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誰也別笑話誰

王和在體制內浸淫多年,當然也是感觸頗深。他笑了下說道:“其實中國幾千年興衰交替的根源就是人治,直接導致了中國進入一個之亂交替的惡性循環之中。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體系重在人治,而人治衍生腐敗,腐敗毀壞社稷,治亂興亡的頻繁交替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依照程序做事,雖然看上去比較機械,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也避免了俗套地繁文縟節,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腐敗的滋生。所以人治也是高風險、高代價政治體制。而法治就比較穩妥,不會有大的波動。

雖然現在公司多年培養的大批基層管理幹部,普遍非常稱職,也都具備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但是這種風氣能保持多久呢,下一代人是否還能延續下去呢。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如果到時候不改變現有的政治體制,大部分基層幹部都得徹底爛掉。

就拿我們自己來說,誰敢保證我們的下一代,也會和我們懷着一樣的理想。一個政權唯有不斷的變化改進,才能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若是環境改變而依然死守着老套的規矩一層不變,不思進取,終究會釀成苦果。”

宋濤想了下道:“老王,我聽你們的意思,以後我們遠東建國後也要實行西方民主的社會結構嗎?”

王和笑了下,搖了搖頭道:“現代社會公知們所宣揚的西方民主,其實指的是美式民主,也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他的出現從二戰後算起,到現在一百年都不到。一種制度不經歷幾百年的實踐,期間經過幾次***的真實戰爭,幾場改變歷史的事件,根本無法證明制度對人類管理的普遍可靠性和正確性,還有先進性。

呵呵……美國人二戰前崇尚的可是赤裸裸的資本主義,極端鄙視民主。那時候腐敗、****大行其道。即便後來隨着美國在全世界確立了霸主地位,他們國內實行的民主,也與他們在全世界推銷的美式民主,根本不是一回事。本質上是少數精英的民主,一羣精英通過各種和平的方式,排排坐分果果。試想一羣獅子和一羣綿羊之間,怎麼能存在真正平等和民主的可能性。

並不是說一人一票就叫民主,民主制度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是需要基礎的。這包括先進的法律制度,成熟的法治社會、完善的教育體制、強大的經濟基礎、高效的執政團體、先進的輿論體系等等,只有具備了這些因素,民主才能真正得到保障。而在經濟落後貧困、多民族多宗教或者階級對立非常尖銳的國家,盲目的實行民主制度,反而會加劇國家的混亂甚至分裂。

最適合實行民主制度的地方應該是紡錘形社會,也就是說整個社會大部分人的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基本相近。如今大明各地的老百姓,連肚子都沒有填飽呢,連民智都還沒有開呢,連現代文明都沒有接觸過呢,你讓他們怎麼民主。你以爲有了政黨,有了一人一票的投票權就叫民主了,那都是扯淡。

我們華夏民族數千年來都是中%央集權制度,儒家思想已經在老百姓的心裡根深蒂固。由於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註定了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情大於法治的社會。法制再如何落實,也打不過人情。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裡的行爲方式永遠無法改變。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盲目的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生搬硬套,那註定會水土不服。

現代社會基層村委會主任、村長的選舉,也是採取每人一票的方法,可結果呢?我在基層工作多年,很多偏遠落後的貧困村子,就存在拉關係、講情面,甚至是一票多少錢,投票的村民知道花錢買選票的候選人上臺之後,會怎樣的去將錢撈回來,但他們依然選擇出賣自己的選票。這也是我們遠東爲什麼大力推行制度化建設的主要原因。

西方民主國家之所以富裕,也並不是因爲民主制度。反而是先通過各種光明和不光明的手段富起來後,纔有的民主。英國崛起的時候,還圈地運動呢,美國崛起的時候,還槍殺和平反戰的學生和老兵呢,連女人黑人都不許上大學,這難道是民主嗎。西方民主國家也是在經濟崛起以後,才逐漸有了民主。所以現在誰也別笑話誰。”

李明聽了王和的話,點了點頭苦笑着說道:“是啊,目前公司很多員工也在很多場合,不止一次的表達了他們的想法,那就是希望公司未來的政治體制,採用西方先進是民主制度。雖然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可他們並不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民主。

現代社會很多號稱建立了民主政府的第三世界國家,他們的民主僅僅只是流於形式。他們可以用一紙憲法寫下民主,可具體實施起來確實另外一回事。民主往往受到官僚機構,利益團體,外國勢力,甚至就是司法和立法機構本身的阻撓和影響。

有參政能力的人是少數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他們會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形成更大的資源壁壘。如果人們通過的法律得不到尊重的話,那麼他們的意願就不可能佔到一個國家的主導地位。這就不是民主,即使他們宣稱他們是民主政府。

我們遠東公司初入中原,當務之急就是讓中原各地所有底層貧苦的老百姓吃飽穿暖,讓所有貧苦的孩子接受教育,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還是那句話,深入基層開展羣衆工作,是遠東公司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

王和也笑着道:“不管幹什麼工作,都得一步步來,首先就是要穩定中原各地的局勢,然後再慢慢的開展工作。目前公司的員工都在摩拳擦掌,準備進入中原大幹一場,大家的工作熱情都比較高啊。”(。)

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195章 李明的婚禮(一)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1064章 你害怕了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989章 抵達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036章 春節慰問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1611章 川黔古道第1102章 海外師第561章 合圍四百九十七章 南洋是我們遠東的了第402章 你爲什麼是個大漢奸第980章 春耕第1373章 前奏第360章 平遼計劃第1034章 除夕夜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1497章 他們可夠快的啊第757章 日本(一)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1099章 滅頂之災第999章 血色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94章 菜鳥第890章 寧夏戰役(三)第584章 這纔像個過日子的樣子第338章 準備大鬧一場第1359章 糾結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390章 夜宿鰲拜府第1251章 棚戶區第1179章 別怪我手黑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1481章 難纏的防線(二)第1099章 滅頂之災第619章 行動開始第1126章 重炮第1025章 救災(三)第630章 民族政策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635章 1637年的春節第1450章 奧斯曼軍隊第1059章 尤里的奴隸生涯第1343章 流賊和兵痞第693章 伏擊第940章 回到海參崴(六)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1108章 一個也別給我放跑第761章 日本(五)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412章 也不怕傷着腎第307章 皮島之亂第82章 工業佈局第556章 希克騰第728章 朝鮮戰役(十)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785章 日本(二十九)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032章 1642年的春節(二)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1556章 京官第1197章 李明的婚禮(三)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122章 滿載而歸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二)第1090章 範先生第968章 掃蕩戰第121章 灰飛湮滅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933章 準備(四)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1465章 給老子衝啊第213章 軍委會的擴軍計劃第621章 破城第350章 進入戰爭的最後準備階段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374章 一路狂飆第1514章 突擊部隊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535章 最後準備階段第349章 旅順基地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1135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
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195章 李明的婚禮(一)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1064章 你害怕了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989章 抵達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036章 春節慰問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1611章 川黔古道第1102章 海外師第561章 合圍四百九十七章 南洋是我們遠東的了第402章 你爲什麼是個大漢奸第980章 春耕第1373章 前奏第360章 平遼計劃第1034章 除夕夜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1497章 他們可夠快的啊第757章 日本(一)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1099章 滅頂之災第999章 血色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94章 菜鳥第890章 寧夏戰役(三)第584章 這纔像個過日子的樣子第338章 準備大鬧一場第1359章 糾結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390章 夜宿鰲拜府第1251章 棚戶區第1179章 別怪我手黑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1481章 難纏的防線(二)第1099章 滅頂之災第619章 行動開始第1126章 重炮第1025章 救災(三)第630章 民族政策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635章 1637年的春節第1450章 奧斯曼軍隊第1059章 尤里的奴隸生涯第1343章 流賊和兵痞第693章 伏擊第940章 回到海參崴(六)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1108章 一個也別給我放跑第761章 日本(五)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412章 也不怕傷着腎第307章 皮島之亂第82章 工業佈局第556章 希克騰第728章 朝鮮戰役(十)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785章 日本(二十九)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032章 1642年的春節(二)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1556章 京官第1197章 李明的婚禮(三)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122章 滿載而歸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二)第1090章 範先生第968章 掃蕩戰第121章 灰飛湮滅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933章 準備(四)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1465章 給老子衝啊第213章 軍委會的擴軍計劃第621章 破城第350章 進入戰爭的最後準備階段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374章 一路狂飆第1514章 突擊部隊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535章 最後準備階段第349章 旅順基地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1135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