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傑的事情,只是個插曲。
不過,王逸凡霸榜的事情,熱度卻持續了好些天。
沒辦法,這個事兒,真的太奇怪了,誰知道王逸凡爲什麼突然發神經,好好的大老闆不當,居然跑去發歌霸榜。
其他的歌手都自閉了,這特喵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王逸凡其實也挺後悔的,爲毛?
因爲自從把那幾首歌嫩上去之後,麻煩事兒就一下子多了起來。
“你還笑?”王逸凡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正在幸災樂禍地嬌笑着的張紫絨。
“好,我不笑了,老公,別生氣嘛。”張紫絨頓時就開始撒嬌起來。
奈何王逸凡對她的撒嬌還真的沒有半分抵抗力,關鍵是,小姐姐太會來事兒了,這幾天,可是讓王逸凡享盡了各種豔福。
什麼古代宮裝,公主,貴婦,皇后,女僕巴拉巴拉的。
結果被枕頭風一吹,就腦子一熱,居然真的把歌給發出去了,這不,一發不可收拾,悔之晚矣啊。
不過,外界紛紛擾擾,其實對於王逸凡來說,也不過是增添些許波瀾罷了。
他還是該幹啥幹啥。
畢竟,他本來就很有名,再加上幾首歌,其實說白了,也就那樣。
錦上添花罷了。
就是可憐那些個要發歌的歌手,這段時間,估計都要把他給怨死了。
一部電影的後期製作可以說是相當的繁雜,特別是越是大製作,後期製作工作也就越是繁多。
《齊天大聖》當然是大製作,所以,後期製作需要的時間,儘管不像那些動匝搞個一兩年的,但是沒有幾個月卻也很難搞的定。
後期製作大概可以分成ꓹ 剪輯,特效ꓹ 合成,配音等。
首先單單是剪輯,就飽含了粗剪ꓹ 精剪,字幕ꓹ 音頻合成等等。
因爲電影鏡頭是分開來拍攝的,不同的劇情ꓹ 場景等等ꓹ 都需要分成不同的鏡頭來拍,這涉及到了大量的素材。
而一部電影通常兩個小時左右,但是這些素材的時長卻是可以達到幾十倍的程度。
所以,自然不可能所有的素材都可以用,很多素材,哪怕是拍的很好,但是有時候也不得不捨棄。
剪輯是一部電影非常關鍵的環節ꓹ 甚至可以說,剪輯從某種程度上ꓹ 可以決定一部電影的好壞。
這一點ꓹ 從很多獎項上ꓹ 拿到最佳剪輯的電影一般都能拿到最佳影片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工作的重要性。
而剪輯在好萊塢大多時候ꓹ 導演是沒有最終剪輯權的,但是在國內卻不同。
當然王逸凡這個級別的導演ꓹ 哪怕是在好萊塢也能夠拿到最終剪輯權。
粗剪ꓹ 需要從那無數的散亂的鏡頭當中ꓹ 將鏡頭和段落依大概的先後順序加以接合的影片初樣。
簡單的說,因爲此前電影拍攝的時候ꓹ 並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拍的,所以,就需要重新調整,將這些鏡頭段落調整成按照時間順序連接的影片初樣。
結果,粗剪的樣片,時長長達四百多分鐘。
這肯定是不可能拿出去放映的,時長太長了。
電影,特別是商業大片,講究的是一個故事的完整性,以及節奏感。
四百多分鐘,裡面有許多沒有必要的鏡頭,當然也有一些,必須做出取捨的鏡頭,這就是剪輯的魅力所在了。
同樣一部電影,不同的水平的剪輯師來剪,剪輯出來的電影的質量,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
而到了精剪,那纔是真正考驗技術的時候了。
精剪是指影片的最後一道剪接,完成後的版本。
這裡需要對劇情進行梳理,一遍又一遍地篩選出來需要的鏡頭,劇情的銜接,等等。
反正,後期製作,絕對不比電影的拍攝簡單就是了。
《齊天大聖》的後期製作,王逸凡預定的時間是三個月,當然了,這也只是目前的預定的時間。
然後,王逸凡又不得不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
因爲李明娟正式啓動了《我的野蠻女友》,他作爲編劇,和掛名的製作人,肯定要去給李明娟的新片站臺的。
李明娟早就已經今非昔比,如今的李明娟,在一部部獨具特色的電影的襯托下,已然坐穩了華國女性導演第一人的位置。
而且,今年的春節檔的幾部女性電影的表現,反而更加凸顯李明娟的與衆不同。
包括陳航等導演的大製作,在春節檔廝殺,結果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反倒是更襯托出來,李明娟的厲害。
所以,李明娟的新片發佈會,消息傳出之後,就有無數的媒體關注着。
不僅僅如此,其他幾家巨頭也同樣的在關注着。
女權電影,女主電影,女性電影到底是不是藍海,到底是否真有那麼高的市場潛力,之前春節檔的失利,其實也是相對比較特殊的情況。
畢竟大片扎堆上映,而且還是同質化很嚴重的作品,所以,互相競爭互相傷害之下,票房沒有達到預期,也是能夠理解的。
爲此,他們就更加重視李明娟的新電影了。
李明娟可以說是國內首個拍出賣座的女主電影的導演,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且是吃的很香的那個。
她這次的新電影,會不會繼續走女權路線?
這本身也是一個風向標。
其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華新系的導演的電影,已經開始成爲了整個華國電影市場的風向標。
此前王逸凡颳起的那股子去島國投資恐怖片的熱潮,以及李明娟的女主電影熱潮,還有最後的陳少軍的怪獸電影熱,可以說,都成爲了國產電影的獨具一格的風向標。
因爲他們的電影總是能賣座,總是能抓住觀衆的多變的胃口。
而衆所周知,一部電影,能不能賣座,除了看電影本身的質量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因子。
其中之一就是,觀衆的口味。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那麼一段時間,觀衆特別喜歡那種青春情懷的電影,那麼在那個時段,上映的青春片,只要不是太差,都能夠拿到不錯的票房。
所以,如何判斷觀衆的喜好,本身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這個東西,是玄之又玄得東西,觀衆的口味,本身也代表着市場的選擇。
以前幾大互聯網巨頭,進軍影視產業的時候,喊出的口號是大數據拍片。
通過大數據來獲得觀衆的喜好,他們喜歡什麼樣的電影,什麼類型的,各個年齡段的喜好等等。
但是結果證明,大數據真的沒那麼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