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亂象,朝中生變

黎城以北三十里,斜陽谷,北狄駐軍大營。

主帥營帳前,一人一騎安靜立於無邊夜色中。

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跨坐於戰馬之上,燦如寒星的雙眸,目光灼灼的看着西北方。

那是雪嶺的方向。

從那麼高的千丈峰掉下來,應該是凶多吉少了吧。

脣角微微勾起,俊朗的臉上帶了幾分邪氣。

看來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

孟天珞死了,沈千沫也極有可能已經喪命,聽說孟元珩已下令將朝廷近五萬兵馬全部屠殺。

他倒是低估了孟元珩對這個女人的感情,沒想到他爲了她,居然會做到如此地步。

這樣一來,大晟朝廷勢必不會對煊王府善罷甘休,煊王府在大晟朝已經難以立足。而以孟元珩的性格,也必定不會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煊王府和大晟朝已勢成水火,兩不相容。北狄只須坐山觀虎鬥,厲兵秣馬,靜待時機,坐收漁翁之利就行。

哼,墨寒山此人,兩面三刀,野心勃勃,不過辦起事來的確是心狠手辣,如果使用得當,倒是一顆很好的棋子。

一切都很順利,似乎都在他掌握之中。可是,爲什麼他卻感覺不到多少欣喜,反而覺得心中像是堵着一塊石頭似的壓抑暗沉呢?

他下意識的轉頭。錦陽關高高的城樓在昏暗的夜色中若隱若現,可是他眼前卻固執的浮現出一抹嬌小倩影,斗篷上那朵朵牡丹花,是那般耀眼奪目,刺的他雙眸生疼。

仰頭,微微閉上雙眼,靜默片刻之後,他擡手,朗聲下令:“收兵,回朝。”

打壓煊王府和孟元珩的目的已經達到,而糧草已在飛雲騎夜襲黎城那晚被燒燬殆盡,因此,收兵是目前最明智的選擇。

大晟慶安九年,冬。

那日,從錦陽關傳來的一則消息,如驚雷一般,炸響在盛京城。

傳聞中那個無所不能智計過人的煊王妃在領兵退敵,苦守錦陽關之時,不知何故被珞王殿下逼落懸崖不知所蹤。煊王衝冠一怒爲紅顏,不僅殺了珞王,而且還下令將朝廷兵馬盡數屠殺。

足足四萬七千五百多人,煊王一聲令下,便全部化爲刀下亡魂。那日,黎城血流成河,將白河河水都染成了紅色。血腥之氣籠罩在錦陽關上空,三天三夜也不曾散去。

煊王府造反了!

消息傳開,猶如晴天霹靂,一時之間天下皆驚。

煊王府在大晟百姓心目中,那是守護神一樣的存在,百年來多少次擊退周邊敵國入侵,牢牢護衛着大晟黎民百姓。

可是如今,這個本該抗擊外敵保家爲民的守護神卻將屠刀伸向了自己人。

這讓世人怎能接受!

早朝時分,金鑾殿一如往常的金碧輝煌,**肅穆。可是今日的早朝氣氛,卻是空前的壓抑。左右兩列文武大臣小心翼翼的低頭立於殿下,大氣都不敢出。

高坐於龍椅之上的明德帝,似乎是一下子老了十幾歲,面色灰暗,神情萎靡,再也不復之前的意氣風發,精神矍鑠。

近來,他總覺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濟,精力也大不如前,如今又受此打擊,更是一落千丈,身體頓時衰弱到了極點。

半晌寂靜之後,站在左列的戶部尚書姚充出列,大聲啓奏道:“皇上,孟元珩害死珞王殿下,屠殺我大晟近五萬兵馬,實在是大逆不道,罪該當誅,若不治罪,我大晟還有何臉面和威信!還請皇上下旨,將煊王府和孟元珩予以嚴懲!”

姚充一番話說的咬牙切齒,義正辭嚴。想來也是,大皇子這個後臺沒了,侄子姚文濤也在黎城大屠殺中一命嗚呼,對孟元珩,他自是恨之入骨。

姚充話音一落,一些平時就嫉恨煊王府和孟元珩的官員大臣均紛紛附和。

“皇上,姚大人言之有理,孟元珩私自斬殺我大晟將士,真是膽大包天,必須嚴懲不貸!”

“皇上,孟元珩這是要造反哪,還請皇上下旨將孟元珩立即捉拿歸案,萬不可姑息養奸。”

“……”

可是在一幫指責聲中,卻冒出一個嚴肅冷靜的不和諧之音。

“煊王府歷來忠君愛民,此番反常的行爲也是事出有因。誰都知道,煊王對煊王妃用情至深,極爲重視。煊王妃領兵出征錦陽關,收復黎城,擊退北狄,可謂勞苦功高,可是珞王殿下卻不知爲何將煊王妃逼落懸崖,至今還未找到蹤跡,說不定……已經罹難,真是令人扼腕。”

陸子卿面色冷凝,幽深的眼眸深處蘊藏着不易察覺的哀傷,語調平平的一番話卻打斷了大殿上的衆說紛紜。

至今,他還是難以接受沈千沫罹難的事實,他的眼前都是沈千沫或溫婉淺笑,或蹙眉沉思,或專注驗屍的模樣。

這個玲瓏剔透世間無雙的女子,真的就這樣走了嗎?

藏於寬大袖袍中的雙手緊握,指甲刺進掌心的疼痛感讓他勉強保持着理智。

他忽然非常理解孟元珩的舉動。就連他都無法承受這個事實,更何況是對她用情如此之深的孟元珩?

孟元珩爲了她,能做到如此地步。若是換成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決心和魄力呢?

他搖搖頭,自嘆不如。這一刻,理智終於讓他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和沈千沫之間,已經永遠都不可能了。

姚充一聲冷哼,冠冕堂皇的提出異議:“哼,就算煊王妃罹難,難道就可以成爲孟元珩濫殺無辜藐視朝廷的理由嗎?莫非只有煊王妃的命是命,我大晟五萬將士的命就不是命嗎?”

這番話說的義憤填膺,很是有理,一時之間整個金鑾殿又開始了對煊王的口誅筆伐。

明德帝覺得真是頭痛萬分。對於孟元珩的舉動,他當然極爲震怒,可是對煊王府出兵鎮壓,他又沒有十足的把握。

畢竟孟元珩手上掌握着大晟將近半數的兵馬,而且基本上都在鎮守邊關。一旦造反,就會導致大晟邊境空虛,後果不堪設想。

正在猶疑不決之際,首輔陸恆山出列啓奏道:“皇上,依臣之見,煊王痛失愛妻,此時定是悲憤異常,因此對煊王宜安撫不宜鎮壓,如今北狄退兵,錦陽關之危解除,不如先將煊王召回京城,再從長計議。”

陸恆山身爲首輔,還是很理智的,看的也比一般人通透。眼下大晟的局勢並不太平,除了北狄,西涼南譫等周邊小國也一直蠢蠢欲動,狼子野心,此時朝廷若是與煊王府硬碰硬死磕,導致內亂,並非明智之舉。

“臣同意陸大人之言,我朝邊關泰半都由孟家軍駐守,若是貿然對煊王府實行打壓,恐怕邊關告急。”寧候身爲武將,關注的自是戰局。

“寧侯之意,難道就這樣放任孟元珩欺君罔上如此放肆嗎?”一名大臣不服的抗議。

大殿上頓時又陷入了針鋒相對的爭吵。

忽然,李公公尖細而又驚慌失措的聲音在殿上響起:“皇上,皇上,你怎麼了,皇上!來人,快宣太醫!”

剛纔還好端端坐在龍椅上的明德帝,居然毫無徵兆的暈倒了!

一時之間,金鑾殿上人人手忙腳亂,大晟有史以來最亂的一次早朝就這樣在紛紛擾擾中告一段落。

是夜,萬籟俱寂,唯有窗外風聲呼嘯,吹起滿天落葉紛飛。

離皇宮不遠的珝王府書房內,三皇子孟天珝負手立於窗前,搖曳的燭光映照出他白皙陰柔的俊逸臉龐,一雙鳳眸幽深,眼神晦暗莫名。

他身後站着一名黑衣男子,臉型瘦長,鬍鬚灰白,眼神陰鷙,正是無影門主墨寒山。

只聽他用粗啞的聲音低低說道:“恭喜珝王殿下大業即將得成。皇上這一昏迷,怕是再難醒過來了。如今珞王已死,煊王造反,七皇子又不足爲慮,這江山對殿下來說已是唾手可得之物。”

孟天珞稍稍側頭,眼裡有一絲興奮的光芒閃過,隨即有些擔憂的問道:“墨門主確定太醫不會發現父皇的藥裡有古怪?”

“殿下放心,藥中的分量把握的極好,況且這麼多日子以來太醫也未曾察覺,相信是神不知鬼不覺。”

“做得好。”孟天珝點點頭,對墨寒山說道:“若是本王能順利登基,這天下第一門的門主之位,非墨門主莫屬。”

“多謝珝王殿下。”墨寒山發出幾聲得意的低笑。

只是孟天珝沒有注意到的是,墨寒山的笑意,卻並未達眼底。

與此同時,對遠在蘇州的謝家來說,今夜卻是個不眠之夜。

縹緲先生負手立於院中,白鬚白髮,仿若仙人。他擡頭專注的看着夜空,智慧而平靜的眼眸中隱有憂色。

“父親。”

“祖父。”

身後,謝純和謝鳴玉父子倆雙雙從屋內走出來,向他行禮。

“嗯。”縹緲先生應了一聲,問道:“沫兒有消息了嗎?”

謝純搖搖頭,嘆息了一聲。“還沒有。”

說完,他也學自己的父親擡頭看向夜空,不無憂心的說道:“帝星黯淡無光,而北方卻兇星現世,這天下,怕是要亂了……”

迴應他的,是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

縹緲先生精於天象,自然早就瞭然於胸。他早已看出,沈千沫身上帶着一種能左右天下大勢的特殊氣場,只是他沒有料到,這種左右天下大勢的作用,要以她的生命爲代價。

“祖父,父親,鳴玉想去黎城一趟。”謝鳴玉一貫溫文的臉上也滿是焦急和擔憂。

他不相信沫兒就這樣離開了,總覺得要去黎城親自看過才安心。

“去吧。”縹緲先生嘆息着說道:“北方將不再太平,此去萬事小心。”

第二日,天剛破曉,晨霧還未退盡,謝鳴玉便已騎馬出發。一人,一騎,他只隨身帶了一個簡單的包袱,連貼身隨從畢安也未同行。

出了城門口,見到晨曦中那個跨坐在白色駿馬之上的美麗身影,他清俊儒雅的臉上微微綻出笑意。

“霜兒。”一聲溫柔的低喚之後,他策馬來到她身邊,與她並肩而行。

馬上的女子,五官絕美,花容月貌,真正當的起“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這八個字。這女子便是花月宮宮主冷傲霜。

經過幾個月的相處,謝鳴玉和冷傲霜的感情已是日漸深厚,而謝家也早已默認了兩人的關係,謝夫人甚至已經偷偷在着手籌備婚事了。沒辦法,謝鳴玉今年已經28歲高齡了,謝夫人實在是着急的很啊。

許是有了愛情的滋潤,冷傲霜身上那種冷若冰霜的氣質已消退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恬靜柔和的韻味。然而此時,她絕美的臉上卻是憂心忡忡。

“鳴玉,千沫她……會沒事的,對不對?”

謝鳴玉執起她的手,朝她微微一笑,語氣堅定的說道:“沫兒她命硬的很,一定不會這麼輕易出事。走吧,我們出發。”

第236章 天山行(中)第142章 吃醋,這樣就好第230章 長生丹(下)第6章 樹立威信傾城曲八第182章 起名,代號隱狼第83章 坦承來歷第148章 接風,一記耳光第120章 賀府,故人重見第48章 袒露心扉(上)第233章 論陰謀第51章 奉旨回京第144章 疼惜,餘毒未清第35章 以身相脅第258章 平安第163章 暴斃,毒蟲邪蠹第140章 改變,奪命修羅第9章 巧收嫁妝第244章 訴衷情第151章 安慰,真相大白第161章 改名,不定國號第194章 靈堂,最後一擊第238章 寒冰聖地第70章 拒絕求婚第151章 安慰,真相大白傾城曲二第208章 糰子起名第137章 遇險,陰魂不散第221章 王宮之夜第236章 天山行(中)第49章 袒露心扉(下)第46章 殷湛之死第188章 對決,雲翳歸來第32章 傲霜來訪第84章 幽禁榮王第171章 初現,藏寶地第18章 杖責二十第159章 反擊,劃界而治第45章 往事歷歷第81章 墨門長老傾城曲十三第249章 再赴錦陽第256章 駕崩第180章 盜墓賊的代價第129章 解圍,滴淚灼心第41章 解毒之法第17章 無極刺青第147章 勸歸,班師回朝第43章 身世秘密第33章 壽宴驚魂第147章 勸歸,班師回朝第34章 煊王逆鱗第58章 驚現女屍傾城曲八第23章 寒毒發作第225章 合作條件第129章 解圍,滴淚灼心第120章 賀府,故人重見第153章 西北,前朝寶藏第164章 驗傷,只能眼紅第65章 驚天秘聞第109章 暗算,危機重重第103章 設計,漁翁之利第241章 理還亂第37章 百草藥堂第62章 親送回府第4章 火災原因第241章 理還亂第112章 墜崖,生死相隔第167章 指證,罪魁禍首第110章 搏擊,你先離開第112章 墜崖,生死相隔第7章 退婚賜婚第89章 脫罪之法第52章 路遇刺客第59章 勘查現場第65章 驚天秘聞第146章 試探,朝廷來使第164章 驗傷,只能眼紅傾城曲七第199章 玲瓏血玉第183章 綠竹撿來之人第37章 百草藥堂第128章 露陷,蹤跡初現第109章 暗算,危機重重第11章 英雄救美第232章 鎖情殤第125章 被困,煊王計劃第107章 夜襲,收復黎城第145章 真相,誰是兇手第36章 妖孽教主第219章 酒樓故人第246章 選擇(下)第165章 驗屍,問出真兇第127章 軍情?她還活着第215章 寶藏之秘第42章 心心相印第158章 馭獸,聖旨忽至第208章 糰子起名第194章 靈堂,最後一擊
第236章 天山行(中)第142章 吃醋,這樣就好第230章 長生丹(下)第6章 樹立威信傾城曲八第182章 起名,代號隱狼第83章 坦承來歷第148章 接風,一記耳光第120章 賀府,故人重見第48章 袒露心扉(上)第233章 論陰謀第51章 奉旨回京第144章 疼惜,餘毒未清第35章 以身相脅第258章 平安第163章 暴斃,毒蟲邪蠹第140章 改變,奪命修羅第9章 巧收嫁妝第244章 訴衷情第151章 安慰,真相大白第161章 改名,不定國號第194章 靈堂,最後一擊第238章 寒冰聖地第70章 拒絕求婚第151章 安慰,真相大白傾城曲二第208章 糰子起名第137章 遇險,陰魂不散第221章 王宮之夜第236章 天山行(中)第49章 袒露心扉(下)第46章 殷湛之死第188章 對決,雲翳歸來第32章 傲霜來訪第84章 幽禁榮王第171章 初現,藏寶地第18章 杖責二十第159章 反擊,劃界而治第45章 往事歷歷第81章 墨門長老傾城曲十三第249章 再赴錦陽第256章 駕崩第180章 盜墓賊的代價第129章 解圍,滴淚灼心第41章 解毒之法第17章 無極刺青第147章 勸歸,班師回朝第43章 身世秘密第33章 壽宴驚魂第147章 勸歸,班師回朝第34章 煊王逆鱗第58章 驚現女屍傾城曲八第23章 寒毒發作第225章 合作條件第129章 解圍,滴淚灼心第120章 賀府,故人重見第153章 西北,前朝寶藏第164章 驗傷,只能眼紅第65章 驚天秘聞第109章 暗算,危機重重第103章 設計,漁翁之利第241章 理還亂第37章 百草藥堂第62章 親送回府第4章 火災原因第241章 理還亂第112章 墜崖,生死相隔第167章 指證,罪魁禍首第110章 搏擊,你先離開第112章 墜崖,生死相隔第7章 退婚賜婚第89章 脫罪之法第52章 路遇刺客第59章 勘查現場第65章 驚天秘聞第146章 試探,朝廷來使第164章 驗傷,只能眼紅傾城曲七第199章 玲瓏血玉第183章 綠竹撿來之人第37章 百草藥堂第128章 露陷,蹤跡初現第109章 暗算,危機重重第11章 英雄救美第232章 鎖情殤第125章 被困,煊王計劃第107章 夜襲,收復黎城第145章 真相,誰是兇手第36章 妖孽教主第219章 酒樓故人第246章 選擇(下)第165章 驗屍,問出真兇第127章 軍情?她還活着第215章 寶藏之秘第42章 心心相印第158章 馭獸,聖旨忽至第208章 糰子起名第194章 靈堂,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