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物資準備(二)

遠東農林部在遼東、外東北等地區大規模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和土法化肥技術。使得遠東公司各個控制區的農業生產水平,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這個時代。

不要小瞧遠東公司的先進農業技術,這是遠東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的本錢,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工業。這個時代無論在哪裡,若是能讓人全家吃飽肚子,別人都能把命交給你。

公司進入中原以後,首先就要面對長江以北無數底層百姓的溫飽問題,只要解決了這個,遠東在中原就算是徹底站穩了。

明末土地兼併現象極其嚴重,以官僚士紳爲主的地主集團,擁有着大批的土地和數量極大的佃戶。

在大明,一個讀書人,即便他是個窮光蛋,只要他考上舉人,一夜之間名下便會出現大量田產、資產,許多有田地的農民或商人把自己的田產、資產掛到他的名下以逃避國家稅賦,而這些人也成了這個士紳的家奴。

大明的士紳地主集團大肆兼併土地的行爲,是導致大明財政崩潰的一個主要原因。茶稅、海稅、礦稅、商稅很低,而且基本收不上來。

以江南的茶稅爲例,崇禎收回了各布政司監督的太監,結果是浙江一省茶稅就從萬曆天啓年間的二十萬兩白銀降低到每年十二兩白銀。

按道理說,農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不該再承擔田稅。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豪紳地主不僅享有額定的優免權利,而且還勾結地方吏胥,通過詭寄、飛灑、影射等方式逃避糧稅,把這些稅賦轉嫁到底層的貧苦民衆身上。

由此可見,大明這幫讀書人是多麼的不要逼%臉。而且歷史還都是這些讀書人寫的,所以大明的士紳集團和“閹黨”什麼的,都是一丘之貉,誰也別特麼笑話誰。

如果遠東進入中原,依然沿用大明的政策,對士紳集團免稅,任用大明的官僚士紳集團和地方胥吏管理基層的話,那遠東公司依然會被這幫蛀蟲所控制。

公司之所以另起爐竈,培養自己的基層管理幹部,就是爲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因爲士紳集團和地方胥吏從根上就已經完全爛掉了。

遠東公司進入中原穩定了各地局勢以後,將會進行嚴格的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然後實行嚴格的土地稅徵收政策,採用階梯徵稅的方式進行納稅。

你擁有的土地越多,徵收的土地稅就越高。而且這個土地稅的徵收標準,可不管你是否耕種,一樣要徵收土地稅。

爲了緩解中原的糧食緊張問題,遠東佔據中原以後,依然要實行大規模移民政策。主要還是向印度、中南半島和南洋等地區進行移民。

雖然遠東公司並不沒收士紳階層的土地,但是卻絕不允許士紳階層圈養家奴。對無地的佃戶要強行遷徙或者移民。

一旦遠東公司大規模遷徙爲他們耕地的佃戶,他們手中的土地就沒有足夠的人來耕種。遠東公司會按照市價收購地主的土地。

當然,賣不賣地隨便你,但是土地稅卻不能不交。一旦出現欠稅現象,遠東的稅務機構將沒收欠稅單位的土地,以市價抵償稅款。如果欠稅單位出現暴力抗法的行爲,也必將遭到遠東軍的嚴厲打擊。

雖然公司計劃的大方向沒問題,可具體實施起來,面對的問題肯定不會少。因爲長江以北地區面積太大,人口衆多,怎麼可能不出問題。

好在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員們,始終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把各種情況都是按照最壞的結果進行準備。

而充足的物資準備,則是成功實施各種計劃的重要保障。沒有了足夠的糧食、布匹等生產生活物資,什麼也幹不成。

僅公司在大明遷徙流民、佃戶和士紳階層的家奴這一項,就需要海量的物資。另外,爲了應付很多突發現象,比如自然災害什麼的,在緊急情況下總得能拿出糧食吧。

安置流民和佃戶開荒耕作,總得分給他們種子、耕牛、農具和餘糧等生產生活物資吧。實施移民的計劃,那就更不用說了,耗費的物資更是天文數字。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各項需求,那一項不需要龐大的物資支持。

所以沒有充足的物資,公司進入大明必然是一片混亂,再加上地方勢力的不配合,甚至是抗拒、煽動,公司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大明的地方紳士集團,這當然是遠東公司不想看到的。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遠東公司在幾年前就開始進行默默準備。遠東控制區各個廠礦早就開始行動了起來。

經過十幾年的埋頭髮展,遠東的基礎工業也終於有了些規模。大批以蒸汽動力驅動的現代化設備,一旦瘋狂的運轉起來,那令人恐怖的產能,絕對輾壓這個時代幾十條街,無論質量、產能和成本,效率至少是手工作坊的數十倍,甚至是數百倍。

海參崴工業區的各大廠礦都不同程度的轉產,專門生產各種生產生活物資。就連剛剛建設的馬尼拉工業區、遼瀋工業區也都開足了馬力,加入到積極的生產中來。

到目前爲止,公司除了糧食還比較緊張以外,其他物資包括農具種子、耕牛馬車、布匹棉花、被褥鋪蓋、鍋碗瓢盆、針頭線腦等生產生活物資的儲備情況都非常充足。

即便是糧食儲備緊張的情況,也是公司在各方面做了最壞的打算以後,才得出的最後數據。其中並不包含公司在大明各地的繳獲。

其實光是大明各地的官倉府庫、王公勳貴,以及九邊軍鎮、各地官軍等單位,就儲備了海量的糧食。雖然這些地方的糧食經常被各地的官員剋扣,或是當年新入庫的新糧被不法糧商換成了陳糧,但是數量依然非常可觀。

遠東軍一旦進攻,十個主力新建騎兵師和幾個騎馬步兵的野戰師、守備師,必將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南下佔據大明北方各個地區,隨後跟進的武裝警察部隊等準軍事部隊和民兵武裝也會鋪天蓋地的壓上來。

而且各個方向的遠東軍,在空中能得到空艇部隊的全方位空中支援,在地面還能得到情報部的情報支援,並且每個部隊都將有當地的情報員負責引領。

如此迅猛的進攻,大明各地的官兵根本反應不過來。即便是反應過來,估計大都是一觸即潰,甚至是遠東軍沒到就一鬨而散。戰局如此順利,遠東軍的戰場繳獲勢必豐厚,糧食等遠東緊缺的物資也不會少。

而且遠東軍佔據了大明北方以後,爲了爭取廣大底層百姓的支持,會在各地對一些爲禍鄉里,魚肉百姓的土豪劣紳進行清算打擊,並沒收他們的土地和家產。

這些土豪劣紳都是家財萬貫、良田萬畝,而且都是平日裡剝削、搜刮底層民衆所得。遠東公司當然不能放過這些人,一個是殺雞儆猴,威懾那些試圖抗拒遠東的地方勢力,再一個就是給當地老百姓一個交代,爭取廣大底層民衆的支持。

遠東公司沒收這些土豪劣紳的家產,也能得到大批的糧食。不要低估戰場的繳獲和沒收土豪劣紳的家產,雖然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數量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對遠東公司必然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可以極大的環節遠東糧食緊張的情況。

另外,大明的南北大運河,每年的漕運船隻都會將大批南方的糧食運往京師。每年數百萬石漕糧不停的往返於南北,沿岸也有大批的漕船碼頭和倉庫。屆時遠東軍的主力先頭部隊將第一時間控制運河,截獲南方的大批北上漕船。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海軍部將組織大批內河蒸汽甲板駁船和內河機帆船組成的船隊,進入江南的南直隸、湖廣地區劫掠糧食。

據情報部的初步預測,遠東軍發起中原戰役,從大明各地的繳獲、沒收的新糧和陳糧加在一起,即便是保守估計也將達到兩三千萬石。這都是情報部這些年不斷收集的情報數據,雖然數據不一定準確,但是出入肯定不大。

大明各地的官倉府庫就不用提了,雖然裡面儲存的官糧常年不足,而且都是陳糧,可是數量絕對可觀。大明北方各地的藩王、勳貴哪一家不是富可敵國,他們糧倉裡存放的糧食多的都爛掉了,再加上他們各地的莊子和糧店的存糧數量極大。

如果情報部的預測相對準確的話,遠東公司儲備的糧食也基本能夠滿足明年的需要。這還是遠東公司最壞情況下的需求,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可能還稍有富餘。

公司各項物資雖然已經準備完畢,但是很多廠礦企業仍然在開足馬力生產各種物資。今年接受流民的數量也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北方的自然災害正在逐年減弱,而且明年遠東公司也將入主中原,各種資源都被明年的各種物資準備所佔用。

海軍部和公司海運部門的大部分船隻,都在不斷的往返於印度、南洋、呂宋島和中南半島等遠東新興的產糧地區,載滿了大批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往遼東沿海、臺灣島、呂宋島等地,爲明年的中原戰役做積極的準備。

(。)

第1367章 秋收(一)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937章 回到海參崴(三)第1654章 這片我最熟了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634章 預備役民兵系統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1144章 遭遇風暴第1206章 難忘的春節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1115章 橫掃俄國第138章 分房了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1337章 視察(二)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416章 蒙古軍團第1310章 1644年的冬天第1231章 老子只要糧食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1647章 我心裡有數第674章 西北商業開發計劃第942章 驗收(二)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405章 爺跟你練練第147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32章 坐不住的常委們第698章 打圍子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196章 民兵沒有孬種第451章 拍賣會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567章 天氣變了第539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87章 風帆船第127章 軍工廠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719章 朝鮮戰役(一)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65章 激動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731章 島津家的決斷第560章 超越射擊法第150章 攔截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448章 珍妮的莊園第388章 破城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222章 部隊整編第1199章 小環的心思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338章 準備大鬧一場第1454章 開幕第1208章 戰役前的準備(二)第588章 囤積物資第1134章 高加索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1215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三)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230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682章 新的想法第769章 日本(十三)第1627章 貴陽(二)第643章 1637四年的春節(八)第1337章 視察(二)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1097章 波斯戰役之鐵騎第433章 衣食住行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276章 打沉一艘是一艘第17章 大卡緬第916章 春季會議(二)第503章 你衝動了第1566章 教育體系第1008章 提高生產力第490章 馬尼拉會戰(二)第1350章 鱷魚第993章 阻擊戰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1523章 走得越遠越好第875章 破城第1594章 就當作沒看見第1089章 你要繼續努力第148章 自衛第129章 遠東旅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26章 風帆船改造(下)第277章 不打不相識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1262章 接收糧食(二)第175章 動員
第1367章 秋收(一)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937章 回到海參崴(三)第1654章 這片我最熟了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634章 預備役民兵系統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1144章 遭遇風暴第1206章 難忘的春節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1115章 橫掃俄國第138章 分房了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1337章 視察(二)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416章 蒙古軍團第1310章 1644年的冬天第1231章 老子只要糧食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1647章 我心裡有數第674章 西北商業開發計劃第942章 驗收(二)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405章 爺跟你練練第147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32章 坐不住的常委們第698章 打圍子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196章 民兵沒有孬種第451章 拍賣會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567章 天氣變了第539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87章 風帆船第127章 軍工廠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719章 朝鮮戰役(一)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65章 激動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731章 島津家的決斷第560章 超越射擊法第150章 攔截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448章 珍妮的莊園第388章 破城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222章 部隊整編第1199章 小環的心思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338章 準備大鬧一場第1454章 開幕第1208章 戰役前的準備(二)第588章 囤積物資第1134章 高加索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1215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三)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230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682章 新的想法第769章 日本(十三)第1627章 貴陽(二)第643章 1637四年的春節(八)第1337章 視察(二)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1097章 波斯戰役之鐵騎第433章 衣食住行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276章 打沉一艘是一艘第17章 大卡緬第916章 春季會議(二)第503章 你衝動了第1566章 教育體系第1008章 提高生產力第490章 馬尼拉會戰(二)第1350章 鱷魚第993章 阻擊戰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1523章 走得越遠越好第875章 破城第1594章 就當作沒看見第1089章 你要繼續努力第148章 自衛第129章 遠東旅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26章 風帆船改造(下)第277章 不打不相識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1262章 接收糧食(二)第175章 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