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兩件國寶

看着這主要展示唐代文物的展館裡面的寶貝,金沐晨感覺自己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作爲一名古董愛好者,這還是他第一次在進入這家博物館之後,忘卻了對日本人的厭惡,而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開始欣賞起面前這些寶貝來。

其實這個展館裡面的唐代文物,主要還大多是以陶器爲主,畢竟雖然在唐朝之前北魏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了瓷器的出現。

但一直到了唐朝瓷器也並沒有發展到後來那樣的氣候,瓷器開始發揚光大,是從宋朝時期開始的。

所以唐朝的器皿,還是大多以陶器爲主,畢竟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燒製瓷器,也是在摸索階段,還沒有能夠達到大規模生產的地步。

而唐三彩其實就已經是最早瓷器的雛形器之一了,在建國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內,國內都沒有唐三彩的出現。

這種東西,其實最早並不太受中國人的喜歡,因爲這種東西,並不像瓷器那樣,有很多都被燒製成觀賞器,擺放在客廳裡欣賞。

唐朝的唐三彩大多數時候,都是被作爲陪葬器來使用的,所以很多唐三彩在被挖出來之後,並不太受當時人們的喜歡。

所以在建國前,市面上有不少流通的唐三彩,但是價格卻一直都不貴,所以那時候的唐三彩,大批都是被日本人,或者歐美人給搜刮到了海外。

以至於建國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國內的唐三彩館藏方面一直是爲零的狀態。

而那時候,經過國外的考古專家的研究,得出結論,原來那看似粗獷,簡陋的唐三彩居然也不是那麼好燒製的,想要燒製這樣的唐三彩出來,那可是非常考驗工藝和技巧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唐三彩陶器上面的上色非常的難。

要使用一種混合好的配料塗抹在陶丕上。然後拿到窯裡面去燒,經過幾次調整溫度,最後窯變之後,才能在這件陶器上燒製出三種顏色。這可是一種非常難的技巧。

而且這顏料調配的比例,還有燒製爐溫的掌控,即便是到現在,也沒人能摸索出來,最關鍵的是這種工藝。好像在唐朝之後就已經絕跡了。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宋朝的瓷器,一直不能上色,直到明朝出現粉彩之後,才能夠真正的燒製出,一種瓷器上帶有很多種顏色的瓷器。

而像宋朝的哥窯的曜變,雖然也能夠是瓷器上出現好幾種顏色,但那卻是純粹的靠爐溫變化,而導致的窯變產生的,並不是靠調配好的顏料,燒製出來的。這種顏色變化,和唐三彩上的顏色變化,可是有着明顯的區別的。

直到國外的考古學家們論證完這一點之後,中國的考古學者們,和收藏家們這才直到,原來唐三彩並不是大家平時所理解的那種普通的陪葬器,而是一種藝術精品。

當時好多考古學界的專家還懊惱不已,慨嘆中國已經再也沒有唐三彩了呢,這樣的情況,直到最近二十年。古都長安多次進行舊城改造,然後陸陸續續的從地下挖出來不少新的唐三彩之後,纔好了許多。

但這並不能改變,我們的國寶大量流失海外的現實。

就比如今天金沐晨在這東京國立博物館裡面看到的這隻。三彩雙龍耳瓶,這件東西就很了不得。

這隻耳瓶能有三十多公分高,細脖頸,在瓶身上有一朵牡丹花的團,兩隻把手是塑造成雙龍吸水的模樣,做工精美漂亮。

最關鍵的就是這雙龍把手。就基本已經肯定了這隻雙龍耳瓶,絕對是當年皇家御用的器皿,很有可能是唐代某一個皇帝的墓葬品。

要知道唐朝皇帝的古墓,下場並沒比漢朝的皇帝好到那裡去。

安史之亂過後,唐朝國力衰退,軍閥割據,戰亂頻發,而到了末期,更是民間起義不斷,最後更是被那個因爲沒能考上公務員,而不得不去當了個鹽販子的黃巢給推翻了統治。

而黃巢的義軍在佔領長安的時候,可不光是幾乎殺光了李氏皇族的子孫,更是把李家皇帝的墓穴不知道給翻了多少遍。

如果不是因爲武則天的墓埋得太隱蔽,估計她的下場也不會比慈禧好到那裡去。

黃巢之後,就緊接着又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五代十國時期,所以唐朝皇帝的墓葬品能夠保存到今天的,幾乎就沒幾樣。

而今天能夠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看到這隻唐三彩的雙龍耳瓶,金沐晨就別提有多震撼了。

國內最近十幾年出土的唐三彩他見過不少,可是卻沒有一隻能有今天見到這隻這麼氣派的。

可能也是因爲這樣的寶貝存世量實在是太少,再加上唐朝宮廷留下的記述也不是特別多,所以即便是精研唐朝歷史的日本人,也不敢斷定,眼前這是唐三彩的雙龍耳瓶就是唐朝某個皇帝的墓葬品。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這隻唐三彩雙龍耳瓶,纔沒能被評爲日本國寶。

不過對於有着那雙能夠分辨珠光寶氣的黃金眼,並且經驗豐富的金沐晨而言,當他看到這隻雙龍耳瓶身上不斷閃爍的那一道道醇厚貴氣和那皇家御用的黃色光芒之後,他就已經斷定,這瓶子肯定是從某個唐朝皇帝的墳墓裡挖出來的。

當然這個答案,他肯定是埋藏在自己心裡,並不會說出去的,要說也要等這隻瓶子到手之後,然後低調一段時間,時機成熟之後再說。

看完了這隻雙龍耳瓶,然後他有來到了那隻漂亮的白銅風磨海硯紋鏡的前面,這隻鏡子的身份可相當不一般。

因爲這隻紫銅風磨海硯紋鏡可是被日本人評爲日本國寶的,八件中國頂尖文物中的一件。

這隻海硯紋銅鏡之所以被評爲日本國寶,就因爲這隻銅鏡,經過專家鑑定,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唐太宗的愛妃,長孫皇后的愛物。

據史料記載,這枚銅鏡,是當年長孫皇后過三十歲生日的時候,李世民專門找人給她定製的禮物。

鏡子的正面就不說了,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後的現在,依舊是光滑平整,纖毫畢現。

而背面則是雕刻着四座對稱的仙山,仙山的中間是一個法門鎮,其他的空隙處,全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海硯紋。

據傳當年李世民打造這枚銅鏡的寓意,就是希望他的長孫皇后,能夠健康永享,仙顏永駐,希望這枚銅鏡能夠給長孫皇后帶來好運。

只可惜他的願望是美好的,可現實卻也是殘酷的,最後這個長孫皇后還是沒能活到四十歲,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就駕鶴西去了。

後來唐朝衰落,軍閥割據,長安城更是幾經烽火,李世民的墓葬也沒能好到哪裡去,被人挖了不知道多少次。

這隻銅鏡也就在那時候流落到了民間,然後一直在民間流傳,直到清朝,才被收入了皇宮御藏起來。

可是清朝後期,國力衰弱,皇室也自保無能,很多當年的皇家御寶也紛紛流入到了民間。

最後這隻銅鏡,是被日本山中商會的山中定次郎給帶回到了日本,後來捐給了東京國立博物館。

而說起這山中商會,和山中定次郎,對日本人來說,他是個國民英雄,可是對中國人來說,那這個山中定次郎,完全就特麼是一個打着商人旗號的小偷,強盜,文物販子。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這山中商會一度活躍於京城,津門一代,專門和滿清的遺老遺少們打交道,主要就是收購這幫滿清遺老遺少手裡的寶貝。

強買強賣那是稀鬆平常,如果碰上硬骨頭,那就動用非常手段,反正名聲是壞透了。

而且後來還把觸角,深入到了秦西一代,專門在那邊偷盜那邊的古代佛像,和其他的文物,反正是臭名昭著的那種。

這東京國立博物館裡有不少石佛,石像什麼的,就都是這孫子給倒騰過來的。

反正丫就是日本強盜在當年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爲當年有無數像這山中定次郎這樣的王八蛋,這纔有了今天這東洋館裡號稱十萬的中國文物的館藏。

看完了這隻銅鏡,金沐晨已經沒什麼心情在繼續往下看這些唐朝的文物了,而是轉身往後面一個展廳裡走去。

而這個展廳就是從宋朝開始一直到元明清結束了,而這個展廳裡主要展示的寶貝,就是日本人從中國搜刮擄掠來的瓷器。

而這個展廳也是東洋館裡的重中之重,哪怕前面的唐朝主題的展館是日本考古學家們最喜歡的,但要說珍貴,那肯定是這個展示瓷器的展廳纔是這博物館裡當之無愧最珍貴的。

和中國人一樣,日本分非常的喜歡陶瓷,尤其是元代以前的陶瓷,說白了就是宋瓷,因爲宋瓷對日本的影像非常的深遠,甚至可以說和唐代的文化輸入對日本的影像比起來是不遑多讓。

如果說唐朝的文化輸入,讓日本人奠定了文化的基礎,而宋代的瓷器輸入,則可以說徹底的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

第236章 報復第769章 有故事的皇帝第942章 福岡美術館第636章 曜變天目第142章 玫瑰碗市場第1061章 救人第734章 不速之客第335章 如喪考妣第362章 戰利品第904章 刻意逢迎第1253章 事態升級第696章 強硬第605章 有花堪折第157章 第一次地下交易第63章 金裝定器第973章 田井的動機第426章 末代皇帝的遺寶第808章 大事件第240章 奇葩設計第274章 博物館的僱傭兵第1010章 學以致用第1029章 有人挖牆腳?第659章 彩雲省之殤第927章 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第1057章 伏擊第41章 嚇破了膽第882章 蝴蝶效應第244章 絕版金幣第832章 日本瓷器第490章 國王嚮導第1099章 耍我啊?第840章 截胡第1304章 仇人相見第1017章 微妙的昇華第620章 學問多多(2)第825章 國寶中的國寶(2)第269章 唐後行從第1138章 有所阻滯第994章 愧疚第1079章 非典型富二代第386章 幸福的煩惱第518章 愣頭青第821章 來得巧第630章 明朝那些事兒第952章 倒黴的創始人(2)第387章 國畫專場第889章 世界小姐選美大會?第707章 陷阱?第145章 回到紐約第965章 吃裡扒外第93章 網上賣畫第426章 末代皇帝的遺寶第546章 睚眥必報第359章 公爵夫人的遺寶第714章 一石二鳥第332章 大事件(1)第222章 太祖瓷?第491章 瘋狂的木頭第490章 國王嚮導第20章 完美的一天第1196章 馬克的復仇第1222章 施壓第121章 推斷第563章 黑手第959章 天生受虐狂第48章 有錢難買心頭好第548章 戲劇化的一幕第1120章 埋伏第729章 VIP客戶第439章 因禍得福第767章 適可而止?第465章 總督的藏寶箱第944章 偷聽第244章 絕版金幣第1237章 欺人太甚第132章 裝13第679章 當面戳穿第224章 撞大運第725章 幕後導演第699章 首戰告捷第286章 西洋古董裡的硬通貨第476章 海上尋寶第526章 水墨寫意畫的精髓第260章 奧運金牌第352章 竊玉第488章 蘇丹陛下第974章 留下他更有用第1278章 初臨福都第660章 南蠻王子第455章 有錢大家賺第1010章 學以致用第1091章 騎虎難下第677章 痕都斯坦玉器第869章 何去何從第761章 明朝的還是清朝的?第1289章 洗錢專家第1123章 彌天大禍第670章 好狗腿子的潛質第539章 銀色幽靈第139章 捷足先登
第236章 報復第769章 有故事的皇帝第942章 福岡美術館第636章 曜變天目第142章 玫瑰碗市場第1061章 救人第734章 不速之客第335章 如喪考妣第362章 戰利品第904章 刻意逢迎第1253章 事態升級第696章 強硬第605章 有花堪折第157章 第一次地下交易第63章 金裝定器第973章 田井的動機第426章 末代皇帝的遺寶第808章 大事件第240章 奇葩設計第274章 博物館的僱傭兵第1010章 學以致用第1029章 有人挖牆腳?第659章 彩雲省之殤第927章 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第1057章 伏擊第41章 嚇破了膽第882章 蝴蝶效應第244章 絕版金幣第832章 日本瓷器第490章 國王嚮導第1099章 耍我啊?第840章 截胡第1304章 仇人相見第1017章 微妙的昇華第620章 學問多多(2)第825章 國寶中的國寶(2)第269章 唐後行從第1138章 有所阻滯第994章 愧疚第1079章 非典型富二代第386章 幸福的煩惱第518章 愣頭青第821章 來得巧第630章 明朝那些事兒第952章 倒黴的創始人(2)第387章 國畫專場第889章 世界小姐選美大會?第707章 陷阱?第145章 回到紐約第965章 吃裡扒外第93章 網上賣畫第426章 末代皇帝的遺寶第546章 睚眥必報第359章 公爵夫人的遺寶第714章 一石二鳥第332章 大事件(1)第222章 太祖瓷?第491章 瘋狂的木頭第490章 國王嚮導第20章 完美的一天第1196章 馬克的復仇第1222章 施壓第121章 推斷第563章 黑手第959章 天生受虐狂第48章 有錢難買心頭好第548章 戲劇化的一幕第1120章 埋伏第729章 VIP客戶第439章 因禍得福第767章 適可而止?第465章 總督的藏寶箱第944章 偷聽第244章 絕版金幣第1237章 欺人太甚第132章 裝13第679章 當面戳穿第224章 撞大運第725章 幕後導演第699章 首戰告捷第286章 西洋古董裡的硬通貨第476章 海上尋寶第526章 水墨寫意畫的精髓第260章 奧運金牌第352章 竊玉第488章 蘇丹陛下第974章 留下他更有用第1278章 初臨福都第660章 南蠻王子第455章 有錢大家賺第1010章 學以致用第1091章 騎虎難下第677章 痕都斯坦玉器第869章 何去何從第761章 明朝的還是清朝的?第1289章 洗錢專家第1123章 彌天大禍第670章 好狗腿子的潛質第539章 銀色幽靈第139章 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