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

按照規定,發解舉人限十月二十五日以前到禮部貢院投納家狀、保狀等,辦理報名手續。但直到翌年正月下旬纔會開考。這之間兩三個月,全國各地的數千舉子匯聚汴京,讓這座本就文采風流的超級大都市,變成一個文人的世界!

從十月到來年的四月,這半年的時間,大宋朝的讀書人,將是這座城市的主角,他們中的佼佼者,更將成爲萬衆矚目的明星,甚至是超級巨星,從此照亮帝國的天空!

當然成爲明星的先決條件,是在春闈中及第。因爲從‘張元’事件之後,殿試便只排名次不淘汰,所以可以以春闈爲界線,將這段時期劃分爲兩個階段。前半段是氣氛濃重的舉業研習,後半段則是通宵達旦的肆意狂歡。

儘管十月底是報到的最後期限。但實際上,沒人會等到最後一刻才抵京,舉子們往往在桂榜題名後,便收拾行裝,儘早赴京趕考了。爲的是早些抵達京師文教薈萃之地,及時瞭解最新的文壇風向、政治熱點;也多些時間拜訪名師、參加文會、向京師的舉子多多請教。

沒辦法,誰讓每次科場及第進士,大率皆是國子監、開封府解送之人。這並非什麼科場舞弊之類,其奧秘就在於,京城離政治文化中心近,能夠探聽到有關考試的信息,揣摸到主考官對文風的好惡。所謂‘國家用人之法非進士及第者不得與美官,非善爲詩賦策論者不得及第,非遊學京師者不善爲詩賦論策’者是也。

因此每年這個時候。京城所有的會所場館,只有一個功效。那就是舉辦各種各樣的文會、詩會、講學……平均一天會同時舉行十幾場,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二十幾場。

如果你以爲這些文會,只是書生們的考前衝刺班,就錯了。這其實是大宋朝精英階層的一場盛典,有碩德鴻儒開壇就講,有朝廷官員點撥後學,有王公貴族設列其間。有鉅商大賈出資贊助,更少不了京中的名妓們應邀前來助興……

你若以爲名妓們只是花屏,就大錯特錯了。她們的詩詞書法,遠超絕大多數士子的水平,往往不經意間,就成爲光彩奪目的主角。事實上。這樣的文會。也是最能成就名妓地位的場所。因爲她們的才名經由士子傳誦,纔會光彩照人,天下皆知……

但是每日這麼多的文會,名妓們自然不會一一光顧,她們也在選擇,選擇那些名流碩儒舉辦的、有悠久傳統的、匯聚頂尖士子的文會,而一般不知名的小文會中。則很少見到知名妓女的影子,原因不言而喻。不要埋怨這社會太現實,實在是人們都生活在現實中……

比較頂尖的文會,往往是由成名已久的官員、京中既閒又貴的王公所主辦,但今年的情況不大一樣。由應屆考生舉辦的三大文會,竟着實搶去了大半風頭。

其中爲首的,是‘太學文會’主辦的詩文大會。這個有多年曆史的文社,匯聚了京師中名聲最響亮的一幫年輕人。其會首劉幾,更是被視爲連貫三元的不二人選……儘管他的風頭。一度被某人搶去,但有無數達官貴人爲他造勢。很快便再次成爲萬衆矚目的偶像。而且太學文會的人脈、資金都無比充足,總能請到第一流的名師,在最好的場所舉辦。每次前來捧場的名流多如過江之鯽,其出盡風頭也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個十分紅火的文會,是由‘嘉佑學社’主辦的,看名字便知道,這是個今年剛剛成立的社團。其成立之初籍籍無名,躥紅也就是最近兩個月的事。準確說,就是秋闈放榜以後——先是學社衆人全都上榜,繼而在狀元樓的比試中,完勝太學文會,使其名聲大噪。

京中人人都知道,這屆太學生中,有一大幫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沒有加入太學文會,而是自己成立了一個學社。他們說,如果有人能和劉幾爭一爭,那麼只能是嘉佑學社的兩個年輕人,一位是會首、別頭解元陳恪,一位是鄉試亞元蘇軾。

當然,僅憑兩個才子,還撐不起第一流的場面。還離不開當今國舅曹家的傾情支持,曹家一改往日的低調保守,贊助了嘉佑學會的一切活動,爲他們請名師、出場地、邀名妓……不過別人也說不得什麼,誰讓陳恪的後孃,是曹家的女兒呢?自家人幫自家人,天經地義的。

嘉佑學社的聲勢,不弱於太學文會,還有個原因,便是京中的名妓們,特別願意來捧場。起先,她們都是衝着陳恪來的,又來又發現了蘇軾這塊瑰寶……名妓們閱人無數、眼光獨到,知道這個目前只算小有名氣的馬臉帥哥,在未來絕對會成爲,天下第一流的大才子!

有這二人在,便足以讓名妓們趨之若鶩了……

至於最後一個由應屆生主辦的文會,與華麗盛大的前兩者不同,顯得那麼的低調無華,卻又有十分高端的影響力。它的創辦人不是才子,而是分叫張載的中年人。

張載,字子厚,今年三十八歲,關中人,面黃肌瘦、其貌不揚,完全沒法跟劉幾、蘇軾、陳恪,這樣的青年才子相比。卻得到當朝宰相的支持,在大相國寺設虎皮椅,開講《易經》。因爲他已經是舉世聞名的儒者,所創的‘關學’亦被認爲是儒家重要的流派之一。

爲什麼要講《易》,而不是別的,因爲《易學》號稱‘萬法之源、無所不包’,被認爲是一切哲學的哲學,所有學問的最高境界。據說只要通了《易》,看什麼都是一目瞭然,世間再沒有難得倒你的學問了……至於區區科舉,自然更不在話下。

但你要以爲,只有那些喜好儒學的老頭子,纔會參加他的文會,就大錯特錯了。因爲張載喊出的口號,着實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他說我們讀書人,不應該尋章摘句、吟風弄月、蠅營狗苟、沾沾自喜;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口號一經喊出,頓時引來粉絲無數,不知多少人前來聽他開講。但張載只講了一半,便停了。因爲一天晚上講學之後,他從洛陽前來趕考的表侄,程顥、程頤兄弟前來拜會。

不錯,這二程兄弟的‘程’,正是程朱理學的‘程’,正是他們創立了後世統治華夏幾百年的理學。這種未來的聖人,自有不凡之處,雖然才二十三四歲,對儒學的造詣,卻已經十分深湛了。

張載雖然是二人的表叔,但在徹夜長談,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後,他竟感到自己的學問還不夠,第二天便對前來聽講的人說:“今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儒輩可以師之。”

於是把講學之位,讓給了兩個表侄,自己坐在下面聽講開了。他這種虛懷若谷的高風亮節,更爲自己,也爲兩個表侄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其風頭完全不遜色於其它兩大文會。

三家之所以不遺餘力,除了爲自己打造名聲,其實都有吸引同道、網羅英才的目地。將來不管是做官還是做學問,都是需要支持者的。現在打下基礎,要比春闈後再去聯絡,效果好上百倍。

所以人家張載提出‘“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宗旨,另外兩家自然不能落後,太學文會那邊由劉幾,擬出了一份《示諸生榜》,張貼在會所各處:

‘科舉亦豈爲無實者設哉?春闈咫尺,爲學者盍亦凜凜?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某不敏,與諸生交,敢以此爲勉,亦自勉也。’用赤裸裸的提高成績考第一,誘惑諸生前來聽講。

嘉佑學社那邊,則由蘇軾起草,擬了一份《贈學社諸公疏》,來激勵同學,要比劉幾乾巴巴的太學體,文采風流多了:

‘誰可人自爲師,家自爲學?要在得則相善,失則相規。俾盡所長,各言爾志。白雪陽春,人皆得句;高山流水,行遇知音。毋獨擅其已能,冀相忘於下問。其來漸矣,聲名盛同裡之揚;以數考之,事業應吾儕之奮。自今以始,願締其盟。”

三家各出手段,都吸引到不少的年輕俊彥。嘉佑這邊,數月來有千餘名舉子加入,其中出挑的十幾人,名曰鄧綰、章惇、林希、蔣之奇……還有一人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此人叫王韶王子純,陳恪一見他,就瞪大了眼,這不正是那日在無憂洞,救了六郎的那位白衣俠士麼?

分割

下一更10點,未完待續。。

第321章 點兵(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50章 王安石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183章 多少錢?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60章 反制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08章 捺鉢(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18 九章 遇刺第18章 謀生艱難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5章 給力!第276章 傳臚(下)第375章 困擾(上)第216章 星空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109章 移民第46章 天石硯第361章 人選(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247章 新春第28章 做不做大師?第156章 暖水瓶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33章 大師(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93章 轟動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318章 雲詭(上)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0章 官帽椅第78章 出川第309章 遼主(上)第114章 大生意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273章 迴應第297章 滇銅(中)第369章 逆轉(下)第325章 醜聞(下)第379章 白虎堂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272章 質疑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58章 日食(下)第127章 小日子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250章 王安石第284章 刺陳(中)第8章 蘇氏第205章 老薑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129章 名人第306章 使遼(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259章 信念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308章 捺鉢(中)第363章 凱旋(下)第93章 歐陽修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333章 大師(上)第363章 凱旋(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34章 合謀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358章 決堤(下)第358章 日食(下)第174章 **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71章 擅闖民宅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326章 哀莫大(下)
第321章 點兵(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50章 王安石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183章 多少錢?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60章 反制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08章 捺鉢(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18 九章 遇刺第18章 謀生艱難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5章 給力!第276章 傳臚(下)第375章 困擾(上)第216章 星空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109章 移民第46章 天石硯第361章 人選(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247章 新春第28章 做不做大師?第156章 暖水瓶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33章 大師(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93章 轟動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318章 雲詭(上)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0章 官帽椅第78章 出川第309章 遼主(上)第114章 大生意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273章 迴應第297章 滇銅(中)第369章 逆轉(下)第325章 醜聞(下)第379章 白虎堂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272章 質疑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58章 日食(下)第127章 小日子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250章 王安石第284章 刺陳(中)第8章 蘇氏第205章 老薑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129章 名人第306章 使遼(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259章 信念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206章 皇帝的初戀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308章 捺鉢(中)第363章 凱旋(下)第93章 歐陽修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333章 大師(上)第363章 凱旋(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34章 合謀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358章 決堤(下)第358章 日食(下)第174章 **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71章 擅闖民宅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326章 哀莫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