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三分足矣

“縣考難,府考難,省考尤難,會試易,殿試尤易。”坐在考號內,蘇子籍看着環境,不禁發此感慨。

前朝時或不是這樣,但本朝從太祖起,能走到會試這一場的舉子,數量就不是很多,也因此對待這些舉人,往往要寬鬆一些。

這並不是指在紀律上寬鬆,而是在環境待遇上要強出許多。

不同於地方考試,能參加貢院會試,但凡考取了,無一不是朝中官員的未來同僚。

而文人雖彼此相輕,可在某些事情上又容易物傷其類,會試取士改革,在一開始沒有遇到阻礙。

雖然隨着時間推移,讀書人漸漸多了,朝中出現一些聲音,希望會試重新迴歸前朝,但也都被皇帝無視了。

當今皇帝,隨着年齡增長,聖斷之勢越強,會試原本定在二月,但是思及登基以來,每每二月都會遇到落雪,實是春寒料峭,便下旨改成了三月。

現在這天氣就好多了,起碼坐在只有三面隔板,頭頂遮陽遮雨,前面一覽無餘的號房裡,蘇子籍並不覺得寒冷。

而目光所及之處,坐下了的考生也大多表情如常,並不見瑟瑟發抖之態。

今日天氣也好,此時太陽還不曾升起,但貢院內,擡頭向前方半空看去,依稀能看到清澈的天空。

“看着似乎是個好天氣,是個好兆頭。”舌尖還有着湯圓微甜的味道,蘇子籍心情頗好,坐着等髮捲,以及考牌的出現。

但隨後出現的士兵,手裡捧着的東西,出乎了蘇子籍的意料。

“竟然不是考牌?”

見有人挨個號房發桑皮卷袋,蘇子籍接過卷袋,打開一看,明白過來。

“一人發一套考卷,考題直接已經印在了上面。”

“數千人的考卷,墨印尚新,這是臨時印刷的卷子,這可是大工程,還要防備着有人在過程中泄題。”

“也就是會試的主考官,能有着這樣魄力了。”

“不過,也可能只是皇帝的要求。”蘇子籍不過隨便想了下,就將注意力放在了考題上。

到了會試,已經沒有任何小題,一共七張卷子,七道題。

這一卷袋裡放着,除了答題的卷子,剩下的就是草稿紙。

草稿紙倒管夠,足足十幾張,不過這都是不能帶出去,收卷時,要一起收走,封存。

所以一般在會試答題時,便是草稿紙上,考生們也不敢隨意落筆,都要深思過後,才後落筆再寫。

“後面四道題,相對來說是小題。”

蘇子籍瀏覽了一遍後,已做到了心中有數:“前三題相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首題了。”

“天步唯艱矣”

凝神一看,蘇子籍不由變了色,這首題讓人一看,膽小的人怕是會直接冷汗落下來。

這題目,簡直大到沒有邊。

“什麼是天,天就是上天,但朝廷不可能讓考生揣摩天意,這是大忌諱,誰審題到這個份上,肯定完了。”

“所以天只能是皇帝又或朝廷。”

“天步唯艱矣,可以說是朝廷經太祖到今上,三十餘年,民生恢復,漸漸鼎盛,不出意外就是一朝盛世,而生業繁衍,漸漸也到了頂點。”

“這已經中了主題,可是私下一想,真正盛世怕還在下一代,這天步艱難,是不是指皇帝本人老朽了?”

蘇子籍沉默了。

這事就算有人想到了,又有幾個敢這樣答?

再魯莽怕也不敢。

號房內一時安靜,隔壁考生翻着卷子聲音,以及不遠處考生嘆氣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誰都知道,這題不好答。

“天是指朝廷或皇帝,但加個步字,就不僅僅是皇帝個人,而是整個朝廷的發展。”

“朝廷治理就是爬山,起步爬,無論朝哪走都是上坡道,最多就是過程多了曲折,而一旦到了山頂,再走,無論多嘔心瀝血,多厲精求治,都是走下坡道,這是古今歷朝都明證了。”

“或者說,這就是興衰律。”

“只是古人稱之氣數天命,周而復始,其實是一回事。”

“盛極而衰,天步就跨不過去。”

“所以這天步唯艱矣,其實是皇帝感悟興衰,還沒有真正抵達極盛之世,卻擔憂着盛極而衰,月圓而蝕、器盈而虧了麼?”

“這真的是很有遠見,只是實話實說,每一朝,明君名臣總覺得自己能超脫興衰律,可歷史證明,這是自古誰也沒有辦到過的事。”

“其心可嘆,其志可癡,只是作當事人,就得盡人事,多延一分國祚,就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審題已清,可直到太陽高高升起,一陣風吹來,將卷子吹得嘩啦啦響。

蘇子籍纔有了動作。

他舉手到最高,緩緩落下,到了頭處,就暗暗搖首,哪怕壓抑些,這樣寫,還是非死不可。

手壓倒胸,再次搖首,問着自己:“太子太孫何以爲德?大抵太子之職,在於日奉朝請、問安視膳而已!”

這是前朝名臣的話,意思是,太子的責任不是治政,而在於向父皇早晚問安,問問膳事(吃飯)罷了。

又壓到了腰處,想了想:“壓到這樣的程度,或才氣不那麼鋒芒了吧?畢竟我還不是真太孫,必須有所表現。”

“自古猜忌之深,莫如父子,文可十二分,才只可二三分足矣!”

只是這樣想,蘇子籍突然之間覺得自己過於世故。

就算事實是這樣,也不能隨便說呀,會驚着不少阿草阿花可愛的心靈。

蘇子籍笑了笑,這才收手,拿起筆,在草稿紙上一揮而就。

這一題,寫完了,太陽已高高升起,腹內咕嚕嚕響,不遠處有梆子的聲響,這是要送飯送水來了。

蘇子籍才恍神,竟已到了中午。

將卷子好好放進卷袋,掛到一旁,免得一會被污了,又起身,在號房內慢慢走動着,活動着四肢關節,免得痠痛不適。

不到一會,就有吃食送到了他這裡。

兩個士兵一個將煮過的清水用木壺裝着,尚冒着熱氣,放到木板橫着桌上,又有一籃子熟食,都是易存放的餅子,有着五種,含着五穀,這是個吉祥寓意。

之所以在地方,還能在號房裡自己煮飯,到了會試這裡,卻全都由着貢院按頓統一發放,一是體恤考生,二則是怕出事。

第六百七十九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貼加官第四百十二章 有點熟悉第三百四十六章 精分第七百九十五章 欺誰,欺忠耳第四百八十章 嚇出冷汗第七百十六章 大喊大叫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態炎涼第四百三十七章 明日或是我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仇可報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林國公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十三章 我明白了第九十四章 再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三尸之二第三百章 糾結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我並不順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機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心憂第七十七章 一絲金線第五百六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布武初啼第八百二十章 未必是真心投效第一百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東宮凋零第八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六百六十六章 萬妖還不臣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階下囚第六百六十四章 真人請喝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六百八十四章 汝等怎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有情不累第九百五十二章 三清臨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互應合第七百三十四章 倒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身淒涼第九百二十一章 去羽林衛第1299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章 舊臣來投第七十三章 慘叫第一千九十九章 氣衝紫薇第一百五十一章 安州港口第八百十三章 讓梵神打個先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英明之君第1311章 其果天意乎第七百十二章 九龍儀第八百九十六章 京城夜馳第1315章 九鄉伯第三十一章 地下密室第1260章 殺阿羅漢第一千八十六章 三風第四百八十二章 春秋第六百十五章 位份太低第五十三章 改換命數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己也老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齊王刺客(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春秋三義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聖旨第十三章 童生第九百十二章 天意果真垂青太孫第七百二十七章 奈蒼生何第一百五十二章 刺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細想惟恐第四百零九章 奚巡檢的狠色第一千八十五章 亂民不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太子這樣多遺澤第一百零四章 爲民作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只清理兩個府邸第四百九十二章 送禮第五百六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問罪第七百四十一章 鄭龍顯形第六百九十四章 買注第六百八十六章 下不了船第四百五十五章 預言或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不至於窮追不捨第七百八十五章 寧河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彙報第四十五章 戾氣第一千七十章 無詔片甲不得出營第三百八十四章 猜疑第六百九十三章 籤武狀第六百六十五章 心如灰燼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龍第一千七十三章 兵圍蜀王府第七百零五章 王業艱難第四百零五章 臨界點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不可自盡第二百零二章 爭奪名額第七百零六章 大王之風第九百九十一章 奴才何敢當如此眷愛第一百零六章 三禮註疏第五百二十三章 沉塘第八百九十章 督公終於悟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寧河郡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葉公好龍第九百五十六章 刺探民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不安第七十八章 有些單薄第二百零三章 我等不服
第六百七十九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貼加官第四百十二章 有點熟悉第三百四十六章 精分第七百九十五章 欺誰,欺忠耳第四百八十章 嚇出冷汗第七百十六章 大喊大叫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態炎涼第四百三十七章 明日或是我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仇可報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林國公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十三章 我明白了第九十四章 再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三尸之二第三百章 糾結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我並不順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機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心憂第七十七章 一絲金線第五百六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布武初啼第八百二十章 未必是真心投效第一百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東宮凋零第八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六百六十六章 萬妖還不臣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階下囚第六百六十四章 真人請喝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六百八十四章 汝等怎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有情不累第九百五十二章 三清臨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互應合第七百三十四章 倒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身淒涼第九百二十一章 去羽林衛第1299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章 舊臣來投第七十三章 慘叫第一千九十九章 氣衝紫薇第一百五十一章 安州港口第八百十三章 讓梵神打個先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英明之君第1311章 其果天意乎第七百十二章 九龍儀第八百九十六章 京城夜馳第1315章 九鄉伯第三十一章 地下密室第1260章 殺阿羅漢第一千八十六章 三風第四百八十二章 春秋第六百十五章 位份太低第五十三章 改換命數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己也老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齊王刺客(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春秋三義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聖旨第十三章 童生第九百十二章 天意果真垂青太孫第七百二十七章 奈蒼生何第一百五十二章 刺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細想惟恐第四百零九章 奚巡檢的狠色第一千八十五章 亂民不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太子這樣多遺澤第一百零四章 爲民作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只清理兩個府邸第四百九十二章 送禮第五百六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問罪第七百四十一章 鄭龍顯形第六百九十四章 買注第六百八十六章 下不了船第四百五十五章 預言或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不至於窮追不捨第七百八十五章 寧河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彙報第四十五章 戾氣第一千七十章 無詔片甲不得出營第三百八十四章 猜疑第六百九十三章 籤武狀第六百六十五章 心如灰燼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龍第一千七十三章 兵圍蜀王府第七百零五章 王業艱難第四百零五章 臨界點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不可自盡第二百零二章 爭奪名額第七百零六章 大王之風第九百九十一章 奴才何敢當如此眷愛第一百零六章 三禮註疏第五百二十三章 沉塘第八百九十章 督公終於悟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寧河郡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葉公好龍第九百五十六章 刺探民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不安第七十八章 有些單薄第二百零三章 我等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