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產業環

坐下後,章童俊說,“開始吧,今天書記的行程比較緊。”

楊再新端坐起來,顯得嚴肅一些,但並不緊張。說,“歡迎尊敬的書記、常務副、童俊書記和到懷仁鎮來指導工作的領導們,你們辛苦了……”

說了祝福辭和感謝語,楊再新開始彙報懷仁鎮的工作。這種彙報和單人彙報完全是兩回事,不過,楊再新有充足的準備,又對懷仁鎮極其熟悉,彙報起來非常順利。

先談了懷仁鎮的礦業資產,談到目前懷仁鎮礦藏存量和開採的形勢,這種資源性產業所具備的侷限性。隨後,談到如何破開這個侷限性,楊政丞就談到引進刺梨種植項目。

“刺梨果產品開發的情況,新畦食品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成果,我非常期待一兩年後,刺梨種植有了收穫後,產品鋪向國內,這樣深具安全和***質的產品,絕對會得到消費者認可、產生搶購、脫銷等景象。

懷仁鎮對刺梨種植的發展,我們打算還會走出第二步。如何走,怎麼規劃,鎮里正在討論,我在這裡暫時談談還不成熟的想法。這是懷仁鎮的集體想法……”

這句解釋,讓會議室的人輕笑一下,也明白,主要是楊再新的想法,很可能其他領導都沒聽說起。

楊再新也不在意,繼續說,“刺梨種植是一個系統的,環保、安全綠色的產業,那麼,在種植過程中,肯定會施肥、用藥,那用什麼樣的產品,才能確保安全而環保?

我覺得就是農家肥,只有用農家肥纔是真正的環保,健康。如此,怎樣在確保綠色環保的前提下,又能夠降低用肥成本?

在懷仁鎮或更廣的範圍內,做養殖。雞鴨、豬羊牛等,既能夠增產增值,這些養殖的肥堆積發酵後,可直接用來施肥。或者,建立一家農機化肥廠,加工這些農家肥轉化爲有機肥料,也是一個產業環節。

要養殖,必須要大量的糧食,我們完全可規劃一部分土地用於種植糧食,這些糧食就近消化,又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當然,這些產業的發展,還處在一個構思的規劃中,要真正做出來,需要時間、資金、人力和物力,但這樣的生產環運轉之後,回報也將是超乎意料的成果。”

“這個構想完全是按照懷仁鎮目前的情況,設計出來,我看,這設想不僅符合懷仁鎮的現狀,在長坪縣乃至柳河市全境,都是適合的規劃。

五年或十年內,能夠將這個規劃做出來,就是非常好的發展,柳河市完全可上到新的臺階。”李善淮邊說話,看來章童俊和王平江,兩人對楊再新這樣的構想,也覺得驚歎。

先不說能不能做到,這個想法發出來,就是很震撼人的存在,長坪縣或柳河市真這樣做,可想而知在未來幾年中,工作會上什麼樣的景象。

這樣的規劃做成功,對整個地區,乃至周邊幾個省都有深遠的影響吧。

先不說刺梨產品上市會如何,單單是養殖業的產品,要銷售出去,就會有多少力量在市場進行衝擊?

產業的調整,也勢必在這一區域推動起來,過程中,會有多少崗位、多少收益等等,此時沒辦法算出來,但可觀的前景呈現在面前,又有誰不動心?

當然,如果說普通幹部提出這樣的想法,得到的不過是一陣討論,甚至是冷眼譏諷,但楊再新這時候提出來,他僅僅談的是懷仁鎮的產業調整,對地區的產業結構不會有多少衝擊,卻又完全可讓鄉鎮經濟發展起來。

李善淮接過這話題,談到長坪縣和柳河市,那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決策性的傾向。這話說出來,不管是章童俊還是王平江,都會考慮自己面對的工作,進行什麼調整。

“書記,這個構想非常好,柳河市在招商引資方面本身有一定的短板。如此一來,我們依靠調整產業結構,反而會招來企業的關注,改變目前我市的經濟局面。

回去之後,市正府會深刻討論書記這一工作指示,儘快拿出一個可行的規劃和實施步驟出來。”

王平江今天被帶過來對懷仁鎮進行調研,也是有思想準備的。張長文作爲市正府的一把手,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會不會影響他繼續任職,目前還不知。但王平江也不會錯過表現和展示自己的機會。

“書記,我們縣可便利多了。”章童俊笑着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懷仁鎮的經驗、工作措施、工作方法,都可就近學習、推廣。

縣裡栽植刺梨項目的鄉鎮多,規模足夠,對另外的產業跟上步子,困難雖有,肯定可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

這時候表態不僅是對李善淮的附和與支持,也是在媒體下展示自身的工作,機會可不多,王平江和章童俊都明白這些。

提出這個想法後,楊再新也就達到目標,這也是他這段時間對新畦食品產品結構的思考。單一的刺梨果產品,即使種類不少,還是顯得單薄,不能成爲一個體系。

而在產業園裡,同樣如此,刺梨種植本身就需要一個附加的環線。生產過程要肥料、要藥品、要加工廠房等等。

刺梨園地能不能間種一些作物,也還要研究,但對鄉村而言,僅僅是種植刺梨,這樣的產業基地是不完善的。

在會議室沒有更深入地討論,李善淮過來的時間也有限。彙報之後,楊再新立即卡住話題。本想請張文輝或者幾個說兩句,但章童俊很明確地表示,先到實地去看。

要看的地點如何安排,楊再新徵求李善淮意見,說,“書記,行程和村怎麼安排?”

“高村肯定要去看看,其他的你們考慮時間就好了。”李善淮笑着說。

這次到懷仁鎮來考察,更多的是宣傳懷仁鎮的做法,而不是挑刺。自然讓地方上安排行程,將最可看的一面呈現在外人視野中。

高村的意義更多於各種實際,好在懷仁鎮對高村的礦渣池已經做了完善建設,不怕對外展示了。

第888章 科學的態度第381章 人以羣分第344章 能力太強了第546章 返柳河第287章 幹部科的電話第859章 回雙溝第269章 李添浩發飆第958章 抵 達第863章 銷售準備第408章 自己的路該怎麼走第810章 請放心第864章 排長隊第430章 我要吃第837章 摘收儀式現場第570章 到縣裡第275章 行動快第139章 資歷不能過老第245章 懷仁鎮來賠償嗎第192章 劉悌有心第758章 宕 機第901章 吵起來第201章 李大少來攪局的?第488章 見向軍第847章 安保設想第652章 昌平建設第722章 劉依雲到來第482章 助學基金的設想第38章 夜戲水第202章 江科礦業第207章 磨礪可得鋒第941章 人事的各種可能第760章 李善淮的氣度第760章 李善淮的氣度第962章 灑淚送行第81章 收與放第892章 例行問話第406章 邁出第一步第840章 剪 果第947章 回家過年第737章 抱頸式第401章 嚐嚐鮮第17章 酒品與人品第256章 是襲擊第568章 前任不管後任事第71章 背後的理由第753章 增 資第457章 缺錢事難辦第340章 王常委敬酒第330章 我會一直盯着你第198章 礦渣權屬第476章 另外的路第596章 酒有後勁第314章 考 題第672章 城南市場項目交給誰第963章 三五年的走勢第521章 討女兒第131章 陳文浩的身份第448章 一把手的壓力第795章 東西到手第233章 看三五年後第456章 畫面絕美第966章 角色轉換第840章 剪 果第37章 米米閒聊第457章 缺錢事難辦第330章 我會一直盯着你第201章 李大少來攪局的?第603章 掛幾瓶水第280章 實地調研第564章 懷仁鎮的準備第885章 你判斷錯了第894章 別 鬧第464章 如何盈利第314章 考 題第543章 獎項有幾多第232章 真要動礦嗎第824章 初見田學躍第129章 有礦五鄉鎮第276章 餘波與收尾第80章 一片空白第788章 田茂平之邀第915章 痛恨交加第114章 國際友人第343章 好用纔是核心第246章 罵是一種姿態第33章 讓你再來一回第604章 不見人第463章 王成和的態度第674章 明顯的優勢第410章 產業環鏈更深意義第653章 產業局正式組建第233章 看三五年後第807章 補償標準第480章 24小時的數據第160章 論推廣第184章 有利消息第786章 全民式工作第714章 班額一百第772章 開學前的局面第844章 說服難
第888章 科學的態度第381章 人以羣分第344章 能力太強了第546章 返柳河第287章 幹部科的電話第859章 回雙溝第269章 李添浩發飆第958章 抵 達第863章 銷售準備第408章 自己的路該怎麼走第810章 請放心第864章 排長隊第430章 我要吃第837章 摘收儀式現場第570章 到縣裡第275章 行動快第139章 資歷不能過老第245章 懷仁鎮來賠償嗎第192章 劉悌有心第758章 宕 機第901章 吵起來第201章 李大少來攪局的?第488章 見向軍第847章 安保設想第652章 昌平建設第722章 劉依雲到來第482章 助學基金的設想第38章 夜戲水第202章 江科礦業第207章 磨礪可得鋒第941章 人事的各種可能第760章 李善淮的氣度第760章 李善淮的氣度第962章 灑淚送行第81章 收與放第892章 例行問話第406章 邁出第一步第840章 剪 果第947章 回家過年第737章 抱頸式第401章 嚐嚐鮮第17章 酒品與人品第256章 是襲擊第568章 前任不管後任事第71章 背後的理由第753章 增 資第457章 缺錢事難辦第340章 王常委敬酒第330章 我會一直盯着你第198章 礦渣權屬第476章 另外的路第596章 酒有後勁第314章 考 題第672章 城南市場項目交給誰第963章 三五年的走勢第521章 討女兒第131章 陳文浩的身份第448章 一把手的壓力第795章 東西到手第233章 看三五年後第456章 畫面絕美第966章 角色轉換第840章 剪 果第37章 米米閒聊第457章 缺錢事難辦第330章 我會一直盯着你第201章 李大少來攪局的?第603章 掛幾瓶水第280章 實地調研第564章 懷仁鎮的準備第885章 你判斷錯了第894章 別 鬧第464章 如何盈利第314章 考 題第543章 獎項有幾多第232章 真要動礦嗎第824章 初見田學躍第129章 有礦五鄉鎮第276章 餘波與收尾第80章 一片空白第788章 田茂平之邀第915章 痛恨交加第114章 國際友人第343章 好用纔是核心第246章 罵是一種姿態第33章 讓你再來一回第604章 不見人第463章 王成和的態度第674章 明顯的優勢第410章 產業環鏈更深意義第653章 產業局正式組建第233章 看三五年後第807章 補償標準第480章 24小時的數據第160章 論推廣第184章 有利消息第786章 全民式工作第714章 班額一百第772章 開學前的局面第844章 說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