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平妻(2)

從二奶奶的喜桂院回去,薔薇一路上敲開門,少不得麻煩守夜的媽媽,幸好隨身帶了荷包。

一路下來,大約二兩碎銀子打發下去了。

快要到靜攝院門口的時候,東瑗倏然站住腳步,望着身後黑黢黢的庭院愣神。

薔薇和紫薇跟在她身後,不解看着東瑗。

“奶奶,怎麼了?”薔薇擔憂問道。

東瑗指了指她們來時的路,對薔薇道:“薔薇,咱們回來得好快……”

薔薇有些疑惑,她不懂東瑗的意思。

“若說管家,夫人性格和軟,大約不如咱們薛家老夫人。可咱們薛家入夜落鑰後,婆子們定是賭牌、喝酒、嘮嗑去了。只有不耽誤早晚開門關門的時辰,老夫人也不管束她們的,誰會時時守在門邊?可你瞧盛家,咱們從喜桂院回來,敲門不過片刻,就有人應。”東瑗微微嘆氣,“盛家內宅管得真嚴啊……”

薔薇和紫薇一聽,的確如此。

“是啊,盛家的下人比咱們家還要受約束呢。”薔薇笑道,“有規矩是好事啊,奶奶。”

有規矩的確是好事,但是規矩嚴得如此,是不是像一個在高壓恐怖下的朝堂?

這樣的規矩,真的能長久嗎?

有賞有罰,有馳有鬆,才能讓人喘口氣啊!

而盛家內院的管理,是不是有些軍事化?

盛昌侯居然連內院的這些事都要管,還管得如此嚴厲,把家裡的下人訓得跟軍人一樣紀律嚴明。

下人們心中肯定有怨氣的。

東瑗想起二奶奶葛氏方纔說:“等你有了子嗣,就知道盛家沒一個好東西……”她是不是在說公公盛昌侯?

東瑗不寒而慄。

“薔薇,你偷偷去打聽打聽。角門上守夜的婆子們,都是些什麼規矩。”東瑗轉身回了靜攝院。跟薔薇吩咐道。

薔薇道是。

一旁的紫薇依舊似個透明的人般,她沉默不語,東瑗也從來不主動問她什麼。

東瑗洗漱後,薔薇幫她散發。牆上的自鳴鐘滴滴答答敲響,已經是子初了。

青絲散開,薔薇幫着鋪好牀,問她:“奶奶,您現在歇了嗎?”

“我等世子爺,你先去吧。”東瑗坐在臨窗大炕上,把板牆邊立着的銀紅色繡牡丹呈祥的彈墨大引枕拉過來。斜倚着。

薔薇把她拿了件薄裘蓋在身上。才退到外間歇息。

東瑗拿着盛修頤擱在炕几上的那本《六韜》看,從前往後翻,分別是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她便從後面的犬韜開始看。來到這個世界有些年頭了,又有西賓專門教過。她不會吟詩作賦,亦不能寫八股時文,可是閱讀沒有障礙的。

六韜中,犬韜是指揮軍隊,彷彿運籌帷幄般,東瑗剛剛看了半頁,聽到簾外薔薇給盛修頤請安的聲音。

她起身下炕,盛修頤已經進來。

東瑗給他請安,問道:“二爺回去了嗎?娘還好吧?”

盛修頤含混說了句好還。就去了淨房。

薔薇在外邊安排紅蓮和綠籬服侍。

等他洗漱妥當,已經子正了。

盛修頤吹燈上了牀後,東瑗放下幔帳,躺下後纔對他道:“我送二弟妹回去,她倒沒有再哭鬧。”

盛修頤輕輕嗯了一聲。

東瑗見他不願意多談的樣子,就沒有再問。闔眼培養睡眠。

盛修頤的手卻伸了過來,掀開了她的被子,將她抱在懷裡,下巴抵着她的頭,半晌才道:“二弟的事,等明日爹爹回來再說。今日是雍寧伯的母親滿服的日子,爹爹送禮去了。爹爹和雍寧伯是至交,兩人最是言談投機,喝酒不醉不歸,只怕歇在雍寧伯府了。”

東瑗見他似乎想跟她說說,就輕輕迎了聲,又問:“二爺要娶誰做平妻?怎麼前頭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盛修頤的手輕輕摩挲着她的青絲,聲音卻有些冷:“他不曾想娶誰做平妻。咱們家有貴妃娘娘和三皇子,爹爹處處謹慎,二弟是知曉的,不可能同意他壞了綱常娶兩房的。他不過是想納個貴妾。”

東瑗錯愕。

這捱得上嗎?

盛修頤見她疑惑,解釋道:“他從小就是這樣的性子,凡事留條後路。他若是一開始說要納個貴妾,家裡不同意,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他先說要娶平妻,家裡不同意,他再一鬧,鬧翻了天之後才說納個貴妾,自然沒有阻礙的。”

這個東瑗懂。

就像小市場的商販,一件二十塊的小玩意,開價兩百,最後討價還價,顧客五十塊買走了,還覺得自己賺了。

二爺盛修海挺有生意頭腦啊。

東瑗失笑:“二爺很聰明……”

盛修頤卻冷哼:“的確聰明!”語氣很不快。

東瑗就知道自己的玩笑不合時宜,忙斂了笑意,道:“娘知曉他的把戲,所以跟他拖延?”

可是身爲二奶奶的葛氏好似不知道。她哭天搶地,把盛夫人鬧得心煩氣躁,盛夫人只得請盛修頤和東瑗出面調和。

二奶奶臨走的時候說“娘,您說句話”,大概是因爲自從二爺說他要娶平妻開始,盛夫人就沒有表態吧?

溫柔,有時候也是一把利器。

“這件事需要爹爹做主的,他跪死在娘面前,娘也不會答應他什麼。萬一爹爹不同意,娘要替他擔不是。”盛修頤聲音軟和了下來,吻了吻她的鬢角,“阿瑗,我們家的事,都是爹爹做主。”

甚至包括內院的事。

東瑗對自己的公公盛昌侯,心中產生了莫名的牴觸。她的祖父鎮顯侯可是從來不插手內宅之事,薛家也繁榮旺盛。

而盛昌侯處處管制,盛家的子嗣單薄的詭異。

“天和,爹爹不會答應二爺娶貴妾嗎?”東瑗擡眸問盛修頤,“二爺想娶誰啊,還非要是貴妾不可?”

倘若盛昌侯會答應,二爺盛修海就不會那般逼迫盛夫人表態。

二爺能猜到盛昌侯不會同意的。

娶個妾而已,二爺居然費這麼多心機,既跟嫡母鬥又跟父親鬥。

盛修頤頓了頓,才道:“爹爹答應不答應是其次,人家肯不肯嫁纔是關鍵。”

東瑗錯愕。

她不明白二爺到底唱哪出了。

“你可知建昭侯袁家?”盛修頤問東瑗。

東瑗當然知曉,她道:“建昭侯袁家同我孃家是通家之好,建昭侯先去的太夫人跟我祖母常有來往,建昭侯夫人陳氏跟我大伯母更是密友,時常走動。”她想了想,又道,“二爺不會想娶建昭侯府的七小姐吧?”

她說着,自己都不信。二爺哪怕再沒有見識,也不會想到打建昭侯府小姐的主意。

除了七小姐,建昭侯府沒有待嫁的姑娘了。

盛修頤道:“自然不會。”又道,“建昭侯有個旁枝兄弟,曾經做個江寧鹽課司提舉,去年病死了的,你可知道?”

東瑗身子微頓。

她真的知道。

去年臘月,袁三太太帶着女兒袁璞瑛去拜見薛老夫人,還是東瑗引薦的。袁三太太的丈夫就是江寧鹽課司提舉,跟東瑗的父親薛子明是國子監讀書時的同窗好友。

袁璞瑛?

“是她?”東瑗蹙眉,把袁提舉的太太拜訪薛老夫人的事說給盛修頤聽,吃驚道,“……二爺要娶她?她可是書香門第的小姐,怎麼會給咱們家做妾?再說,她是九月生的,都不滿十五歲。”

當時薛老夫人問袁璞瑛的年紀,東瑗就在一旁,她記得袁三太太說袁璞瑛跟東瑗同年,是九月生的。

東瑗今年春節滿十五歲的,那袁璞瑛要到九月才及笄呢。

聽到東瑗說袁璞瑛是書香門第的小姐,盛修頤頓了頓,才說:“她懷了二弟的骨肉……”

東瑗驚愕,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她還記得初見袁璞瑛時,溫柔靦腆,羞澀文弱的小女子,頗有弱柳扶風的風流姿態,怎麼就……

這還不到半年呢。

“二弟房裡子嗣單薄。二弟妹進門八年,只得蕙姐兒一個,兩個姨娘不見動靜,兩個通房也是如此。如今袁家小姐有了他的骨肉,咱們家自然要求娶進門。可是,建昭侯把她接回了建昭侯府。建昭侯府已經放出話,倘若不是平妻,就把此事鬧到陛下那裡去。”盛修頤重重嘆氣,“可咱們家,不可能同意娶平妻的。等明日爹爹回來,家裡只怕……”

盛昌侯怕是要收拾二爺盛修海的,家裡又要起風波了。

建昭侯府的旁枝小姐,亦關於建昭侯府的名聲。倘若給了盛家做妾,不明所以的人家,還以爲是建昭侯巴結盛昌侯,賣女求榮呢。

而建昭侯袁家,在政治上無疑是偏向鎮顯侯薛家的,而非盛家。

將來若儲君之位相爭,袁璞瑛這個妾在盛家,建昭侯的態度就會變得令人摸不清楚。他若是想成爲鎮顯侯薛家的黨羽,就不可能把旁枝的嫡女嫁到盛家爲妾。

袁璞瑛被接到了建昭侯府,那麼她和那個未出世的孩子,怕是都活不成了。

東瑗望着模糊的帳頂,心中升起異樣的感觸。

盛修頤問她:“你在想什麼?”

東瑗反問他:“你想什麼?”

盛修頤頓了頓,才說:“建昭侯跟你們家是通家之好呢……”頓了頓又說,“二弟怕是要空費一番心思了。”

他也覺得,那個女子和未出世的孩子,都活不成?()

第17節 贈送第149節 消災(2)第261節 結局(4)第127節 歸期(2)第189節 說媒(2)第107節 打架(1)第95節 平妻(1)第12節 訓僕第25節 過繼第197節 補償(1)第256節 喜訊(2)第99節 寵愛(1)第32節 郡主第31節 聖旨第141節 還珠(1)第247節 請歸(2)第7節 內宅路滑第35節 花樣第243節 落紅(2)第43節 挑撥第215節 站隊(3)第10節 故人他行第86節 壽宴(3)第165節 絆住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43節 落紅(2)第131節 2第190節 生氣(1)第213節 站隊(1)第170節 反應(2)第6節 觀念不同第125節 禮物第89節 坦白第44節 離間第53節 祈福(3)第98節 體諒第52節 祈福(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61節 結局(4)第94節 感動第42節 可笑第40節 賜婚第240節 告密第196節 賞賜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7節 打架(1)第156節 選擇(2)第21節 訴委屈第84節 壽宴(1)第181節 殞落第222節 坦白第68節 洞第227節 叮囑第223節 和睦第31節 聖旨第81節 回門(2)第136節 洗三第7節 內宅路滑第174節 風波(2)第103節 反常(1)第187節 恩典第181節 殞落第165節 絆住第32節 郡主第261節 結局(4)第173節 風波(1)第225節 巧舌(1)第258節 結局(1)第24節 裝病第79節 維護第156節 選擇(2)第74節 妾爭(1)第245節 大赦第76節 子嗣(1)第18節 不爭第13節 **示弱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261節 結局(4)第195節 斥退第160節 寬心第122節 來客(2)第121節 來客(1)第52節 祈福(2)第9節 香消玉殞第139節 尋珠(3)第133節 團聚2第25節 過繼第54節 祈福(4)第132節 團聚1第204節 心念(3)第230節 過年(1)第164節 決定第62節 義女(2)第233節 不喜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77節 子嗣(2)第158節 請辭第248節 意外(1)
第17節 贈送第149節 消災(2)第261節 結局(4)第127節 歸期(2)第189節 說媒(2)第107節 打架(1)第95節 平妻(1)第12節 訓僕第25節 過繼第197節 補償(1)第256節 喜訊(2)第99節 寵愛(1)第32節 郡主第31節 聖旨第141節 還珠(1)第247節 請歸(2)第7節 內宅路滑第35節 花樣第243節 落紅(2)第43節 挑撥第215節 站隊(3)第10節 故人他行第86節 壽宴(3)第165節 絆住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43節 落紅(2)第131節 2第190節 生氣(1)第213節 站隊(1)第170節 反應(2)第6節 觀念不同第125節 禮物第89節 坦白第44節 離間第53節 祈福(3)第98節 體諒第52節 祈福(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61節 結局(4)第94節 感動第42節 可笑第40節 賜婚第240節 告密第196節 賞賜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7節 打架(1)第156節 選擇(2)第21節 訴委屈第84節 壽宴(1)第181節 殞落第222節 坦白第68節 洞第227節 叮囑第223節 和睦第31節 聖旨第81節 回門(2)第136節 洗三第7節 內宅路滑第174節 風波(2)第103節 反常(1)第187節 恩典第181節 殞落第165節 絆住第32節 郡主第261節 結局(4)第173節 風波(1)第225節 巧舌(1)第258節 結局(1)第24節 裝病第79節 維護第156節 選擇(2)第74節 妾爭(1)第245節 大赦第76節 子嗣(1)第18節 不爭第13節 **示弱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261節 結局(4)第195節 斥退第160節 寬心第122節 來客(2)第121節 來客(1)第52節 祈福(2)第9節 香消玉殞第139節 尋珠(3)第133節 團聚2第25節 過繼第54節 祈福(4)第132節 團聚1第204節 心念(3)第230節 過年(1)第164節 決定第62節 義女(2)第233節 不喜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77節 子嗣(2)第158節 請辭第248節 意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