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

聽了趙禎這句話,陳恪真想一口老痰啐到他臉上,堂堂大宋皇帝,子民過億,軍隊百萬,每年投入的軍費,高達60xs千萬貫,卻如此畏戰如虎,真讓人不齒。

當然他不能將情緒表露出來,只好深吸口氣,點頭道:“小規模的武裝衝突不可避免,但微臣保證,絕不會讓大宋派遣軍,進入全面戰爭狀態。”

“這算是軍令狀麼?”韓琦沉聲問道。

“可以算。”陳恪也沉聲答道:“但是,我需要朝廷的全力支持。”

其實汴京城的大佬們,對大理國知之甚少,基本上是陳恪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聽,當然這也是他們一直吃不準的原因所在。

“按你估計,大理國的銅礦,能有多少產出?”在官家答覆之前,一直不說話的次相曾公亮,終於開口道。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衆人都望向陳恪。

“東川銅礦,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但是受限於開採與冶煉水平。”陳恪道:“據我估計,最初滇銅產量可能只有兩三千萬斤,隨着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和技術的進步,產量會進一步增加。這也是我爲何主張讓商人來開採,政府來收購的原因。因爲商人們爲了利益最大化,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增加產量。”

“滿打滿算,就算是三千萬斤吧。”曾公亮是《武經總要》的作者,有濃厚的技術情結,便聽他如數家珍道:“按照本朝之制,凡鑄錢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兩,錫八兩,得錢千,重五斤,火耗十兩。”頓一下道:“所以三千萬斤銅,只能得錢八百二十萬貫。而養一名士兵。年費六十貫,假設駐軍五萬,每年的花費就是三百萬貫,再扣去生產運輸費用,還有商人的利潤,怕也得有個三五百萬貫。這樣一算,似乎朝廷除了解決了錢荒,便是在白忙活啊?”

讓曾公亮這麼一說。衆人出了一頭冷汗。都瞪着大眼望向陳恪,要是這小子不給個滿意的答案,非要把他罵個狗血噴頭。

陳恪卻微笑着望向曾擔任三司使的韓琦道:“敢問相公。大宋目下每年鑄幣是多少?”

“有的年份四百萬貫,有的年份五百萬貫,大體在這兩個數之間浮動。”韓琦道。

“現在。朝廷的錢幣供應量一下子翻了兩番,錢荒問題可解。這對大宋朝來說,便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陳恪淡淡道:“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何所謂錢荒?”

在場的大佬們當然不會回答他的問題,陳恪只好自問自答道:“比年公私上下,並苦乏錢,百貨不通,萬商束手。人情窘迫,謂之錢荒。不知諸位相公可曾想過,爲何朝廷連年鑄錢,錢荒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呢?”

“這個麼,確實想過……”韓琦點點頭道:“在老夫看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個是民間私自削錢爲器。一個是錢幣大量流到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富豪大戶喜歡藏錢。”

“樞相果然高見。”陳恪輕拍一記馬屁道:“這幾個原因,確實加重了錢重物輕,通貨不足的局面,不過這只是錢荒的外因,而不是內因。”

‘好大的口氣……’韓琦不禁輕哼一聲。道:“願聽狀元郎的高見。”

“其實要討論錢荒的問題,首要是弄清楚。大宋朝到底需要多少銅錢,才能維持經濟的正常運轉。”陳恪儘量把話說得淺顯道:“錢是做什麼用的?除了那些被作爲財富藏起來的部分之外,其餘都是用來購買商品的。所以說,商品和貨幣是對立的兩極。大宋朝有多少商品在流通,就需要有多少貨幣在流通。”

其實陳恪說的並不準確,但要讓這些經濟知識等於零的傢伙理解,只能越簡單越好。

見衆人尋思一會兒,都點頭贊同,陳恪鬆口氣道:“所以出現錢荒的原因,無非就是流通的商品太多,多過了貨幣的供應量。或者流通的貨幣減少,不足因承擔商品,這兩方面而已。”

“我天水一朝,商貿繁榮,經濟發達,是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比不了的。尤其是官家在位這幾十年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天下人可以自由的經商,使流通領域的商品爆炸性增長,這就迫切需要有足夠的貨幣來通達百貨,使商品交換順利完成。這樣,百姓才能多賺錢,朝廷也能多徵稅。”頓一下,陳恪嘆氣道:“但我大宋缺少貴金屬,金銀銅的產量都很低,在前朝,經濟不發達,商品不豐富,面前還可應付。但本朝之繁榮超過前朝十倍,缺錢的問題立刻便凸顯出來。”

“有道是物以稀爲貴,銅錢也是一樣。因爲錢荒日漸嚴重,錢貴物賤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時候,貯藏銅錢,就變得有利可圖。大戶之家不斷窖藏銅錢,使越來越多的銅錢,退出了流通領域。銅錢貯藏起來,只能代表財富數字,但只要主人不使用它,對社會來說,它就是不存在的,毫無用處。所以錢荒加劇錢荒,這是個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

陳恪的話十分淺顯,卻仿若一盞明燈,讓官家和諸位相公,一下就明白了,一些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韓琦恍然大悟道:

“所以大理滇銅的大量開採,不但會讓朝廷的鑄錢數連翻兩倍。更重要的是,會使銅錢有長期貶值的危險……因爲儘管開採數量有限,但銅礦儲量無限,市面上的銅錢,只會越來越多,而沒有枯竭之虞。因此那些富戶窖藏銅錢不再增值反而貶值。所以他們會盡量把那些錢花掉,使市面上銅立馬錢大增,錢荒問題才徹底解決……花錢的多了,朝廷的稅收自然水漲船高,入不敷出的問題自然解決!”

“韓相公高見!”陳恪這回真服氣了,韓琦這麼快就能接受並明白後世的理論,確實是天才。

“你纔是高見!”韓琦激賞的望着陳恪道:“我看你還是到三司來吧,歷練幾年,就能擔綱大宋朝財計了。”

韓相公可是很少夸人的,聽他如此稱讚陳恪,官家十分高興……自己破格點狀元,大臣們多多少少有些非議,現在連最苛刻的韓琦,都對陳恪讚不絕口了,當然證明自己的眼光。

“你需要什麼樣的支持?”趙禎笑着問陳恪道。

“回稟官家。有三條,第一,調廣南路楊文廣老將軍及其所部入滇,並在廣南就地招募三到五萬人馬。第二,於兩廣徵募民夫十萬,並調數名技術官員,管勾疏浚紅水河。第三,爲解決軍費及工程費問題,請朝廷採取買撲預收的方式,將未來的銅礦分包給大宋的商人。”

“眼光還真毒。”韓琦呵呵笑道:“一下就點到嶺南第一軍。”現在他看陳恪順眼多了。

“不如此,無以震懾大理上下。”陳恪微笑答道:“不如此,無以編練新軍。待到新軍成型,楊老將軍即可繼續坐鎮大理,威懾交趾、吐蕃,又可移師別處,但聽朝廷調遣。”

“前兩條可以考慮,但是第三條,銅礦的開採、運輸,鑄幣,向來由朝廷一手包辦,不假商人之手。”富弼道:“這關係到大宋的安全。”

“情況不同,首先,大理的銅礦,是開採不盡的,朝廷無須擔心開採過度的問題。第二,開採出滇銅只是第一步,還需要運出大理纔有用,然而大理山高水遠、交通艱難,只要朝廷控制住紅水河航道,就可保證所有的銅礦運抵錢監,不虞失控。”

陳恪的陳述合情合理,讓官家和諸位相公再也提不出什麼疑問,便讓他先行退下,等待旨意。

待陳恪離開,趙禎看看幾名宰執道:“出兵大理一事,諸位相公意下如何?”

這種時候說話是要擔責任的,幾位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都望向宰相和樞相。

這時候,富弼身爲首相,自然責無旁貸,他輕嘆一聲,轉個話題道:“去年全國的大水,到處遭災,到處需要賑濟,國庫卻是空的。說實話,要不是年底有十三行鋪的賣地進項,我都不知道能怎麼過來。官家宵衣旰食,大家累點全都應當,可再也不能這樣了……汴京城再沒有一塊十三行鋪可以賣了!”

衆人紛紛點頭,朝廷的三大的難題‘冗官、冗兵、冗費’,歸根結底,就是一場財政危機。如今朝廷的赤字越來越大,國庫日空,若不解決的話,會出大問題的。

“當家無非是節流開源兩途。”富弼說得十分誠懇,“節流,就是削減三冗,可誰都知道,哪一冗都連着無窮的關礙,你稍稍一動,準保有人跳出來和你拼命。三冗一定要削,但下手得穩,首先心裡就要穩。國庫裡有錢,遇到事情不慌,才能沉住氣,一步步下手削減。”

“宰相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啊。”趙禎聞言很是讚賞道:“開源是皆大歡喜之事,阻力小,效果也好。”

還有一更,慢慢會好的……

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97章 滇銅(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90章 趙宗績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35章 千里鏡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57章 祥瑞(下)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96章 人樣子第297章 滇銅(下)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20章 官帽椅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107章 禮物第357章 暗戰(下)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73章 摸上門第164章 品茶第255章 不屈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83章 大案第333章 大師(中)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361章 官司(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367章 破鼓(中)第367章 破鼓(中)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74章 **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63章 凱旋(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350章 秋 下第309章 遼主(下)第161章 理想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76章 清白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368章 火災(下)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中)第5章 算計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151章 戰果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52章 應試第83章 大案第129章 名人第119章 賢王第101章 決戰-第363章 凱旋(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23章 急症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259章 信念第361章 官司(下)第211章 老包第215章 星空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119章 賢王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4章 弱爆了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99章 我敢!第285章 獻土(下)第316章 重逢(中)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282章 段氏(下)第275章 殿試(上)第6章 拼命三郎第357章 暗戰(上)第83章 大案第196章 小郡主第213章 漫長一夜
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97章 滇銅(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90章 趙宗績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35章 千里鏡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57章 祥瑞(下)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96章 人樣子第297章 滇銅(下)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20章 官帽椅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107章 禮物第357章 暗戰(下)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73章 摸上門第164章 品茶第255章 不屈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83章 大案第333章 大師(中)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361章 官司(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367章 破鼓(中)第367章 破鼓(中)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74章 **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63章 凱旋(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350章 秋 下第309章 遼主(下)第161章 理想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76章 清白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368章 火災(下)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中)第5章 算計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151章 戰果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52章 應試第83章 大案第129章 名人第119章 賢王第101章 決戰-第363章 凱旋(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23章 急症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259章 信念第361章 官司(下)第211章 老包第215章 星空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119章 賢王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4章 弱爆了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99章 我敢!第285章 獻土(下)第316章 重逢(中)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282章 段氏(下)第275章 殿試(上)第6章 拼命三郎第357章 暗戰(上)第83章 大案第196章 小郡主第213章 漫長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