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下大亂

陵州南境的肥壽城是離陽漕運的西北終點,青州的襄樊則位於這條帝國補給線的中樞,因此朝廷要精準拿捏住北涼的七寸,就必須要有靖安王趙珣的配合,就目前而言,擔任中書省左僕射的坦坦翁很滿意襄樊方面的動作,爲此跟朝廷討要了一份破例擢升,同樣也是不合規矩的授銜,把靖安王府幕後的陸詡大大方方請到了臺前,賜翰林講學,即尋常百姓所謂的大黃門郎,並且特准其不用去京城赴任當差。先前北涼陳錫亮曾暫居肥壽城,跟朝廷漕運副使顧大城拖磨了足足一旬的光景,機關算盡,都沒能讓這位副使大人有絲毫的鬆口。拂曉時分,一輛簡易馬車由北門駛入肥壽城,在南城的山海碼頭停下,從馬車上走下三名年齡懸殊的男子,兩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一位相貌清癯的青衫老者,三人站在空落落不見幾艘糧船的冷清碼頭,身材矮小的年輕人腰間佩了柄涼刀,用腳踹了踹一根拴船木樁,眼睛瞄向那座漕糧轉運副使所在的臨時官邸,跟身邊滿頭灰白的年輕公子哥沒好氣說道:“顧大城跟他老爹顧騅號稱河上大小顧貔貅,顧騅當年認了如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師父做義父,父子得以先後擔任漕糧轉運使,據說賺到的銀子都能把一個丙字號糧倉填滿,不過顧大城這傢伙貪歸貪,如今朝廷有桓老頭親自盯着他的錢袋子,膽子再肥,也不敢要北涼的一顆銅錢。要我看,這本就是個死局,還不如干脆宰了姓顧的,以後來幾個轉運使就殺幾個,殺得離陽那邊沒人敢來觸黴頭,到時候咱們北涼自個兒大搖大擺私營漕糧,從肥壽城到襄樊城這一段漕運,大小十六渠,糧倉不下五十座,總有地方豪橫敢跟北涼做買賣的,退一步說,實在不行,咱們就搶嘛,清涼山養了那麼多江湖鷹犬,總不能常年光吃飯不出工,天底下沒這樣的好事。”

可惜微服私訪的北涼王跟墨門巨匠楊光鬥就沒有附和他半個字,僅是沿着山海碼頭的青石地板緩緩散步,走向不遠處的轉運使官邸。官邸建立已經有些年月,加上少有修葺,相較城內的郡守府邸,就愈發顯得破敗不堪。這也怪不得顧家父子不去裝點門面,實在是稍有僭越,就給朝廷言官說成勾結北涼中飽私囊,那還不得往死裡彈劾,就京城裡算有大宦官撐腰也不頂用,在這種事情上誰說情誰找死。轉運使府邸外圍有柵欄,十幾名披甲士卒都有點風聲鶴唳的感覺,眼神畏縮。一些個出生當地的頑劣稚童往柵欄裡頭不斷扔石子,也沒有任何一名甲士膽敢聲張,實在無聊,就只好苦中作樂,趁着官老爺不在場,用鐵矛去挑落石子,讓那幫本就玩心很重的孩童更是樂此不疲,四處找石子往裡丟擲。徐鳳年站在離柵欄幾丈外的地方,輕聲說道:“朝廷在漕運一事上刁難北涼,也不全是試探我的底線,實在是西楚復國在即,到時候各地勤王之師雖說不敢獅子大開口,可總得保證他們能填飽肚子,弓弩一響,那就是黃金萬兩,打仗,說到底還是比拼家底,否則一沒錢二沒糧,顧劍棠就算空有幾十萬大軍乾瞪眼,也熬不過有孫希濟在內運籌帷幄、曹長卿在外統兵征戰的新西楚,很多人都說當年西楚若是早些下定決心,在西壘壁之前,早早讓曹長卿分去葉白夔的兵權,離陽要徹底平定春秋,起碼要晚上個五年十年的。”

楊光鬥微笑道:“西楚復國一事,楊某曾做過無數次推演,有的打,一時半會兒肯定結束不掉。”

徐鳳年點頭道:“天下賦稅六出西楚,這些年離陽可是把西楚給壓榨得夠慘,再富饒的地方也經不起這麼殺雞取卵,不過元本溪碧眼兒這撥人本來就存心要逼着西楚去反,顧劍棠跟顧廬也是做夢都想着能跟西楚打起來,太平盛世文官享福,武將就只能吃老本,所以趙家天子趕緊給趙右齡殷茂春這些廟堂重臣找點事情做,要麼去考評官員,要麼去主持科舉,省得到時候精力太旺盛,只能用在拖後腿上。這麼多年,朝廷有意在西楚周邊削弱兵防,一方面讓西楚覺得復國有望,另一方面就要用心險惡些了,幾大藩王裡頭不去說路途遙遠的膠東王趙睢,就說淮南王趙英跟靖安王趙衡這幾位,都屬於相對勢弱的藩王,但是手頭上還剩下了少則四五千多則一萬多的精兵,讓他們去靖難平亂,就是不得不被朝廷牽着鼻子走的陽謀,老老實實跑去西楚邊境上把精兵都打得一乾二淨,這樣陰毒的削藩舉措,肯定是元本溪的主意。等到西楚事了,廣陵王趙毅要跟西楚正面交鋒,那一身好不容易養出來的肥肉,經此一戰,得割掉大半秋膘,運氣不好,一兵一卒都留不下,我都替他感到肉疼。遼東趙睢本就被顧劍棠彈壓得喘不過氣,那麼就只留下我跟燕敕王趙炳仍然不受管束,但是北莽多善解人意,跟離陽心有靈犀,馬上要跟北涼死磕,你打你的西楚,我打我的北涼,大家各做各的,我都懷疑元本溪跟那個太平令是不是一夥的。說到底,就只有趙鑄他老爹這一位大藩王還能逍遙自在。”

楊光鬥輕輕笑道:“納蘭右慈避禍的本領,自稱天下第二沒誰能稱第一。”

徐鳳年自言自語道:“離陽西楚這場仗肯定要打在咱們跟北莽的前頭,趙室就算明知北莽無暇顧及東線,也不會讓顧劍棠參與其中,好不容易走了個徐驍,不能再養出個徐驍第二。文臣談不上什麼封無可封賞無可賞,武將就多半要擁兵自重,不出意外,應該是盧白頡盧升象一位坐鎮兵部一位出京南下,不過盧白頡才新任兵部尚書,可能性要較小,盧升象只要得了軍功,他年返京纔好跟盧白頡抗衡,不至於讓兵部成爲棠溪劍仙一人的兵部。如果是盧升象牽頭的話,幾個老不死的,像安國大將軍楊慎杏肯定趁着還能勉勉強強上馬跨刀,要跑去分一杯羹,但是盧升象也好,楊慎杏這幫春秋老將也罷,都跟曹長卿差了一大截,盧升象還好,用兵其實不差,只是註定會受到方方面面的掣肘,前期可以在劣勢情況下去死戰的,估計只有廣陵王趙毅的兵馬,要我看,這場仗不是有的打,而是說不定曹長卿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打到了太安城。”

楊光鬥皺了皺眉頭:“西楚佔優之後要北上?別說是曹長卿,就算北莽,只要敢把決戰放在太安城外,勝算都不多。”

徐鳳年笑道:“我就隨口說說。”

楊光鬥哈哈笑道:“要真是如此,對北涼倒是天大的好事,指不定北莽就會臨時起意,果斷放棄西線,掉頭去打東線,跟西楚一北一南夾擊太安城,那就真的是精彩至極嘍。顧劍棠不是總覺得之所以輸給大將軍,僅是輸在了天時嗎,這下子他就有機會證明自己了嘛。他打造的那條東線這麼多年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伸手跟朝廷要什麼就有什麼,再要還不濟事,顧劍棠這傢伙就好去拿幾根麪條上吊去了。”

曹嵬插嘴問道:“曹長卿真有這麼厲害?”

楊光鬥輕輕感慨道:“春秋以西楚士子最爲鼎盛,西楚又以曹龍鯉最得意,曹頭秀,獨秀西楚,這可不是胡吹的。只不過世人都被他四入皇宮的壯舉給矇蔽了,大多覺得他是個武功蓋世的高手,要說排兵佈陣的功底,大概就數他跟陳芝豹最強了。顧劍棠的強處在於每一戰必先苛求佔盡地利,號稱不打則已打則必贏,總的說來,比起這曹陳兩人,還是稍遜一籌。不過,奉天承運的天時一事,既虛無縹緲,也可遇不可求,顧劍棠的天時便是離陽大勢,曹長卿則是西楚氣數的長短,至於陳芝豹,估計還是在等。”

徐鳳年淡然笑道:“陳芝豹是在等曹長卿跟隨西楚一同覆滅,在等北莽跟北涼以及顧劍棠跟打得元氣大傷,然後就該輪到他小人屠粉墨登場了。徐驍不過是踏平了春秋,陳芝豹的野心顯然更大,他要親手一統天下,鑄造出一個千年未有的遼闊帝國,至於他想不想自己做皇帝,天曉得。”

楊光鬥長呼出一口氣,“大將軍一走,這個天下就開始大亂了。”

曹嵬嘖嘖道:“反正我肯定是不會跟陳芝豹面對面廝殺的。”

這個矮子扳着手指緩緩說道:“流民之地已經有鳳字營駐紮青蒼,小王爺的龍象軍也滲透得差不多,加上涼幽兩州北邊的褚胖子跟袁白熊,咱們北涼總算也有自己的東線西線了,加上境內十四位新校尉把守的重鎮關隘,屬於第二道防線。我呢,再往流民之地更西北一些,算是至關重要的第三條防線,其實談不上什麼防守不防守,反正只攻不守,等你們打得死去活來,老子來個一錘定音,喂,姓徐的,事先說好了,給我五千輕騎一萬匹上等戰馬,我可以幫你渾水摸魚,一口氣鏟平南朝老巢,要是敢給我一萬人兩萬馬,我就幫你把北朝大王帳也吃下來。”

徐鳳年無奈道:“不是不可以給你,不過你真當北莽都是一幫睜眼瞎,一羣酒囊飯袋?”

曹嵬白眼道:“關於這場註定要名垂青史的大奔襲,老子翻來覆去推演了十來年,這輩子就指望着一仗成名,你以爲?”

徐鳳年正要說話,聽到一聲再熟悉不過的“呵呵”。()

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1章 系裙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78章 指玄對指玄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89章 腐草爲螢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372章 子曰第146章 山中無虎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39章 下酒菜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168章 封山四百年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17章 公公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31章 留下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4章 六王入京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40章 禍端第335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中)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62章 一袖刀第145章 活水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15章 家賊第101章 雨中第四魔頭來,雨停第三劍仙來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10章 變故番外第二章第396章 李義山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75章 打趴下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39章 赤腳番外第五章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97章 有人血衣拖刀入城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34章 曹官子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144章 睡了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43章 人至即劍至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71章 三十萬碑第36章 北謝南李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80章 樹葉紅了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80章 樹葉紅了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
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1章 系裙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78章 指玄對指玄第23章 小狗小泥人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89章 腐草爲螢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372章 子曰第146章 山中無虎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39章 下酒菜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168章 封山四百年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17章 公公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31章 留下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4章 六王入京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40章 禍端第335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中)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62章 一袖刀第145章 活水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15章 家賊第101章 雨中第四魔頭來,雨停第三劍仙來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10章 變故番外第二章第396章 李義山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75章 打趴下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39章 赤腳番外第五章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97章 有人血衣拖刀入城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34章 曹官子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144章 睡了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43章 人至即劍至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71章 三十萬碑第36章 北謝南李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80章 樹葉紅了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80章 樹葉紅了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