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輕重之爭

四萬薊南老卒安然無恙穿過青秧盆地,老將軍楊慎杏還有意無意在邊緣地帶的一處高坡上,停馬回望,似乎有些沒有遇上伏兵的釋然,也有些沒遇上硬仗的失落。這位安國大將軍肚子裡有很多貨,連兒子楊虎臣也沒有告訴,兒不如孫,嫡長孫楊文奇是家族內唯一的帥才,只是太過年輕,楊慎杏不希望這個孩子過早沾染沙場之外官場之中的算計,而兒子楊虎臣僅是將才之資,多說無益。這趟南下,他們楊家薊南兵的勝負,其實根本無關大局,曹長卿就算有心想要一場開門紅,也只會盯着閻震春那塊肥肉,唯有清理掉東豫平原之上三萬騎軍,纔不至於被人在頭頂上任意拉屎撒尿。楊慎杏笑了笑,閻震春不願意收納那羣從沒上陣經驗的子弟兵,除了老傢伙跟京城公卿勳貴一直關係寡淡之外,未嘗不是清楚自己的兇險處境,不敢借機交好於太安城權貴門庭,萬一死了幾十個年輕世家子,那可就是一口氣得罪數十個京城門閥的下場。到了戰場上,敵人誰管你爹孃是多大的身份?殺紅了眼,一顆頭顱就是一份軍功。

楊慎杏正在想着接手掌管櫆囂軍鎮後,怎麼尋覓新機遇纔好餵飽那幫紈絝子弟。老將軍聽着一串尖銳哨鳴,眼皮子不由自主跳了跳,翻身上馬,向南而去。

一騎突入陣型,無人阻擋,是薊南老卒裡的精銳探子,此時身負重傷,後背上插了一枝羽箭。斥候一律快馬輕騎,爲了追求極致速度,除了接觸戰必須具備的短弩佩刀,幾乎不會披甲。楊慎杏快馬加鞭,趕到探子落馬處,這名楊慎杏都能喊出名字的中年斥候已經氣絕而亡,更早到達的楊虎臣扶住斥候尚且溫熱的屍體,咬牙切齒,正要開口稟報軍情,在馬背上的楊慎杏擺了擺手,楊虎臣也知道輕重,命人擡走陣亡老卒的屍體,上馬後跟父親並駕齊驅,兩騎迅速來到僻靜處,楊虎臣這才黑着臉沉聲道:“爹,去櫆囂軍鎮的六名斥候,就回來這一個,城頭已經豎起了楚字大旗,城前也連夜臨時挖出了三道壕溝,其中胸牆、雉堞和箭垛的設置,手法嫺熟,不比咱們薊南工營生疏,此城兩翼更有騎軍遊曳,數目不詳,但應該是不打算死守櫆囂了。怕就怕這幫西楚餘孽一口氣都將全部騎軍擺在櫆囂附近……”

楊慎杏冷笑道:“斷然不會,櫆囂地勢只能放下三千騎,再多就只能做做樣子,三千騎,加上城內六七千叛軍,守城還行,主動出城攻擊,腦子被驢踢了還差不多。現在怕就怕他們更多盯着咱們身後的這條補給線,過了沁水津渡,多出一個青秧盆地。”

楊虎臣小心翼翼問道:“爹,咱們是否退回沁水津渡北岸?有河水阻隔,對方就算有騎軍優勢,也施展不出,是攻是守,咱們都還有主動權。大不了就是沒了頭功而已……”

楊慎杏面沉如水,沒有作聲。這時候又有新一撥斥候返身帶回軍情,傳來一個讓楊慎杏楊虎臣父子覺得荒誕的消息,櫆囂重鎮外有兩千輕騎開始向北快速推進,很快就要跟他們迎頭撞上。薊南步卒的南下速度快慢適度,稱不上步步爲營,但應對各種敵襲都不至於手忙腳亂,更遠遠稱不上疲憊之師,何況楊慎杏麾下也有四千養精蓄銳多時的輕騎,楊慎杏覺得有些好笑,對方是哪兒娃兒帶的兵,是不是熟讀兵書結果把腦子讀傻了?只覺得對上遠征步卒,只要手裡握有騎兵,就可以大肆撲上?楊慎杏微笑着下令道:“虎臣,讓文奇做先鋒,領兩千騎前往,你則親自率領三千騎隨後壓陣,若是咱們那‘三千鐵騎’主動請命,你不妨應允下來,讓他們居中撿取戰功即可,見見血也好,回京以後纔好跟他們那幫狐朋狗友吹噓。還有,讓人注意盯着青秧盆地的動靜,西楚這些個捧了十多年兵書的愣頭青,保不齊會做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動。”

楊虎臣領命而去,楊慎杏策馬緩緩前行,然後登上一座緊急搭建起的簡陋瞭望樓,老將軍扶着粗糙欄杆,有些感慨,春秋戰事中,兩軍對陣,天時地利人和,錙銖必較,他曾經跟北涼數人都並肩作戰過,那纔是真的賞心悅目,袁左宗的騎軍衝鋒,哪怕人數在劣勢上,但在旁觀者眼中,仍有獅子搏兔的氣勢。褚祿山的殿後阻截,不論追兵有多少萬人,這頭肥豬永遠不會讓人感到有後顧之憂。至於陳芝豹的坐鎮軍中,一場戰役之中下達數百條精準指令,每一營每一名都尉都如臂指使。當今天子爲何獨獨青眼於這名小人屠,因爲正是陳芝豹,在十萬以上大軍的對壘廝殺中,在春秋兵甲的葉白夔手上贏得過絕對戰果,而且贏得毫不拖泥帶水,那叫一個乾脆利落。楊慎杏嘆了口氣,老人何嘗不知春秋最大功臣姓什麼?只是那瘸子贏了沙場,輸了廟堂,怪不得別人。

楊慎杏咦了一聲,兩支人數大致相當的騎軍各自陷陣後,對方在文奇的衝擊下,竟沒有兵敗如山倒,還有一戰之力?老將軍原先還有些擔心這是敵人的誘敵之計,文奇年輕氣盛,若是讓己方騎兵在這裡折損過大,終歸不美。老人自嘲一笑道:“這畢竟不是當年咱們打西楚那會兒啊,哪來這麼多死磕的血戰死戰?”

楊慎杏安靜望着戰場的動向,當老人看見那私下跟兒子調侃爲“三千鐵騎”的精兵衝出,點了點頭,虎臣此時放出他們衝陣,恰到好處,文奇跟敵方的戰損大致是二對三,一來是文奇在戰局略優的形勢下收割不夠果決,沒能立即擴大戰果,二來這批敵騎應該是西楚花大血本餵養出來的精兵,是試圖用一個勝利來鼓舞整個西楚軍心的。楊慎杏皺了皺眉頭,那三千騎在如此巨大優勢下的衝鋒,竟然還這般婆婆媽媽?老人視野中,三千騎在大概身陷大堆人馬屍體之中,衝速明顯降低了太多,馬術不佳是一部分原因,更多應該是近距離見着那麼多前一刻還鮮活生命的殘肢斷骸,給嚇到了。不到小半個時辰,櫆囂騎兵丟下了六百多具屍體,孫子楊文奇的騎兵已經故意讓出一條追殺通道,而楊虎臣則始終保持勻速推進,那三千騎經過初期的不適後,父輩們到底是戰場上活下來的功勳將領,骨子裡的血性,才過了一代人而已,遠未全然淡薄,三千騎裡的將種子弟,在貼身扈從的小心護駕下,人人爭先。

楊慎杏笑了笑,輕聲道:“總算還有那麼點當年你們祖輩父輩在戰場上拼命的樣子。”

楊慎杏握着護欄,突然臉色劇變。

大地震動。

這不是薊南輕騎帶來的那種小規模輕微顫動。

人馬負甲的鐵騎。

真正的重騎!

楊慎杏不是不垂涎那種瞧着就震懾人心的重騎,只是沒有負重卓越的大馬,沒有足夠的銀子支撐養護,而且屬地沒有真正的平原可以馳騁,三者缺一,就別做夢了。擁有一枝千人以上的重騎,幾乎是每一名實權騎將都割捨不掉的執念。

楊慎杏陰沉着臉,“不投入東豫平原,砸在這裡,真當老子的薊南老卒是紙糊的?!”

一股黑色洪流從視野中涌現。

楊慎杏鬆了口氣,看似勢如破竹,不過是千餘騎,影響不到大局。同樣是體力充沛的生力軍,就看虎臣的三千輕騎和對方的一千重騎,誰更狹路相逢勇者勝了。

年輕驍將楊文奇自然比爺爺楊慎杏更早感知到敵軍重騎的“入陣”。

他抖掉槍尖上的鮮血,沒有魯莽結陣阻擋,而是派人傳令給那“躺在馬背上拾取戰功”的三千騎,立即後撤,而且務必不要掉頭就退,而是要給他父親楊虎臣的三千輕騎騰出一條通道。這當然同時也便於敵方重騎一鼓作氣的衝鋒,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總好過這三千騎裹挾其中,不但要被重騎殺個通透,還要阻礙父親三千騎的衝鋒,到時候己方六千人馬亂成一鍋粥,經得起對方這赤甲鐵騎的巨大沖撞?楊文奇看着那些很多光顧着提槍刺殺落馬敵方輕騎的紈絝子弟,一些人還大笑着故意戳空長槍,逗弄着在他們馬蹄下狼狽躲避的敵方士卒,楊文奇震怒不止,快馬上前,一槍輕輕刺中一名世家子弟的鎧甲上,怒喝道:“擡頭看一看前方!不想死就按令後撤!”

好在一千重騎的衝出,不可能盯着他們這散亂在戰場中的五千騎追殺,在楊文奇麾下輕騎和世家子扈從的牽引保護下,大部分總算成功後撤,但仍有數百騎衝在最前頭的公子哥“鐵騎”有些愣神,而且醒悟之後,也只是在直線上調頭逃竄,留給那一千多重騎一個大搖大擺的後背。楊文奇眼眶通紅,遙遙看到數百騎中幾個熟悉的身影,這些傢伙那可都是太安城裡住在頂着公伯侯爵位頭銜的高門府邸裡,楊文奇一咬牙,讓身邊幾位跟隨爺爺一起南征北戰的老卒,率領三百親衛騎兵上去拯救那幫混蛋。

楊文奇繞出一個弧度撤退,淚流滿面,不忍心去看身後的場景。

楊虎臣一騎當先,怒喝道:“殺!”

楊慎杏眼睛睜大,扶住欄杆的雙手止不住顫抖,青筋暴起。

隨着一千重騎的浮出水面,遠處又有左右兩翼各一千輕騎衝殺而出。

楊慎杏不是神仙,改變不了一觸即發的戰局。也不用他如何多說,薊南老卒在各自將領帶領下開始結陣拒馬。

一隊世家子弟的輕騎堪堪躲過沖鋒重騎的洪流撞擊,他們從直線之外的路線上瘋狂撤退時,仍是趕不上這股黑色潮水的潮頭推進,只能從側面眼睜睜看着這支重騎軍的不斷躍肩而過。

重騎兵人馬披甲,只提長槍,看不見表情,除了雷鳴一般的沉悶馬蹄,無聲無息。

然後在戰場側面的他們看到,無數薊南騎兵被重騎一撞之下,許多戰騎連人帶馬都給撞飛出去。

甚至有兩名楊家老卒被一槍洞穿,而他們的長槍只在敵騎的甲冑上劃出一點火星,就滑開,只有那些僥倖用長槍刺中鮮紅馬甲縫隙的,纔將敵人挑落馬下,但那些即便註定落馬的敵人,他們的長槍仍舊刀割豆腐似的,輕而易舉將正面的薊南騎軍刺爛。

遠處看去,一排排當場死在馬背之上的屍體被悍然撞飛,墜地,然後板上釘釘地踩踏爲肉泥。

楊慎杏一臉匪夷所思,瞪大眼睛,竟是自己這方全無一戰之力?要想調教出一支在戰場上不是累贅而能一錘定音的重騎,何其之難?!

楊慎杏憤怒至極,一半是西楚餘孽帶給他這位安國大將軍的“驚喜”,一半是對方選擇將薊南老卒作爲突破口的那種輕視。

第89章 陳芝豹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324章 滿院蓮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91章 知了第126章 雷聲第66章 一日千里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22章 一截江即一劍第314章 收屍第32章 多事之冬第32章 給不給第309章 野草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52章 北涼大馬第46章 過河卒子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11章 愁啊第98章 燈籠第124章 她在笑第36章 北謝南李第185章 錦囊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46章 眉頭第194章 二姐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80章 樹葉紅了第60章 慢刀作畫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96章 等蟒袍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200章 登仙?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03章 咫尺風雷(上)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11章 胭脂探花第5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52章 起手撼崑崙第67章 笑死了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169章 可惱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340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八)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130章 龍擡頭,開天眼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64章 骨灰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88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七)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120章 酣暢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4章 西楚雙璧(上)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122章 輸贏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54章 該死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268章 領命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43章 人屠第27章 要債太安城,大袖飄搖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
第89章 陳芝豹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324章 滿院蓮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91章 知了第126章 雷聲第66章 一日千里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74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下)第22章 一截江即一劍第314章 收屍第32章 多事之冬第32章 給不給第309章 野草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52章 北涼大馬第46章 過河卒子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11章 愁啊第98章 燈籠第124章 她在笑第36章 北謝南李第185章 錦囊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46章 眉頭第194章 二姐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80章 樹葉紅了第60章 慢刀作畫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96章 等蟒袍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200章 登仙?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03章 咫尺風雷(上)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11章 胭脂探花第5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52章 起手撼崑崙第67章 笑死了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169章 可惱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340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八)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130章 龍擡頭,開天眼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64章 骨灰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88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七)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120章 酣暢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4章 西楚雙璧(上)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23章 人留劍返山第122章 輸贏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54章 該死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268章 領命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43章 人屠第27章 要債太安城,大袖飄搖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