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節 滿清關外寶藏的傳說

感謝各位書友的厚愛,新書需要大家的大力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的源泉。求點擊、求評論、求推薦、求指正。多謝!多謝!

“四大寶藏?”我和鬼子驚呼起來。

“怎麼會有四個寶藏?不是從關內搶掠來的嗎?難道搶了四次?”鬼子說。

“無知啊!”我鄙視地瞅了鬼子一眼,“就算再無知,也不可能搶了四次,還是讓半仙慢慢道來吧”

“呵呵呵”半仙也笑出了聲。“我也是道聽途說。”

“傳說滿清在關外一共有四大寶藏。關於這四大寶藏,有說分開埋在四個不同的地方,有說埋在同一個地方。至於寶藏的值多少錢,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說富可敵國也未嘗不可。”

“第一大寶藏,是努爾哈赤寶藏,就是在入關前搶掠的寶藏。”

“入關前,努爾哈赤率領驍勇善戰的八旗軍東征西討,先後平定了烏拉、葉赫女真各部,又出兵蒙古,征服朝鮮,數十次劫掠中原。早在入關前,滿清就積攢下了數以千萬計的黃金、白銀和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努爾哈赤把這批巨大的寶藏密藏在某處,有人說就在龍脈之下。”

“關於努爾哈赤寶藏,野史曾記載埋藏在赫圖阿拉老城的汗王井裡。當年,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大炮炸傷後,回到汗宮就歸天了。大妃阿巴亥殉葬。皇太極聽說努爾哈赤寶藏就在汗王井內,就找來心腹秘密挖掘寶藏。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皇太極將罕王宮裡裡外外都換上了自己的心腹家將,將自己的親信腰間綁上繩索,順進汗王井裡面。可是,先後放下了三批親信,卻無聲無息,連繩子都不知什麼原因斷掉了。望着黑沉沉的汗王井,連他手下的巴圖魯勇士都不敢再下去。皇太極乾脆命人直接挖掘,誰知剛剛挖了不到一個時辰,突然颳風了一陣陰風,井裡涌出了黑煙一樣的濃霧。已經死去的老汗王突然出現,痛斥皇太極見財起義,貪圖享樂,說此寶藏是女真一族之根本,護佑龍脈,未來將保後金國國運昌隆,千秋萬代。皇太極受驚暈厥。從此,不再提寶藏的事。”

半仙拿起茶杯喝了口有些涼的茶水。

“當年,滿清鐵騎在關外的確叱吒風雲。我記得看過一本史料,說清兵入關前,就曾三度包圍京師,造成‘己巳之變’,清軍最深曾攻入濟南。滿洲軍先後擄走漢人90多萬,其中包括明朝德王朱由樞,掠奪財帛牲口無數。這寶藏傳說可信度很大。”我邊給半仙茶杯裡續水邊說。

半仙點了點頭,接着說。

“第二大寶藏,入關寶藏,就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後搶掠來的寶藏。”

“清兵攻進北京後,縱兵搶掠,從皇宮、民間搶掠的金銀珠寶玉器寶藏堆成了山。當時,很多親王、八旗旗主及滿清顯貴,紛紛主張將搶掠的財寶送回關內,安心享樂。其實,這也是他們的慣性思維,每年八旗兵都會對明朝搶掠一番,搶完就走。”

“攝政王多爾袞力排衆議,奏請六歲的清順治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遷都京師。同年九月,順治帝從盛京遷都京師,舉行登基大典。同時,多爾袞督兵八旗軍和吳三桂,繼續進攻李自成、南明政權。”

“當時,多爾袞意識到滿族人太少,佔領整個中原無異於蛇吞象。於是,一面施行圈地、剃髮和屠城高壓的措施,一面私下安排心腹手下,秘密在關外營建寶庫,以防日後一旦戰敗、被漢人驅逐,留做後世八旗子弟再次東山再起之用。這筆數額巨大的寶藏,被秘密運往關外。”

“一提滿清關外寶藏,大家想到的就是這段。”鬼子說。“第三第四寶藏吶,還真就沒聽過。”

“第三大寶藏,李自成寶藏。”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京師,明崇禎帝在煤山上吊死。李自成大肆搜刮財物,甚至刑訊拷問明朝大臣、勒索商人、搶奪平民財物,人心大失。當李自成被清兵所敗,退出京城的時候,將前明朝的國庫掠奪一空,和搶掠來的金銀財寶一起運出京都,意圖日後東山再起。史料記載,其部將野拂用了九艘大船來轉移寶藏。清兵擊潰李自成後,也將其寶藏運往了關外。”

“野史傳,野拂在臨死前,將寶藏分散埋藏在了天門山上。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去尋寶,都空手而回。在湖南莽山,上百年來,一直流傳着李自成帶着“九驢十八擔”的金銀珠寶藏到莽山。”

半仙按滅快燃到菸蒂的菸頭,隨手又拿起一支菸來,鬼子連忙點上火。順手甩給我一支。

半仙深吸了一口煙,說道。

“第四大寶藏,張獻忠寶藏。”

“張獻忠起事後,和李自成同在一個農民軍隊伍。後來,張獻忠與李自成分裂,李自成稱“闖王”,張獻忠自稱“八大王”。李自成進攻黃河流域,他則進攻長江流域。李自成攻入京城,他則佔領了四川。”

半仙說着,拿出了一本破舊的線裝書,這是清朝劉景伯的《蜀龜鑑》,上面記載,張獻忠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制,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盡歸張獻忠一人。

“據史書記載,他曾在成都舉辦鬥寶大會,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間屋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摺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

1646年,清朝肅親王豪格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11月,張獻忠部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出城迎戰,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

至今,四川還流傳着“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的歌謠,都認爲這是大西王張獻忠埋藏寶藏的地方。石牛和石鼓,是寶藏入口處的標記。

“大西王的寶藏,估計也被清軍運往關外了。”鬼子說。

“聰明!”我衝鬼子豎了根大拇指。“李自成也好,張獻忠也罷,兵敗如山倒,被八旗軍一路追殺,根本帶不上諾大的寶藏,民間傳說也就是戲說,他們搶掠的財寶,最終都到了滿清的手裡。”

“乖乖,這些寶藏都讓滿清收了去,埋藏起來,那真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寶藏,其價值根本沒法估計。”鬼子說。“就是不知道這麼多年了,讓人挖去了多少。”

“幾百年前,滿清皇帝就頒佈了‘禁令’——‘不許漢人入足遼東’。從民國到現在,尋寶的人多,明的暗的都有,可沒聽說過誰曾找到過寶藏。”我說。

“不許漢人入足遼東”半仙說,“欲蓋彌彰!表面上說是要保護大清龍脈,可關於寶藏的傳聞和猜想,不僅在皇宮,在江湖、在民間早流傳了各種版本。”

想當年,清朝宮廷同歷朝歷代宮廷一樣,爲了能夠成爲九五之尊的皇帝,兄弟相殘、明槍暗箭、勾心鬥角的事多了去了。順治出家、雍正繼位、慈禧垂簾、光緒之死。。。。。。說起來,這口授密傳的秘密寶藏,恐怕在哪就中斷了,只留下了一個“八寶琉璃鑲金硯”。即使一代代的滿清皇帝,也只是知道老祖宗在關外給他們留了一個諾大的寶藏,而具體藏在什麼地方,連他們也不知道。於是,以保護大清龍脈的幌子,頒佈了“不許漢人入足遼東”的禁令,就怕漢人淘金、挖煤、開鐵礦,把寶藏給挖出來。即使在民國期間,軍閥混戰,東北軍閥孫殿英也只是盜掘了大家都知道的乾隆裕陵和慈禧東陵,其他在東北的大小軍閥,明裡暗裡也沒少動用軍隊,打着演習、剿匪的幌子到處挖掘,均一無所獲。滿州國時大清王朝的遺老遺少、日本人的關東軍及其特務組織黑龍會、甚至前蘇聯都曾尋找過滿清在關外埋藏的寶藏,特別是近些年出現了裝備了高科技設備的國外的賞金獵人、國內的民間尋寶隊,“八寶琉璃鑲金硯”成了尋找寶藏的唯一線索,滿清在關外的寶藏到底在哪呢?!

手錶的指針已指向5點,我推開窗戶,東方已經漸顯魚肚白。

一夜未眠。

“趁着天還沒亮,我們大家都先睡一會。補補睡。養足了精神,我們要先去尋找另一半藏寶圖。”王半仙打了個哈欠。

鬼子懶懶地躺在沙發上,突然,撕扯着嘶啞的喉嚨,唱着“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寶藏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生涯,我的心了無牽掛。。。。。。”

第十三章 第二節 沒落的滿清貴族第八章 第二節 神樹聖墟第三章 兇險尋寶路第二章 第五節 重重迷霧第十一章 第八節 千年殭屍第九章 第二節 秣馬厲兵第十三章 第四節 藏兵洞中的石佛第九章 第四節 消失的神龍眼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十章 第二節 金佛殿 天蠍羅盤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章 第二節 金佛殿 天蠍羅盤第八章 第七節 黑龍魔狩使第十三章 第八節 遺棄聖殿的雕塑第十三章 第三節 受庇護的軍閥第九章 第七節 連橫之殺機四伏第十四章 第四節 破譯迷局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三章 第一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二章 第四節 大破勾魂陣第十章 第七節 白蓮教餉銀第九章 第九節 五行八卦之幻影迷魂陣第二章 第一節 應驗了的傳說第九章 第十節 狼煙四起第十四章 枕戈待旦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八章 第四節 羣敵環伺第七章 第一節 道觀懸疑第十章 第十節 城下之盟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十一章 第九節 不斬樓蘭終不還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十章 第三節 漠北雙雄第九章 羣雄逐鹿 第一節 風雲突變第九章 第十一節 血雨腥風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九章 第五節 一百年前的神秘電波第二章 血腥的寶藏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第四節 藏兵洞中的石佛第十四章 枕戈待旦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十二章 第五節 祭刀清水河第十章 第四節 八字讖言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章 第六節 幽冥之花第十四章 第四節 破譯迷局第十三章 覓蹤八旗至寶 第一節 探秘奉天行宮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十章 霸術?王道? 第一節 成王敗寇第九章 第四節 消失的神龍眼第六章 夜色青獰第十章 霸術?王道? 第一節 成王敗寇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八章 第五節 夜潛罕王井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四章 赫圖阿拉疑雲第十五章 第三節 湖中的水怪第十一章 第九節 不斬樓蘭終不還第九章 羣雄逐鹿 第一節 風雲突變第十三章 第八節 遺棄聖殿的雕塑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六章 夜色青獰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三章 第七節 赤藍溪畔的明珠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三節 藏寶圖中蛛絲馬跡的密秘第九章 第二節 秣馬厲兵第八章 第二節 神樹聖墟第十三章 第二節 沒落的滿清貴族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九章 第五節 一百年前的神秘電波第十五章 第六節 妖花毒蜂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九章 第三節 各方博弈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第三節 受庇護的軍閥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八章 第四節 羣敵環伺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二章 第二節 牢獄之禍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九章 第六節 水庫下面的祭臺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十三章 第六節 月圓之夜的兇谷第六章 第一節 血色博弈第十四章 第二節 撲朔迷離第十峰第九章 第九節 五行八卦之幻影迷魂陣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
第十三章 第二節 沒落的滿清貴族第八章 第二節 神樹聖墟第三章 兇險尋寶路第二章 第五節 重重迷霧第十一章 第八節 千年殭屍第九章 第二節 秣馬厲兵第十三章 第四節 藏兵洞中的石佛第九章 第四節 消失的神龍眼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十章 第二節 金佛殿 天蠍羅盤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章 第二節 金佛殿 天蠍羅盤第八章 第七節 黑龍魔狩使第十三章 第八節 遺棄聖殿的雕塑第十三章 第三節 受庇護的軍閥第九章 第七節 連橫之殺機四伏第十四章 第四節 破譯迷局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三章 第一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二章 第四節 大破勾魂陣第十章 第七節 白蓮教餉銀第九章 第九節 五行八卦之幻影迷魂陣第二章 第一節 應驗了的傳說第九章 第十節 狼煙四起第十四章 枕戈待旦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八章 第四節 羣敵環伺第七章 第一節 道觀懸疑第十章 第十節 城下之盟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十一章 第九節 不斬樓蘭終不還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十章 第三節 漠北雙雄第九章 羣雄逐鹿 第一節 風雲突變第九章 第十一節 血雨腥風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九章 第五節 一百年前的神秘電波第二章 血腥的寶藏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第四節 藏兵洞中的石佛第十四章 枕戈待旦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十二章 第五節 祭刀清水河第十章 第四節 八字讖言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章 第六節 幽冥之花第十四章 第四節 破譯迷局第十三章 覓蹤八旗至寶 第一節 探秘奉天行宮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十一章 第七節 地獄無門第十章 霸術?王道? 第一節 成王敗寇第九章 第四節 消失的神龍眼第六章 夜色青獰第十章 霸術?王道? 第一節 成王敗寇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八章 第五節 夜潛罕王井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四章 赫圖阿拉疑雲第十五章 第三節 湖中的水怪第十一章 第九節 不斬樓蘭終不還第九章 羣雄逐鹿 第一節 風雲突變第十三章 第八節 遺棄聖殿的雕塑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九章 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六章 夜色青獰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三章 第七節 赤藍溪畔的明珠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三節 藏寶圖中蛛絲馬跡的密秘第九章 第二節 秣馬厲兵第八章 第二節 神樹聖墟第十三章 第二節 沒落的滿清貴族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九章 第五節 一百年前的神秘電波第十五章 第六節 妖花毒蜂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九章 第三節 各方博弈第五章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第三節 受庇護的軍閥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八章 第四節 羣敵環伺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第二章 第二節 牢獄之禍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一章 初聞寶藏第一節 神秘的八寶琉璃鑲金硯第十一章 第六節 暮色梵音第九章 第六節 水庫下面的祭臺第四章 第一節 役鬼驅神第六章 第二節 破解寶藏圖之靈異第十三章 第六節 月圓之夜的兇谷第六章 第一節 血色博弈第十四章 第二節 撲朔迷離第十峰第九章 第九節 五行八卦之幻影迷魂陣第三章 第四節 幽靈古鎮第十章 第五節 萬劫谷第十一章 第二節 血池噬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