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屁!
鍾三爺真的就缺這點錢了?
這次的事情僅僅是一個導火索罷了。鍾三爺自從做了這UC哪裡的老一輩,說話那是有分量的。
自從鍾阿善上臺之後,誰不說鍾阿善是個好樣的。難得的是不貪財,有困難絕對幫忙。請鍾阿善吃個飯就好了。多的錢從來不收。
這可就損害了鍾三爺的利益了。
往常的那些日子。村裡人但凡只要找鍾三爺幫忙的,鍾三爺都是收了禮的。
村裡出了鍾阿善這麼一股清流,讓他們這羣泥石流怎麼活?這次的事情就是要壓一壓鍾阿善的氣焰罷了。
結果現在可好?
鬧到了祠堂去了!
還是因爲鍾阿康這個小豆丁。一個半隻腳都跨進棺材的人,爲難一個小孩子。這樣子也太難看了!
鍾三爺還捨不得這張老臉去丟人。
鍾阿善還繼續說道。
“這事情得有阿善一個章程。今天是三爺爺這個好心人,還能少收一些。要是以後阿康的奶奶回來了,要來對賬,一個記不住還是三百文就不好了。
我覺得這個賬冊不僅要有,還要公開。讓大家都看看。不能就這麼隨意的做。
我這就開祠堂去!我果然是太年輕了。還是三爺爺想得明白。教育孩子,真是有一套。鍾阿康知道用的是阿康奶奶的血汗錢。
以後肯定不敢調皮了。想來以後會慢慢變乖巧的。三爺爺真是有經驗。”
鍾阿善一番誇讚。
鍾三爺嘴巴有些苦。
因爲是老胳膊老腿,攔都攔不住阿善去敲祠堂的鐘。三爺的兒媳婦兒是個女人,肯定不能去攔住一個大男人。
鍾阿善就這樣毫無阻礙的去祠堂了。
升雨衝着福寶說道。
“拎着鍾阿康去祠堂。”
福寶鄭重點頭,拉着阿康就往祠堂走。
這會兒阿善嬸纔在後院過來,手裡拿着豬下水。這次洗豬下水根本就沒用多少時間。
阿善嬸是躲着纔沒來。就怕等會鍾阿康抱着她哀嚎。一個心軟就壞事了。
等着鍾阿善把事情解決了,阿善嬸這纔出來。
升雨算是看懂了。
阿善一家都對鍾阿康不太喜歡。
現在就等着吃飯了。阿善把事情理順了就能開飯了。大概過了一個時辰。飯菜都冷了,阿善和福寶帶着鍾阿康回來了。
鍾阿康裝鵪鶉樣子,吃飯也不窮勞餓瞎了,眼淚啪嗒的掉,一邊吃飯一邊掉眼淚。看着可憐極了。
阿善嬸到底是心軟了,對着荷花說道。
“帶着阿康去洗洗手,還有臉。看小臉都糊了。小可憐一樣。”
荷花帶着鍾阿康去外面洗。
因爲是冬天,鍋裡有熱水。洗起來還是挺方便的。也不會覺得難受。
阿善嬸看着鍾阿康小小的聲音,小聲問道。
“事情怎麼樣了?”
阿善也是小聲的回答。
“按着我說的辦了。有兩本賬冊,一本在祠堂。一本在我手裡。用的開支都是那二十兩銀子裡算。以後但凡是賠錢,都要開祠堂讓大家做見證。”
阿善嬸唏噓不已。
“易婆子一走,鍾阿康就變了。真是可憐得!這二百五十文錢,我們給墊上吧。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