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換刀換馬

暮色中的葫蘆口東端戰場,黃沙漸停又漸起,噹一聲號角響起,兩軍默契地停下殺伐,等待下最後一場戰事。

一名長了張娃娃臉的年輕龍象騎兵哇了一聲哭出來,擡頭對身邊一位並肩作戰的熟悉校尉哽咽道:“小跳蚤死了。”

一身甲冑支離破碎的校尉艱難咧嘴,不知是哭是笑,也不知如何安慰這名麾下士卒。這孩子祖上幾代都是北涼邊境牧人,打小就馬術精湛,入伍時,別的新人還得每天給戰馬摔上十次八次的,他倒是連鑽馬腹都能耍出來了,當時校尉就在場親眼看着,滿堂喝彩,二話不說就拎進了龍象軍,左挑右挑,跟挑媳婦一般用心,好不容易挑中了一匹才從纖離牧場投入軍中的戰馬,半生不熟,不起眼,唯獨給這孩子相中,後來證明這匹馬真是匹好馬,腳力極好,爆發力也足,可貴之處在於衝鋒時願意與馬隊齊頭並進,因爲這匹馬性子跳脫,熟悉戰陣的閒暇時,喜歡在孩子身邊竄跳,就有了個小跳蚤的暱稱,那孩子恨不得睡覺都去馬廄,萬一心愛戰馬得了小疾小病,給戰陣演練中木矛捅腫半張臉也只會傻樂呵的孩子心疼得只會哭,真是比將來娶進家門的媳婦還要上心了。這場戰事,這孩子不耐,光是被他看見的殺敵人數就有兩,也是最後一批從馬背下來步戰的龍象騎兵,不知多少敵騎的戰馬給這小子拿刀劃破了肚腸砍斷了馬腿,校尉知道這股子伶俐勁頭是殊爲難得的天賦,許多百戰老卒都未必有這份本事。

校尉瞥了眼孩子的下巴,鬍子都還青澀着,校尉本想着再過一兩年就給這孩子破例當個媒人,把侄女交到他手上,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才十九歲不到的小娃兒,連女人的滋味都沒嚐到過,今天死在這裡,真是可惜了。

拍了拍孩子肩頭,輕聲道:“到了下邊,跟兄弟們比一比誰殺得多。咱們如果死得早,指不定還能在黃泉路上追上他們。死得晚,就多殺幾個蠻子。”

娃娃臉騎兵抹去淚水,笑着點點頭。

校尉瞥了一眼遠處的黑衣少年,由衷崇敬。不知哪兒冒出的一股江湖頂尖高手,拿命去纏鬥不休,五六名三尺青峰竟能生出劍氣的劍客,四十幾個刀槍不入的巨漢,好在都給小將軍殺雞屠狗般收拾得一乾二淨,敵軍歹毒處還不止於此,先是一名打不死的青衫老先生跟小將軍對毆了半天,後邊又在騎兵中鬼祟藏了一名年輕劍客,裝孫子裝了許久,不料一劍竟然刺透了小將軍的右邊胸口,陰險一劍之後,便不見蹤跡,徹底撤出戰場。

校尉是老兵油子了,說完全不怕死那是自欺欺人,他這般官職和閱歷的傢伙,早過了年少熱血的年齡,再說還有拖家帶口,無緣無故讓他坦然赴死,校尉腦袋又沒有被驢踢了!只不過能進入北涼戰力名列前茅的龍象軍,左右官帽子大小相當的袍澤們比起許多其他北涼將領,都要勇悍和善戰,彎彎腸子不多,帶出來的士卒,也要相對一根筋。對龍象軍上上下下而言,只要各自上頭敢衝敢死,他們就敢戰,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怕死就不進龍象軍了。校尉也是從小卒子當起,誰沒有從老卒嘴中聽過那些蕩氣迴腸春秋戰事?褚祿山一千輕騎開蜀道,妃子墳一萬六千騎死戰至最後一人,陳芝豹西壘壁一戰平天下,襄樊攻守戰,太多了。校尉知道葫蘆口一役後,也必定會有熟人與人說起,提及自己名字,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些言語與撫卹銀兩一起傳回家鄉,也算對得起那些兒時跪拜過的祠堂牌位,以後自家孩子長大後,也能直起腰桿做人。

披紅甲的董卓軍只餘下不足六百殘兵,支撐着他們誓死不退,是身後那支由將軍親率的兩千遊騎,以及擅自後撤者立斬的董家軍法。當回首望去,一股鮮紅洪流涌來,一杆大旗尤爲鮮明,這些精疲力竭到一坐下就可以大睡三天的董家騎兵都如釋重負,繼而感到有些荒涼,所向披靡的董家精騎,六千對陣四千,竟然輸了。腳邊都是昔日袍澤的死屍,跟北涼人的屍體雜亂疊加,許多次步戰廝殺,踩入粘稠血水中,每次擡腳比起踩在砂礫中還要吃力,許多甲士就是一不留神跌倒,就給對手劈砍而死,大戰之酷烈,早已不知是死在北涼刀還是自家莽刀之下了。

因爲北莽少有險地可供依據,北莽軍鎮佈局一直呈現出進攻態勢,無形中就讓絕大多數北莽軍誤認爲那北涼軍,什麼三十萬鐵騎雄甲天下不過是陳芝麻爛穀子的舊賬了,春秋八**力參差不齊,如何能跟北莽相提並論?因此提起偏居一隅的北涼軍,再保守的校尉將領,也只是以爲涼莽兩軍戰力持平,北莽的問題不在於吃不掉北涼,而在於何時南下踏平。董家騎兵是公認能與拓跋菩薩十八萬親軍位於一線的精銳勁旅,尤其是董家騎兵擅長回馬槍,幾次規模在兩萬左右的東線激烈戰事,董家騎兵能夠保證一撤百里而不散,這趟救援茂隆軍鎮,聽聞對手只有孤軍深入的四千騎兵,誰不視作唾手可得的大軍功?

一名董家騎兵長呼出一口氣,扶了扶頭盔,低頭看去,想起那首不知何時在軍中盛傳的歌謠,董家兒郎馬上刀馬上矛,死馬背死馬旁。家中小娘莫要哭斷腸,家中小兒再做董家郎。

兩軍六百對九百,已經無戰馬可騎乘,只是以步戰結陣對峙。

黑衣少年被穿胸了一劍,刺客一擊得手便撤,連劍都不收回。他隨後與宮樸整場酣戰都未曾拔去那柄劍,提兵山副山主早已經是筋脈寸斷,成了一具無骨屍體,少年摸了摸變成一頭通體赤紅的黑虎,四下張望,從腳邊一名戰死騎兵腹部抽出一柄刀,騎兵是龍象騎兵,刀竟然是北涼刀,可見這一場血戰亂到了何種地步。徐龍象一刀斬去宮樸腦袋,彎腰撿起,攥着頭髮拎在手上,然後高高提起,九百龍象軍頓時一齊嘶吼震天:“死戰!”

一名校尉見許多騎卒手中都握有北莽刀,沉聲道:“換刀!”

沒有一匹戰馬,只有九百柄北涼刀。

六百董卓騎兵也同時換刀。

董卓不是那張喜歡親自衝鋒陷陣的將領,但這葫蘆口一戰,打到這個份上,他不得不戰,心中也想着要親手砍死幾十號龍象騎兵。南朝不管如何唾棄這個死胖子的人品,但都不敢否認董卓的帥才,大將軍柳珪甚至將這個時不時頂嘴犯倔的後生拔高到顧劍棠陳芝豹那個高度,認爲董卓在北莽和離陽王朝那一場註定要波瀾雄闊的戰爭中繼續崛起,成爲繼拓跋菩薩後北莽的又一位軍事柱石。董卓手持綠泉槍,一騎當先而衝。他死死盯住那個逐漸強弩之末的囊中物,人屠次子徐龍象。

世人皆知董胖子貪生怕死,但這並不意味着董卓戰力平平。提兵山這次爲了他這個女婿,是付出了血本,蓬萊扛鼎奴拿出了大半,客卿出了三分之一,甚至連被譽爲北莽金剛第一的宮樸老爺子都搬動出山,這樣一支死士隊伍,竟然都沒能累死黑衣少年,何況還有一名朱魍首席殺手助陣,董卓不得不服氣,換成任何一名指玄境界,都要乖乖死上兩次還不止,董卓早知道這樣就是抱着老丈人的大腿,撒潑打滾也要求着老丈人親自出馬。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董卓也不是那種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他的底線是願意再拿一千遊騎性命去活活堆死那個徐龍象。

屍橫遍野,會阻滯騎兵攻速。

六百董卓步戰騎卒只是拖住九百龍象軍,並不戀戰,當兩千騎兵臨近,迅速向兩側奔離戰場,騰挪出一片衝鋒空間。

兩千遊騎如洪水沖刷過九百座礁石。

類似中原農耕的秋收割稻穀。

這種蠻橫無理的以逸待勞,取得了情理之中的巨大戰果。

一個回合就斬殺龍象軍將近兩百人,己方僅損失八十騎。

董卓一杆綠泉槍,輕而易舉挑死掃傷了十幾名疲憊至極的步戰騎兵。

陣亡八十中半數是被黑衣少年連人帶馬撕碎。

穿透整個步戰陣型,董卓調轉馬頭,望着那個千瘡百孔仍是屹立不倒的礁石羣,以董卓的冷酷無情,仍是浮現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將來自家六萬董家兒郎,就要跟這樣的北涼軍旅直面交鋒嗎?就算最終成爲南朝廟堂唯一的權臣,又能剩下多少?董家軍是他費盡心血用十年時間培養出來的嫡系,死一個就少一個,空缺極難填充,所謂的轉戰千里以戰養戰,跟東線顧劍棠交戰,他還有這個信心,跟北涼鐵騎過招,董卓信心不大。

董卓展開第二撥衝鋒,除此之外,還撥出數百騎擔當起迂迴遊獵之責,不給那龍象軍殘部任何喘息機會。

娃娃臉騎卒瞥了眼身旁連殺兩騎後被一名北蠻子用矛穿透的熟悉校尉,沒有什麼哀傷表情,握緊了手中北涼刀。

小跳蚤死了,總愛說葷話的老伍長死了,如今校尉也死了。

都死了。

怎麼都該輪到自己了。

他咧嘴笑了笑。

第二撥衝鋒過後,六百龍象軍又戰死三百人。

當董卓準備徹底解決掉這羣冥頑不化的北涼士卒時,竟然不是他們率先展開衝鋒,而是黑衣少年開始朝他奔來。

是要拿命拖延時間嗎?

董卓眯起眼,上下牙齒互敲,

離谷軍鎮此時不出意外已經趕來清理戰場了。

葫蘆口黃沙驟起。

天地間只見白馬白甲。

董卓狠狠吐了口唾沫,瞪眼罵娘道:“我操-你黃宋濮柳珪楊元贊這些老不死的祖宗十八代,拐騙老子來跟大雪龍騎軍死磕!”

董卓毫不猶豫吼道:“伍長起,下馬,換馬給步戰兄弟。撤!”

白甲銀槍的將軍趕至戰場,望了一眼兩千董卓軍,沒有追擊。

走到胸口插有一劍的黑衣少年身前,恭聲道:“末將袁左宗見過將軍。”

少年只是歪了歪腦袋,問道:“我哥呢?”()

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79章 北涼添槍第89章 小娘子入懷來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37章 老牛嫩草第99章 大醮大潮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185章 錦囊第308章 野花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372章 子曰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94章 一樁買賣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364章 解籤第126章 雷聲第122章 輸贏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4章 舊賬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106章 疼第379章 天下共分徐家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32章 過河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66章 當賞不當賞第153章 權衡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11章 天無雪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05章 互殺第72章 無名詩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120章 酣暢番外第六章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150章 神仙打架第129章 怎麼殺一品高手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152章 上桌第132章 過河第324章 滿院蓮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83章 這麼高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413章 謫仙如雨落第222章 北涼四戰(四)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11章 天無雪第32章 扛起天地第183章 劍仙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第105章 互殺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117章 風水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62章 師徒和師徒第263章 大江南大江北第93章 可敢一戰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45章 雪中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27章 魔頭第124章 她在笑第130章 八叉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370章 頭籤第112章 刀出鞘第8章 搶人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3章 帝王相逢風雪中第8章 東魁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274章 守歲
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79章 北涼添槍第89章 小娘子入懷來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37章 老牛嫩草第99章 大醮大潮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185章 錦囊第308章 野花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372章 子曰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94章 一樁買賣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364章 解籤第126章 雷聲第122章 輸贏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4章 舊賬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106章 疼第379章 天下共分徐家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32章 過河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66章 當賞不當賞第153章 權衡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11章 天無雪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05章 互殺第72章 無名詩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120章 酣暢番外第六章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150章 神仙打架第129章 怎麼殺一品高手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152章 上桌第132章 過河第324章 滿院蓮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83章 這麼高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413章 謫仙如雨落第222章 北涼四戰(四)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11章 天無雪第32章 扛起天地第183章 劍仙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第105章 互殺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117章 風水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62章 師徒和師徒第263章 大江南大江北第93章 可敢一戰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45章 雪中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27章 魔頭第124章 她在笑第130章 八叉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370章 頭籤第112章 刀出鞘第8章 搶人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3章 帝王相逢風雪中第8章 東魁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274章 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