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春(下)

當然,這麼大的國家,不可能只圍繞帝王家事打轉,這個春天裡,還發生了很多很多事。

首先是經過激烈的爭吵,河工大方案終於確定下來——在趙宗績、歐陽修、陳恪等人的反覆強調下,大臣們終於認可了,黃河之所以常常決口,是由於過多的泥沙沉澱在河身之中,使河水愈來愈淺、河牀愈來愈高所致;若聽任黃河下游分作北流、東流兩股,則兩股河水的流速必然都較緩慢,泥沙的沉澱必然就越多,災禍由此生焉。

因此,最坑爹的二股河方案被廢了。但趙宗績一派堅持的黃河北流方案,卻不可能成行。一來,牽扯到對遼國的防禦,宋朝的君臣無論如何,也不敢與契丹人共有天險。二者,黃河北流,還會導致汴河缺水,危及京城漕運,所以就治河來說,最正確的北流方案也被否決了。

於是堵塞北流,全力疏浚東流,便成了唯一的方向,但具體如何施工,還是免不了激烈的爭論。

這時候,趙宗績的援軍到了——嘉佑二年的進士們,終於結束了三年外任,大批官員回京任職……有的是通過了館閣考試,有的是直接被調回京城,在各部院任職。

這些回京官員的人數在七十八人,創下了歷屆新高。究其原因,一來得益於歐陽修當年貶抑太學體,確實爲國家選撥出了一大批人才。二來。是官家和富相公有意而爲之……

這些人裡,大半出自於嘉佑學社。雖然其中有一部分趨炎附勢。投入了趙宗實的懷抱。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支持趙宗績——這自然離不開章惇等人多年來的積極奔走聯絡,把他們大都發展成了新學黨人。

對於自己的地裡。長出了別人的莊稼,陳恪也只有採取默許的態度,誰讓他也是嘉佑二年進士,哪有資格讓同年投靠?

反觀人家王安石,是嘉佑二年會試的主考官,雖然宋朝嚴禁搞門生、座師那一套。但陳恪他們誰私下裡見了他,不得尊敬的稱一聲‘老師’?

而且王安石養望多年,已經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他的新學不僅已經體系完善,在政務上也大有建樹。

在地方上時。他無論何處爲官,都能治理的五穀豐登、夜不閉戶,還大膽創造了‘青苗錢’、‘水利法’等善法,爲百姓所感激,爲公卿所稱讚。每每離任時,必有萬民相送之景。

到三司才半年時間,王安石又說動朝廷,推行了茶法改革。

以往朝廷對茶葉採取包稅制,將專營權賣給大茶商。大茶商們包了茶葉銷路,不論茶葉質有多次。甚至摻上草葉作假,也不愁銷路,因爲百姓從別處買不到茶,自然只能高價買次茶。

這樣的結果,就是百姓受損,朝廷捱罵,全便宜了那些大茶商……當然,也肥了有司的官員。

如今在王安石的推動下,官府廢除了榷茶之法。改向茶場收取茶稅,允許百姓可以南來北往,自由販運茶葉。結果半年之內,茶葉的價格跌落了一半,質量卻比原先好了太多,銷量自然激增。

而朝廷的茶稅,居然比原先包稅時,多收了五倍。從二百萬貫,直接漲到九百八十萬貫!令官家和相公們對王安石刮目相看!

雖然言官們彈劾他對茶場盤剝太重,但趙禎命人走訪京畿、湖南一帶的茶場,茶場主們卻普遍反映,現在的負擔比原先輕多了,可見茶稅改革的必要性。

自然,大茶商們都恨不得扒了他的皮,那些指望着茶商孝敬的官員,也氣得直罵娘。

但從監牢中放出來私茶販子,感激王安石,他們到處傳頌他是聖人再世;年輕的官員們更是佩服王安石,認爲他有不畏強權之心、迴轉乾坤之力。這讓章惇的工作異常簡單,幾乎不需要多費口舌,就能讓那些嘉佑學社的同年,加入到新黨行列,共創中興大業。

當然,陳恪畢竟是嘉佑學社創始人、那一科的狀元、以及同年中官職最高、與趙宗績好得可以穿一條褲衩的傢伙,所以大家還是以他的馬首是瞻……打個比方,對這般同年來說,王安石是老師,而他是班長。

不過陳班長可不是那麼老實的傢伙,在這個班裡,他的死黨可不少。除了一干同鄉外,還有曾家兄弟、郟亶等人,當老師和班長髮生衝突時,會幫着班長一起揍老師的……

好吧,這都是題外話。

回到正題上,陳恪將郟亶等人推薦給了趙宗績。郟亶是個水利天才,這三年來,又一直在河北路做官,他利用空閒時間,沿着二股河進行了細緻的實地考察,對於如何修河,早就胸有成竹。

在郟亶看來,最正確的方案,自然是大河北流,非要東流是要出大問題的……陳恪之所以知道,現在東流的河道,乃是漢朝故道,就是郟亶考證出來的。

但河工從來不是單純的工程問題,現在只能大河東流,郟亶自然要盡力補救,使這個方案也勉強可行。

有了郟亶的技術支持,趙宗績在隨後的朝議中,自然顯得很是在行。

當時,朝中的主流意見,是在修好東流的堤壩後,便馬上堵塞北流,使黃河全力東流,這樣整個工程耗時半年,所需民夫在三十萬之數,應該超不了預算。

最重要的是,下半年就能大功告成,不至於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作爲主流意見的代言人,趙宗實便全力支持這個方案。

但趙宗績連上六疏勸諫,他說:‘臣慮官吏急於見功,遽塞北流,恐勞民費財,不易成功。或幸而可塞,東流淺狹,堤防未全,必致決溢。如此雖除西路之患,而害及東路,非策也。宜專護上約及二股堤岸……這就是郟亶提出的‘漸進增水法’。’

直白說來,就是在二股河以西置上約……‘約’就是堤……以減少北流水量,增加東流水量。等東流漸深,北流淤淺,即塞北流,放出之前因爲黃河北流,而倒灌的御河、胡盧河,以解恩、冀、深、瀛以西水患。

但是不能急,要緩緩圖之,‘若今歲東流止添二分,則此去河勢自東,近者二三年,遠者四五年,候及八分以上,河流沖刷已闊,滄、德堤埽已固,自然北流日減,可以閉塞,兩路俱無害矣。’

這法子固然穩妥,但時間拖得太久,不爲百官所喜。

但趙禎和富弼還是高度重視趙宗績的話,把他叫到御堂,親自垂問道:“若現在不趁着東流順快而塞北流,以後河勢改移了,怎麼辦?”

趙宗績答道:“上約固則東流日增,北流日減,何憂改移?若上約流失,後果不堪設想,當盡力護住上約。”

“上約怎麼保?”富弼問道。

“若是往年,確實難保,但現在我們有水泥混凝土,可經大水而無虞。何況上約在河邊,任河北流,還怕不保;如過貿然橫截,豈可保?”

趙禎點點頭,他覺着很有道理,問道:“但若河水常分二流,何時會有成效?”

“上約若存,東流必增,北流必減;即使分爲二流,不見成效,對國家也沒有害處。爲什麼呢?西北之水,都到山東,所以爲害大,分則害小。有些人急着要塞北流,皆爲自身謀,不顧國力與民患!”趙宗績憤慨道。

“防禦兩條河,勞費會不會太高?”趙禎遂問道。

“合爲一,勞費自然加倍,分二流,勞費就會減半。如今減北流財力的一半,以備東流,不就行了嗎?”趙宗績答道。

“說的是,”趙禎點頭讚許道:“寡人被你說服了。”說着看看富弼道:“丞相呢?”

“微臣也深以爲然。”富弼恭聲道。

最後,在趙禎和富相公的支持下,河工方案敲定爲——修上約及東流河堤,待東流達到八分……還要自然達到,人爲的不算……再阻塞北流,使黃河東流。

並任命趙宗績知都水監,趙宗實提舉二股河工役,一個管監理,一個管河工。

在官家看來,這樣既能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有什麼問題又能及時報告,可謂萬無一失。

趙宗實起先是不想接受這個任命的,一來河工向來是被視爲髒活,雖然權力巨大,但儒臣避之不及……說白了,士大夫們是勞心的,拿拿主意可以,想讓他們風裡來雨裡去、吃住在河堤上,沒門。

二來,雖然‘知都水監’是個不起眼的小官,卻能對河工進行審查干預,這讓趙宗實有種,被趙宗績騎在頭上的感覺。

但他父親留給他的謀士孟陽勸他,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官家的任命越苦越累就越不能推辭,這是塑造自己不辭辛勞、敢當重任的絕佳機會。

再者,提舉二股河工役,掌管着幾十萬民夫,幾百萬貫的物料,乃治河主帥,而知都水監不過是個沒有實權的監軍罷了。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趙宗實這才欣然領命。

分割

求月票啊……(未完待續……)

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150章 手術第273章 迴應第357章 暗戰(上)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174章 **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82章 驚變第332章 經筵(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106章 壽辰第251章 主考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12章 進門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257章 決斷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二六七章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5章 傷仲永第321章 點兵(中)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08章 捺鉢(上)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15章 活在大宋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44章 世上再無李元昊第271章 身毒道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46章 天石硯第81章 宿命的相遇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20章 官帽椅第190章 狀元樓第352章 和親(上)第176章 罷相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上)第325章 醜聞(中)第142章 耳光第351章 冬(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100章 崑崙關第361章 官司(下)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97章 帝心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61章 人選(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二六七章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52章 應試第351章 冬(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255章 不屈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214章 說客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04章 小亮哥婚禮第361章 官司(上)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51章 中巖書院第68章 師表第358章 日食(下)第316章 重逢(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二一八章第350章 秋(中)第272章 質疑第369章 逆轉(下)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中)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376章 曝光(中)
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150章 手術第273章 迴應第357章 暗戰(上)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174章 **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82章 驚變第332章 經筵(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106章 壽辰第251章 主考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12章 進門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257章 決斷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二六七章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5章 傷仲永第321章 點兵(中)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08章 捺鉢(上)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15章 活在大宋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44章 世上再無李元昊第271章 身毒道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46章 天石硯第81章 宿命的相遇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20章 官帽椅第190章 狀元樓第352章 和親(上)第176章 罷相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上)第325章 醜聞(中)第142章 耳光第351章 冬(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100章 崑崙關第361章 官司(下)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97章 帝心第217章 壯士斷腕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61章 人選(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二六七章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52章 應試第351章 冬(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255章 不屈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214章 說客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04章 小亮哥婚禮第361章 官司(上)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51章 中巖書院第68章 師表第358章 日食(下)第316章 重逢(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二一八章第350章 秋(中)第272章 質疑第369章 逆轉(下)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中)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376章 曝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