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後生皆可畏

“裴公這些時日裡非常的忙碌,卻不怎麼願意與我相見。”

“他不喜華公,故而對吏部上下皆有不喜。”

曹髦搖着頭,這傢伙啊,可謂是劣跡斑斑,跟鍾會差不多,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誰都不放在眼裡,總是喜歡擺譜,跟誰能都說上幾句。

對這傢伙,還是得略微強勢一下,時不時進行敲打!

這段時日的洛陽,算是格外的忙碌。

自從皇帝改元之後,整個大魏廟堂都開始高速運作,過去是將領們在忙,如今則是廟堂來善後。

那麼大的地盤忽然併入,要解決的事情極多。

還是老問題,地方郡縣的劃分問題。

這件事可是相當的費腦子。

若是處置不當,還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以王昶爲首的老臣們,一直都是認爲要細分州郡。

他們想要在南邊增設好幾個州,他們甚至計劃將交州一分爲二,以龍川等地爲核心,設立一個廣州,與交州互相幫襯。

而對荊揚,他們也準備細分郡縣,將那幾個大郡拆分成密密麻麻的小郡。

可以鍾會爲首的年輕派卻反對這樣的分法。

他們認爲這樣做會造成人力上的浪費,無端的增加了廟堂的支出,還多出了很多個位置來。

鍾會甚至公開表示:王昶等人多設州郡,是爲了給自家的子弟們多安排出路,爲了增加官位,讓近親們都能當上官員。

魯芝卻反對這個說法,魯芝上書皇帝,認爲鍾會這些人提議整合郡縣,不利於廟堂的治理,反而增加了叛亂的風險。

雙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吵得不可開交。

他們這不只是要重新劃分南方那麼簡單,他們甚至想要重新劃分整個天下。

因爲如今天下大一統,過往的很多劃分是因爲戰事方便,如今沒有戰事,可以進行更加詳細的劃分了。

例如在幽,官員們就提議增設平州,在雍涼地區增設秦州,在荊揚增設江州,湘州。

曹髦略微的計算了一下,按着尚書檯的說法,這麼一套流程分下來,大魏起碼得有二十一個州。

其實細分州對曹髦來說是好事。

因爲州只需要增設刺史,而刺史則是皇帝的耳目,在皇權興盛的時候,刺史就是地方上最強力的監察者。

曹髦麾下負責監察的人更多,這對收權以及治理地方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要細分郡,這個曹髦就有些不太能接受了。

雖然從治理的角度來說,細細劃分確實能加強行政效率,但是這多一個郡,所要安排的官員體系可跟安排一個刺史不同啊!

這樣下來,廟堂的支出便實在是太大了。

在取締了公田制後,廟堂也沒有以往那般的底氣,在前兩年,廟堂的收入並沒有再次爆發性的增加,而是迎來了一個平穩的階段,升升降降的。

這其中有打仗太多的原因,也有新徵服地區沒能給廟堂帶來太多經濟效益的原因。

別看曹魏徵服了天下,可爲了安撫這些地方,曹髦對蜀地和吳地都頒發了免稅政策,大魏廟堂甚至還要去花錢負責建設和修補戰亂留下的創傷。

這都需要大量的錢糧。

曹髦都已經開始想着要降低軍事開支來進行建設了,在這個時候再提升支出,這是曹髦所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乎廟堂的商談也就僵持了下來。

裴秀卻沒有參與這些瑣事,他還在爲了學校的事情而四處奔波。

這些時日裡,他基本都是待在太學裡,跟着太學的那些博士們商談教化天下的問題。

想要說服他們,其實並不容易。

但是裴秀有着自己的一套辦法。

王昶剛剛回到了府邸,就得知裴秀等待自己已經很久了。

裴秀的年紀其實並不大,他只比鍾會大了一歲而已。

但是因爲平日裡的性格,鍾會並不將他當作是威脅。

他比王昶的兒子都要年輕,王昶卻非常的看好這個年輕後生。

他一直都覺得,裴秀是可造之才,他適合在太平時日裡擔任尚書令。

若是遇到打仗或是急需處置大事的時候,裴秀不是一個合格的尚書令,他的性格有些懶散,好服散飲酒,不是很喜歡做事,不積極。

可若是天下平定了,那他將會是極爲出色的尚書令,他在位的話,他能確保整個社稷不會出現一件糟心事,因爲他厭惡麻煩,任何事情有了引起麻煩的苗頭,就會被他直接掐滅。

歷史上的裴秀也確實如此,這位兄臺上位之後,因爲私人德行問題被不斷的彈劾。

不過當時他輔佐的可是老好人安世,在安世面前彈劾別人一般是不會成功的,裴秀就被安世護下,隨即開始了執掌尚書檯,然後就以極爲穩妥的方式,讓司馬炎完成了從晉王到晉帝的過渡,其中居然沒有發生過任何不利的事情,當他服散過度死掉之後,西晉政務就開始變得混亂。

王昶笑呵呵的看着他,請他跟着自己走進書房,還令人給他倒茶。

他說道:“當今廟堂內的諸多後生裡,老夫覺得唯獨你和杜元凱能成就大事。”

“張華太過年輕就受到了太大的寵愛,鍾會沒有德行可言,這兩個人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裴秀低着頭,並沒有說話。

王昶又忍不住抱怨了幾句,方纔問道:“裴君前來找老夫,不知是爲了什麼事啊?”

裴秀這才說道:“今日前來找您,乃是爲了私事,並非是爲了公事。”

王昶一愣,“我與你父親也算是好友,你且直說無妨。”

裴秀這才說道:“王公,陛下先前找我,想讓我來負責教學的事情,而您也知道,文皇帝所留下的政策,如今不復存在,這件事已經沒有過去那般簡單了。”

王昶皺着眉頭,撫摸着鬍鬚,他說道:“這件事,我有所耳聞,聽聞是鍾會所上奏的,他還對外人說:當今的吏部與禮部是無力完成這件事的”

裴秀眯起了雙眼,果然是這廝!!

他繼續說道:“陛下非要我來完成這件事,我原先提議,規定太學生們必須要在地方上教學一年,年滿後才能參與考覈。”

“這只是權宜之計,當今支出極大,廟堂也沒有辦法通過提升治學吏的待遇來完成這件事。”

聽到裴秀的話,王昶沉思了起來。

“這件事可是關係重大啊一年的時日啊。”

看着面前有些遲疑的王昶,裴秀趕忙說道:“當初您上奏要整頓吏治,提出了諸多方略的時候,就曾提到過這件事。”

“故而這次前來找您,想要問問您的想法。”

王昶此刻卻沒有急着開口,王昶雖然出身大族,但是他本人還算是那種心繫天下的賢臣,不是宗族之犬,否則,他也不會提出那麼多限制大族的政策。

他如今遲疑,是因爲裴秀的這個想法聽起來有些冒險。

在人才不多的當今,太學裡的這些可都是寶貝啊,這是未來的棟樑,裴秀這樣的政策,應該不會破壞當今太學欣欣向榮的局面吧?

別到時候教化人才的目的沒達到,反而是將太學給折騰散了,那可就出大問題了。

看到王昶臉上的擔憂,裴秀繼續說道:“我已經去過了太學,他們說,我的想法可能會導致太學生們紛紛離去,當今太學已經失去了原先的地位,說我的政策會進一步破壞太學。”

“我回去之後,想了很多,我覺得他們說的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所以我想,換個思路,給陛下上奏,不要只盯着太學生們來折騰往後無論是誰,想要擔任官員,想要參與考覈,就必須要先當滿一年的治學吏!”

“如此一來,就不只是盯着太學,可謂是一視同仁!”

“尤其是那些大族子弟們,他們那般的想要當官,本身又有大學問,讓這些人來擔任治學吏,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王昶瞪圓了雙眼。

啊???

“裴君!你且先不要着急!”

“你這樣做,這影響可就比太學更加嚴重了”

“你要多冷靜啊,這件事不容易,不能如此着急!”

裴秀忽然站起身來,臉色變得通紅,“唯公知道此事不易嗎?爲人臣者,本就該爲君王分憂,便是赴死也不該遲疑纔是!公既爲尚書令,得到陛下這般寵愛,不想着報答,如何還能勸阻我呢?!”

王昶一愣,這人是怎麼回事?

裴秀現學現用,“王公,既然您不願意相助,那就允許我先回去了,我這次回去,便要與吏部一同來完成這件事,只要能爲君王分憂,何懼其後果呢?倘若最後惹出了什麼事來,我自承擔便是!!”

裴秀說着,轉身便離開了此處。

王昶站起身來,深吸了一口氣。

現在這些後生啊!沒一個成器的!各個都是焦躁好進!

等自己這些老臣逝世之後,大魏要完啊!

他趕忙看向了一旁的奴僕,“還不去將裴秀給我擋下來!另外,再速速給我召集尚書檯諸多尚書!就說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與他們商談!!”

第117章 胡遵將軍該多生氣啊第163章 果然如此!第60章 祭告先祖第266章 成矣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36章 風險第147章 得虧是我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72章 箭在弦上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89章 非聖王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95章 笑柄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86章 遺憾第136章 你要如何處置呢第59章 鍾會第107章 文鴦是那個?第259章 用事實說話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43章 延續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3章 跑啊!第184章 陛下之過也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32章 堅信不疑第136章 唯才第129章 想有個扶蘇第221章 如魚得水第105章 誤會啊第91章 不喜第148章 廣陵散不絕第106章 有何妙策第248章 坑啊第033章 唯一候選人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83章 水戰不能輸第2章 陛下,咱是一家人啊第1章 分其心第162章 委任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35章 公美甚第207章 穩重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第158章 仇國論第43章 羣臣之首第16章 賞田令第43章 收復第164章 年末第090章 羣賢畢至第233章 順眼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088章 你打我啊!!第199章 那你完了第10章 一丘之貉第111章 陛下欲立十常侍(感謝盟主)第1章 輸的不冤第117章 鈕釦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2章 又是我??第173章 開考第62章 狼狽爲奸第17章 有詔!第77章 發難第109章 收斂了許多第135章 破賊!第243章 愚者第132章 請求加入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64章 爲民者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5章 替換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41章 人生巔峰第160章 下詔!第085章 聽說了嗎?大將軍要死啦!第86章 讓他學!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184章 陛下之過也第3章 依你所言第173章 我計成矣第21章 欺世盜名之輩!第20章 全力以赴是因爲尊重第27章 可你只是個孩子啊!第103章 英勇的騎士第21章 離心離德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02章 平北將軍第58章 北鍾南陸第247章 全怪那弟弟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100章 利害第86章 讓他學!第143章 明君第142章 驚變第037章 誓不罷休!
第117章 胡遵將軍該多生氣啊第163章 果然如此!第60章 祭告先祖第266章 成矣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36章 風險第147章 得虧是我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72章 箭在弦上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89章 非聖王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95章 笑柄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86章 遺憾第136章 你要如何處置呢第59章 鍾會第107章 文鴦是那個?第259章 用事實說話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43章 延續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3章 跑啊!第184章 陛下之過也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32章 堅信不疑第136章 唯才第129章 想有個扶蘇第221章 如魚得水第105章 誤會啊第91章 不喜第148章 廣陵散不絕第106章 有何妙策第248章 坑啊第033章 唯一候選人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83章 水戰不能輸第2章 陛下,咱是一家人啊第1章 分其心第162章 委任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35章 公美甚第207章 穩重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第158章 仇國論第43章 羣臣之首第16章 賞田令第43章 收復第164章 年末第090章 羣賢畢至第233章 順眼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088章 你打我啊!!第199章 那你完了第10章 一丘之貉第111章 陛下欲立十常侍(感謝盟主)第1章 輸的不冤第117章 鈕釦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2章 又是我??第173章 開考第62章 狼狽爲奸第17章 有詔!第77章 發難第109章 收斂了許多第135章 破賊!第243章 愚者第132章 請求加入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64章 爲民者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5章 替換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41章 人生巔峰第160章 下詔!第085章 聽說了嗎?大將軍要死啦!第86章 讓他學!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184章 陛下之過也第3章 依你所言第173章 我計成矣第21章 欺世盜名之輩!第20章 全力以赴是因爲尊重第27章 可你只是個孩子啊!第103章 英勇的騎士第21章 離心離德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02章 平北將軍第58章 北鍾南陸第247章 全怪那弟弟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100章 利害第86章 讓他學!第143章 明君第142章 驚變第037章 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