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朱爾典最後的一句話,當然是一種威脅。

事實上作爲一名英國駐華公使,他確實有這樣的底氣說這樣的話。畢竟在遠東地區,英國人佔據着絕對的優勢,而美國人的話就差的太遠了。

不過……

“呵呵。”

回覆朱爾典的,只有約翰那冷冷的一笑。

在朱爾典怒氣衝衝的離開了別墅之後,約翰稍稍平息了一下心情,立刻便招來了自己在遠東的幾個重要下屬,然後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未來三年時間裡,全力支持中國工業和教育發展,他將會命令美國總部給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注入最少五千萬美元巨資,在中國建設大批工廠,包括紡織、鋼鐵、化工、機械製造,甚至軍火!其中某些產業更是要重點發展,比如利用中國產豬鬃的制刷工廠,以及合成氨工廠等等;而亨特拉爾洋行的話,必須全力配合銀行的計劃,協助從美國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機器設備!

對於他們,約翰將會全力支持。

五千萬美元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天文數字,如果約翰願意拿來支持某一方勢力的話,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中國的實力對比。因此可想而知,把這五千萬美元投入到江浙地區的話,將會催生出多少工廠,新建多少所學校!

即使強大如約翰,拿出這五千萬也不容易。

時間已經來到了1912年,約翰在北美的產業也都在飛速擴張之中。可以說掌控了歷史脈搏的情況下,約翰強硬命令旗下的產業不遺餘力的擴張,尤其是幾大造船廠、海運公司、礦業公司、貿易公司、化工公司和武器製造公司等,凡是和戰爭有關的產業,如今都在大規模的貸款,拼命的收購資產、擴大產能。

擴張的速度,讓美國經濟界都有些恐懼了。

1912年的亨特拉爾財團,絕對是個真正的龐然大物,年營業早就超過了十億美元,旗下員工更是高達數十萬,而且還在急速的增加之中。但是如果以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用不了三年,亨特拉爾財團的規模至少可以增加一倍!

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市場的容量確實在急速擴大,但是還沒有大到足以容納如此龐然大物的程度。至於說歐洲和其他海外市場,除了美洲之外美國人還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亨特拉爾財團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誰去?比如說幾大造船廠拼命增加產能,生產的那些巨大貨輪,很快就會填滿大西洋的海面,再比如說那些礦產、化工產品、卡車和貨輪等等,實在是讓人想不通啊……

稍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生產過剩的後果是什麼!

美國人剛剛纔從危機中緩過來沒兩年,生怕亨特拉爾財團把它們陷入到另一場危機當中去。雖然目前還不至於,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亨特拉爾財團不受限制的繼續擴張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影響到的。

只不過……

哪怕美國總統親自出面,也不能打消約翰堅定的態度。而且就眼下來看,得益於其他兄弟公司的飛速發展,亨特拉爾銀行和保險公司落了大好處,規模越發的龐大,影響力甚至開始直追摩根財團的金融系統了……

……好吧,回到正題。

正是因爲北美的各家公司都在飛速擴張,所以約翰拿出五千萬美元真心不是太容易。好在這幾年製藥公司一如既往,汽車、農用機和飛機公司等新產業發展良好,每年都有大筆分紅入賬。再加上亨特拉爾銀行資本雄厚,抽調五千萬美元倒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不過即便如此,亨特拉爾洋行進口的那些設備約翰也沒打算用全新的,而是已經把主意打到了北美自家公司的舊設備上面他計劃提前讓自己旗下的工廠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亨特拉爾財團諸多實驗室的飛速發展,讓這件事情變成了雙贏。

亨特拉爾財團的諸多公司中,研發投入最高的無疑就是那些實驗室。比如說機械設備方面,約翰每年都會投入大筆的資金,研發最新的電力工業設備。只不過設備更新的速度,明顯不可能跟得上研發的速度,畢竟成本太過高昂了。而對中國的投資正好是個機會最近的技術應用於北美,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總體實力,淘汰下來的設備運來中國,一方面可以回收部分資金,降低更新換代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滿足需求的同時,降低中國工業發展的成本……

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這個方案當然得到了下屬們的熱烈擁護,亨特拉爾銀行遠東負責人就連連點頭道:“沒錯先生,您的建議實在是太正確了!中國人的工業剛剛起步,雖然有很多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精英,但是工人素質畢竟比不得那邊,而且管理方式、技術積累等方面更是差距較大,全新的設備還真不太適合他們,用二手的都稍顯複雜了點兒……”

“呃……”

聽了這番話之後,約翰的臉色頓時一黑。

不過雖然聽着不舒服,但是約翰也沒說什麼,因爲或許比起這些人來,約翰更清楚中國的根底。

不過……

“哼,咱們過些年再看!”

有些不太高興的瞥了下屬一眼,約翰暗暗的撂下了一句話!

他用骨子裡的中國人靈魂發誓,一定要讓這個傢伙親眼看看十年後的情形!就像未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十年一樣,從連人家二手、三手的設備都玩不轉,到成爲世界工廠,進而創造一項項工業奇蹟,總共才花了多少年?

起步越早,追趕的越快!

如果說六七十年後的科技相當於博士的水平,那麼1912年的科技最多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中國的起點雖然很低,低到和未來開放前天差地遠,但是從文盲到小學生水平,至少比初中生到博士生水平要容易得多吧?

而且說到底,中國有着龐大的發展潛力。

哪怕約翰能做的事情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還是太少太少,但是別忘了,他每年資助數千名留學生,十年下來就是數萬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理工科的;而在中國投資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未來更是會源源不斷的培養理工科的人才!

在這個時代,這將是一股龐大力量。

要知道中國的現代教育本就落後,而自費或者公費出國的人中,學習法律、政治等文科的佔據大多數,國內情況更加嚴重,學習學習文法藝術的文科生獨佔鰲頭,竟然達到了學生總數的90以上!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大學裡攻讀工科、農科的學生卻寥寥無幾,連商科都沒啥人,講這些課程的教授也很少。只有醫科稍微強一點,但也好得有限。

一方面是傳統觀念使然,一方面是因爲工業的極度落後。

所以一邊大興教育,約翰一邊瘋狂的建設着各種工廠,爲的就是給那些留學生和大學生們尋找出路,不然哪怕回國或者畢業之後,他們也只能無奈地感嘆生活艱難,有志難酬……

扯遠了。

不過中國畢竟是大國,遠不是小國能比的。

日本人拼命發展了那麼多年,哪怕曾經在甲午戰爭中戰勝了中國,就國力而言在1912年依然是不值一提,也就是美國人的三十分之一。而僅僅江浙兩省,再加上一個安徽,地盤就和日本差不多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穩定的環境,他們能先一步發展起來,就將會起到無比巨大的作用!

只不過……

“唉!”

送走了自己的下屬們之後,約翰的臉色迅速陰沉下來,回到沙發上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再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約翰當然有信心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但是他同樣知道,未來幾十年將是中國最爲混亂的時代,江浙地區雖然不比中原,但是也曾多次經歷戰爭的摧殘,因此如果想要保證達到約翰預期的目的,或許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第28章 切口第44章 鍊鋼第19章 恫嚇第35章 開膛手第五十三章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9章 流感第20章 兩篇論文第57章 同歸於盡第7章 製藥公司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19章 新藥上市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40章 瘋狂第64章 局麻和大樓第十四章第28章 遠東的教育體系第33章 訪客第39章 vitamin第9章 艾瑪第47章 救人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7章 評價第24章 三大難題第35章 捐贈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19章 慘劇第58章 兩個體系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43章 分工第29章 憤怒第13章 第一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二十六章第45章 訂婚?第46章 眼光第25章 重組第49章 股份第12章 干涉第11章 商品名第11章 房子和禮物第47章 報價第48章 潛流第15章 前夜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28章 奧地利第37章 新方法第43章 1901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26章 女孩兒們第22章 X射線第5章 有興趣嗎?第40章 終章第16章 辛亥革命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20章 壓痛第10章 X線第2章 招生第3章 自行車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55章 追隨第52章 投資未來第3章 死亡第30章 血小板第10章 發展第三十七章第28章 大神第22章 誕生第41章 1886第26章 交易第20章 轉讓股份第53章 離去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2章 貸款第13章 講述第31章 交權第44章 殺手鐗第12章 具備第三十五章第2章 投資第13章 電池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4章 最優秀的第12章 摩托羅拉第19章 交易第46章 又有意外?第14章 找見第4章 霍亂第6章 佛萊克斯納-亨特拉爾報告第十三章第十八章第34章 ABO血型第6章 李斯特第34章 項鍊第十九章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21章 救國之法
第28章 切口第44章 鍊鋼第19章 恫嚇第35章 開膛手第五十三章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9章 流感第20章 兩篇論文第57章 同歸於盡第7章 製藥公司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19章 新藥上市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40章 瘋狂第64章 局麻和大樓第十四章第28章 遠東的教育體系第33章 訪客第39章 vitamin第9章 艾瑪第47章 救人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7章 評價第24章 三大難題第35章 捐贈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19章 慘劇第58章 兩個體系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43章 分工第29章 憤怒第13章 第一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二十六章第45章 訂婚?第46章 眼光第25章 重組第49章 股份第12章 干涉第11章 商品名第11章 房子和禮物第47章 報價第48章 潛流第15章 前夜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28章 奧地利第37章 新方法第43章 1901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26章 女孩兒們第22章 X射線第5章 有興趣嗎?第40章 終章第16章 辛亥革命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20章 壓痛第10章 X線第2章 招生第3章 自行車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55章 追隨第52章 投資未來第3章 死亡第30章 血小板第10章 發展第三十七章第28章 大神第22章 誕生第41章 1886第26章 交易第20章 轉讓股份第53章 離去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2章 貸款第13章 講述第31章 交權第44章 殺手鐗第12章 具備第三十五章第2章 投資第13章 電池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4章 最優秀的第12章 摩托羅拉第19章 交易第46章 又有意外?第14章 找見第4章 霍亂第6章 佛萊克斯納-亨特拉爾報告第十三章第十八章第34章 ABO血型第6章 李斯特第34章 項鍊第十九章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21章 救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