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改變生態

【量子音樂】的總部。

盧西恩-格蘭奇看着羅傑拿出的計劃,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這……真的要這麼做?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嗎?!”

在盧西恩-格蘭奇看來,羅傑拿出的這份計劃,確實可以極大的打擊包括環球音樂集團在內的,其它唱片業巨頭。

但是,對自身的損失只會更大!

可以說,羅傑拿出的這個計劃,完全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還沒有傷到敵人,首先就捅自己一刀。

如果僅僅只是比失血能力也就罷了,只要【量子音樂】自己穩得住,拖到競爭對手承受不住失血的損失,壟斷了大半個唱片業之後,自然有無數種辦法把錢再賺回來。

但是,羅傑拿出的這份計劃,最關鍵的問題卻不是在傷敵傷己,而是在破壞整個唱片業,數十年以來形成的遊戲規則!

可以說,若是這個計劃順利推廣開來,整個唱片業的生態環境都會被改寫!

至於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壞的方向變化,以盧西恩-格蘭奇的目光,也無法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羅傑沒有正面回答盧西恩-格蘭奇的問題,反而是說起了一個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數據:“隨着現在媒體行業,以及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公衆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接受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件事對整個世界有什麼影響咱們暫且不提,只看對唱片業的影響。”

羅傑指了指盧西恩-格蘭奇的電腦,說道:“你隨便打開一個數據網站,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唱片業的消費者數量,在過去三十年裡一直在穩定地增加。但是,作爲主要‘內容製造’者的明星,數量增加的更快。五十年前,是十個明星爭奪一千萬個消費者。而現在,消費者的數量增長到了一億,但同一時期內活躍的明星數量卻達到了一千以上!”

“也就是說,競爭更加激烈了。”

盧西恩-格蘭奇點點頭,說道:“而且,根據公司市場部門的預測,在未來幾年中,明星之間的‘分類領域’將會更加的細緻化,這也是爲了順應市場做出的調整。”

這個變化,若是在短暫的三五年之內,可能體現得還不太明顯。

但若是將時間線拉長到十年、二十年,乃至於五十年,哪怕是一個外行,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來變化。

在五十年前,一個貓王,就可以滿足整個北美所有歌迷的“追星”需求。

但到了現在,雖然不會再出現貓王這樣,能夠吸引整個北美所有人目光的超級巨星,但取而代之的,卻是數十、上百,乃至於數量更多的二三線明星。

這些明星,或許每一個明星的粉絲數量,和貓王之類的超級巨星根本沒得比,但總數相加,卻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市場更大了,但同時,競爭也更激烈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淺顯,但卻讓人不得不重視的結論。

“我認爲,未來的幾十年內,這種趨勢只會更加的明顯。”

羅傑攤開手,說道:“所以,【量子音樂】需要的很簡單,爲消費者們提供更多的‘偶像’,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明星,以及更大規模的造星計劃。後者是你的工作,至於前者……”

羅傑伸出手,在辦公桌上的文件封皮上點了點,道:“這就是我的解決方式。”

盧西恩-格蘭奇沒有說話,而是拿起文件,重新看了一遍。

羅傑給出的計劃,實際上只是一個梗概,具體的細節還需要由【量子音樂】的管理層去完善,甚至爲此做出大量的市場調研、尋找理論依據等等。

任何一個涉及公司未來數十年發展方向的重大決策,都不可能拍腦門就做出決定。

羅傑的這份計劃,嚴格來講,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通過降低抽成比例等方式,大規模吸引明星加入,與其它發行公司在“內容產出”方面展開渠道大戰。

按照如今唱片業的主流模式,像【量子音樂】這樣,集製作、推廣、發行爲一體的大型唱片公司,簽下明星的時候,往往會抽取百分之五十以上,最高甚至可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抽成,還會附帶有版權方面的分割條款。

當然,這是製作廠牌和發行抽成相加之後的數字。

並且,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抽成,只會針對沒有任何根基的純新人,但凡有一點成績和資本的明星,都有重新談判的資本。

若是達到二線頂尖,甚至一線的程度,自己成立製作團隊,甚至是製作廠牌,只與【量子音樂】進行發行方面合作的,也是有不少的,這就能省下很大一部分“製作廠牌抽成”,而且版權也完全歸自己所有。

雖然說製作專輯的資金需要自己來出,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但總體來說,對大多數明星而言,還是很划算的。

若是某些招牌支柱類的巨星,甚至還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

比如,泰勒-斯威夫特與【量子音樂】的最新一份唱片合約,發行方抽成的比例就降低到了最高百分之三十、最低百分之十五的比例,具體根據渠道來決定,例如實體唱片的抽成比例就是最高的百分之三十,而巡迴演出的收入則是扣去成本之後的百分之十五。

這也是除了羅傑的【Darkness】樂隊以外,整個【量子音樂】裡,待遇最爲優渥的發行合約。

而根據羅傑最新提出的計劃,確切地說,是一個設想:要將旗下所有明星的發行方抽成比例降低至“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之間”,且在版權分割方面做出較大的讓步。

至於製作廠牌的投入和產出方面,因爲涉及的計算內容比較複雜,羅傑沒有提出一個具體的計劃,但卻也提出,要給予簽約明星更多的選擇機會。

沒錢的,可以讓【量子音樂】的製作廠牌墊付製作成本,在分成的時候扣除,或者直接提高分成比例。

不願意分出更多利益的,只要能夠確保專輯的質量,也完全可以自己組建制作團隊,或者乾脆自己出錢,委託【量子音樂】旗下的製作廠牌來完成自己的項目。

具體的數字,自然是要仔細地進行先期調查,以及評估覈算之後,才能得出結論。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要這個方案通過了基本的可行性論證,在未來,簽約到【量子音樂】旗下的明星、歌手、樂隊們,各種渠道抽成的比例都會有極大幅度的下降,分割出去的版權也會更少。

簡而言之,就是“屬於自己的版權”更多了,收入也更多了。

這對於明星,以及夢想着成爲明星的新人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但對於唱片公司來說,卻是未必了。

按照舊的模式,這些唱片公司完全可以說是躺着賺錢。

只要手上有一批質量不錯的“明星”,一個週期內推出幾張專輯,開辦幾場巡迴演唱會,在高昂的抽成比例之下,唱片公司就會有大把的資金入賬。

事實上,對於唱片業來講,站在產業鏈頂端的發行公司,利潤率一向是很高的。

在各個巨頭的默契之下,發行公司作爲整個食物鏈最上游的霸主,對底層,尤其是“內容產出”的明星,進行全方位、大幅度的壓榨,從而獲取了海量的利潤。

爲什麼,從來沒有一家唱片業巨頭選擇上市?而好萊塢巨頭幾乎每一家都是上市公司?

因爲在高額的利潤率之下,唱片業巨頭根本不需要通過上市的方式來融資,自身的資金就足以完成擴張的需要。

如果不是幾大巨頭之間內耗過於嚴重的話,以唱片業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早就可以誕生出一家市值相當於好萊塢六大之和的超級巨頭。

(注:未經驗證的小道消息,有八卦小報提到,索尼的某位高層曾經在私下場合說過,索尼唱片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來打擊競爭對手,所以才擴張緩慢。再次強調,未經證實,切勿當真。)

但是,若是羅傑的這個計劃順利推行開來,唱片業的生態鏈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或許發行公司依然可以保持在整個產業鏈中最上游的位置,但卻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成爲一個超然的存在。

而處於底層被剝削狀態的明星們,地位卻是會開始大幅度的提升。

雖然不至於反客爲主,但是,一旦這樣的格局穩定下來,唱片公司再想要像過去那樣,對明星階層肆意壓榨,卻是根本不可能再發生了。

當然,首先要【量子音樂】能夠頂得住壓力,穩定住這樣的生態鏈。

“唱片業的消費者數量只會越來越多,按照以往的模式,廣撒網,試圖培養出一兩個超級巨星,以爭奪市場份額。這樣的思路,或許還行得通,但一定不是最優解。”

羅傑見盧西恩-格蘭奇似乎有些不解,立刻解釋道:“在我看來,以後我們要追求的,不是明星的質量,而是數量。頂尖大牌方面,有一兩個就足夠,反而需要吸引數量更多的小明星,去爭搶細化領域的市場。咖位不需要太高,二三線都無所謂,但數量一定要多,涉及的細化領域一定要齊全。”

羅傑所設想的這一套體系,多少借鑑了一些太平洋對岸,未來幾年會流行起來的流量明星的體系。

但是本質上卻有所不同。

畢竟,流量明星那一套,也就僅僅只適合太平洋對岸的特殊環境。

這套體系能夠火熱起來,背後的原因極爲的複雜,換一個環境,必然會直接暴斃。

羅傑的想法是這樣的,大體上,依然沿用過去的金字塔式階梯,由幾個頂尖的巨星撐起【量子音樂】的招牌。

但在這幾個頂尖巨星之下,卻不再是數量較少的一線、二線頂尖明星,而是數量衆多的小明星。

這裡的數量衆多,指的可不是幾個,幾十個,而是以百爲單位。

隨着數字音樂和互聯網的發展,讓流行樂壇有了更多的潛在消費者。

但同樣因爲這兩個行業的發展,消費者也會變得越來越苛刻,或者說,越來越挑剔。

在過去,一個貓王就可以滿足全北美所有歌迷的審美,哪怕不喜歡這種類型的歌迷,因爲選擇範圍太少,也只能選擇聽或者不聽,而無法對唱片公司提出要求:你必須得給我弄一個我喜歡的作品出來。

而現在,隨着“內容產出”的基數大規模增加,流行樂壇也明顯出現了領域細化的傾向。

站在歌迷的角度來講,就更是如此。

例如說,喜歡搖滾樂的,就分爲金屬樂、另類搖滾和原型搖滾。

不僅僅如此,例如金屬樂搖滾內,還要再細分爲重金屬、力量金屬、激流金屬等等。

而每一個分支類別,又要再分爲英語搖滾、島國搖滾、華語搖滾等等。

按照這樣細分下來,單單只是一個金屬樂搖滾,若是每一個最末端的細分領域都有且只有一支樂隊,需要的樂隊總數至少也得上百。

所有音樂類型相加,少說也要以千爲單位。

正是因爲出現了這樣的趨勢,羅傑才產生了一種想法:通過吸引更多的明星,乃至於主動“製造”更多明星的方式,以數量來搶佔市場。

這種思路是否可行,羅傑也沒有十足的信心,否則拿出來的就不會是一個計劃的梗概,讓【量子音樂】的高層去完善,而是直接在做完所有前期工作之後,拿出正式執行版本的計劃書來。

在羅傑的前世,一直到羅傑重生之前,唱片業的主流,依然是沿用過去那一套。

不得不說,雖然歌迷的審美一直在變得越來越挑剔,但若是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歌迷,還是屬於那種“喂啥吃啥”的類型。

但羅傑想要做的,卻是主動來改變這一點,讓歌迷們“想吃啥就吃啥”。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改變的,是整個唱片業的生態。

第805章 定價問題第870章 摸魚第257章 所謂的“內幕消息”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147章 聯合巡演計劃第785章第368章 2.15億第6章 娛樂法規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660章 吉米-亨德里克斯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752章 他的取向好像……第125章 沖銷量的歌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879章 貝斯主音第480章 被羅傑始亂終棄的女人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8章 簽約第710章 兩個條件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1章 南加州的陽光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730章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659章 一片陰霾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869章 故地重遊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474章 出事了?第660章 吉米-亨德里克斯第692章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170 天真or幼稚?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第431章 大新聞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821章 要生了第519章 要錢還是要影響力?第158章 永遠的27歲俱樂部第615章 請停止非法秀恩愛行爲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678章 幺蛾子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780章第416 埋藏過去第498章 目標第786章 底線第13章 目標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383章 佛跳牆不是粵菜第544章 搞大事?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505章 兩份邀請第64章 首秀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808章第127章 兩兄弟的家庭倫理劇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166章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507章 最有力的武器第560章 要花多少錢?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742章 最喜歡哪首?第581章 潘帕斯上的【狂暴之路】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722章 少奮鬥二十年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304章 “什麼?我沒錢了?”第486章 狂暴之路 下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498章 目標第47章 好聚好散?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439章 取決於你日常回復幾個問題,可跳過。第74章 塵埃落定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85章 “樂隊隊長的威嚴”第474章 出事了?第164章 “自己人”
第805章 定價問題第870章 摸魚第257章 所謂的“內幕消息”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147章 聯合巡演計劃第785章第368章 2.15億第6章 娛樂法規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660章 吉米-亨德里克斯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752章 他的取向好像……第125章 沖銷量的歌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879章 貝斯主音第480章 被羅傑始亂終棄的女人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8章 簽約第710章 兩個條件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1章 南加州的陽光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730章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659章 一片陰霾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869章 故地重遊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474章 出事了?第660章 吉米-亨德里克斯第692章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170 天真or幼稚?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第431章 大新聞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821章 要生了第519章 要錢還是要影響力?第158章 永遠的27歲俱樂部第615章 請停止非法秀恩愛行爲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678章 幺蛾子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780章第416 埋藏過去第498章 目標第786章 底線第13章 目標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383章 佛跳牆不是粵菜第544章 搞大事?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505章 兩份邀請第64章 首秀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808章第127章 兩兄弟的家庭倫理劇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166章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507章 最有力的武器第560章 要花多少錢?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742章 最喜歡哪首?第581章 潘帕斯上的【狂暴之路】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722章 少奮鬥二十年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304章 “什麼?我沒錢了?”第486章 狂暴之路 下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498章 目標第47章 好聚好散?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439章 取決於你日常回復幾個問題,可跳過。第74章 塵埃落定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85章 “樂隊隊長的威嚴”第474章 出事了?第164章 “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