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魏武之志

曹髦這忽然派人召見,弄得諸多大臣都有些震驚。

難道是出了什麼大事??

當他們看到執掌中軍的夏侯獻都出現在這裡的時候,更是堅定了自己的猜測,這一定是出大事了啊!

很快,這些重臣們就出現在了東堂內。

他們的臉色嚴肅,朝着皇帝行禮拜見,隨即分別坐在了兩側。

曹髦坐在上位,臉色同樣冷峻。

王昶坐在他的身邊,看着這廟堂內的重臣,只覺得有些恍惚。

看到衆人到齊,曹髦這纔開口說道:“諸公勿要擔心,這次召見,不是因爲別的,只是因爲徵南大將軍的上書,使朕極爲振奮,故而召集諸公前來,商談這件事。”

衆人的眼神頓時凝聚在了王昶的身上,是這廝?

曹髦平靜的說道:“王公,請您將政略告知衆人吧。”

王昶看向了衆人,再次講述自己的政略。

聽到這些話,羣臣恍然大悟。

這些重臣裡的不少人是知道王昶的這些政略的,畢竟是在廟堂多年的老臣了。

等到王昶說完了自己的七條政略。

曹髦方纔開口說道:“朕以爲,王公的政略極爲得當,諸公以爲呢?”

wωw ⊕тт κan ⊕co

王肅點着頭,開口說道:“確實如此,理當賞賜。”

曹髦卻大手一揮,“朕不賞!”

“朕如今想要推行這些政略,等到政略完成之時,再按着諸公的表現和相應的成效來進行賞賜!”

“朕召集諸公前來,不是爲了商談如何賞賜王公,而是爲了如何推行這些政略!”

曹髦難得的有些硬氣。

但是在這裡的重臣們,都算得上是曹髦的親信,就算不是親信,立場上也是偏向他的。

羣臣並沒有反對,只是沉思了起來。

“好!應當如此!”

鍾會最先開口支持。

“首先就是鼓勵學業,修建學校,讓學子們入學的事情,這件事理當由尚書檯來操辦,大魏的每一個縣城,都當擁有一所學府,用以吸納當地的優秀後生來入學!”

“若是地方不能完成這件事,就要受到懲罰!”

鍾會繼續說道:“考試的制度,應當大範圍的推行,改制中正,無論是官員還是小吏,都可以進行。”

“而考試的具體項目,應當與廟堂政務息息相關,應當有經,數,術,天文,地理,兵法等等。”

鍾會直接就開始思索這些政略的具體施行辦法。

曹髦聽的很認真。

而在鍾會的帶動下,大臣們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諸葛誕開口說道:“對於小吏的問題,臣倒是有個想法。”

“陛下,各地大軍的甲士,在受傷和年長之後,就要離開軍旅,返回地方,這些都算是有功之人,對廟堂也是忠心耿耿。”

“陛下,是否可以單獨對這些老卒們進行考覈,挑選其中優秀的人在地方上擔任小吏。”

“如今的小吏,皆是地方豪強出身,他們爲自己的家族牟利,勾結官員,爲虎作倀,助紂爲虐,沒有起到什麼好的作用,若是算上戍邊軍隊,大魏的軍隊有五十餘萬人,而那些離開軍旅,返回家鄉的甲士們,生活並不算太好。”

諸葛誕這麼一開口,曹髦再次被他吸引。

諸葛誕不愧是以親愛士卒而出名的,歷史上,諸葛誕謀反失敗後,他麾下的人幾乎戰死,只有數百人於壽春被俘,堅決不降。

司馬昭派人招降他們,說可以赦免,他們說:“爲諸葛公死,不恨。”

於是乎,司馬昭就讓他們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直到殺死最後一個人,都無人投降。

諸葛誕這個想法,就是讓退役的老兵在地方上擔任小吏,雖然不能說這些退役的大魏老兵都是正直勇猛的人,但是整體素質比其他羣體還是要略高的,別的不說,光是服從性和膽魄,就不是其餘人能比的。

這樣的方法不只是能提高地方小吏的水準,還能同時拉攏大魏將士們的心,皇帝給你極高的待遇,退伍後還給你安排工作,讓你到地方當吏,這也算是仁政了。

曹髦覺得諸葛誕說的很好,就讓張華在一旁將這記錄下來。

王肅在隨後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爲,考覈的項目要按着不同的級別來設定難度,地方在補充官員的地方,可以根據不同的職位來設立單獨的考覈,通過考覈的才能擔任官吏。”

羣臣彷彿被打開了什麼,忽然間,衆人都開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一時間,衆臣似乎忘記了陣營,忘記了勾心鬥角,每個人都在闡述着自己的看法。

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哪怕是坐在上位的曹髦都沒有發現。

請訪問最新地址

只有站在一旁負責記錄的張華,方纔注意到了這令人激動的畫面。

時日彷彿倒退了數十年。

大魏又回到了那個曹操坐在上位,能臣們在兩側出謀劃策,一同來解決天下大事的年代。

大魏很久沒有過這樣的氛圍了,在過往裡,羣臣只是在爭吵,彼此拖後腿,爭權奪利,很久沒有爲了同一件政務而齊心協力過。

鍾會非常的享受這種氛圍,他最是激動,先跟諸葛誕辯論以士卒們擔任小吏的利害。

隨即他又跟王肅商談起具體的考覈內容,再商談該不該制定主考課和專項考課。

最後他又跟鄭袤爭吵,在如何提升官員道德水準的問題上爭執不休。

甚至連隱形人鄭衝,此刻都沒能躲過去。

曹髦笑着說道:“鄭公啊,您在羣臣裡的名望最高,這爲天下官吏制定治政書的事情,應當是您來負責,應該給予他們一個規範,一個可以效仿的東西。”

“讓他們按着這書來操辦,能避免很多過錯的發生。”

鄭衝有些遲疑,他本來是不想開口的,可這裡的氛圍似乎也感染了他。

這位長期透明的尚書令,支支吾吾的說道:“陛下身邊有諸多的名士,天下的士人們都很仰慕他們。”

“若是能帶動他們,讓他們寫文章來訓斥那些不合乎道德的行爲,挑選幾個不作爲,做了錯事的官吏來公開寫文批判,再挑選幾個有作爲,附和規範的官吏來寫文誇讚,會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呢?”

“有道理啊!”

鍾會更加激動了,“就如點評天下人物那般,讓他們來稱讚做的好的,辱罵做的不好的,以此來帶動天下的士人,讓他們效仿!”

張華抿了抿嘴,再次提筆記錄了起來。

連司空都開始開口參與了。

王昶坐在曹髦的身邊,認真的聽着衆人的商談,看到自己的政略被他們如此重視,還從中引申出了那麼多的好東西。

這讓王昶非常的激動,這纔是廟堂!這纔是治理天下的姿態啊!!

他側過頭來,看到坐在上位的曹髦,他的神色是那般的認真,時而皺眉,時而發笑,時而點頭,全身心的投入。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色都已經泛黑。

忽然,東堂內沉寂了。

羣臣彷彿這才走出了方纔的氛圍裡,想起方纔所商談的大事,他們面面相覷。

可曹髦卻不會讓東堂冷場,他笑着說道:“朕來到洛陽後許久,卻從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諸公今日的商談,乃是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

“這纔是要中興國家,匡扶社稷的廟堂該有的樣子啊。”

“諸公!天下事在我們,不可負之!”

羣臣隨即站起身來,行禮稱是。

他們在這一天想出了很多的政略,甚至連往日裡所不敢說的話都給說了出來。

明日開始,他們就要正式來操辦這些大事。

就如曹髦所說的。

治理天下的大業,就從這一天開始了。

到了這個時間,羣臣不可能在皇宮內留宿,紛紛告別離開,只有鍾會留了下來。

當衆人離開之後,鍾會方纔忍不住說道:“恭賀陛下親政!”

曹髦笑着搖頭,“難道以往就不算是親政嗎?”

鍾會感慨道:“哪怕是在大將軍在世的時候,羣臣也不曾如此齊心商談大事,都是爲了自己而謀利,今日我方纔得知,縱然大將軍,也遠不如陛下!”

“陛下,蜀主昏庸,吳主不得政,這難道不是我大魏的天命嗎?”

曹髦這些時日裡一直負責吹捧麾下大臣,給他們捧哏,這還是鍾會第一次主動來吹捧他,嗯,這種感覺也是挺不錯的,難怪他們都喜歡被吹捧呢。

“陛下,只是該如何讓羣臣都接受這件事呢?”

鍾會又說起了廟堂內的阻力。

“這就是我爲什麼要讓夏侯將軍一同前來的原因了。”

“朕如今手裡有中軍,河北,雍涼,荊襄,豫淮等地區的軍隊,難道還需要忌憚廟堂內的這些人嗎?!”

“朕乃是大魏的皇帝,天下的君王,倘若有不順從的人,就以謀反和忤逆的罪行來處置。”

“我的曾祖父爲士人所不喜,可他還在的時候,廟堂羣臣就沒有不爲國出力的,地方官吏就沒有服散誤事的,各地齊心協力,匡扶社稷與亂世,我的大父名聲極好,士人如今尚且對他讚不絕口,可大魏的亂象難道不是從他開始的嗎?!”

“寧爲曾祖那般爲人不容的梟雄,也不做祖父這樣人人稱讚的聖王!!”

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157章 科舉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86章 長兄如父第58章 爭去吧第66章 惡應有惡報第100章 利害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4章 陛下因謀反被廢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01章 我欲離去第97章 得儘快第105章 不錯失名士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7章 欲何爲?第240章 得意門生第56章 什麼都會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81章 預料之中!第46章 好消息!第81章 質子第38章 容易失控第165章 號角第54章 祭祀第82章 迎接第043章 封晉公!第24章 放手去做第127章 不可辜負第79章 中興魏室第163章 不必服侍第023章 反擊的號角!!!第71章 當有志向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83章 水戰不能輸第18章 老卒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7章 欲何爲?第87章 沒選錯第152章 太子第135章 以小人對付小人第188章 校事府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77章 變天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66章 盛宴第143章 寒窗苦讀數十載第12章 郭氏第182章 義士第084章 獵人與獵物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8章 老卒第173章 開考第85章 坦坦蕩蕩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056章 與臣無關!!第76章 吳第033章 唯一候選人第36章 無限內鬥第181章 何以姍姍來遲?第47章 末日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46章 返朝第57章 過往第7章 重塑第131章 書信第265章 替換第143章 明君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5章 先假意操辦第068章 神出鬼沒第233章 順眼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57章 治學官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36章 無限內鬥第87章 沒選錯第053章 俺也一樣!第138章 大將軍真傳第101章 我欲離去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76章 像我一樣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179章 偷襲第026章 司馬師第79章 中興魏室第226章 真正的敵人第5章 徒勞而已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235章 混亂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3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
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157章 科舉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86章 長兄如父第58章 爭去吧第66章 惡應有惡報第100章 利害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4章 陛下因謀反被廢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01章 我欲離去第97章 得儘快第105章 不錯失名士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7章 欲何爲?第240章 得意門生第56章 什麼都會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81章 預料之中!第46章 好消息!第81章 質子第38章 容易失控第165章 號角第54章 祭祀第82章 迎接第043章 封晉公!第24章 放手去做第127章 不可辜負第79章 中興魏室第163章 不必服侍第023章 反擊的號角!!!第71章 當有志向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83章 水戰不能輸第18章 老卒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7章 欲何爲?第87章 沒選錯第152章 太子第135章 以小人對付小人第188章 校事府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77章 變天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66章 盛宴第143章 寒窗苦讀數十載第12章 郭氏第182章 義士第084章 獵人與獵物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8章 老卒第173章 開考第85章 坦坦蕩蕩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056章 與臣無關!!第76章 吳第033章 唯一候選人第36章 無限內鬥第181章 何以姍姍來遲?第47章 末日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46章 返朝第57章 過往第7章 重塑第131章 書信第265章 替換第143章 明君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5章 先假意操辦第068章 神出鬼沒第233章 順眼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57章 治學官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36章 無限內鬥第87章 沒選錯第053章 俺也一樣!第138章 大將軍真傳第101章 我欲離去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76章 像我一樣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179章 偷襲第026章 司馬師第79章 中興魏室第226章 真正的敵人第5章 徒勞而已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235章 混亂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3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