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凡的電影開機發佈會在提問環節之後,結束了。
然而,一些媒體記者們,卻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你們有沒有覺得,少了點什麼?”一名記者問一旁的同行道。
“什麼少了點什麼?”同行的記者疑惑。
“發佈會啊,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那個記者撓了撓頭道。
“對啊,好像是缺了點什麼,你這麼一說,我也突然有這種感覺。”
“歌曲啊,王逸凡不是號稱是音樂系導演嗎?他的新電影開機發佈會,居然沒有同名主題曲,這太奇怪了。”
“難道他轉性子了?”
“誰知道呢?不過,還真的有些不太習慣啊。”
熟悉王逸凡的人都已經有些習慣了,王逸凡這個音樂系導演,他的電影往往都是電影還沒開拍,同名音樂大行其道,所以,這一次,開機發佈會結束了,但是卻沒有新歌出現,反倒是讓很多媒體人覺得有些奇怪了。
《父親》當然同名主題曲了,只不過,《父親》和之前的幾部電影都不一樣,之前的幾部電影,爲什麼要在開機發佈會上面,放出同名主題曲?當然是爲了宣傳了。
《丁香花》的時候,那個時候,王逸凡還沒有半點名氣,所以自然需要同名歌曲的宣傳。
而後面的《感恩的心》,宣傳卻是循序漸進的,因爲這部電影,本身有三首主題曲,所以,開機發佈會的時候,放出一首來,算是宣傳預熱。
但是《父親》卻不能這麼做,因爲這樣的話,無法達到宣傳效果最大化,畢竟,電影還沒有開拍,而一首歌曲的熱度,能保持多久?
所以,王逸凡並沒有直接在開機發佈會上直接放出《父親》的歌曲。
而是要在《父親》即將上映前,開始大規模宣傳的時候,放出來,那個時候,才能夠以歌曲來宣傳電影,能把歌曲和電影的互動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只是王逸凡哭笑不得的是,電影開機發佈會沒有宣傳新歌,反倒是成爲了一些媒體報道的點。
不過,開機發佈會,畢竟只是宣傳預熱,不可能一步到位,接下來的日子裡,時不時地會宣傳一下,但是真正的大規模地宣傳,卻要等電影檔期定下來之後,前面的一兩個月。
畢竟,任何熱度都是有時效性的。
前世的《父親》的微電影,拍的還是有些粗糙,但那畢竟是微電影,而現在,王逸凡要拍的《父親》卻是完整的一部影片,所以,肯定不可能那麼粗糙。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籌備期會那麼長的原因,因爲需要道具組定製許多九十年代的道具,比如連環畫,比如那個年代的電視,收音機,車子,比如校服等等。
《父親》橫跨了二十年,雖然主體還是父女之間的感情的變化,但是很多細節卻還是需要考究的。
這也是爲什麼《父親》的籌備期會那麼長的原因,而王越那邊拍攝《小小》,卻反倒是沒有那麼考究,因爲,時間跨度雖然也比較長,但是涉及到的年代的東西卻不是太多,所以年代感肯定不會那麼強。
甚至《父親》開拍的時候,王越那邊的《小小》都已經接近殺青了。
王逸凡也抽空去看了一下,已經剪輯好的一小段,王越這次沒有夾帶太多的私貨,幾乎都是按照王逸凡給的劇本來拍,大概也是因爲,他之前的失敗,讓他變得越發地小心謹慎起來。
《父親》的拍攝團隊,大半還是延續了此前《感恩的心》的大半部分人,比如一些比較重要的崗位,攝影師,燈光師團隊,李航州那些人。
固定的團隊,因爲此前有合作過,所以磨合期會短不少。
而因爲王逸凡之前的成功,也給他們的履歷上添上了重要的一筆,所以他們自然願意繼續和王逸凡合作。
橫城影視城,《父親》劇組片場。
演員們正在上妝,王逸凡和劇組的攝影師李航州坐在一起討論鏡頭,王逸凡也經過了兩部片子的洗禮,再加上他本身的基本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有條不紊地,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了。
當導演沒那麼簡單,劇組每一部分的溝通他都必須要做好,拍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好在他還有兩個副導演幫忙。
十幾分鍾後,化妝組完成了工作,需要出場的演員已經就緒。
王逸凡這纔看看道:“各部門,準備的怎麼樣?”
“攝影組準備完畢!”
“燈光組準備完畢。”
“道具組準備完畢,沒有問題......”
片場的所有人都枕戈待命,都不是什麼新人了,而且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開門紅,劇組拍戲同樣如此,所以,第一場戲,所有人都異常地重視。
王逸凡滿意的點了點頭,坐在監視器後面的導演椅上:“全場注意,開始!”
“第十二場,第一鏡,第一條!”隨着場記敲響打板,退出鏡頭,第一場戲正式開拍。
表演開始了!
李俊生飾演的穿着病號服的老父親,騎在三輪警用摩托車上,不停地加油門,自己嘴裡還發出“轟轟”的聲響。
“這誰啊?”
“有病呢吧?也不看看這什麼地方!”
“你眼神沒毛病,沒看到他穿着病號服嗎?”
羣演們開始陸續出鏡......
......
“咔!”
王逸凡喊了一聲,回顧了監視器中剛剛的表演,基本上沒什麼問題,這場戲並不難,李俊生的演技過硬,再加上之前做足了準備,所以,這一條沒有任何問題。
“好,這條過,咱們再來一遍,保一條!”王逸凡笑着說道。
《父親》的第一天的拍攝任務不重,而且挑的都是比較簡單的鏡頭,所以,第一天算是很順利。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接下來的幾天,還是出現了一些磕磕碰碰的問題,不過,王逸凡知道這是難免的,雖然老團隊或許可以縮短磨合期,但是肯定還是存在的。
任何一部電影拍攝,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王逸凡的這部《父親》也不例外。
比如道具佈景的問題。
“文明,和諧,自強......”
“道具組怎麼搞的?這裡的時間線是1995年......”
“我們馬上換掉!”
“礦泉水瓶,泉林這個牌子,九十年代就出現了?”
“......”
PS:果然,那些我PY的書,都是過來獻祭的,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