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雷劫

楊弘遠渡雷劫倒不是沒人發現,畢竟其修爲雖低,不過地位卻高,畢竟河洛星宮今日這一系列的變化提升都因其而起。

看到其渡雷劫只是心中擔憂了一下,倒也沒有太過關注,畢竟如今河洛星宮別說渡雷劫,進黃庭的修士,就是登仙門的也不止一人。

再則他們一個個也是修爲進階在即,卻也無暇關注。

域外諸族修行之法不一,不過在到了道境四重這一步,卻又是殊途同歸,都需要渡雷劫。

域外星空之中因着五千年一座世界本源的融入,靈力濃郁卻是勝過周天世界一籌。

這也使得域外星空雷劫之下的修士論起繁盛程度,遠超周天世界。

不過從華蓋境修士渡雷劫開始,其修行之途卻是比不得周天世界這等封閉的位面世界便利。

因爲渡雷劫時,除了需要應對狂暴的雷劫,還需煉化本源之氣,凝聚本命神通。

使得自己的元神開始向着純陽轉變,同時也是要開始凝聚本命道元向着清靈仙‏‎‏‎‏​‎‏‎​‏‏‎‎‏‏氣轉化,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煉化足夠的本源之氣。

可域外星空雖然靈力更加濃郁,可本源之氣對比周天世界就極難獲得了。

周天世界之中,因着世界封閉,天地意志完好,在修士渡雷劫時便會主動開放本源之氣助修士煉化。

而如魔族、儒族等大族因着立族成功,天地意志卻是得以存續,本族修士煉化本源之氣卻是更加容易一些。

這也是這些星空大族能屹立數萬年依舊繁盛的底蘊之一。

除此之外,星空之中的修士想要渡過雷劫,一則是憑藉着自身的底蘊積累,足夠支撐其渡過雷劫。

二則則是提前準備好本源靈物,能夠及時補充。

如周天世界的修士,在渡過雷劫的時候基本還有餘力凝聚一道本命道術。

而這種情況,除了妖族、釋族等大族修士,極少有修士能凝聚本命神通。

如此一來後續進階道境五重,乃至於登仙,其難度就更大了。

這也是爲何周天修士在高階修士的比例上遠高於域外的原因,也算是本界位面意志對本土修士的扶持。

不過如今因着逆轉混沌之氣形成的靈力潮汐,卻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可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可以預見,待得靈力潮汐過去,河洛星宮的整體實力必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而楊弘遠在修行了近四百年後,也是迎來了自己的雷劫。

轟隆!

便在這個時候,一聲雷鳴在楊弘遠頭頂炸開。

擡頭看去,天空之中的劫雲就像是一座即將決堤的堤壩,內中盡是亮閃閃的雷光電漿。

事實上雷聲並不如何驚天動地,可卻是直接在修士的元神識海之中迸發,雷劫考驗的並非只是修士的肉身、神通、修爲,還有修士的元神魂海。

雷鳴炸響,意味着劫雲已經醞釀成熟,雷劫即將來臨。

第二聲雷鳴在楊弘遠神識感知之中由遠及近滾滾而來,頭頂的雷雲驟然下沉,就像是一兜即將迸裂的水囊,又像是一隻將巨口探出的天地巨獸。

若是在周天世界中,此刻的修士便感知到隔斷修士與天地意志的屏障。

此刻楊弘遠也有着模糊的感應,不過卻極爲薄弱,這應該是因爲河洛星宮實力大漲漸漸增強的荒天星界意志。

雖然有着模糊的感應,可想要爲他們這些渡雷劫的修士提供助力,顯然是做不到的。

不過此刻河洛星宮遍佈本源之氣,卻是無需再消耗殘存的天地意志。

伴隨着第三道驚雷響起,滾滾的雷漿電劫呼嘯而至。

與此同時楊弘遠身影一晃,三清分身已是出現在其身邊,顯然是要一同引動雷劫。

修士渡雷劫最忌有人打擾,更不用說同時渡劫,更會引起雷劫威力成倍的增加。

楊弘遠的這個動作好似引起了雷劫的震動,在驚天的雷鳴之中道道雷霆如瀑布一般垂落,

如同九天崩裂,又像是洪荒巨獸猛然探出了一條雷舌,只是在瞬間,便將站在‏‎‏‎‏​‎‏‎​‏‏‎‎‏‏地面上的楊弘遠淹沒。

有着暗中的天令仙尊以及麒麟星宮的遮掩,楊弘遠也是不用在顧忌什麼,渾身道元涌動,激盪起道道星光漣漪。

而楊弘遠在雷劫降臨的剎那卻是做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只見其一聲大吼,身形暴漲至二十丈,要知道龐大的身軀要承受更加強猛的雷劫洗練。

別人都是千方百計的躲避雷劫,而楊弘遠卻是生怕自己被雷劫劈的少了。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以楊弘遠的底蘊根基數十年前就能引動雷劫。

可其在華蓋境停留了近百年,自是不會了僅僅渡雷劫。

其不但要走金身仙途,還要走上乘的金身仙途,如此自是怕雷劫劈少了。

元神法相插天巨峰顯化,沖天而起,就像是海中礁石,在如同瀑布一般的雷光之中屹立不倒。

肆虐的雷劫無孔不入,卻無論是元神還是肉身,都始終不能傷楊弘遠分毫,唯獨帶給他壓力的卻是體內九仞真元的消耗。

不過對此楊弘遠卻是不用擔心,不說其根基底蘊,就是一身土屬性本源靈珍以及麒麟星宿匯聚的本源之氣已是足夠其補充。

古往今來,如此視雷劫於無物的,怕也是找不出幾個。

而此時楊弘遠的心神卻是沉浸在丹田之中,全力運轉爲山九仞決吸收並煉化着紛涌而至的天地本源之氣。

而這,也是是用來凝聚神通,點燃純陽血脈、純陽元神的關鍵!

撼天道訣與天誅道訣,在已經不知道揣摩了多少遍,推演了多少次的撼天仙訣總綱的引領之下,兩道本命神通種子就像是插天巨峰之上的兩團靈光,開始緩緩融爲一體。

楊弘遠凝練的第一道本命神通竟然就是仙術,還是排行第七位位列造化境的撼天仙決。

雷劫共分三道,三道劫雷一道比一道強,雖說楊弘遠對於度過雷劫有着極強的自信,可那卻並不意味着他便已經對雷劫掉以輕心。

楊弘遠迅速收攝心神,散去了法天象地神通,收斂了元神法相。

體內血脈如同大河奔流,強橫的煉體修爲在瞬間迸發出蓬勃的生機,用來恢復在劫雷之下重創的身軀。

絲絲縷縷的青木之氣伴隨着千年靈參的藥力被天令仙尊引導着涌向楊弘遠。

華蓋修士渡劫,金仙強者護法,怕是嫡系後輩這待遇也是不多見的。

有了這片刻的喘息之機,楊弘遠雖是不復全盛之時,可也恢復了九分。

滾動的悶雷在劫雲之中來回遊走,就像是一隻即將出籠的飢餓猛獸。

待得劫雲裂開的剎那,從中蹦出的也再不是一條如同淺嘗輒止一般的洪荒巨獸雷舌,而是如同一隻擎天巨獸的利爪,挾着天地之威朝着渺小無比的楊弘遠按下!

轟隆隆!

數十丈的煙塵土石在楊弘遠的四周沖天而起,楊弘遠連同腳下的地面瞬間被從天而降的劫雷按入一個數十丈的大坑之內。

無數的雷光霹靂如同游魚一般在他的身週上下游走,似乎將楊弘遠所有的一切盡數撕裂。

‏‎‏‎‏​‎‏‎​‏‏‎‎‏‏狂暴的天地元氣涌入體內,對於尋常雷劫境修士而言,如若稍加不慎,足可以將體內的經脈撐爆撕裂。

然而九仞真元自身凝練如山的特性,卻能夠在天地元氣涌入的剎那便將其鎮壓,而後從容同化。

洶涌的天地本源涌入丹田,往往會因爲修士分心抵禦雷劫無暇或者煉化緩慢而逸散。

然而即便面臨如此狂猛的第二道劫雷,楊弘遠仍舊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凝練本命神通種子上面。

至於這第二道神通乃是仙術排行第十的補天訣,這道神通的延伸寶術、道術楊弘遠近些年已是修成,此刻便趁機將其凝聚爲本命神通。

不過補天訣雖然排名低於撼天仙決,可難度卻是更大。

因爲楊弘遠在進階道境時已是將撼天仙決的兩道延伸道術凝聚爲本命神通,只需將兩道道術融合爲仙術神通種子便可。

而補天仙決這道神通,卻是要從延伸法術、靈術、寶術、道術一一凝練。

倒不是楊弘遠沒信心將其凝聚,而是擔心第一道雷劫時間過短,不夠其將其凝練。

而第二道雷劫威力相比第三道雷劫弱了一些,時間比第一道時間長了一些,用來凝練補天訣正合適。

被天令仙尊引導着洶涌而來的天地本源幾乎沒有任何外泄,便被凝練的神通種子煉化吸收。

楊弘遠渡第二道雷劫雖然依舊不難,卻仍舊不敢有絲毫放鬆。

肉身正在劫雷的肆虐之下受損,而元神法相也在雷光的衝擊之下不斷的崩散重組。

在雷劫的重壓之下,楊弘遠近四百年所積累的底蘊潛力正在被激發喚醒。

因爲煉體術而潛藏於皮、肉、筋、骨、髒、腑、髓之中的生機煥發出來,令受損的肉身不斷的得到恢復,同時與深入肉身之中的劫雷之力不斷的拉鋸。

在抵禦着雷劫之力入侵的同時,也將其中蘊含的純陽之力一點點的壓榨吸收,並點點滴滴的滲入血脈之中,並隨着血脈的流轉而漸漸的匯聚。

第一千四百章 僵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測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青署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拍第一千五十章 太陰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正軌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四章 分配第一千七十二章 出洞第二百二十五章 而歸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反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打援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立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熱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大典第八百九十章 大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太玄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三清第八百八十八章 仙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土崩第十章 雙喜第一百六十三章 存靈第四百二十六章 村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風波第六百一十四章 驚恐第五百八十五章 智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盡誅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山冥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過海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寶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山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幻靈第六百七十一章 沒茬第六十九章 戊土第十一章 漓溪第一百零一章 百寶第九百六十七章 侵習第一千三百四章 巔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綿裡第一千六十四章 帝嬰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爭第六百六十二章 氣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謀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時正文 第八百一十四章 觀虎第六百九十六章 靈定第九百六十二章 隱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執掌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干鏚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域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東引第一千一十四章 移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習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落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周仙第一千八百三章 坐騎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買賣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在後第九百九十章 吞舟第三百五十八章 聲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大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御周第八百四十章 界況第五百七十三章 七代第九百零二章 蔣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申箕第九百四十八章 世家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六十七章 雙殺第七百四十章 清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沁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測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石第五百三十章 四仙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鴻蒙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雷轟第一千八十四章 捉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虛影第七百五十四章 冰蛇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機鋒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逐魔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羅宴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較量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都坤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憲令第七百八十七章 馬失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爭第一千一十四章 移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儒聖第九白三十八章 入侵第一千一百九章 正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教化第四百八十五章 深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扶桑第七百五十一章 連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冥陣第九十一章 備戰
第一千四百章 僵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測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青署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拍第一千五十章 太陰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正軌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四章 分配第一千七十二章 出洞第二百二十五章 而歸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反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打援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立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熱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大典第八百九十章 大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太玄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三清第八百八十八章 仙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土崩第十章 雙喜第一百六十三章 存靈第四百二十六章 村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風波第六百一十四章 驚恐第五百八十五章 智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盡誅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山冥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過海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同第四百一十八章 寶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山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幻靈第六百七十一章 沒茬第六十九章 戊土第十一章 漓溪第一百零一章 百寶第九百六十七章 侵習第一千三百四章 巔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綿裡第一千六十四章 帝嬰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爭第六百六十二章 氣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謀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時正文 第八百一十四章 觀虎第六百九十六章 靈定第九百六十二章 隱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執掌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干鏚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域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東引第一千一十四章 移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習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落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周仙第一千八百三章 坐騎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買賣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在後第九百九十章 吞舟第三百五十八章 聲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大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御周第八百四十章 界況第五百七十三章 七代第九百零二章 蔣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申箕第九百四十八章 世家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六十七章 雙殺第七百四十章 清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沁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測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石第五百三十章 四仙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鴻蒙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雷轟第一千八十四章 捉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虛影第七百五十四章 冰蛇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機鋒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逐魔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羅宴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較量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都坤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憲令第七百八十七章 馬失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爭第一千一十四章 移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儒聖第九白三十八章 入侵第一千一百九章 正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教化第四百八十五章 深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扶桑第七百五十一章 連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冥陣第九十一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