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時,蘋果娛樂還在闢謠。
隨着謠言傳播得越來越廣,根本就無法控制,喬尼乾脆就讓工作人員不再去做任何闢謠行爲。
大概在一年後,約翰列儂在電視節目上仍舊被人追問此事。
那個時候披頭士替身也漸漸曝光,更是加深了人們對“保羅已死”的誤會,越來越多人覺得,現在的保羅就是一名替身。
有人在電視直播中詰問約翰列儂,“我想知道,去年保羅已死的真相,究竟是誰殺了他?是不是真的跟你有關?”
“啊?”約翰列儂一臉懵逼看着對方,“這跟我有啥關係呀?我聽說他死了的消息,還是從媒體上看到的呢!”
接着他笑着解釋:“當初保羅確實生病了,那只是輕微的感冒,沒啥大不了的。然後我們巡演太長時間,全員都有點疲倦不堪的樣子,於是我就建議說,乾脆大家休息一天好了。”
“真的是感冒?”
“我沒有騙你的必要,現在回想起來,這件事情真的很搞笑。”
“嗯!”提問者將信將疑的坐下了。
…….
在保羅恢復健康,巡演繼續進行。
關於他已死的傳聞,似乎漸漸銷聲匿跡,但是每隔幾年總會再次捲土重來。
不過他們在歐羅巴的巡演,繼續對英倫國內產生影響。
6月18日,報紙上出現了一位英倫國教教區牧師的投書,請披頭士幫他爲聖誕節錄制《來啊主的寶寶們》(Oh Come All Ye Faithful,Yeh,Yeh)這首歌。
熱情唱片公司的唱片銷售量則是快速地攀升。
當EMI唱片和迪卡唱片,以及其他唱片公司曾將披頭士拒之門外的往事披露出來時,隨即被拿來與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回絕掉《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事情做比較。
同時媒體紛紛稱讚湯姆菲利普斯慧眼識英雄,認爲沒有他提供的唱片平臺,恐怕披頭士至今還沒有出頭之日。
“菲利普斯先生,將會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唱片發行商!”
“ERC(熱情唱片公司)也將會因此超越EMI和德卡,成爲英倫乃至全歐洲的頂級唱片公司!”
還有記者將湯姆以前的事情挖掘出來。
比如做過爵士樂歌手、唱片銷售商和發行商等等,甚至有人將他的婚史都爆了出來,凱特的照片也上了新聞報紙。
一時之間,湯姆竟然成爲了新聞焦點人物。
由於披頭士現在到了國外,無法拿到一手材料進行報道,所以媒體記者就專門對準湯姆的事業、家庭和兒女進行跟蹤報道
不過總體而言,大家還是十分認可湯姆的能力。
最初喬尼還會擔心自己名字會變得人盡皆知,不過只有音樂雜誌報刊有寫過跟他有關的文章。
真正瞭解披頭士往事,知道他和斯圖的也就只有歌迷。
普通人仍舊不知道喬尼就是披頭士經紀人。
除非喬尼掏出名片遞過去,對方纔會恍然大悟地說:“啊!原來你就是鼎鼎大名的喬亞斯先生呀!久仰久仰!”
隱身於幕後確實感覺不錯,至少跟莉莉在倫敦逛街時,不會像披頭士們被瘋狂歌迷給追逐。
但是在利物浦就不太行了,本地太多人認識喬尼了。
爲了避免被人人出來,他把拖把頭換成背頭。
也就是把前額頭髮往後梳理,一絲不苟的樣子顯得相當成熟,如果配上身上的西裝革履,更是顯露出穩重的感覺。
等到他把名片遞過去,別人馬上就會肅然起敬。
披頭士經紀人!
這身行頭加上名片,足以讓他在任何場合都暢通無阻,辦起事來容易得多了。
面對烈火烹油的情形,湯姆菲利普斯反倒有些擔心起來。
“喬尼,我們是不是該低調點?”
“你擔心什麼?”
“我擔心的是我們會變得曝光過度。”湯姆認真解釋說:“乍看之下,報紙不停地討論披頭士的習慣、服裝和想法的確令人興奮。這對事業也有助益。不過這感覺總是讓人不安。”
“我感覺挺好的!”
喬尼覺得對於披頭士而言這很正常。
湯姆憂心忡忡地說:“社會大衆對他們的興趣能維持多久?我認爲得以後要注意減少他們的演出邀約,以及和新聞界的接觸,只要避免到達那個飽和點就行了。不過也非常接近了。這種極端狀況已經把其他藝人的事業給毀了。”
確實如此,現在英倫全國人民眼中就只有披頭士。
其他公司的藝人已經無法獲得媒體關注,更不用說有什麼流量了,若是再持續久一點,恐怕除了熱情唱片公司的藝人, 其他人都得餓死!
現在熱情唱片公司還可以藉助披頭士的人氣,搭乘便車獲得一些流量,否則他們同樣會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讓人感到畏懼的是,這種現象也在歐羅巴開始蔓延。
在6月底時,披頭士推出了他們的第5張唱片專輯《yesterday》,這張唱片直接就登上了排行榜冠軍,而且在英國光預訂量就高達100萬張。
原本他們是想往裡面放沒有發行過的歌曲,但是《yesterday》實在太好了,許多歌迷都很喜歡這首歌。
湯姆也覺得應當把這首歌加入專輯唱片。
於是披頭士們重新錄製了一版《yesterday》,採用了立體聲錄音技術,果然給人感覺更上一層樓。
除了《yesterday》和自己提供的幾首歌曲外,第五張專輯唱片都是喬尼記憶中沒有出現過的歌曲,且每首歌曲質量都不差。
由此可見披頭士的創作能力之強大。
因爲斯圖還在漢堡學習,來不及幫忙設計封面。
加上披頭士正在忙着巡演,只能在五月中旬時,從瑞典巡演返回倫敦的間隙中,隨便找人拍了一些彩色照片。
可是約翰列儂幾人連拍了十多張都不太滿意。
他們被斯圖和阿斯特麗德的設計養刁了胃口,總覺得攝影師技術不行,照片拍得不夠好,不是有這樣的毛病,就是有那樣的問題。
最後實在沒時間了,喬尼從後世記憶中想到一個點子:“我給你們拍個照片做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