳姓女子身上,準確來說是小腰上,老劍神百年閱歷,仍是不得不承認徐小子挑女人的眼光,可比武道上的攀登還要出彩,這一點饒是李淳罡都不服氣不行,老劍神這段時日忙着欣賞裴南葦的屁股,舒羞的胸脯,慕容姐弟的並蒂蓮,大飽眼福,但看得最多的,還是那姓陳的陌生女子,尤其是她的細軟腰肢,嘖嘖,當真是讓觀者悚然動神,女子風情如何,看靈氣,觀其眼眸,看風情,還得看那承上啓下的腰肢呀,姍姍而行,小腰搖擺幅度太大,則妖豔俗媚,可若是太小,又略顯小家子氣,這便是舊話所謂女子腰上有江山的出處。

但這陳漁美是絕美,老劍神秀色可餐之餘,卻有一絲疑慮,她出現的時機地點都太巧,被徐小子擄搶後表現得則過於平靜,已經超出大家閨秀處事不驚的範疇,觀察氣機,這名渾身上下透着玄機的絕色並非習武之人,畢竟天底下能有幾個抱朴歸真的老狗趙宣素?試問她的憑仗到底何在?羊皮裘李老頭眯了眯眼,一行人好不容易衝出人海,再往前便是廣陵豪族霸佔的江畔,有許多虎背熊腰的健碩僕役環胸站立,威懾百姓,一些個大門閥子弟,聘請了諸多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幕賓客卿,佩劍懸刀,孔武有力,有模有樣,兩片區域,涇渭分明,這與報國寺曲水流觴名士不屑與凡夫俗子同席而坐,極爲相似。

徐鳳年約莫是沾了身邊佳人美眷的光,以他爲中心,附近形成一圈真空,到了這裡,不需要踮起腳跟去觀潮,李老頭負手而立,眺望江面上迅如奔雷的一線潮,神情蕭索,當年一人一劍睥睨天下,在廣陵江上御劍踏潮頭而行,何等意氣風發,如今年邁,御劍愈發純熟,卻半點想要去木秀於林的心情都欠奉。

這位如今只喜歡閒來扣腳的老頭並不清楚當年他作此壯舉後,引來無數江湖豪俠陸續在廣陵江上展露崢嶸的風潮,有力士扛千斤大鼎怒砸潮頭,有劍俠泛舟對抗潮水,還有膂力驚人的神箭手連珠迭發,與大潮相撞,激盪起千層浪,當年呂錢塘成名前在江畔結茅練劍十餘年,不正是仰慕劍神李淳罡青衫仗劍走江湖的丰姿嗎?可惜趙毅入主舊西楚疆土後,廣陵水師龍盤虎踞於此,哪有嫌命長的江湖人士敢來擺弄高手架子,廣陵水師不論規模還是戰力,在王朝水師中都穩居第一,遠非青州水師那類繡花枕頭可以相提並論,一旦開戰,估計給廣陵塞牙縫都不夠。每年檢閱,除了大藩王趙毅在大燕磯上俯瞰衆生,最出風頭的一定要數那象徵廣陵水師的弄潮兒,獨自一人駕艨艟過江。

此刻兩岸衆人望去,艨艟鉅艦一毛輕。

一名青年將軍按劍而立,甲冑鮮明,英姿颯爽,引來無數小娘閨秀們心神搖曳。

南方士子成林,蔚爲壯觀,去逛任何一座寺廟道觀,放眼望去,滿壁滿牆皆是詩詞書法,便是一些漏風漏雨的寒磣客棧,都可見着各種懷才不遇的羈旅文章,因此她們實在看太多聽太多同齡士子的文采斐然,眼下那位,論文,尚未及冠便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且寫得一手絕妙草書,號稱一筆書,紙上不管十字百字,從來都是一筆寫就,毫無雕飾。論武,曾經在校場上贏下廣陵王府的一位劍術大客卿,此人文韜武略,俱是一等風流,無疑是廣陵當之無愧的頭號俊彥,連跋扈的廣陵世子都心甘情願與之結拜兄弟,並尊其爲兄長。

當艨艟駛過,許多準備好的篝火蘆花的遊人都使勁甩入廣陵江,向廣陵龍王祈福,這些人清一色是地方豪族或者外地門閥的男男女女,尋常百姓撐死了帶上一束蘆花,大多數離江畔有些距離,哪裡有膽量丟擲篝火,萬一氣力不足,沒丟入廣陵江,而是砸在豪奢子孫們的帳篷几案上,少不了一頓結實的毒打,這不一些壯着膽子扔蘆花的庶民,惹來禍事,來不及逃竄便被兇僕惡奴逮住,掀翻在地,一頓拳打腳踢,還不敢出聲,只能鼻青臉腫爬回人堆。徐鳳年本就是王朝裡罵名最拔尖的大紈絝,見怪不怪,也沒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心腸,兩耳不聞不平事,只是抿起涼薄嘴脣,裹着一襲如雪裘子安靜前行,他眼前有兩堆杯觥交錯的世族門第,有幾個健碩僕役上前阻擋去路,被青鳥一言不發拿劍鞘拍飛,在空中旋轉了兩圈才墜地,當場暈厥。

徐鳳年不理睬幾名廣陵世家子的呱噪,走到江畔,恰好一線潮涌過,從青鳥手中接過罈子與赤霞大劍,先將裝有呂錢塘骨灰的罈子丟入江水,一劍擲出,擊中小壇,骨灰灑落於江水潮水。

對於呂錢塘的陣亡,徐鳳年談不上如何悲慟,只不過既然應承下那名東越劍客的遺願,總要按約完成才行,徐鳳年拍了拍手,蹲下身,望着滾滾前奔的潮頭,輕聲道:“都說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難怪你臨死要破口大罵。”

徐鳳年站起身,發現陳漁望向艨艟戰艦上的男子背影,有帷帽遮擋,看不清她臉色,但給人感覺有些異樣。

徐鳳年斜瞥了一眼那幾個還在喋喋不休的廣陵貴族子弟,等他們下意識驚嚇閉嘴後,才轉頭對這個沉默寡言的女子打趣笑道:“怎的,你相好?”

她淡然搖頭道:“他曾提及書法與劍術相通之處,見解獨到。草書留白少而神疏,空白多而神密,筆勢開合聚散,放在劍術上,假若瑰麗雄奇,不如……”

徐鳳年很沒風度地打斷:“紙上談兵,無趣得緊。”

陳漁不再說話,一笑置之。

對牛彈琴。

徐鳳年雖說度量小,心眼窄,不過還剩下點自知之明,自嘲道:“咱們啊,的確是道不同不相爲謀,陳漁,既然都已經是一家人,你不妨明說了,可曾有心上人。”

陳漁平靜問道:“如果有,你是不是就宰了他?”

聽到從美人嘴裡說出一個殺氣-淋漓的宰字,別有韻味,徐鳳年大言不慚地哈哈笑道:“你這性子我喜歡,做弟媳婦正好。”

陳漁望向大燕磯,那裡有個一身蟒袍幾乎被撐破的臃腫男子,她沒來由嘆了口氣。

徐鳳年笑眯眯問道:“別嚇唬我,你跟廣陵王趙毅都牽連?”

陳漁臉色如常,沒有作聲。

徐鳳年雙手插入袖口,輕聲道:“走了,回北涼。”

陳漁沒有挪動,猶豫了一下,道:“有人要我去京城,你攔不下的。”

徐鳳年停下腳步,一臉玩味道:“誰這麼蛤蟆亂張嘴,動不動就要吞天吐地的?”

陳漁盯着世子殿下的臉龐,沒有任何玩笑意味。

徐鳳年臉色古怪起來。

陳漁神彎腰拾起一束地上的蘆花,丟入廣陵江,說道:“我三歲時便被龍虎山與欽天監一同算了命格,屬月桂入廟格。”

一直冷眼旁觀的羊皮裘老頭沒好氣道:“不是當皇后就是當貴妃的好命。”

徐鳳年哦了一聲,沒有下文。

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95章 各懷心思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15章 山上有個騎牛的第60章 笑話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23章 一刺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153章 權衡番外第五章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55章 抔土第120章 酣暢第155章 一個字第123章 退路第122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67章 聚散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七)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10章 問答第67章 笑死了第55章 坐看雲起第311章 各取頭顱第164章 與曹長卿坐地論江山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59章 封侯虎第84章 大王第146章 山中無虎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144章 銅錢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59章 就在那裡!第205章 碗裡來碗裡去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19章 練刀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137章 蟒吞龍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181章 西北狼第135章 拋過河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2章 上下清涼山第144章 銅錢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92章 慢慢來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265章 俠客行(中)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20章 垂死一劍第131章 死戰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58章 惡讖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76章 巷中互殺第152章 上桌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33章 說到做到第4章 面首三百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331章 以一換五百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99章 大王巡山
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95章 各懷心思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15章 山上有個騎牛的第60章 笑話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23章 一刺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153章 權衡番外第五章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55章 抔土第120章 酣暢第155章 一個字第123章 退路第122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67章 聚散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七)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10章 問答第67章 笑死了第55章 坐看雲起第311章 各取頭顱第164章 與曹長卿坐地論江山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59章 封侯虎第84章 大王第146章 山中無虎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144章 銅錢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59章 就在那裡!第205章 碗裡來碗裡去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19章 練刀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137章 蟒吞龍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181章 西北狼第135章 拋過河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2章 上下清涼山第144章 銅錢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92章 慢慢來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265章 俠客行(中)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20章 垂死一劍第131章 死戰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58章 惡讖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76章 巷中互殺第152章 上桌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33章 說到做到第4章 面首三百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331章 以一換五百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99章 大王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