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借言揚學,千年脈絡徐徐道

“自行整理出來的?”

李斯眉頭一皺,看着陳錯那張年輕面孔,本想出言反駁。以他的見識,決計不會認爲,一個這般年紀的人,能無師自通的開創出嶄新學派!

便是自家老師,能推陳出新,自演學說,那也是靠着儒家前人的傳承、積累。這做學問,哪裡是往山中一鑽,閉門造車個十幾年就能成就的?

不過,李斯這嘴裡的話尚未說出,就被陳錯深深一看,不知怎的,卻是心頭一顫,那反駁的話竟是不敢輕易出口!

待他回過神來,才暗自心驚,蓋因他隱約之間,竟從對方的身上感受到一股如同自家老師一般的氣勢!但其師荀子乃是當世大賢,名傳四海、氣養東方,那是何等威望?一身氣勢,不僅是學識的沉澱,更是幾十年來,爲上者尊,爲低者仰,才能塑造。眼前這人,年不過三十,哪裡來的這等氣度?

一念至此,李斯躊躇了一下,定住念頭,心裡靈光一閃,說道:“先生這話,卻又與自家的興衰之說有些出入了。按你的說法,只要收攏消息,從中尋得脈絡,就能見興衰,可見一家學說之興盛,其實也要靠之前的積累,若只是一人,如何能在短短時間內,尋得興盛之機?”

“君子可謂見識不凡,一句話就說到了關鍵。”陳錯哈哈一笑,似乎沒有聽出李斯話中的挑釁之意,“那百家學說遍行於天下,自然不會是突然就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有其脈絡,其興盛的根源,其實清清楚楚,只待梳理,便能明白。”

其實在第一眼見到李斯的時候,陳錯就知此人不凡。他的神通術法雖受壓制,但本質未變,又曾加持天道法則,如此近在遲尺,又豈能注意不到李斯身上即將興盛的那股子勢頭?甚至只是略加感知,截取前後幾息時間的信息,便知曉了眼前這人的身份。

不過,陳錯同樣看出來,這李斯已然學成,像是塑造好的樹木,已無被自己再行加工的餘地,卻正好作爲跳板,來將興衰之名傳揚出去。

於是,他根本不管對方話中的質疑,反而順勢而爲,目光掃過面前衆人,笑道:“諸君不是好奇,如何從脈絡中,看出興衰趨勢麼?我知道,諸位中有好些人,其實是覺得我乃是一時僥倖,碰巧說對了局面,那咱們不妨反其道而行,就以這百家興盛的局面,反過來拆解其過程,追朔其源頭,來搞清楚,爲何這百家能夠興盛。”

衆人聞言,面面相覷。

李斯卻是眉頭一皺,敏銳的意識到了對方的目的,似是想要從自己的問詢中借題發揮,這心中就有幾分不喜,忍不住又道:“先生這話有些怪了,百家能夠興盛,自是因爲天降聖人,參悟世間道理,再傳之於世,而後聖人弟子、再傳弟子踐行學說,傳於四海,代代參悟,最終方能成就。”

話裡話外,依舊在暗指學說之成,固因聖人開闢,又有賴於衆人世代參悟完善。

這道理也聽得衆人不由點頭,連遠處正在觀望的那中年男子都不由暗暗點頭,但緊跟着,他又好奇起陳錯會如何迴應。

.

.

陳錯卻還是笑着,反問道:“聖人即便真是天授,爲何會突然扎堆出現?學說固然需要幾世積累,又爲何會在這時並立?這其中的道理,諸位有沒有想過?”

衆人聽着這話對各家學說的聖人皆有不敬之意,都不免色變,又有哪個敢貿然回答?甚至人羣中已經有人暗暗叫苦,心生退意,想着莫要因爲今日之事,得罪了哪家學派的學徒纔好。

須知這戰國十分,貴族與黔首還是涇渭分明,宛如兩個世界。而那各家貴族、士人之間,多多少少都沾親帶故,真要是有什麼消息,傳遞的固然不快,但範圍卻着實不小。

正因如此,陳錯的這個問題,一時無人回答。

倒是那李斯毫不避諱,問道:“那按你之言,又是如何?”

“那自是因爲諸國紛爭,打破了原本的禁忌,令學問以兩種方式擴散傳播,方有如今的盛世。”說着,他也不等衆人反應,從身邊的石桌上,拿起一卷竹簡,“學識也好、學問也罷,歸根到底要有爲學的途徑,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是生而知之的聖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從天地萬物中感悟出文章道理。但諸位請思量,在幾百年前,這些承載了學問的竹簡,都在何處?就算諸位都是貴胃之後,但家中藏書又有幾何?”

衆人聞言,都是不明所以。

李斯卻是心頭一動,若有所思。

陳錯也不管他們,只是道:“諸國紛爭之前,周室分封諸侯,給的是地與人口,卻非學問。那治世之術也好、制勝之道也罷,乃至尋常的詩詞歌賦,可都爲王官把持,是爲學術官守,那學問都在官府,不在民間!那時候王位更迭,世卿世祿,皆有其位,各司其職,唯有王官與其子嗣方有資格教授學問,能學者幾何?學問若流傳於宮廷,自然不見學派。”

“啊?還有這段歷史?”

人羣中,如夏菁等人面露詫異,彼此對視,不知真假,最後都將目光投向了李斯。

須知,這時的文章都是刻在竹簡上的,那一卷竹簡既不輕便,亦不博大,記述一本書,往往要十卷、百卷、幾百卷!一次搬運,都要車載馬馱,想要抄錄,都要拿着刻刀,孜孜不倦的刻上一個月、兩個月,又哪裡能輕易傳播?

後世知識能快速流傳,和輕便而又容易抄錄、謄寫、拓印的書本有很大關係,更不要說陳錯穿越過來之前的那個時代,信息傳播擺脫了紙張,化作洪流,一下點擊,便能知無數事情,乃至發展到最後,都成無數碎片,觀則浮躁,漸成繭房了!

有鑑於此,哪怕是貴族子弟,一生所能看之書也十分有限,而且往往看的各不相同,一本左傳註釋就能塑造一個書香門第,三卷春秋便能鎮壓氣運、傳於後人!

至於這有關於幾百年前的歷史之事,就更是少有人能知曉,何況眼前這些年輕人?

便是李斯,其實都一知半解,他在荀子門下爲學,主攻的也不是歷史,最多聽自家老師談論的時候,提及一二,所以這時同樣驚疑不定。

陳錯看了他一眼,笑道:“荀子曾言: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父子相傳,以持王公。由此可見,在諸國紛爭之前,那典籍文獻皆有其數,是由專門的王官管理,備之公用。最後甚至於發展到,這些王官父子相傳,不知其義!若不是最後,這些學問典籍,從王庭中傳出,到了民間,便是真有聖人,又有幾人可爲學?”

李斯聞言一愣,腦海中回憶起老師的音容言語,竟是一般無二,不由驚訝。而他這幅表情,落在其他人眼中,更是讓衆人心頭驚駭,再看陳錯,神色已變,有如面見鬼神!

這人是有真本事,真學問的!從他身上,真的能有收穫!

一念至此,許多人的心思又活絡起來,尤其是那夏菁,更是眼神火熱,當即就作揖問道:“敢問先生,方纔所言的兩種學問傳播,不知是哪兩種?”言語間,已初顯恭敬。

衆人立刻側耳傾聽起來。要知道,這些史家真言,便是他們想要知道,往往也要拜師求學,輕易難以聽聞,甚至自家長輩多數都不知曉,哪裡會不知道珍惜?

陳錯也不說破他們的心思,或者說,他本就是要打出名頭,一如當年的一篇《畫皮》。

“這第一種,乃是源於周室內訌。先有惠王與襄王因王子頹與叔帶爭位之事而內訌,使得太史司馬氏帶着諸多王室典籍避難奔走,投於晉國,使得王庭藩籬鬆動。後有景王與敬王紛爭,景死而敬立,王子朝起兵不成,便領着毛氏、尹氏、召氏、南宮氏等勳貴與白工,攜王室典籍,奔於楚國,使得學問徹底打破藩籬,南下四散!若嚴格來說,這源於周室之爭的學問奔走,其實影響有限,但卻使得周室王庭失去了控制和約束學問的能力,那各地諸侯從此也有了治學理知之能,是爲百家並起之鋪墊,這便是興盛之前的根基,若無此基,那一切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原來如此……”夏菁等人聽得津津有味,各自記憶,生怕漏掉半個字。就是李斯,亦覺得大開眼界,並且隱約從中看出了某種脈絡。

.

.

“怪哉!”

遠處,中年文士嘖嘖稱奇,撫須低語:“此人竟對這些舊事如數家珍,到底是什麼來歷?”

“老師?他說的是真的?”邊上,那少年卻是滿眼好奇。

“不錯,說的都是真的,但過去之人,多着眼於周室的權力紛爭,倒是少有人談及司掌典籍文書的官吏……”

第五百八十九章 山中不速客第六百零五章 持劍望長淮,衰龍將登岸第六百三十五章 碧海羣島生煙,赤子元陽入丹第三十一章 輪轉【上】第二百五十章 真假殊未分【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猿踏雲走龍馬第三十二回 一別隔千里,榮枯異炎涼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兵先見霧,言語有崢嶸第四百九十五章 念合興衰,一言而爲天下法【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五行五念一明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靈山證果,羣妖感應第五十六回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第九十四章 位高不繼則神衰【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書山學海入五銖第四百八十二章 三者歧路,不如取九而化之【二合一】第六百零四章 神通合一至極第一百四十一章 陰陽流轉,神如先天!第十三章 將至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二百三十六章 鎮運之銅何以崩?第五百二十九章 雖聞其名,未必有人第四百零六章 何須吾辯經,摘目入腹明!【半步高階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算得來去,羅網將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玉線金針!第四百三十三章 清氣一縷破陰殿第七十四章 香火人間,心爲門戶第六百五十六章 臺前衍幕後,真僞半相浮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局?第二百七十章 天地人爲根,日月星爲證!第二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入夢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言隱於榮華第三百一十八章對視第二百零九章 脫出藩籬,一念克之!【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坐河觀遠景,命舛道常存第四百二十一章 鬼祟盜靈光,照物無遁形【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野徑雲俱黑!第十八章 離與遇第三回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第四百七十章 圖南虛身,河境無名第四百五十五章 神血染白蓮【二合一呀!】第七百一十八章 迭起興衰道亦同第四百四十六章 仙凡從來遠,何妨戲人間【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提筆書神!【二合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今昔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在像中觀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公立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觀浩劫,氣動三國【二合一】第十二章 一言去僞存真,漫天興衰萬象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身兩相,天劫兆顯因果明【依舊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贏者有道,羣而隨之第十六章 孰真孰假轉世迷第八十二章 事事不得預,忽逢桃花林第三百四十八章 濟世裱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三百零七章 擒神問鼎重第三百一十九章雜念侵染,思財禮廢第四百二十一章 鬼祟盜靈光,照物無遁形【二合一】第四百八十章 求道之路,一人難行!【二合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殘道只言爲長生第五百五十四章 神通天數在,不過一回眸第六百八十一章 弄潮於頂,以史爲矛!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才非三才,三才皆三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鎮運之銅何以崩?第四百六十章 孤君吞山河,煥若星斗垂第二百五十七章 卻把困鎖作良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順者作凡衍人,逆者成仙作佛第二章 興衰處處驚人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心弄巧,節外生枝第六百六十三章 虞文懿述聞,陳君侯借勢第五十二章 雙龍會第三十五章 三道合一,長河演未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後輪轉,衆及門庭爭先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萬千窺欲自相燃第三十回 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樑第三百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三百五十七章 何壽夭兮在予第五十一章 心在法之前第六百章 有道方述理第六百三十二章 冒名亦擔因果第六百五十章 蒼生何辜第三百零一章 五光流轉,三花生滅!【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驚鴻一瞥現桃源第五十四章 紫雲託念,真火磨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虞文懿述聞,陳君侯借勢第五十一章 心在法之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命定千年,其衰也忽焉第二百五十一章 陣既缺,劫則動【二合一】第五百四十章 其道唯我請假,煎熬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國長算,彈指須臾【中階二合一】第七十回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第八十九章 不期機緣在眼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推恩滅佛種第六十四章 觀鶴如淵第五百八十七章 隻手拿興衰,四目念真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代天理物,乃受敕令第四百二十四章 玉線金針!第三十三章 輪轉【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僧難覓天路,真聖急下凡間【還是二合一】
第五百八十九章 山中不速客第六百零五章 持劍望長淮,衰龍將登岸第六百三十五章 碧海羣島生煙,赤子元陽入丹第三十一章 輪轉【上】第二百五十章 真假殊未分【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猿踏雲走龍馬第三十二回 一別隔千里,榮枯異炎涼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兵先見霧,言語有崢嶸第四百九十五章 念合興衰,一言而爲天下法【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五行五念一明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靈山證果,羣妖感應第五十六回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第九十四章 位高不繼則神衰【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書山學海入五銖第四百八十二章 三者歧路,不如取九而化之【二合一】第六百零四章 神通合一至極第一百四十一章 陰陽流轉,神如先天!第十三章 將至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二百三十六章 鎮運之銅何以崩?第五百二十九章 雖聞其名,未必有人第四百零六章 何須吾辯經,摘目入腹明!【半步高階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算得來去,羅網將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玉線金針!第四百三十三章 清氣一縷破陰殿第七十四章 香火人間,心爲門戶第六百五十六章 臺前衍幕後,真僞半相浮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局?第二百七十章 天地人爲根,日月星爲證!第二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入夢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言隱於榮華第三百一十八章對視第二百零九章 脫出藩籬,一念克之!【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坐河觀遠景,命舛道常存第四百二十一章 鬼祟盜靈光,照物無遁形【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野徑雲俱黑!第十八章 離與遇第三回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第四百七十章 圖南虛身,河境無名第四百五十五章 神血染白蓮【二合一呀!】第七百一十八章 迭起興衰道亦同第四百四十六章 仙凡從來遠,何妨戲人間【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提筆書神!【二合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今昔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在像中觀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公立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觀浩劫,氣動三國【二合一】第十二章 一言去僞存真,漫天興衰萬象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身兩相,天劫兆顯因果明【依舊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贏者有道,羣而隨之第十六章 孰真孰假轉世迷第八十二章 事事不得預,忽逢桃花林第三百四十八章 濟世裱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長河衍玄功,虛中生過往第三百零七章 擒神問鼎重第三百一十九章雜念侵染,思財禮廢第四百二十一章 鬼祟盜靈光,照物無遁形【二合一】第四百八十章 求道之路,一人難行!【二合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殘道只言爲長生第五百五十四章 神通天數在,不過一回眸第六百八十一章 弄潮於頂,以史爲矛!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才非三才,三才皆三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鎮運之銅何以崩?第四百六十章 孤君吞山河,煥若星斗垂第二百五十七章 卻把困鎖作良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順者作凡衍人,逆者成仙作佛第二章 興衰處處驚人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心弄巧,節外生枝第六百六十三章 虞文懿述聞,陳君侯借勢第五十二章 雙龍會第三十五章 三道合一,長河演未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後輪轉,衆及門庭爭先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萬千窺欲自相燃第三十回 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樑第三百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三百五十七章 何壽夭兮在予第五十一章 心在法之前第六百章 有道方述理第六百三十二章 冒名亦擔因果第六百五十章 蒼生何辜第三百零一章 五光流轉,三花生滅!【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驚鴻一瞥現桃源第五十四章 紫雲託念,真火磨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虞文懿述聞,陳君侯借勢第五十一章 心在法之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命定千年,其衰也忽焉第二百五十一章 陣既缺,劫則動【二合一】第五百四十章 其道唯我請假,煎熬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國長算,彈指須臾【中階二合一】第七十回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第八十九章 不期機緣在眼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推恩滅佛種第六十四章 觀鶴如淵第五百八十七章 隻手拿興衰,四目念真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代天理物,乃受敕令第四百二十四章 玉線金針!第三十三章 輪轉【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僧難覓天路,真聖急下凡間【還是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