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敵人第一軍團阿維蘭的十五萬大軍,輪番地強攻着東寧要塞。這已經是連續第五天的攻擊了,東寧要塞早已殘破不堪,照這樣下去,過不了多久就要失守了。
希格命令將弩車、投石機搬到要塞上組裝,毫不顧忌對方的投石車造成的破壞,擺出一副死守要塞的模樣。反正城下還堆着幾百架,損失了接着擡上來組裝,藉着高高的城牆,將弩車的射程提高了上百米,幾乎和投石車的射程接近了,這才壓住了對方的攻擊火力。
而東寧關城內的騎兵正積極地準備突圍,拆除了東寧關除了城門樓所有的建築,將拆除下來的木樑、木柱子全部堆積到城門樓下。所有不用的投石車、攻城車也全部拆除,也對到了城門樓下,並加入了硫磺、焦炭等易燃品。
傍晚時分,敵人的攻勢稍有緩和,城門樓上扎滿了稻草人,除了城門樓上留下三百人警戒外,希格命令所有的士兵休息待命。
午夜,希格騎在戰馬上,對着校軍場中集合的所有士兵大聲說道:“現在,我們的後方是武帕拉關,已經全部被我親自拆毀,碎石土木堆滿了官道,而且後面就是敵人的腹地關中平原,我們沒有別的出路,只有從東寧關向**圍。等你管突圍之後,這座城關將被大火淹沒,我們沒有退路。所以,請你們不要猶豫,想活命,只有向前殺出一條血路。我們中很多人都會死,也可能包括我,但請你們放心,我將是最後一個突圍的人!”
希格右手拔出劍,高舉着說道:“我們沒有增援,沒有預備隊,只有奮力向前!出發!突圍!”
出了東寧關就是平原,托馬斯率領五千騎兵作爲中路先鋒,他的兩翼各三千騎兵,四千是重騎緊隨在托馬斯的身後,希格的後軍是也是三千騎兵、三千步兵和一百魔法師,另外還有三千騎兵分成三個千人隊,作爲遊弋機動部隊,騷擾或者增援。步兵、弓弩手和改爲步兵的輜重部隊,在潘東尼的帶領下處在在突圍隊伍的最中央。
四萬人的軍隊要全部通過六米寬的東寧關大門,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下,最少也要兩個小時。這麼大的軍事行動,敵人不可能不事先察覺,想靠突然襲擊,是完全不可能的,最關鍵的是要看隊伍的士氣,突圍的決心。
一個多小時之後,托馬斯的五千騎兵和兩翼各三千騎兵、重騎兵在東寧關外集結完畢的時候,大部分的步兵和輜重部隊也已經出了東寧關。
鼓聲響起,托馬斯騎着戰馬,在隊伍的最前面,高喊一聲,“殺——”率領着五千騎兵,首先衝向了夜幕下的平原。接着兩翼、重騎兵也開始發起了衝鋒。後面緊隨着潘東尼的步兵、弓弩手和其他兵種
東寧城的城門裡,不斷地涌出士兵,在東寧門的東面稍作列隊調整,立刻就跟隨着騎兵衝向了敵陣。
阿維蘭早就有所準備,他之所以沒有干擾希格的集結,也是爲了速戰速決,奪取東寧關,回到關中平原纔是自己的目的,希格的突圍,正中阿維蘭下懷。但阿維蘭自己並不知道,希格在自己的國王阿拉德的心目中,遠比西馬克的十幾萬主力部隊還要重要,所以,阻止突圍和儘量消滅敵軍,纔是自己真正的目的。
在托馬斯衝鋒的線路上埋伏了弓弩手,托馬斯的先鋒部隊進入弓弩手的伏擊圈的時候,兩側的弓弩手立刻朝着托馬斯的五千騎兵紛紛射箭。托馬斯毫不理會,任由身邊的騎兵紛紛落馬倒地,他需要面對的是正前方的敵軍同樣衝擊過來的騎兵,如果自己的五千中鋒速度降下來,只有死路一條,弓弩手交給兩翼的騎兵去解決。
雙方的騎兵先鋒來了個迎頭撞擊,許多騎兵相互對撞在了一起,強大的衝擊讓士兵和戰馬血肉橫飛。
托馬斯的的騎兵並不戀戰,阿維蘭的這些輕騎兵自然有自己身後四千重騎兵來解決。托馬斯的目標依舊是正前方,步兵方陣。
阿維蘭的步兵重型盾牌立在了中軍方陣前,從盾牌的後方,斜向上的冒出了尖矛。這樣的方陣是專門對付騎兵的,這種矛很長,隱入盾牌後面,矛的尾稍插進地裡,靠地面的支撐來頂住上前撞擊盾牌方陣的騎兵,這樣纔不至於被騎兵沖垮方陣。
托馬斯可顧不上這些,他的這五千騎兵,就是要衝亂步兵方陣,殺出血路,製造混亂,給後面突圍的部隊製造逃生的機會。
天空中的密密麻麻的箭雨,從兩側,從步兵方陣的後方射來。托馬斯在靠近步兵方陣時,坐下的戰馬高高躍起,好像飛馬一般,直接越過了盾牌,落在了步兵方陣的中央,戰馬還沒落地,手中的長矛就掃向了方陣中的士兵,頓時,盾牌方陣前方的許多士兵被托馬斯突破過去。場面立刻變成了亂戰,托馬斯身後的騎兵在損失了前面衝擊盾牌的幾個騎兵之後也紛紛衝進了方陣之中,靠快速的騎兵衝擊力,馬踏矛挑,立刻衝開了一條血路……
最後撤離東寧關的是希格的三千騎兵,三千步兵和一百名魔法師,蝶彩雲跟隨在魔法師方陣中,藍仙兒和雷則是在希格上方的半空中。希格命令最後的五十名騎兵點燃堆積在東寧關下的堆積如山的廢棄木材,然後率軍沿着托馬斯殺出的血路前進。
希格的身後頓時火光沖天,照亮了整個東寧關,熊熊燃燒的烈火讓阿維蘭大爲憤怒,因爲自己在這場戰鬥之後,將不得不派重兵在這裡把守這個已經被燒燬的城關,這將極大地削弱自己追擊西馬克主力的實力。
四千重騎兵也和阿維蘭的騎兵、步軍混戰在了一起,這種犧牲速度加強了攻防的騎兵兵種,適合攻堅戰,是步兵方陣的噩夢。隨後加入戰團的,還有隨後跟進的潘東尼率領的步兵方陣、弓弩手、輜重兵。
看着身後火光沖天,親自斬斷自己退路的第五軍團士兵,爲了活命,不得不努力向前突擊前進。
漆黑的東寧關東部平原,十幾萬大軍混戰在一起。希格的部隊奮力突圍,阿維蘭的部隊奮力阻止。
托馬斯的輕騎先鋒最終突破了步兵方陣,前方面正面就是阿維蘭的中軍了。中軍擺出來的是雁形陣,阿維蘭也在繼續調遣部隊,將兩翼的重騎兵推上去,試圖將突圍出來的托馬斯騎兵先鋒包圍起來。
托馬斯重新集結騎兵,能夠突破重圍的先鋒部隊並不多,兩千多人,損失了一半。面對阿維蘭的三萬中軍兩翼包圍而來,殺紅了眼的托馬斯率領還剩下的兩千多騎兵部隊,不顧兩翼合圍而來的重騎兵,衝向了阿維蘭本部。
這在所有人看來,是一種完全自殺式的打法,主將的重步兵護衛和弓弩手構成的方陣配合,使中軍的機動能力雖然不好,但攻擊和防禦力量最爲強大。
托馬斯的瘋狂舉動的確讓阿維蘭大吃一驚,他剛剛將自己的重騎兵衝兩翼包抄過去,試圖包圍托馬斯,沒想到托馬斯全然不顧地想要攻擊自己的中軍方陣,這樣兩翼的重騎兵與托馬斯的騎兵先鋒將會擦肩而過,自己的中軍方陣將直接迎接對方先鋒騎兵的衝鋒。
重新衝鋒起來的近三千騎兵先鋒精銳,迅速將努力合圍上來的重騎兵甩在了身後,朝着阿維蘭的中軍陣地迅速突襲而去。
衝在最前面的托馬斯大聲叫喊:“活捉阿維蘭,殺——”
兩千多騎兵個個血脈噴張,跟着托馬斯大喊:“活捉阿維蘭,殺——”
兩軍交戰勇者勝,即使自己的實力不如對方,士氣上也不能輸給對手。兩千多騎兵就像一把利劍,直插阿維蘭的本部。
阿維蘭的步兵方陣立刻立起盾牌,長矛從盾牌的後面伸了出來,長弓、強弩朝着奔襲而來的騎兵射殺過去,魔法師也向着騎兵施法攻擊。
但無論是箭矢、魔法技能,還是盾牌長矛,對托馬斯快速衝鋒的騎兵作用都不大,因爲托馬斯的騎兵是利劍陣型的縱隊,箭矢作用面太小,而盾牌長矛只要被前面的幾個騎兵衝破缺口,很快就會破陣,混戰在一起之後,自己的清兵優勢才能迅速發揮出來,托馬斯倚仗的就是這一點。
托馬斯的戰馬再次高高躍起,越過了盾牌,後面跟隨的騎兵也撞擊在了盾矛陣上,兩千多騎兵沿着被衝開的缺口,衝進了阿維蘭的本部方陣,弓弩手和魔法師頓時失去了遠程優勢。
托馬斯的騎兵在方陣中全力衝擊,直指阿維蘭,並且繼續大聲喊着:“活捉阿維蘭,殺——”
中軍方陣中的所有士兵都拼命的圍堵托馬斯,想要將他的速度擋下來,長矛一次又一次地想絆住馬腳,都被托馬斯高超的騎術躲閃開,手持長矛的托馬斯,無人可擋。
阿維蘭怒不可遏,對着身邊的護衛大聲喊道:“放箭,射死他!”
托馬斯的突擊已經進入了阿維蘭弓弩手的射程,而且還在繼續衝鋒着。看到弓弩手的箭矢飛來,托馬斯立刻趴在了馬背上,等第一波箭雨過後,右手端起長矛,朝着阿維蘭投擲過去,同時大聲叫喊道:“擲矛!”
十幾支長矛頓時先後朝着阿維蘭飛了過去,阿維蘭身前的護衛立刻提盾擋在長矛跟前,噗噗噗,十幾支長矛的強大沖力,將盾牌護衛全部擊倒在地,更多的長矛又飛了過來,又繼續有盾牌兵上前護住自己的主將。
投擲完長矛的騎兵們拔出了拔出了配刀或者戰劍,接着砍殺衝鋒,完全不顧兩邊步兵和後方的重騎兵合圍過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敵軍主將阿維蘭。
對手的玩命打法,不顧一切的直至目標心臟,這是阿維蘭始料未及的。幾波阻擋未果之後,阿維蘭終於慌了手腳,對方明顯是要以兩千多個騎兵換取自己的性命,而且已經非常地接近成功了,自己的周邊的兵將雖然多,但兩千多騎兵集中一點的攻擊,就像一把利劍直插心臟,再多的兵將也不能阻擋這把利劍的前進。
“往兩邊撤退!”阿維蘭大聲喊道,下達了命令,想要往兩邊分散,避開直插而來的利劍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