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收穫與未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修建從涼州省貝靈漢到益州省聖迭戈,長達兩千二百五十公里的貝聖鐵路。修建幷州省斯威特格拉斯到兗州省諾加利斯,沿途經過三十六個車站,長達三千一百公里的斯諾鐵路。修建克羅斯比到交州省休斯頓,長達三千三百五十公里的斯休鐵路。”

“以及密西西比河沿岸港口西蒙菲斯到太平洋沿岸良港長灘,長二千六百公里的西長鐵路。修建從密西西比河沿岸港口聖路易斯至洛杉磯,長三千五百公里的聖洛鐵路!”

“總共五條幹線鐵路,以及其他十六條支線鐵路。二五計劃共計修建鐵路總里程三萬五千公里!”

鐵道部的二五計劃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並不冒進,甚至有一點保守。

“可能還是因爲美洲鐵路翻新的牽扯吧!”霍山心中暗道。

在接下來就是霍玄的交通部,交通部自然不用多說,有着充足的土著勞工可以使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一級公路六萬公里,二級公路八萬公里,三級公路十二萬公里,四級公路二十萬公里。共計四十六萬公里的公路全部修建完成。不過第二個五年經計劃,交通部並沒有再喊這麼高,甚至只有四十萬公里的修建計劃。

很明顯土著勞工數量的下降,讓交通部有些信心不足了!

不過霍山也沒說什麼,計劃始終都是計劃。與實際情況還是有出入的。如果第二年真的能夠完成這四十萬公里公路的修建計劃的話,那麼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他是希望交通部的計劃能夠再大一點,畢竟現在霍家奔馬汽車公司的奔馬1型汽車已經下線。雖然現在只有每月不到二百輛的產量。但是在霍山的要求下,奔馬汽車公司,正在積極的購買設備,擴招工人,等到年底的時候,年產量將會突破五千兩,而明年將超過一萬。

隨後產量將會越來越高。而根據他的要求,霍家軍工商部也會扶持汽車產業的發展,到時候隨着汽車的快速發展。爆發出來的就是對公路通車裡程的極致需求。到時候將不會是幾十萬公里,而是幾百萬上千萬公里的長度。

到時候如果是道路限制了汽車行業發展的話,那可就對國民經濟不利了。

“看來,還應該再找霍玄聊一聊才行!”

心思一定。霍山關注起此刻正走上講臺的郵電部部長容揆。跟他的叔叔容閎不一樣,容揆早在兩個月之前,便從霍玄手中接任了郵電部部長!此刻郵電部的總結報告,以及對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具體規劃,都是由他來做說明。

“經過五年的發展,郵電部已經鋪設了臺灣到福建,臺灣到塞班島,臺灣到婆羅洲。臺灣到巴布亞島,婆羅洲到蘇拉威西島。婆羅洲到巴布亞島的海底電纜!另外,我們郵電部已經架設完臺灣全島及南洋各島的電話線,並在我們領地內的每一個城市和鄉鎮建設了郵局,完善了郵政系統。並在臺-灣省,以及南洋各省主要城市之間修建了25座火電站,36座水電站,截止目前我們郵電部已經實現了年發電一百萬度的目標。”

“第二個五年計劃當中,我們郵電部將鋪設從馬辰至美洲華僑城直轄市(舊金山)的海底電纜,鋪設從休斯頓至加勒比行政區聖馬丁島,以及到非洲定遠城的海底電纜。”

“完善美洲各省市之間的郵政系統和電話電報系統!五年內,我們將在臺-灣和海-南,以及南洋各省市,太平洋各省市,美洲諸領地,共修建78座火電站,124做水電站,爭取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後,實現年發電總量一千萬度,人口二十萬以上的城市全部通電!”

自從特斯拉這個電力學和電磁學方面的大拿,來到霍家軍後,藉助霍山的電腦和儲存在裡面的先進知識,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研製出了可靠的交流電發電機和電動機。隨即電能便在霍家軍統治領地內部發展開來。

而霍山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電力的革命。電力除了照明之外,還能夠替代蒸汽機成爲驅動機器更穩定運轉的新動力。

“看來應該交代一下科學院,研究使用電力驅動的機械設備了,既然第一次工業革命沒趕上,那第二次工業革命怎麼也不能落後!”想起接着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躍超過英法兩個老牌強國的美德兩國,霍山的心中便有了努力的目標。

接下來上臺的是工商部長霍天,而他的工業數據也是所有人最爲關心的。

“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們工商部基本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所有目標,在全國建設完成了六大工業集團。”

“第一,以鋼鐵和造船爲主體的基隆工業集團。第二是以軍工、機械加工和特種鋼鐵爲主體的太平工業集團。第三則是以造船和煤化工爲主體的高雄工業集團。第四,是以鋼鐵和機械加工爲主體海南工業集團。第五,是以鋼鐵爲主體的,蘇省帕盧鋼鐵集團。第六,是以婆羅省古晉爲中心的石油開採和冶煉的石油化工集團。”

當然說是六大工業集團,並不是其他地區就不是沒有重工業工廠了,而是規模沒有那麼大,就像霍家下屬的南洋工業集團在巨港修建的年產百萬噸的大型鋼鐵廠、新臺北市(雅加達)修建的年造船五十萬噸造船廠,在三馬市(三馬林達)修建的年處理能力達到一百五十萬噸的煉油廠。

以及霍家美洲工業集團設在阿拉斯加、華僑城、洛杉磯、休斯頓大型鍊鋼廠、造船廠和煉油廠,以及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機械加工等重工業工廠都是在1882年末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後開始準備,1883年至1884年經濟危機最爲深重,各種機械設備的價格跌到谷底之後纔開始購買。到現在纔不過兩年多一點時間。雖然第一期工程已經開始試生產,但是產量很小,以鋼鐵廠爲例,還不到十萬噸。距離完全建成還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

畢竟重工業不像輕工業,除了設備安裝調試,還需要培訓工人,實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經過五年多的發展,現在我們華夏共和國已經實現年產150萬噸鐵,65萬噸鋼,1200萬噸煤炭,20萬噸銅,100萬噸石油,58萬噸焦炭,22萬噸化肥的計劃目標!”

“完成年造船543艘,總噸位45萬噸。火車頭289輛,火車車廂3289節!鋼軌自產25萬噸,電車自產89輛,電話年產1438部……!能夠自產所有的輕工業機械設備,並能夠自產一部分重工業機械設備和小部分機械加工設備。但是我們計劃完成初步工業體系的計劃沒有完成,相信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當中,這個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WWW¤ttkan¤c o

“而第二個五年計劃是打算繼續擴大六大重工業集團的年產量,然後在美洲諸領地,特別是太平洋沿岸各省和加勒比海沿岸的交州省和揚州省,我們要在利用原本美國留在那裡的工業設備進行生產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規模。等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我們華夏共和國能夠實現年產350噸鐵,140萬噸鋼,2500噸煤炭,80萬噸銅,380萬噸石油,168萬噸焦炭和80萬噸化肥的目標!”

“完成年造船1500艘,總噸位120萬噸年造船能力,實現火車頭1200輛,火車車廂3萬節,鋼軌自產65萬,電車自產350輛……!”

聽得出來這時候,霍天並沒有把汽車和電動機,以及發電機放在太重要的地位,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新事物想要人們接受畢竟需要一個過程。

不過明白重要性的霍山已經決定通過自己的力量,把這兩項放到可以跟鋼鐵、煤化工、石油化工、造船等部門,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聽到現在,基本上那個部門的第二個五年經濟計劃都大幅上揚,特別是工商部,第二個五年經濟計劃的要遠超過前邊。

不過這也可以瞭解,畢竟相比前五年,他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而且得到了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大量人才,而霍家軍自己的培養也逐漸走上正軌,人才已經不想之前那麼緊缺。另外,利用經濟危機和戰爭,霍家軍現在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工業機械設備。

人才和設備都有了,現在也就只差建設生產了,所以這次目標定的高,但卻非常現實。

等工商部完成後,接下來又是城建部,人力資源部,財政部,霍家軍政務院二十多個部門依次上臺彙報,不過一天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這次,華夏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二次全體代表大會的時間是一個月。出了總結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的得失和成果,第二個五年經濟計劃的規劃之外。還有政務院各部門之間的改革會議,各個部門自己的五年計劃討論會議,政務院各部門之間的跨部門協商。開會、討論、總結,然後再交給黃勝和霍山,然後得到批示之後修改,反覆多次。未完待續。。

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517章 第二次軍事改革第65章 無線電第345章 一個政黨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506章 戰艦下水第82章 後勤保障第546章 最後的結局(下)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316章 名相級輕巡洋艦第148章 寶石號和大公號第123章 飛艇運輸第529章 鐵路經營權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436章 離開的決心第381章 伊利戰役(一)第10章 大鐵礦第218章 美國公使第465章 蝴蝶效應第414章 被困孤島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458章 我要見這裡的縣長!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128章 海軍艦隊第35章 成立公司第157章 戰雲密佈第525章 局部調整第388章 我們的騎兵!第410章 海上風暴第504章 南洋見聞錄第509章 五年後的南洋第279章 五大兵工廠第11章 機械廠第329章 餘光第436章 離開的決心第392章 第二個五年鐵路修建規劃第308章 慌亂的美國政府第165章 戰敗投降第167章 軍事院校第351章 霍山的美國戰略第422章 炮兵押後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422章 萬炮轟鳴第62章 潛艇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67章 新動力的問題第478章 尼加拉瓜運河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18章 佔領三沙鎮第310章 一百五十萬!第43章 龐大的陸軍第2章 舊世界第199章 歌聲嘹亮第464章 喜當爹第39章 初戰荷蘭第241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第308章 慌亂的美國政府第340章 戰略失誤第529章 鐵路經營權第2章 舊世界第481章 特種戰第74章 對葡戰爭第103章 最後的一戰第314章 德國移民第156章 絕不後悔第227章 夏威夷羣島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68章 婆羅省第5章 夢想起航第503章 有軌電車第152章 炮聲停了!第446章 命賤的印-度僕從軍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367章 特斯拉的渴望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266章 貸款綁架英法第480章 慘痛的失敗第94章 現在還不是時候第38章 整編第五師第78章 白雲鄂博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252章 背後的算計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368章 長遠戰略第66章 越來越龐大的研究人員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323章 詹姆斯計劃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472章 限制俄國人第90章 泗水登陸第225章 巴特納第221章 軍事部署第43章 龐大的陸軍第242章 佈置任務
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517章 第二次軍事改革第65章 無線電第345章 一個政黨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506章 戰艦下水第82章 後勤保障第546章 最後的結局(下)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316章 名相級輕巡洋艦第148章 寶石號和大公號第123章 飛艇運輸第529章 鐵路經營權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436章 離開的決心第381章 伊利戰役(一)第10章 大鐵礦第218章 美國公使第465章 蝴蝶效應第414章 被困孤島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458章 我要見這裡的縣長!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128章 海軍艦隊第35章 成立公司第157章 戰雲密佈第525章 局部調整第388章 我們的騎兵!第410章 海上風暴第504章 南洋見聞錄第509章 五年後的南洋第279章 五大兵工廠第11章 機械廠第329章 餘光第436章 離開的決心第392章 第二個五年鐵路修建規劃第308章 慌亂的美國政府第165章 戰敗投降第167章 軍事院校第351章 霍山的美國戰略第422章 炮兵押後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422章 萬炮轟鳴第62章 潛艇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67章 新動力的問題第478章 尼加拉瓜運河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18章 佔領三沙鎮第310章 一百五十萬!第43章 龐大的陸軍第2章 舊世界第199章 歌聲嘹亮第464章 喜當爹第39章 初戰荷蘭第241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第308章 慌亂的美國政府第340章 戰略失誤第529章 鐵路經營權第2章 舊世界第481章 特種戰第74章 對葡戰爭第103章 最後的一戰第314章 德國移民第156章 絕不後悔第227章 夏威夷羣島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68章 婆羅省第5章 夢想起航第503章 有軌電車第152章 炮聲停了!第446章 命賤的印-度僕從軍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367章 特斯拉的渴望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266章 貸款綁架英法第480章 慘痛的失敗第94章 現在還不是時候第38章 整編第五師第78章 白雲鄂博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252章 背後的算計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368章 長遠戰略第66章 越來越龐大的研究人員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323章 詹姆斯計劃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472章 限制俄國人第90章 泗水登陸第225章 巴特納第221章 軍事部署第43章 龐大的陸軍第242章 佈置任務