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影響力

夜深人靜。

黃豪傑儘管初步解決了一些豺狼虎豹的窺視,但是他知道隨着銀河科技的利潤越來越龐大,很多人都會按耐不住。

看來必須和兔子加強合作了,他必須讓銀河科技成爲東唐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徹底和東唐捆綁起來,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體。

常溫超導體暫時還弄不出來。

這個時候,一份被他忽略的技術出現在腦海中。

《176式電磁炮設計圖(完整度97%)》不知不覺之間,這個電磁炮的技術完整度已經差不多補完了。

另外這一年多來,《儲雷石電池製作原理(完整度73%變成100%)》、《安娜電動汽車設計圖(完整度100%)》《鐵銀超導合金製作原理(完整度26%變成83%)》《176式電磁炮設計圖(完整度44%變成97%)》《量子計算機芯片設計資料(完整度0.1%變成6%)》。

另外還獲得《高強度彈性帆布(完整度41%)》、《外骨骼裝甲(完整度12%)》、《永生機械錶(完整度37%)》。

還有其他一些沒有什麼卵用的技術。

不過現在他需要將重點研發電磁炮和外骨骼裝甲。

以此提升銀河科技在軍工的地位。

……

從二月份開始。

東唐工業部和發展委員會的連續動作不斷。

而包括永濟電機在內的,五家東唐風電企業,最終獲得海峰風電的技術授權,可以使用海峰風電的風輪專利。

當然這個並不是沒有代價的,每千瓦時功率的風機,需要向海峰風電公司繳納200華元的專利費。

另外就是成立了兩家合資企業,東唐電網和雷神集團合資的國電電池公司,東唐石油集團和雷神集團合資的中華能源電池公司。

這兩個合資公司,雷神集團都佔據30%的股份,由雷神集團授權這兩個公司生產雷神改性電池。

這也是黃豪傑繼續加深同東唐的利益交換的舉動,畢竟儲電站這個市場至少會產生一萬億華元的巨大市場,如果不盡快將東唐電網和東唐石油集團拉上戰車,遲早有人會眼紅的。

電網的雷神改性電池,就由於雷神電池公司和國電電池公司供應,雙方各佔百分之五十的市場。

不過黃豪傑也不是真的將技術全部給了國電電池公司,而是閹割版。

生產成本大概是12華元一公斤左右,加上他們生產一公斤就需要給雷神集團繳納15華元的專利費。

而和東唐石油集團的合資企業,中華能源電池公司,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

之所以和東唐石油集團合作,主要是爲了減少充電站的阻力。

隨着這兩個公司的成立。

東唐石油集團就聯合東唐電網和公路管理部門,立馬在全國的高速公路上面改造加油站,高速公路的服務區之中加建儲電站和充電站。

截止2017年三月份,東唐的高速公路總里程有12.5萬公里左右,而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是平均50公里設置一對的。

也就是說目前全國有將近5000個服務區。

當然這裡裡面的服務區,並不是都是國營的。

所以在服務區的風電發電機和儲電電池的採購上面,雷神集團只佔了高速公路服務站儲電電池市場約百分之五十的市場;另外在風電發電機方面,佔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市場。

看起來市場都劃分出去一大半出去,實際上這兩個行業50~70%的利潤都在雷神集團手中。

五千多個服務區,加上各地的加油站之類的,哪怕是一個服務區就採購40~50臺小型風力發電機,加上400噸儲電電池,就需要支出2200萬華元左右。

一下子就產生了3000億規模的市場,這還是直接產生的,加上間接影響。

由此可見,銀河科技已經開始對於東唐產生巨大的影響了。

電動車行業每年的800億市場、電池行業2萬億市場、風電行業5000億市場,還有接下來的電動汽車、電機,這些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看看汕美的2016年的GDP,就知道了。2016年汕美市國內生產總值是1970億華元,其中銀河科技直接貢獻了910億華元,間接帶動190億華元。

也就是說銀河科技現在就是汕美步邊的半壁江山。

看看前年(2015)的汕美市國內生產總值,是可憐的760億華元,說出去都沒臉見人了。

而2016年直接增長了159%,簡直是恐怕到嚇死人。

直接從嶺南省排名20位(嶺南就21個市),火速提升到14位,直逼GDP2000億略出的揭市、山頭市、肇市。

如果今年銀河科技給力一點,說不定汕美可以排到前十名之中。

現在汕美市的領導是做夢都會笑醒起來,這就是運氣和際遇。

他們估計今年汕美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絕對不會低於50%。

非常簡單,單單是東唐電網的鉅額訂單,和銀河科技在三月份的連番大動作,就可以知道汕美市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不會差到哪裡去。

所以爲了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汕美官方加大了對於基礎設施、園林綠化、公共服務的投資力度。

另外一方面,黃豪傑也和汕美官方達成一致,那就是將汕美建設成爲高科技、旅遊、文化、環保的城市。

而星球基礎建設公司,獲得了汕美市今後所有的房地產項目60%的地皮,作爲交換銀河科技不會離開汕美。

除了之前已經進來的碧桂集團、暴利集團之外,恆太集團、雅居樂地產,這些地產商也紛紛衝入汕美,想分一杯羹。

而萬答集團由於在轉型,並沒有進入汕美來湊熱鬧。

可惜黃豪傑的星球基礎建設公司,直接佔據了60%的地皮,他可不會允許這些房地產商來汕美變相剝削銀河科技。

另外黃豪傑有一個更大的規劃,那就是以汕美爲中心,包含汕美、揭市、山頭市、潮市、河流市、梅市,構建屬於銀河科技的嶺南東部經濟區。

第一個項目就是嶺南東部沿海風電發電站羣。

畢竟銀河科技不可能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做,很多沒有技術含量的零配件,沒有必要自己做。

如果什麼都自己生產,銀河科技會顯得非常臃腫,畢竟現在銀河科技旗下的員工總數已經將近四萬人。

其中雷神集團一萬八千多人,澎湃集團一萬五千多人,星球基礎建設公司三千多人,銀河科技本部三千多人。

特別是澎湃集團,如果真的要所有的汽車零部件都自己生產,到時候員工數量可能要翻幾番。

所以黃豪傑已經讓溫維平,將澎湃電動汽車之中,沒有技術含量的零配件外包出去。

像座椅、皮墊、地氈、車窗玻璃之類的,通通外包出去。

只要做好品控檢查就可以了,當然這些供應商一般都是兩到三個,避免出現問題。

隨着銀河科技的零配件外包,在嶺南東部地區正在逐步現場一個電動汽車、電動車零配件行業集羣。

第五百零二章 黑化高盧(爲秋入寒冬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買買買第二百一十七章 財團第五百二十章 探險者號(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新發動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亞光速(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葬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時代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臨時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聯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跨越時空第三百七十章 災後重建第一百一十七章 試機第五十七章 詭異的人第七十四章 背後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四百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爲逝水賣土豆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溫差發電第七百一十五章 雲夢澤第四百七十一章 太陽系劃區第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遊覽第六百七十五章 時空遺蹟第六十二章 貿易摩擦第一百五十四章 海水淡化第十八章 陰影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四十二章 模擬飛船第四百二十章 大洋洲事務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垣系統第六百二十五章 好壞參半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常能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體第六百七十六章 生存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人合一第二百四十章 調研報告第一百七十八章 永恆之藍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變突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試機第六百四十三章 門的原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搜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都(四)第七百零九章 面壁者與棋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比鄰星第四百九十章 第一次交鋒第四百三十九章 運河開通第一百三十七章 超導之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頭下注第四百一十五章 解體第九十一章 參觀與新聞第三百七十四章 載人航天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芯片崛起(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工程進度(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雄風萬里(六)第一百五十章 智能翻譯第五百一十三章 火星開發(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光速(四)第二百一十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題所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汕美協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繼承原液第五百四十五章 橫渡虛空第一百一十九章 火星銀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步之遙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蕭條時代第二百三十章 完善之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二百六十章 反響熱烈第一百一十章 震動世界第六百六十章 和平年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向沙漠進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銀河元年第六百九十章 探索外宇宙第三十五章 收購完成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中目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病毒實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些思考第六百二十五章 好壞參半第七十八章 測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二章 戰略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飛艇第一百零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空立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頒獎典禮第七十二章 中車的思考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體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心圓計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併購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歧與誘惑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題與解決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星之旅(二)
第五百零二章 黑化高盧(爲秋入寒冬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買買買第二百一十七章 財團第五百二十章 探險者號(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新發動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六百零四章 築基計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亞光速(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葬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時代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臨時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聯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跨越時空第三百七十章 災後重建第一百一十七章 試機第五十七章 詭異的人第七十四章 背後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四百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爲逝水賣土豆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溫差發電第七百一十五章 雲夢澤第四百七十一章 太陽系劃區第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遊覽第六百七十五章 時空遺蹟第六十二章 貿易摩擦第一百五十四章 海水淡化第十八章 陰影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四十二章 模擬飛船第四百二十章 大洋洲事務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垣系統第六百二十五章 好壞參半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常能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體第六百七十六章 生存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人合一第二百四十章 調研報告第一百七十八章 永恆之藍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變突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試機第六百四十三章 門的原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搜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都(四)第七百零九章 面壁者與棋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比鄰星第四百九十章 第一次交鋒第四百三十九章 運河開通第一百三十七章 超導之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頭下注第四百一十五章 解體第九十一章 參觀與新聞第三百七十四章 載人航天第七百一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芯片崛起(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工程進度(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雄風萬里(六)第一百五十章 智能翻譯第五百一十三章 火星開發(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光速(四)第二百一十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題所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汕美協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繼承原液第五百四十五章 橫渡虛空第一百一十九章 火星銀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步之遙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蕭條時代第二百三十章 完善之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二百六十章 反響熱烈第一百一十章 震動世界第六百六十章 和平年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向沙漠進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銀河元年第六百九十章 探索外宇宙第三十五章 收購完成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中目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病毒實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些思考第六百二十五章 好壞參半第七十八章 測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二章 戰略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飛艇第一百零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空立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頒獎典禮第七十二章 中車的思考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體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心圓計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併購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歧與誘惑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題與解決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星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