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柏林牆下

那堵牆必須要推倒,這就是我想對他們說的話。————羅納德?里根。

1987年的國際大氣候終於發生了變化,引導這種變化的開始是一個小的,但是有標誌性的事件。

1987年11月24日,羅納德?里根總統訪問聯邦德國,他參加德國銀行界的人物的邀請晚宴時,遇到了著名的銀行家迪特爾夫婦。里根的一位年輕幕僚向迪特爾夫婦問道:“你們對柏林牆真的感到適應了嗎?”

場面立時冷場,迪特爾夫婦以及他們的客人們均面面相覷。里根饒有興趣的看着這一幕,終於有位衣冠楚楚的男士舉起了臂膀指了指,大聲說道:“我的姐姐住在那個方向20英里的地方,但我們已經有20多年沒見面了。你認爲我們對此能習以爲常嗎?”

他的話猶如打開了閘門,衆人紛紛開始情緒激動的發言,緊接着,另一位男士開始講話,他說:“每天早上我在上班的路上,總是要通過一個崗樓。每天早上同樣的士兵總是要用雙筒望遠鏡盯着我看。那個士兵和我講同樣的語言,我們有共同的歷史。但是我們之中一人是動物園看守,另一人是動物,而我從未確定彼此的角色。”

就連迪特爾夫人也揮着拳頭憤怒地說:“如果這位戈爾巴喬夫先生真的要‘公開性’和‘改革’的話,那麼他就應該有實際行動,拆除這堵該死的牆。”

眼前的一幕讓美國的年輕幕僚非常尷尬,但一旁的里根總統卻看着這一切,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5日,羅納德?里根總統在攝像機面前,背對着勃蘭登堡大門,面對着聚集的人羣,發表了那場歷史上存在的著名演講。他面對着鏡頭,衝着柏林牆大聲疾呼:“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如果你想爲蘇聯和東歐謀求和平、繁榮和自由的話,到這扇大門這兒來吧,打開這扇大門,拆掉這堵牆吧。”

這聲音一出,全場幾乎都震驚了,如此直白,沒有委婉、一相情願,只有事實。這是里根的風格!這是一個領袖西方世界的超級大國的風範!

里根的這句話讓德國和歐洲人對他的好感大大上升,聯邦德國、英國甚至荷蘭和挪威的媒體都對里根的演講進行了全文的轉載,里根在勃蘭登堡大門前的演講形象被刊登在了頭版頭條之上。

而憑藉着這次演講,里根這次訪問得到了極大的成功,聯邦德國中央銀行,英國銀行和挪威、盧森堡、荷蘭等9國的財團決定聯手對美國進行總價值爲239億美元的投資刺激計劃,這將大大幫助處在困境中的美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進行復蘇。

里根的另一項目標得到了加強,北約防務的協作程度得到促進。美國軍隊和北約軍隊在德國境內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演習,以增強對抗蘇聯軍隊入侵的能力。而邊境另一端的蘇聯駐德國部隊也針鋒相對的進行了軍演,兩方隔着柏林牆劍拔弩張,一點沒有推倒阻礙,和平相處的意思。

…………

里根對美國的改革計劃全面啓動,他進行了很有魄力的改革,以星球大戰計劃爲基礎,以振興美國軍事力量爲核心,大規模使用國家訂貨刺激軍工產業,以實現美國的經濟復興。

而在外交上,他以勃蘭登堡門前的演講爲開始,全面強化與北約盟國的關係,開始在歐洲及其他地方,對蘇聯的勢力發動反擊。儘管美國的經濟並不景氣,但里根通過近乎於發動戰爭的方式強化人們對蘇聯的仇恨,以對外衝突轉移國內矛盾。

這些計劃是行之有效的,很快蘇聯人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蘇聯海軍的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和波羅的海一再的受到美國海軍、挪威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組成的聯合反潛陣線的攔截。而在空中,美國戰機經常飛抵波羅的海上空,對蘇聯領空進行窺探。

在戰略核武器方面,美國開始在土耳其和德國部署新式的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它不在中程導彈裁減條約之中,因此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發展。

…………

面對美國的攻勢政策,蘇聯政府此時是內郊外困,要想對抗美國巡航導彈和空軍的優勢,蘇聯在技術上暫時還做不到。製造大量的新式戰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原材料,蘇聯國內的生產能力暫時不夠。而在財政上,由於里根的行動,歐洲10國對蘇聯進行了財政上的制裁,使得蘇聯無法從歐洲的銀行中獲得新的貸款,這影響了蘇聯很多計劃的實行。

這種情況讓戈爾巴喬夫非常懊惱,但是又無可奈何,里根的政策太咄咄逼人了。蘇聯此時尚未從阿富汗抽身,加上切爾諾貝利事件的巨大損失,加上今年蘇聯全國的糧食生產再度欠收,這一系列的情況綜合到一起,使得蘇聯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美蘇兩國此時的境況都很困難,就好像兩個巨人一個生病,一個受傷,經過一番搏鬥都滾到懸崖邊上。他們都衰弱了很多,但現在受傷的堅持着向生病的發動了最後的攻擊,生病的此時已經無力還手,一不小心就是萬劫不復的局面。

劉明看着這個錯綜複雜的局勢,他感到自己出手的時候到了。此時的蘇聯如果不上去拉它一把,可能就此沉落解體。而他選擇的方式,則是非常獨特的,因爲——1988年來了,美國的總統大選就要開始了…

第16章 亮劍懾敵膽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11章 集團(下)第69章 美伊蜜月(下)第12章 受傷第55章 王宮突擊第125章 拉巴特協議第113章 沙特聖戰第73章 危機(四)第59章 星夜高飛第71章 浴血薩珊(五)第59章 星夜高飛第66章 兩線之奔襲第25章 鐵衣徵關山第36章 廉價奔馳車第67章 約旦的合作第24章 大漠沙如霜第37章 採訪第12章 反攻時刻第95章 鑄刀長空第6章 賣魚丸姑娘第28章 螳螂捕蟬第109章 數字化士兵第71章 海上霸主第62章 庫爾德第55章 反擊(一)第17章 夜談發動機第13章 共同理想第58章 相遇第57章 墓前第34章 工業基礎第52章 團結與鬥爭第48章 阿塞拜疆(一)第62章 浪涌如牆(三)第19章 機會第70章 勿爲戎首第96章 第一軍行動(下)第9章 危局第52章 阿塞拜疆(五)第28章 大衛王之星第39章 劫道第88章 無恥的藉口第103章 逆火蜘蛛第43章 雲波詭譎第33章 前方以色列第21章 喬裝入城第93章 軍營奪權第73章 劍氣衝鬥(三)第31章 聯防協定第32章 南風行動第7章 公主的心事第11章 黯然離去第51章 義無反顧第25章 海上驚魂(上)第41章 德黑蘭驚雷(下)第76章 虛弱帝國(下)第106章 天隼的回憶第16章 退讓第72章 劍氣衝鬥(二)第34章 魔盒第44章 火炬第43章 守護神第126章 最後的鬥爭(上)第6章 掛白旗第54章 斷腕(下)第2章 雙贏的夜晚第36章 廉價奔馳車第2章 未來第66章 冥王星第46章 力量倍增器第27章 會見戈比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28章 收服第104章 揭竿而起(上)第103章 大武器庫第45章 雲中寄錦書第85章 越境偵察(下)第44章 庫姆的旗幟第64章 鐵流向東方第91章 希望在心第14章 我在看着你第95章 美國部隊第34章 直搗黃龍第71章 浴血薩珊(五)第10章 刺殺第11章 上野的交易第59章 最長的一日(上)第59章 決不做土鱉第10章 衆志成城第109章 合作行爲第20章 兄妹第54章 沙特的選擇(一)第46章 紅袖議政第21章 嚴厲管制第31章 後勤基地第37章 水漫金山(上)第141章 紐約城驚變第42章 金色霸王鯊(上)第69章 公路建機場
第16章 亮劍懾敵膽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11章 集團(下)第69章 美伊蜜月(下)第12章 受傷第55章 王宮突擊第125章 拉巴特協議第113章 沙特聖戰第73章 危機(四)第59章 星夜高飛第71章 浴血薩珊(五)第59章 星夜高飛第66章 兩線之奔襲第25章 鐵衣徵關山第36章 廉價奔馳車第67章 約旦的合作第24章 大漠沙如霜第37章 採訪第12章 反攻時刻第95章 鑄刀長空第6章 賣魚丸姑娘第28章 螳螂捕蟬第109章 數字化士兵第71章 海上霸主第62章 庫爾德第55章 反擊(一)第17章 夜談發動機第13章 共同理想第58章 相遇第57章 墓前第34章 工業基礎第52章 團結與鬥爭第48章 阿塞拜疆(一)第62章 浪涌如牆(三)第19章 機會第70章 勿爲戎首第96章 第一軍行動(下)第9章 危局第52章 阿塞拜疆(五)第28章 大衛王之星第39章 劫道第88章 無恥的藉口第103章 逆火蜘蛛第43章 雲波詭譎第33章 前方以色列第21章 喬裝入城第93章 軍營奪權第73章 劍氣衝鬥(三)第31章 聯防協定第32章 南風行動第7章 公主的心事第11章 黯然離去第51章 義無反顧第25章 海上驚魂(上)第41章 德黑蘭驚雷(下)第76章 虛弱帝國(下)第106章 天隼的回憶第16章 退讓第72章 劍氣衝鬥(二)第34章 魔盒第44章 火炬第43章 守護神第126章 最後的鬥爭(上)第6章 掛白旗第54章 斷腕(下)第2章 雙贏的夜晚第36章 廉價奔馳車第2章 未來第66章 冥王星第46章 力量倍增器第27章 會見戈比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28章 收服第104章 揭竿而起(上)第103章 大武器庫第45章 雲中寄錦書第85章 越境偵察(下)第44章 庫姆的旗幟第64章 鐵流向東方第91章 希望在心第14章 我在看着你第95章 美國部隊第34章 直搗黃龍第71章 浴血薩珊(五)第10章 刺殺第11章 上野的交易第59章 最長的一日(上)第59章 決不做土鱉第10章 衆志成城第109章 合作行爲第20章 兄妹第54章 沙特的選擇(一)第46章 紅袖議政第21章 嚴厲管制第31章 後勤基地第37章 水漫金山(上)第141章 紐約城驚變第42章 金色霸王鯊(上)第69章 公路建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