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櫻櫻離開後,不久又返回,這次她帶來了四五十條小船,準備將那些俘虜押回箕國。跟隨她一起來的,還有耽羅國的一衆君臣。
耽羅國國主是個矮小的胖子,站在田步樂面前戰戰兢兢,感覺不像是個一國之主,而是個田步樂的手下。
田步樂嘆了口氣,世間的規則就是這樣,弱肉強食,小國在大國的面前只能像玩偶一樣被擺佈。耽羅國同樣沒有自己的選擇,燕國威脅它,耽羅國就要倒向燕國。現在燕國失敗了,耽羅國又像隨風的楊柳般來拜見他。
田步樂並沒有過多的責罰耽羅國,他將戰俘和耽羅國交給燕櫻櫻處理,留給燕櫻櫻五百人的齊軍衛隊,駐紮在耽羅國,這樣濟洲、瀛洲加上夷洲就練成了一線,將整個東海囊括在其中。
處理完這些事,田步樂便讓艦隊按照最短的路線返回。因爲他已經聽說了中原的形勢再次發生大變。迴歸的船上除了夷洲、倭國的戰利品,還有邪馬臺、耽羅國贈送的大量物質,這次遠征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
一路上再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沒有人敢試圖攔截田步樂的艦隊。
半個月後,田步樂站在船上看到了海岸線,心情不由興奮了起來,終於回到了闊別三個多月的齊國。
距離海岸越來越近,已經可以看到海岸迎接的人羣,船上的士兵發出興奮的歡呼聲。
田步樂不禁心潮澎湃,在大海的包圍中,只要大陸才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來迎接的除了倩公主、烏延芳等衆女還有李斯、元宗一衆親信。
田步樂剛下了船,倩公主便飛燕般投入了他的懷中。田步樂和衆女一一擁抱,之後一起登上了船,準備返回齊國。
等安撫完衆女後,田步樂立刻招來了李斯和元宗,詢問關於天下的形勢。
李斯還沒坐穩,便道:"大王,天下的形勢對我們更加險惡了。"
田步樂心中同樣急切,道:"快跟我說說,信陵君他們怎麼失敗的?"
李斯對田步樂的未卜先知略感驚訝,他總算見過大風大浪,道:"大王,聯軍絕
對不可靠!"
原來信陵君率領的五國聯軍一開始大破秦軍,攻破了函谷關。然而五國聯軍後來爲了爭奪戰利品,排擠信陵君。信陵君氣憤難當,加上積勞成疾,一病不起。他被迫將五國聯軍的位置讓給了趙國的龐暖,結果五國聯軍被秦軍誘敵深入,之後被擊敗。聯軍主帥龐暖也被殺死,聯軍一路狼狽而逃。五國聯軍失敗後,被秦軍一路追趕,逐出了函谷關。聯軍五十萬人,從秦國逃出來的只有十萬人。
田步樂倒吸了一口氣,竟然損失了這麼多人,以秦軍對待俘虜的一貫作風,那些落入秦軍手上的人必定是九死一生了。
元宗跟隨李斯一起去聯軍,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回憶道:“上了戰場才知道,個人的生命在裡面是多麼卑微。成千上萬的士兵被斬斷脖頸、手腳倒地,流淌的鮮血匯聚成小溪,連盾牌都浮了起來。我一直以來希望天下能夠兼愛,可是在戰場才知道,人的兇殘竟可以到達如何的地步。”
田步樂道:"那現在各國如何打算?"
李斯嘆了一口氣,道:"還是各自爲政。五國聯合伐秦失敗後,各國競相向秦國求和。信陵君病重多日,又經過這一次大敗的打擊,回到大梁後便臥牀不起。我問了爲他看病的大夫,恐怕信陵君時日無多了。臣身在聯軍,卻沒有任何作爲,還請大王懲罰。"
田步樂安慰道:"連信陵君都駕馭不了聯軍,你只是一個下卿,有什麼過錯呢。這次你爲齊國出使聯軍,不管怎麼都是立下大功,我會記得的。"
李斯沒料到這次聯軍失敗,田步樂不僅沒有處罰他,還有封賞,感動的扣頭在地。
田步樂讓他起來,幽幽道:"元宗、李斯,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李斯聽得不明所以,繼續道:"大王,最近還有一個消息。趙國爲了向秦國求和,準備獻上和氏璧,其他四國也準備將各自的珍寶獻給秦國。秦國和其他五國將在趙國的邯鄲附近舉行會盟,到時候秦王也會參加。"
田步樂驚訝道:"趙國竟然甘心將和氏璧交給秦國?"
和氏璧是趙國的傳國寶
器,當年趙惠文王得到後,秦昭王甚至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趙國著名的相國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去秦國,見秦王並非真的會給予十五座城,便暗中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也因此更加惡劣。
李斯口中帶着不屑,道:"趙國已經是快要枯死的大樹,先是長平之敗,這次五國聯軍中損失最重的又是趙國。若不是這次秦國也損失慘重,說不定會一鼓作氣滅掉趙國。大王以爲如何?"
田步樂沉吟了片刻,道:"這件事情我們還是靜觀其變吧。現在天下已經夠亂的了。"
李斯看着一隻只吃水很深的船隻,道:"大王,你竟然收穫了這麼多戰利品。"
田步樂嘿嘿一笑,道:"不過是順手而爲,我也沒想到那些土財主竟然這麼大方。這次跟隨我的士兵,每個人賜予一級爵位,有戰功的按照軍功的賞罰標準,標準最好按照秦國的軍功制,沒有戰功的即使是貴族也不能有任何的獎賞。平民每戶賜予一壺酒、一升米。對了,每個士兵賜予一枚純金的榮譽勳章,作爲他們這次參加遠征的特別獎勵。"
"勳章?"
李斯一邊心疼國庫,一邊疑惑道:"那是什麼東西?"
田步樂想起這個時代還沒有這種東西,便將勳章的形狀和作用講了一遍。
李斯本就是聰明絕頂的人物,立刻領會了他的意圖,道:"大王的主意真是絕妙,我回去後立刻命人趕製。"
田步樂接着又轉向元宗,問道:“我走後,朝中的大臣有沒有什麼異動?”
元宗搖搖頭,道:“我們留在臨淄的人日夜監視那些田單的舊黨,沒有發現任何對大王不利的動靜。”
田步樂不禁皺了皺眉,燕丹屢次能夠得知他的行蹤,顯然是齊國有內奸,不找出這個內奸,就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李斯建議道:“大王,要不將監視的範圍擴大到所有的朝臣身上?”
田步樂擺擺手,道:“算了。這件事情等我們回到臨淄再作打算。”
五日後,田步樂衆人終於回到了臨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