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軍委會的計劃

王和笑着道:“既然暫時解決了大明的麻煩,那我們至少有幾年的時間對遼東進行建設了。大明我們不要去管,讓情報部把情報工作做好就行,還有大規模的移民工作要當成一件大事來抓。目前遼東地廣人稀,開發遼東最大的瓶頸就是人口了。

明年開始,公司就要做好接收大批移民的準備。另外還要督促河南的周衛凡,江浙的宋世平,福建的鄭芝龍和廣東的劉香,讓他們加大收攏流民。我們收攏流民的速度還是太慢,公司現在又開始面臨着男多女少的窘境了。”

李明點了點頭,凝重的說道:“遼東地廣人稀,公司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移民的各種條件,可還是要注意糧食的儲備情況。雖然歷史上的小冰河氣候對遼東的影響並不明顯,可不代表有別的天災。就算現代社會農業技術那麼發達,遇到災荒年也一樣要面臨着減產甚至絕產的情況。

對外購糧這個工作要常抓不懈,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不行每年就動用幾艘萬噸巨輪,專門去呂宋島拉一次糧。其他途徑的購糧工作也要繼續。我們公司的移民成本太高了,光是一個冬訓就要耗費幾個月的糧食。但冬訓的作用確實很大。”

高建國點了點頭道:“是啊,每個遼民光是第一年冬訓的耗費,在加上他們標配的生活用品,以每年十萬移民這個標準基數算,就需要海量的糧食和物資。但就算再大的困難,移民冬訓也要必須搞下去。效果實在是太明顯了,每個移民冬訓前後的變化絕對是天翻地覆的。

趁着我們目前在遼東這裡還有足夠的精力,儘可能的多搞幾年吧。冬訓能爲我們培養的大量的幹部和產業工人,爲我們以後入主做充分的準備。以後進了中原。可能就再也沒機會搞什麼冬訓了。實在是搞不起啊,我們遠東也算是財大氣粗了,可依然幾乎耗光了公司的資源。”

王和笑道:“這你別擔心,我們進入中原怎麼也要在1645年以後,至少還有十年的時間共我們準備積累。1645年之前的中原,光是小冰河時期的各種自然災害。就夠我們受得了。歷史上直到1650年氣溫才漸漸回暖,中原的自然災害纔開始變得少了。

這段時間就算我們遠東公司再土豪,也會被拖累得破產。好在小冰河時期對遼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就趁着這些年,加大引進移民,用着十幾年的時間把遼東建設好。這段時間你們軍委會有什麼計劃嗎?”

喬海鵬想了下道:“我先說說海軍的計劃吧,這也是我和海軍部的老路和周成私下裡研究的,還沒有上報軍委會。我們海軍部準備幾年內控制東南亞,把荷蘭、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的勢力清理一空。而且還將在澳大利亞、新幾內亞羣島建立基地。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羣島。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遠東不可分割的領土。

當然,這也需要陸軍部的大力支持。老高,你把宋濤和特戰隊給我調過來,還有海外兵團的就足夠實施我們的計劃了。雖然海軍部發展很快,但以目前的實力,只能守住東南亞,開拓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現在大規模艦隊殺出東南亞還不成熟。

船隻和物資倒不算是大問題,主要是成熟的遠洋航海人員還得靠一定時間的積累。但可以派出一些小型的船隊。跨越大洋到美洲和非洲建立殖民點。可以在遼民、明軍兵痞和外東北土著中挑出一些精銳培養一番,去海外開拓殖民地。”

李明笑着道:“我這些天也思考了一下陸軍部未來的主要擴張方向,大飛艇研發中心的研發速度在逐年加快,只要我們成功研製出大飛艇,那我們就可以掃蕩中原北方的蒙古草原。在1645年之前,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

如果想徹底解決北方草原。就要先期發展自己的牧民隊伍,爭取大量的窮苦牧民,建立自己的草原騎兵,只有依靠以蒙古人和外東北土著爲主體的騎兵部隊,才能徹底的征服蒙古高原。我的意見就是建立牧民武裝騎兵。由我們遠東陸軍部進行訓練,爲他們提供武器裝備。

配合我們遠東精銳部隊,當然,還要有足夠的大飛艇提供必要的後勤支持。這樣的配置足可以橫掃蒙古高原。摧毀蒙古高原的貴族羣體,解放絕大多數蒙古窮苦牧民。我們遠東爲這些底層牧民當家做主,讓他們變成我們遠東哥薩克。”

旁邊的王和皺了下眉頭,凝重的道:“李明,你這個想法很好,可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武裝了這些蒙古牧民,等我們這一代不在了,會不會爲我們的子孫後代帶來隱患。”

“我當然想過,當年成吉思汗怎麼做的,我們今天就怎麼做。中亞、中東、貝加爾湖以北,甚至烏克蘭平原和歐洲,到處都可以成爲我們遠東武裝牧民馳騁的沙場。你們說如果把貝加爾湖以北地區變成無人區怎麼樣?會不會爲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

大家聽了李明的話,都笑了起來。

胡偉搖了搖頭道:“李明,你這是想要當年的黃禍,再禍害一遍世界啊。實在是太殘酷了,太不人道了,不過我喜歡!”

高建國也皺着眉頭,凝重的說道:“李明,你這個計劃有些過了,我不同意。貝加爾湖以北地區變成無人區,這得死多少人啊。所以我強烈建議,女人必須留下,毛妹還是不錯的嗎,讓那裡的男人和熊瞎子都見鬼去吧!”

他的話把小會議室裡的幾個人逗得哈哈大笑。

郭鬆嘆了口氣道:“你們軍委會倒是真敢想,雖然計劃很宏偉,可你們想沒想過,要實施你們的計劃,需要多少資源的支持嗎。兩位大爺,公司的工業佈局雖然已經全面鋪開,但想要完成你們的計劃,至少三年內是別想了。

你們知道這次平遼計劃,公司準備了多長時間嗎?公司幾個企業天天設備二十四小時不停,工人更是三班倒連軸轉,還足足幹了一年多呢。如果陸海軍的計劃實施以後,公司各大企業的設備就算是幹冒了煙兒,也無法滿足對你們的物資支持。”

王和笑着道:“老郭,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昨天我和工委的同志談了下,現在公司企業發展得很快,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有了大量合格的產業工人。目前我們的基礎工業已經全面鋪開,每年的發展都會上一個新臺階。

我們不缺設備和技術,現在又不缺合格的產業工人,制約公司的瓶頸已經打破,接下來的這幾年,工業建設將會迎來井噴期。工委計劃最遲在三年內,就會開發遼東的基礎工業。現在他們已經對遼東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爲以後開發遼東的基礎工業做準備。”

高建國笑着道:“其實他們的計劃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光是計劃準備階段,至少就要一兩年的時間。然後才能逐步實施,想要完成,沒有個五年八年是不夠的。”

李玉坤道:“我們這次平遼計劃很順利,因爲戰前準備充分,整個戰役有着很強的突然性和隱蔽性,韃子基本沒有什麼反應。所以各條戰線的戰鬥並不激烈。軍委會後勤部戰前儲備的大批戰備物資,包括武器彈藥、糧食被裝、燃料配件和藥品等物資的庫存,除了油料達到了之前我們估計的水平,其他物資都大大的低於我們之前的預算。

所以我們軍委會後勤部現在除了油料燃料庫存處於警戒線水平,其他物資都極爲充裕。足夠軍委會南下計劃和北進計劃一年的戰備所需。下一步我們後勤部還將在遼東、呂宋建立幾個後勤分部,盡最大可能保證軍委會所需。”

高建國拿出煙爲大家發了一圈,然後肅然道:“1645年之前,軍委會還有個任務必須要完成。日本和朝鮮必須解決,把他們納入遠東版圖之內。1645年以後我們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對付他們了,這次一定要下大力氣徹底解決。

日本和朝鮮乍看屬於及癬疥之患,可是歷史已經無數次告訴我們,這兩個地方從來都是東亞最不穩定的因素,必須連根拔起,爭取在我們這一代死之前,將他們融入華夏民族。而且公司各部門對外籍勞工的工作非常滿意,尤其是日本和朝鮮勞工,無論是工作態度,還是學習能力,都不是呂宋土著所能比擬的。

遼東和外東北,未來的大明等地都需要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以後佔領了澳大利亞和西伯利亞等後世重要的產礦區,都需要海量外籍勞工的支持。遠的先不說,就說遼東和外東北的大鐵路計劃,沒有大量外籍勞工每天12小時的工作量,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建成通車。”

這是什麼情況第215章 庫頁島和東方港第26章 通用物資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37章 勞工的新居(下)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297章 真是天助我也第1628章 貴陽(三)第121章 灰飛湮滅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8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章 蟲洞第1092章 準備(一)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1471章 雷區第434章 艦隊出發前的最後準備第187章 他想得倒挺美第1441章 上帝與你們同在第1550章 兩個丫頭上學了第457章 遭遇戰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1283章 怎麼這麼彆扭呢第1535章 倫敦(三)第58章 我不是廢物第149章 目標出現第1456章 破城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598章 我要洗澡第1211章 吳氏父子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394章 集結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999章 血色第87章 風帆船第999章 血色第531章 剿匪第1568章 糾結的李老根第1389章 稅務執法部門第1582章 春節(九)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389章 清剿第1634章 殺得完嗎第1105章 突擊部隊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716章 集結(三)第992章 搭槍卡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871章 勢如破竹第516章 開發遼東(二)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889章 寧夏戰役(二)第1153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229章 情報部第438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第1243章 中原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1183章 新儒家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845章 世界秩序第271章 北上臺灣第48章 接應第114章 俘虜第252章 把他們扔出去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405章 爺跟你練練第995章 阻擊(三)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712章 崇禎大旱(十三)第1662章 匯聚北京第268章 最後的一根稻草第1326章 孩子儘管領走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836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1182章 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25章 先遣隊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1608章 哪裡出問題了第3章 交易第152章 地頭蛇第1035章 御前帶刀護衛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285章 北方基地第770章 日本(十三)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599章 優越感第1520章 發起攻擊第391章 戮屍第1185章 偶遇第431章 遠洋探索艦隊
這是什麼情況第215章 庫頁島和東方港第26章 通用物資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37章 勞工的新居(下)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297章 真是天助我也第1628章 貴陽(三)第121章 灰飛湮滅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8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章 蟲洞第1092章 準備(一)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1471章 雷區第434章 艦隊出發前的最後準備第187章 他想得倒挺美第1441章 上帝與你們同在第1550章 兩個丫頭上學了第457章 遭遇戰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1283章 怎麼這麼彆扭呢第1535章 倫敦(三)第58章 我不是廢物第149章 目標出現第1456章 破城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598章 我要洗澡第1211章 吳氏父子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394章 集結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999章 血色第87章 風帆船第999章 血色第531章 剿匪第1568章 糾結的李老根第1389章 稅務執法部門第1582章 春節(九)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389章 清剿第1634章 殺得完嗎第1105章 突擊部隊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716章 集結(三)第992章 搭槍卡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871章 勢如破竹第516章 開發遼東(二)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889章 寧夏戰役(二)第1153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229章 情報部第438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第1243章 中原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1183章 新儒家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845章 世界秩序第271章 北上臺灣第48章 接應第114章 俘虜第252章 把他們扔出去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405章 爺跟你練練第995章 阻擊(三)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712章 崇禎大旱(十三)第1662章 匯聚北京第268章 最後的一根稻草第1326章 孩子儘管領走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836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1182章 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25章 先遣隊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1608章 哪裡出問題了第3章 交易第152章 地頭蛇第1035章 御前帶刀護衛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285章 北方基地第770章 日本(十三)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599章 優越感第1520章 發起攻擊第391章 戮屍第1185章 偶遇第431章 遠洋探索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