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戰局突變

寧致遠派到博靈的兩個小太監,不僅僅是去了解戰備和戰鬥,他還存了搶功的心思。

衛國戰爭之前,中土的大軍裡,有內廷監軍的存在,爲的是幫助天家掌握軍隊。

但是到了後來,戰事一起,不少監軍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將領們怨聲載道,光宗最終裁撤監軍,不許太監們干涉軍隊運作。

唯一的特例就是,御林軍裡,要保留監軍,不過主要也是負責後勤供應。

寧致遠當然不敢給博靈派去監軍,但是必須要指出的是,博靈郡敢於出兵三湘,是跟御馬監的扶持分不開的。

寧御馬也不甘做幕後英雄,他很想搶功,但是還沒途徑,於是派了兩個小太監隨軍,要求他們將所見所聞,都報到順天來。

初開始,他是想派奧斯卡去的,但是奧公公表示,他放不下御馬監這麼多的活計——說穿了就是怕死,他認爲派兩個伶俐一點的太監過去就行了。

寧致遠想一想也是,他用小奧用得還挺得手,沒必要讓這傢伙去冒這無所謂的風險。

他派這倆小太監去,還迎合了天家的心理,少年天子也很想通過自己人,來了解三湘的真實戰況。

跟大多數軍方將領想的一樣,博靈軍入三湘,表現是菜鳥級別的,雖然仗了出其不意的進攻,打出一片天地來,但是作戰經驗遠不如荊王的軍隊。

所幸的是,博靈軍士氣很高,因爲對他們來說,此次出兵,等於是禦敵於博靈之外——三湘黎庶的慘樣,大家都知道了,在博靈也能看到流民營的流民,都是什麼樣的狀況。

有高漲的氣勢,三路大軍打得還是很有章法,三萬人的東路軍推進極快,目標就是威脅荊王的後路。

不過八萬人的中路大軍,就遇到了一系列的苦戰,東路軍的任務是穿插,同時在野戰中殲滅對手,而中路軍卻是要負責掃清各個城池,直指荊王的大本營潭州。

西路軍打得也不輕鬆,這主要是他們的人手太少,只有一萬人,不但要攻城拔寨,還要幫中路軍遮蔽右側。

中路軍打得很苦,同時還不能就地得到補給,荊王的軍需倉庫,都是一個個堡壘一般的據點,比打城池還難,而且他們一旦打下來,荊王的敗軍,那是真敢燒倉庫。

荊王府這麼做,實在太正常了,他不是天家,一旦這場作亂輸了,什麼都不會再屬於他了,他還會留下軍需資敵?

所以中路軍只能靠着丁壯們攜帶的軍姿度日,哪怕連就地徵集都做不到——三湘郡被荊王禍害得太慘了。

荊王在三湘郡留守的軍隊不多,總共也不到十萬人,他打得實在太狂放了,近二十萬軍隊,全部用來打地盤了,對老巢看得都不是很緊。

王府可以驅使的丁壯,倒是有三四十萬,不過戰鬥力太差,比博靈郡的新兵蛋子都差不止一條街,真要拉上去,就是拿人命做擋箭牌。

荊王不怕拿人命來換老巢安全,但是他一定要考慮,一旦丁壯被殺得太狠,三湘的黎庶肝膽俱裂之下,直接反戈一擊,造反大業就完蛋了。

但是同時,荊王還不想撤回已經打出去的兵馬,第一次打出去容易,撤回來再打出去,就真的不輕鬆了——畢竟這是打仗,不是逛商場。

所以荊王一邊派軍士抵擋,一邊召集各路兵馬,打算跟博靈中路軍來一次大會戰。

這個位面的戰爭,主要就是兵對兵將對將,荊王不考慮什麼殲滅對方有生力量,他考慮的就是打掉中路軍,打掉對方的囂張氣焰——要不然誰都敢跑到我面前撒野了。

御馬監隨軍的兩個小太監,卻是不太看好這一仗,他們是真的感受到了,荊王陣營的正規軍,比博靈軍的新兵強不少。

他們彙報給寧御馬的消息裡,很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如果咱們不做點什麼,很可能荊王不需要調兵回援,就能將博靈人趕出三湘。

當然,他們也沒說荊王就一定能打掉中路軍,但是有這種可能,就足夠了。

寧致遠完全不願意接受這種可能。

往大里說,荊王一旦造反成功,他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的死法會比較體面和快捷。

具體到三湘攻略,他的功勞已經到手了,怎麼可能坐視博靈人被打回去?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他來找天家,希望能調百粵的兵北上。

百粵還在三湘之南,兩郡之間有大山阻隔,還有朱雀城在其中。

荊王沒有南下攻擊百粵,因爲不但沒意義,也沒能力,百粵沒有北上勤王,也是沒能力。

不過百粵對朝廷,也不是一點支持都沒有,百粵糧米充足,他們沒有兵力北上,卻是通過海路,向幽州郡運去了大批的糧草,也算是爲平叛做出了貢獻。

少年天子很是有點奇怪,“致遠,百粵那點戰力,如何能北上三湘?”

“他們北上,可以有效地減輕博靈軍隊的壓力,”寧致遠堅持自己的建議,“當初博靈南下三湘的時候,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我相信,百粵軍隊北上,能起到類似的作用。”

天家奇怪地看他一眼,“王志雲在三湘,不是打得很好嗎?你覺得他不行?”

寧致遠當然不能說王志雲不行,這時候,他跟王軍役使是休慼與共的,他只能硬着頭皮發話,“兵家之事,還是保險一點的好吧?”

“你不用說了,百粵北上,還要不要它供應糧米?”天家一擺手,直接拒絕了,“這兵家之事,致遠你還差了一點……你有這心思,不如想如何讓會稽軍北上,端了襄王的後路。”

真不知道誰不知兵事!寧致遠暗暗一咬牙,“天家聖明。”

聖明個毛線!會稽兵抵擋荊王還來不及,金陵還有一個態度曖昧的寧王,讓會稽軍北上——真是虧你想得出來。

寧致遠勸諫未果,而博靈軍在三湘,果然是遭遇了敗績。

荊王能臨時湊出的兵馬,也就三萬餘人,但是關鍵時候,荊王招攬的各地義勇,紛紛向東西兩路撲去,阻礙他們回援中路。

而中路除了兵勇,荊王納賢館的賢士紛紛出動,組成了一支總數逾萬的突擊隊。

這突擊隊不是士兵,而是一支一支各行其是的小戰鬥隊伍,他們不能跟博靈的大軍作戰,但是隱藏在一邊,逮着空子就衝上來廝殺一番,嚴重地打擊了博靈軍的士氣。

如此糾纏了二十餘天,博靈軍裡一支萬餘人的丁壯後勤隊伍,終於在這樣永無止境的打擊下,四散潰逃了。

博靈軍頓時亂了陣腳,一支由新兵蛋子組成的軍隊,哪怕士氣很高,也最怕遭遇這樣的意外,所謂的鐵軍,真的不是一天能練成的。

所幸的是,荊王的軍隊,也沒有太多的戰鬥經驗——他們只是訓練的時間比較長。

因爲荊王的軍隊沒有及時發起攻擊,給了中路軍整頓的時間,而東路軍三萬人馬得到消息,果斷地拋開了跟自己纏鬥的對手,馳援中路軍。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戰,兩天就見了分曉,中路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不得不分兵兩處,一路向博靈方向退去,一路向西路軍靠了過去。

博靈郡方向,又來了一支三萬人的生力軍,收留了潰兵和丁壯,秩序井然地向後退去,荊王府倒是想繼續追擊,但是他們的兵力實在有限,不能趁亂追擊,就只能目送對方離去。

博靈郡接應的軍隊,也沒退回博靈去,而是在臨近邊界的地方,紮下了大營,算是楔進三湘的一顆釘子。

西路軍本身就是一支一萬人的偏軍,打得很辛苦,攻城掠寨不說,還要爲中路軍的右翼。

所幸的是,正是因爲打得辛苦,他們安營紮寨都很有章法,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向南推進。

在猛然地遇到中路軍和東路軍潰兵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亂了陣腳,直接將潰兵引到身後,直面追來的荊王大軍。

荊王府在這一片的戰場上,其實是以少打多以亂取勝,見到對方戒備森嚴,估計倉促之間討不了好去,就停下了兵馬整頓。

於是接下來的局面就是,兩萬荊王的兵馬,對着四萬多的博靈軍隊——其中三萬多是跑沒了建制的。

博靈軍想要整軍備戰,但是荊王軍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一日一夜之間,周遭就冒出了三四萬人馬,都是荊王府收編的各種稀奇古怪的軍隊,以及地方上的戰兵。

面對這樣的局勢,博靈人做出了一個選擇,“撤,撤到雷谷的地盤上!”

這是出兵前,王軍役使曾經吩咐過的,此去三湘,打得順也就罷了,打得不順的話,往雷谷撤,那裡有咱博靈人。

因爲安置三湘流民的時候,博靈郡用了不少軍隊配合,所以大家從流民口中得知,三湘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雷谷,也在安置流民。

但是雷谷是否有博靈人,這就是大家不知道的了。

李永生三個字,在博靈中上層,或許有點名氣,但是大多下面的人,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然而,此刻的博靈人,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賭一把,希望雷谷不但能庇護流民,還可以庇護朝廷軍隊。

(頭暈得恨不得連躺幾天,可是更新咋辦?咬牙拼吧,召喚月票。)

第八百八十九章 故人消息第二十五章 小財不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穩步推進第七百三十一章 肆虐柔然第七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九十五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七十九章 又見徵用第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品靈石的用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道草第八百零八章 困境中的爭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捉對廝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無關和有染第九十二章 缺水的悲哀第六百四十章 荊王府援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針尖麥芒第三百三十二章 化修爲僕第三百一十章 江湖庇護所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真君第八十九章 莫名的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糾結的寧致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一十九章 傷於教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西大營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又是壽誕第二百二十七章 又見李清明第一千零三十章 大勢的碾壓第二百一十三章 依蓮娜的心事第五百七十章 真君情懷第三百一十二章 死士的由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高壓姿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仙使現第二十二章 要有乾貨第九百七十七章 破碎山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九十五章 心多變(賀盟主病態D背影)第一百零五章 沐軼的怨念第一百零八章 我說了算第二十九章 籌建電臺第三百二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九百一十八章 援兵到來第七百八十章 被堵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真君現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不輕傳第七百二十三章 查內奸的利器第二百三十二章 任永馨的鬱悶第三百四十章 林二的膽量第666章 十一郎第七百七十三章 橫掃之勢第七百六十八章 衆口難調第九百零九章 攀附第九百四十一章 尋人第七十三章 誰敢攔着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制陣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護廟神獸第六百二十三章 誰是黃雀第九百八十七章 抽身而退第九百三十一章 水師的求助第四百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曲勝男發飆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人不多第五百九十八章 流民涌入第一百五十六章 鳴不平第662章 郡守動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宮決心第二百零五章 接連行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玲瓏剔透第四百一十七章 重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家世和定位第五十二章 三司第二百六十三章 名非永馨第九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六十八章 衆口難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刀斬真君第一百九十八章 寧御馬何在第八百八十三章 沒有無辜者第七百一十七章 蒼天自有報第三百八十九章 韋家偷襲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君奪舍第九百章 戎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四百九十七章 反覆小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服軟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見難第十六章 那個男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糾結的寧致遠第一百五十三章 少年天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刷卡嗎?第二百六十三章 名非永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經主親臨第八百五十三章 國事也是戲第六百九十四章 楊家的驅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內奸第六百三十五章 流民營第七百零一章 九尾狐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狂奔作死路
第八百八十九章 故人消息第二十五章 小財不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穩步推進第七百三十一章 肆虐柔然第七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九十五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七十九章 又見徵用第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品靈石的用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道草第八百零八章 困境中的爭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捉對廝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無關和有染第九十二章 缺水的悲哀第六百四十章 荊王府援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針尖麥芒第三百三十二章 化修爲僕第三百一十章 江湖庇護所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真君第八十九章 莫名的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糾結的寧致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一十九章 傷於教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西大營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又是壽誕第二百二十七章 又見李清明第一千零三十章 大勢的碾壓第二百一十三章 依蓮娜的心事第五百七十章 真君情懷第三百一十二章 死士的由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高壓姿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仙使現第二十二章 要有乾貨第九百七十七章 破碎山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九十五章 心多變(賀盟主病態D背影)第一百零五章 沐軼的怨念第一百零八章 我說了算第二十九章 籌建電臺第三百二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九百一十八章 援兵到來第七百八十章 被堵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真君現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不輕傳第七百二十三章 查內奸的利器第二百三十二章 任永馨的鬱悶第三百四十章 林二的膽量第666章 十一郎第七百七十三章 橫掃之勢第七百六十八章 衆口難調第九百零九章 攀附第九百四十一章 尋人第七十三章 誰敢攔着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制陣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護廟神獸第六百二十三章 誰是黃雀第九百八十七章 抽身而退第九百三十一章 水師的求助第四百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曲勝男發飆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人不多第五百九十八章 流民涌入第一百五十六章 鳴不平第662章 郡守動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宮決心第二百零五章 接連行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玲瓏剔透第四百一十七章 重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家世和定位第五十二章 三司第二百六十三章 名非永馨第九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六十八章 衆口難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刀斬真君第一百九十八章 寧御馬何在第八百八十三章 沒有無辜者第七百一十七章 蒼天自有報第三百八十九章 韋家偷襲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君奪舍第九百章 戎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四百九十七章 反覆小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服軟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見難第十六章 那個男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糾結的寧致遠第一百五十三章 少年天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刷卡嗎?第二百六十三章 名非永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經主親臨第八百五十三章 國事也是戲第六百九十四章 楊家的驅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內奸第六百三十五章 流民營第七百零一章 九尾狐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狂奔作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