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非正式會談

吳銘所說的這些話是經過慎重考慮和衆人細緻研究的,只有這種開誠佈公的坦率談話才能消除美國方面對馬來亞政府的疑慮。如果開口痛罵,一副勢不兩立的樣子,反倒會引起了懷疑,畢竟中國也是華人組成的,相對而言更是馬來亞政府中很多人的母國。

而且西方對對紅色中國的敵視與恐懼,主要體現在對集權暴政的敵視與恐懼。反面的中國形象由各種災難與迫害的恐怖故事組成。這種想象往往相隔的現實距離越遠,就越真切。5年代初的紅色中國與1840年前的中華帝國一樣,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國家。30年代最高峰的時候有將近20,000美國人在中國,而50年代最低谷的時代,在中國大陸的美國人還不到20名。在這種相互隔絕的狀態下,任何從那個封閉的紅色帝國傳來的消息,都變成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證實着西方人的仇恨與恐慌。這些故事的敘述者或見證人,大多是最初幾年從紅色中國逃出的“流亡者”和一些到處蒐集小道消息的記者。幾乎所有的“故事”都來自於道聽途說與猜測。沒有人關注什麼纔是真實,也不可能獲得真實的報道。因爲直到萬隆會議之後,西方記者才被允許進入中國。

在西方人的想象中,GCD將會使中國從一個和平、寬容、寧靜的東方國家,變成一個鬥爭、仇恨、暴亂的GCD國家,甚至比蘇聯東歐更加更怕。他們哀嘆的不僅是將失去了親美的國民黨中國,還有神秘甚至有幾分可愛的傳統中國。那個在賽珍珠筆下描述的王龍阿蘭們耕耘地黃土與墓碑間的田園。後一種態度尤其普遍出現在西歐國家,伴隨着他們二戰以後殖民帝國主義體系崩潰造成的感傷。

在吳銘想來,如果中國不是被迫進入了封閉狀態。那麼中國國內在那個年代造成地悲劇,還有西方對中國地恐懼和仇視可能會減輕。當然,也也只是大家的想象而已。

杜魯門和馬歇爾同時沉思起來。半晌。馬歇爾擡頭問道:“劉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在共產主義陣營裡搞區別對待,讓他們在內部產生不和?”

“共產主義陣營並非鐵板一塊,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慢慢演變。”吳銘點了點頭,說道:“而外來的壓力卻將使他們之間忽略矛盾,團結得更緊密。”

“高論,很高明的理論。”杜魯門兩眼閃閃發光。對馬歇爾說道:“對於這種理論的可行性我們有必要組織專家進行研究,而且要電告司徒雷登,讓他蒐集這方面的資料。”

“美國政府地東亞政策是比較僵硬,但這不是某個人的意志。”馬歇爾說道:“而是一羣人,一大羣人的意志,我們是否能夠靈活地採取不同的策略,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是當然,要不美國不也成了獨裁的國家了。”吳銘笑着說道:“我這也只是個人的看法。姑妄聽之吧!”

“這種看法很獨特,也很有誘惑力。”杜魯門說道:“如果能在中、蘇間製造裂痕,當然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劉先生,據我們的情報顯示,你通過私人關係和現在中國地一些熟人打了招呼。一方面通過新聞媒體,一方面希望他們能說服中國的工商資本家、銀行家、各行各業的學者專家能到馬來亞發展。”馬歇爾狡黠地笑着說道:“這是不是在提前挖中國GCD的牆角啊?”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些人在馬來亞和美國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廣闊地發展前景。”吳銘笑着解釋道:“相信總統先生和國務卿先生也會這麼認爲。”

“資金,人才。看來馬來亞政府想得很周到。”杜魯門讚賞道:“一方面爲國家的發展提供幫助。一方面也能讓這些人避免共產主義的迫害,對此。我是很贊同的。這麼看來,劉先生也是並不看好內戰中的蔣先生地國民政府地了?”

“只是從軍事上的角度加以分析,國民政府地處境不妙。”吳銘點了點頭,“戰爭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雖然現在國民黨軍在人數上還佔據優勢,但什麼叫擊敗敵人?必然是消滅其武力,使其不能作戰。然蔣先生總是不肯放棄土地城池,處處死守,也就處處守死,反觀GCD軍,爲了保存實力,不惜放棄延安,轉戰陝北,直到擊敗國民黨軍,再收復延安。從指揮藝術上看,明顯高出一籌。”

“攻佔延安的最大成就僅止於宣傳,並未也實際的軍事效果。”馬歇爾明顯對蔣介石有不滿,有些輕視的說道:“他剛剛已經拒絕了美軍顧問團從東北撤軍,鞏固華北的建議。”

吳銘苦笑着搖了搖頭,岔開了話題,“總統先生,國務卿先生,我和現在的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先生私交不錯,只是礙於他的官方身份,並沒有要求他在中國運用影響力,使更多的知名人士來馬來亞,在此,我想徵求一下意見,我是否可以這麼做呢?”

“如果是以你個人名義發出的邀請,我想這是私事,於司徒雷登的官方身分無礙。”杜魯門狡猾的說道:“這可以做爲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來處理。”

吳銘呵呵一笑,伸出大拇指對着杜魯門比劃了一下,“如果是這樣,我很樂意以我個人的名義向老朋友司徒雷登先生提出要求,以他的人脈和名望,我想會有很大的收穫。”

“我們的會談很愉快,劉先生的睿智和幽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魯門對吳銘這個舉動感到很新鮮,也很高興,“劉先生不僅在戰爭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外交上也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相信在隨後進行的正式會談中,美國和馬來亞能達成更多的共識,我個人很希望美國能在馬來亞的重建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15章 血洗黑雲寨(六)第172章 撒網戰術第99章 松山血戰(五)第4章 綁架第59章 強硬立場第35章 改造槍支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91章 霧都行(三)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122章 堅定信心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31章 到昆明第113章 狗咬狗,鬼打鬼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15章 血洗黑雲寨(六)第97章 擊潰第24章 蛇蠍合子第77章 合作前的考驗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76章 再見杜老大第23章 生日快樂第67章 殺第87章 “林青霞”?第24章 蛇蠍合子第46章 變數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71章 急於求成第58章 鳩佔鵲巢第49章 絕殺(三)第4章 綁架第30章 少校教官第21章 無間道?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51章 茫茫野人山(四)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107章 潛入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6章 獨立宣言第11章 根據地的第一夜第49章 絕殺(三)第63章 重複攻擊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99章 你到底要怎麼樣?第87章 加官晉爵第101章 松山血戰(七)第59章 強硬立場第24章 奪圖(一)第42章 中國形勢第38章 出訪前的準備第20章 談判準備第83章 以狗治“狗”第6章 山中歲月(二)第61章 無題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25章 奪圖(二)第43章 不三不四再現第24章 圍攻?打援?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25章 奪圖(二)第61章 無題第102章 奇妙的引爆第164章 小心無大錯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31章 因材施教第47章 戰友惜別第82章 特務第65章 聯隊軍旗第66章 亂戰第21章 打飛機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86章 影響第62章 諄諄教導第29章 兵敗如山倒第3章 險被腰斬第53章 絕技第13章 焦點人物第176章 毒彈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3章 忍者?第56章 歡送酒宴第110章 對武士的理解第107章 可行性設想第155章 道路選擇第130章 新的對手第25章 遠征?第110章 獨家秘方的威力第9章 行路第54章 重金無敵第95章 斬首第162章 奪車頭第27章 吉蘭丹河第109章 南洋偉舉
第15章 血洗黑雲寨(六)第172章 撒網戰術第99章 松山血戰(五)第4章 綁架第59章 強硬立場第35章 改造槍支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91章 霧都行(三)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122章 堅定信心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31章 到昆明第113章 狗咬狗,鬼打鬼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15章 血洗黑雲寨(六)第97章 擊潰第24章 蛇蠍合子第77章 合作前的考驗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76章 再見杜老大第23章 生日快樂第67章 殺第87章 “林青霞”?第24章 蛇蠍合子第46章 變數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71章 急於求成第58章 鳩佔鵲巢第49章 絕殺(三)第4章 綁架第30章 少校教官第21章 無間道?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51章 茫茫野人山(四)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107章 潛入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6章 獨立宣言第11章 根據地的第一夜第49章 絕殺(三)第63章 重複攻擊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99章 你到底要怎麼樣?第87章 加官晉爵第101章 松山血戰(七)第59章 強硬立場第24章 奪圖(一)第42章 中國形勢第38章 出訪前的準備第20章 談判準備第83章 以狗治“狗”第6章 山中歲月(二)第61章 無題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25章 奪圖(二)第43章 不三不四再現第24章 圍攻?打援?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25章 奪圖(二)第61章 無題第102章 奇妙的引爆第164章 小心無大錯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31章 因材施教第47章 戰友惜別第82章 特務第65章 聯隊軍旗第66章 亂戰第21章 打飛機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86章 影響第62章 諄諄教導第29章 兵敗如山倒第3章 險被腰斬第53章 絕技第13章 焦點人物第176章 毒彈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3章 忍者?第56章 歡送酒宴第110章 對武士的理解第107章 可行性設想第155章 道路選擇第130章 新的對手第25章 遠征?第110章 獨家秘方的威力第9章 行路第54章 重金無敵第95章 斬首第162章 奪車頭第27章 吉蘭丹河第109章 南洋偉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