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克拉地峽

三井廣夫提議的那個位置,就是馬來半島上面的克拉地峽。

克拉地峽是暹羅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爲暹羅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暹羅灣,再向東是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天竺洋;南端與馬來國接壤。

毫無疑問,如果在克拉地峽修建運河,不僅對於暹羅有巨大的好處,而且對包括東唐在內的東北亞國家,都將是極大的經濟利好。

屆時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國和獅子城,可直接從天竺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暹羅灣。

與取道馬六甲海峽相比,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可節省航運2—5天時間。

當然,相較於單純的經濟,克拉地峽運河在地緣上的作用尤爲明顯,如果這條運河修成了,那將直接改變當前東亞地區的地緣格局。

對於東唐和銀河財團謀求建立東亞新秩序的計劃,將添上一塊至關重要的砝碼。

事實上黃豪傑對於馬六甲海峽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要麼爲我所掌控,如果我不能掌控,那就毀了這個地方。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地區與天竺洋海上航線的必經之路,更是西亞石油輸入東亞的必經之路。

可就是這樣一條對東亞地區至關重要的海上要道,東唐和銀河財團卻幾無影響力可言。

反而是米粒家,通過與獅子城的深度合作和設置安保基地,實現了對這一條海上生命線的事實掌控。

這對於東唐和銀河財團無疑是極爲不利的,也是無法容忍的,尤其是隨着東亞地區的整體力量與日俱增,東西博弈也日趨激烈。

要建立自己主導的東亞新秩序,必須改變這種咽喉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儘管隨着電動汽車推廣,石油的能源地位已經下降,現在石油對於國內而言,主要是作爲化工原材料居多。

但是這種至關重要的海上要道,被敵對勢力掌控着,也是黃豪傑無法容忍的事情。

鑑於獅子城在馬六甲海峽中的關鍵位置,若能說服他們在這場博弈中保持中立,那我們所面臨的壓力就將大減。

但這是不可能的,獅子城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歸根到底還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正因爲他們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又是天然良港,獅子城才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金融等高端行業,使國家一躍進入現代化。

但是東唐和銀河科技拓展地緣影響力的情況,卻對他們的存在價值構成根本衝擊。

現在的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爲東西博弈的一個重點區域。

西方國家是一個典型的海洋文明國家,海上霸權根深蒂固;國內則自古就是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雖然近代以來不斷轉型,但要想在海上抗衡西方,依然力有不逮。

所以國內就以雲貴、嶺南爲依託,以陸上推進的方式逐步擴大自己對中南半島的地緣影響力,這對本土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米粒家來說,是難以阻止的。

通過泛亞高鐵和緬店管道等建設項目,不斷加強與中南半島的地緣聯繫。

而經濟上東唐和銀河財團也有意識的,將部分低端產業轉移到安南、簡樸寨等中南半島國家,構建由自己主導的經濟合作圈。

隨着與中南半島聯繫的緊密,尤其是各項交通設施的陸續建成,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必將大幅下降。

我們可以將西亞、黑洲的油氣、礦石運到緬店、暹羅,再經鐵路、管道等運至國內。這在距離上,比經馬六甲海運要縮短許多;而東唐將工業品運往西方亦是如此。

東唐與中南半島的緊密地緣關係,決定了這些陸上線路的掌控,遠比對身居中南半島最遠端的馬六甲海峽來的牢固。

所以,以中南半島爲支點,削弱馬六甲海峽的地位,這不僅僅針對東西博弈的階段性做法,而是符合國家利益的長遠戰略。

而這個戰略,對於依靠馬六甲海峽活命的獅子城而言,當然是不能接受這種格局。

但如果東亞秩序由米粒家主導,作爲太平洋彼岸的海洋文明國家,他們當然不會在東南亞推行以陸代海,馬六甲海峽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保障。

不同的地緣影響力拓展方式,決定了這其中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

哪怕這一次修建克拉運河的計劃不成功,東唐和銀河財團仍然會以鐵路、公路等方式,儘可能的替代馬六甲的貿易中樞地位。

一旦克拉地峽運河貫通,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地位和便利性都將不復存在,米粒家對於馬六甲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相較於馬六甲,海船經克拉地峽運河航行,在時間和成本上俱有極大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運河航道資源的分配,就成爲決定東亞,尤其是東北亞工業國前途命運的重要砝碼。

如果這條運河是東唐和銀河財團參與建設和管理,那憑藉着自己的實力和話語權,就能在相當程度上干預運河航道資源的分配。

這意味着,東唐以及與東唐友好國家的海船,能夠更多的享受到廉價且優先通過運河的好處。

東亞國家基本上都是外向型經濟體,天竺洋航線對他們至關重要。

當然克拉地峽運河不是唯一的航路,所有的船隻,依然可以暢通無阻的經行馬六甲海峽。

問題是多出的1200公里航程和2-5天時間,會顯著擡高這些船隻的通行效率和成本。

當然,克拉地峽運河對東唐的好處,不僅限於東北亞和南海北部。

在南海南部,同樣能以此謀取巨大利益。

國內拓展地緣影響力的方式,嚴重威脅到馬六甲海峽的地位,所以對馬來國、印泥、獅子城這三個馬六甲受益勢力來說,他們當然對我們存在着極大的戒備。

同時,這三個地區位於南海南部,與東亞大陸地緣關係相對疏離,國內對於這裡的影響力也顯得力不從心。

但克拉地峽運河一旦建成,這一局面會得到極大改變,克拉地峽運河會造成雙方現實聯繫的疏遠。

但這條運河的出現,卻會極大降低馬六甲海峽的地位,進而嚴重削弱馬六甲的地緣價值和發展空間。

伴隨着運河的通行,此消彼長之下,南海南部的格局將發生改變,東唐和銀河財團將獲得壓制這三個地區、迫其歸順的力量和可能。

在北則恩威並施,在南則仗勢相欺,通過不同的手段,建立全新的東亞新秩序。

如果克拉地峽運河建成,這一戰略將得到更加廣闊的施展空間。

當然,運河的建設過程不會平坦,之前這個項目由民間企業出面合作,但是進度一直被拖在紙面上。

現在銀河財團要插手進去,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施工過程中,還會受到來自各方勢力的阻擾和破壞。

不過,鑑於這個項目的重要戰略意義,加上東唐和銀河財團兩個大流氓級別的力量,已足以抵禦各方勢力干涉,讓這一項目順利推行下去。

第七十一章 補完與思考第四百零七章 空間站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墮落之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競賽與提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凝聚態護盾第六百八十章 末日悲歌第四百零七章 空間站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俘虜與逼供第八十二章 電磁彈射第六百零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產第七百二十章 路遇與暫緩第三百三十六章 乾枯的湖第二百八十三章 工程進度(二)第七百零八章 時空觀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都(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中目光第五百零四章 月球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略傾斜第四百三十三章 月球手札(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生死之間第四百九十八章 效忠儀式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乾枯的湖第三百八十三章 弱核力籠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狽與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靈光一閃第一百五十九章 晚餐第三百八十一章 新發動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無限歸零第六十七章 鉅額訂單第七百二十一章 因果切斷第三百五十二章 國際局勢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太赫茲第三百六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九十章 第一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空第十四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七章 忽悠瘸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二代飛船第四百九十八章 加盟公告第五百五十三章 質子幽靈第七百二十四章 墮落之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星辰寂滅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六百一十一章 尋找暗物質X第三百九十二章 靈光一閃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夕第五百六十章 另一邊的星空第一百八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狽與反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片哀嚎第三百五十九章 參觀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想的力量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來襲第七十八章 測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探險者二號第二十四章 展望未來第四十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九十五章 旭日東昇第三百一十四章 雁型與星系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星開發(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測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過載第五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六十二章 死星殘骸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題所在第二百四十一章 解決方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機構第七十三章 電池新格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鳩山派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產業轉移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一百六十七章 矚目成就第六十七章 鉅額訂單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神門大會第六百二十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七章 針尖對麥芒第十九章 另一場發佈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他山之石第六百三十四章 各自的選擇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尾階段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割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原子粉碎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夕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可能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一十章 堅如磐石第三百六十四章 暴露第四十七章 技術研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捕獲與滲透
第七十一章 補完與思考第四百零七章 空間站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墮落之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競賽與提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凝聚態護盾第六百八十章 末日悲歌第四百零七章 空間站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俘虜與逼供第八十二章 電磁彈射第六百零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產第七百二十章 路遇與暫緩第三百三十六章 乾枯的湖第二百八十三章 工程進度(二)第七百零八章 時空觀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都(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中目光第五百零四章 月球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略傾斜第四百三十三章 月球手札(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生死之間第四百九十八章 效忠儀式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乾枯的湖第三百八十三章 弱核力籠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狽與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靈光一閃第一百五十九章 晚餐第三百八十一章 新發動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無限歸零第六十七章 鉅額訂單第七百二十一章 因果切斷第三百五十二章 國際局勢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太赫茲第三百六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九十章 第一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空第十四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七章 忽悠瘸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二代飛船第四百九十八章 加盟公告第五百五十三章 質子幽靈第七百二十四章 墮落之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星辰寂滅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六百一十一章 尋找暗物質X第三百九十二章 靈光一閃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夕第五百六十章 另一邊的星空第一百八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狽與反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片哀嚎第三百五十九章 參觀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想的力量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來襲第七十八章 測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探險者二號第二十四章 展望未來第四十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九十五章 旭日東昇第三百一十四章 雁型與星系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星開發(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測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過載第五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六十二章 死星殘骸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題所在第二百四十一章 解決方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機構第七十三章 電池新格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鳩山派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產業轉移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一百六十七章 矚目成就第六十七章 鉅額訂單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神門大會第六百二十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七章 針尖對麥芒第十九章 另一場發佈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他山之石第六百三十四章 各自的選擇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尾階段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割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原子粉碎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夕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可能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一十章 堅如磐石第三百六十四章 暴露第四十七章 技術研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捕獲與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